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位快快请起!”
说老实话,虽然对方是自己的晚辈,可回想起来、从小到大,这还是第一次见李景隆给自己真真正正地下跪、以大礼参拜,朱棣即好笑又欣慰,看来自己对十九弟传递过来的暗示、果然没有猜错,最终还是这份骨肉亲情、帮自己将这场战争给予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此时,城中的守军已跪倒了一大片,齐声高呼,
“恭迎燕王殿下入城!”
“平身!”
朱棣催马走进了京城……
三年了,从上次离京、到今天为止已经三年有余,一切都没有变,变的只是人、和人的内心……
其实、即使已经到了此时,朱棣不得不尽快的做出决定来,接下来要做的是什么,一想到这点、要和侄儿朱允炆见面的这个念头便再次涌上心头,充斥着脑海中的每个角落。
他还不想见我么?他到底在想什么——
朱棣一次次不停地问着自己,为什么允炆反感他的四叔、已经到了如此地步,连见都不想见,难道他真的这么恨自己么……
那种悲凉与伤感再次席卷着他所有的感官,然而就在此时,朱棣忽然听到一阵阵的高呼声,
“燕王万岁!燕王万岁!”
这声音、此起彼伏、延绵不绝,仿佛要将整个京城都震撼的摇晃起来,朱棣情不自禁地勒住座骑,目光扫向眼前通向皇城的这条大路,以及在路两旁跪迎的京城百姓、还有那些朝中百官。
难道说、这些大臣们都跑到这里了么?那么、皇城中、金殿上,还有谁陪在允炆身边——
莫名其妙地、朱棣竟然担心起这个来了,他真的很想知道、此时此刻,自己的侄儿到底在做什么。回过头,正看见已经跟在身边的李景隆和朱橞,便问道,
“景隆,这京城难道就没人再防守了么?”
“这个……”
李景隆带着一脸的古怪笑容,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道,
“不瞒殿下,建文自登基后,对武将及诸王的礼遇实在是一言难尽,有许多人实际上都在盼着您来,等您现在真的来了、他又用这些人来守城,您说这城防岂能严密么?别说是守城军,连御林军都散了,此时、连皇城中恐怕都已是无人守卫了。”
“竟然会到如此地步……”
一阵阵的悲哀从朱棣的心底泛起,轻轻地闭上双眼定了定神,才叫过丘福道,
“丘福,你拿着孤王的将令,分派各位将领到各处把守好城门,不得惊扰百姓、也不得轻慢这城中原驻守军,如有违令都、当场斩之!”
“末将遵令!”
丘福接令在手、带着属下的亲兵打马离去。
朱棣又叫过朱能道,
“你带着弟兄们到龙江驿驻扎,并传令下去,没有孤王的手谕、任何人不许踏入皇城半步,如有违反、定斩不饶!”
“末将遵令!”
朱能也转身离开去传令了。
朱棣勒马驻足、望向那高大的皇城,他在等、依然在等……
就在这天、燕军入城的同一时间,身在皇城中的朱允炆、内心更是处于无比的煎熬之中,当他失魂落魄地站在奉天殿内、看着那只剩下不足半数的大臣们各个惊慌失措的样子,能做的也只有苦笑,
“各位爱卿,今天的早朝就到这里吧,留在此处也没有任何意义,你们还是都回家去过安生的日子去吧。”
“陛下,”
方孝孺上前一步道,
“请陛下容许臣陪在您的身边……”
“陪着又有什么用呢?是能让这一切的一切恢复到从前么?”
朱允炆的目光中透出了一丝的嘲讽,这让方孝孺不禁愣了愣。
再次扫视了所有人一眼,朱允炆轻轻“哼”了一声、又道,
“你们都走吧,朕要自己静一静……”
说完,转身向后走去,不再回头……
留在大殿中的几十名朝臣互相看了看,均无可奈何地摇头叹息着,最后还是陆续地离开了。
周围死一般的宁静,那些内侍们早已被他全都赶走了,直到一个人都看不见了,朱允炆才颓然地坐在自己的龙椅上,宽阔的宫中空荡荡的、只剩下了他一个人。
这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吧——
朱允炆苦笑了一下,可引来的却是两行热泪、止不住地向下流淌着……
其实他是恨那些大臣们的,是那些人让他削藩、是那些人说四叔一定会谋反、可四叔真的反了时、那些人又束手无策,最终的一切都要由他来承担。
他怀念起在皇爷爷身边的日子、怀念起和四叔一起陪着老人家的日子、他知道那样的日子根本不会再有了,自己心中唯一的最亲近的四叔、此时已经成了正要将自己从皇位上赶下去的人……
………………………………
第五百零二章 皇城烈焰
如果当初不放他回北平、就让他陪在自己身边;如果自己没有听从黄子澄、齐泰他们的话,不对四叔动手;如果能够听从他的建议早日和谈;如果……
这太多的如果、令朱允炆懊悔不已,几乎要将他的心口憋闷得要爆裂一般……
“即使到了这种时刻,皇上您仍然不想见他么?”
一个冷冽的声音、忽然在他低垂着的头上方响起,朱允炆吃惊地将目光抬起、望着眼前这个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面前的年轻人,
“你是什么人?”
虽然见对方穿着锦衣卫的衣服,可不知为什么、朱允炆就是觉得这并不是他的真实身份。
果然、来人轻轻地冷笑了一声道,
“怎么,真的不记得我了?亏着我还曾经将你从惊马上救下来过呢。算了,记不记得都已经无所谓了,我只想和你聊聊我们俩共同拥有的那位四叔。”
“四叔……”
朱允炆猛然记起来了,
“是你,你不是四叔身边的那个贴身护卫么?”
“想起来了?还不错啊,”
柴靖南将手中蟠龙剑抱在怀中,微微一笑道,
“没错,就是我,不过你也别紧张,我来只是想问问你,你凭什么要如此的憎恨四叔?”
“憎恨?”
听了对方的质问,朱允炆满眼的诧异,叹口气道,
“我怎么会憎恨四叔呢,其实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四叔能够再次回到我的身边,我们共同治理爷爷留下来的大明江山……可是、这一切都被我搞砸了,我哪里有资格憎恨四叔呢?话说回来,应该是四叔在恨我、不原谅我才对吧,庆成姑姑回来不是说、四叔心志坚决不肯原谅我么……”
“四叔不肯原谅你、恨你?!”
柴靖南的眼睛顿时瞪大了,
“四叔托庆成郡主捎给你的信、你到底有没有好好的看过?如果四叔真的恨你,他又何苦一次又一次地写信给你?你可知这三年多来、他是怎么过来的么?四叔所承受的煎熬根本就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得到的!你知道这三年中、他哭过多少回么?你知道他写完最后这封信时、伤心成什么样子么?四叔他一直在等、在等你的回音,我敢说即使到了现在,他依然抱着希望、希望你能按他在信中所提到的,勇敢的到他的面前、好好的和他谈谈。四叔因为你搞坏了身体、失去了许多,难道连这么一个要求你都不愿答应他么?”
“信?”
朱允炆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个情绪激动的年轻人、在谈论着自己的四叔,心中一片茫然,好半天才想起对方指的是那封、自己始终没有勇气去看的信,
“你是说庆成姑姑带回来的信么?四叔写给我的……”
边说着,朱允炆边慌乱地在龙书案上找着,可是根本不用找、那封信就端端正正地摆放在那里,因为虽然没有勇气拆开来看,可他还是将这件从四叔手中传给自己的东西、留存在了身边。
急切地打开、从头至尾看了一遍,朱允炆顿时抚案痛哭失声,
“我真的是个废物,我有负皇爷爷的重托、更有负于四叔……”
“皇上……”
柴靖南这才明白,四叔一直在等着一个对方根本没有去理睬的提议的答复,心中不禁再次发冷,
“原来、四叔写给你的这封信,你根本就没看……”
“我是没有胆量看啊,”
朱允炆懊悔不已地道,
“我怕看到四叔会骂我、怨恨我、甚至威胁我……你可知道、四叔是我在这个世上唯一一个最亲的人了,我不想被他恨啊……”
“那你因何还要派兵去抓他?!”
柴靖南真是不明白了。
朱允炆哽咽着,
“那是因朝中大臣们说的他会反、那么多人都在说,我当时只想将四叔带回身边、保护起来……不让那些大臣再说三道四……”
“皇上……”
柴靖南真的是无语了,
“所以你才不让任何人伤害四叔,你还真是够自私的。就因为要达到你个人的小小目的,竟引发了这场战争,你知道在那战场上死了多少人、有多少人无辜地丢掉了性命么?!”
“我知道,都是我不好……”
朱允炆几乎有些绝望地道,
“如果当初我能有些主见、能够给四叔解释的机会、能给予他更多的信任、就不会造成这样惨痛的后果了,我真是一死难辞其咎……”
“可现在还来的及!”
柴靖南打断他的话,
“你在这里自怨自艾又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不将这些话说给四叔听,他现在已经到了京城,难道你要永远这样躲着他、永远让他痛苦下去么?!”
“我、你……”
朱允炆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年纪并不比自己大几岁、又同样称那个人为“四叔”的人,不禁点了点头,
“你说的对,你愿不愿意陪我一起去见四叔?”
“当然可以了,”
见自己说服了这位九五之尊的天子,柴靖南很是欣慰、道,
“只要皇上您敢于承担责任,草民当然愿意相陪。”
“谢谢你。”
朱允炆站起身、二人一起从宫中走了出来。
依然守在门外的几个内侍、见了柴靖南均吃惊不已,不知道这名锦衣卫是怎么进到这里来的,可看样子知道皇上这是要往前殿去,连忙在旁边随侍,虽然不知道这到底是要去哪,却也是紧紧地跟在后面。
然而、就在走出奉天殿之时,朱允炆又有些胆怯了,他回过头、望向柴靖南,
“朕还是觉得愧对于四叔,能否麻烦你先去和他打个招呼,如果到现在四叔仍然愿意见我、那么我即刻出皇城亲迎于他。”
“唔……好吧,”
柴靖南看得出、这位皇上还是懦弱的很,想让他鼓起勇气真的要花费些心思和耐心,想到此处便点了点头道,
“请陛下稍候,我去去就来。”
说完,提剑直接走出奉天门,穿过已经是一片混乱的皇城、向外走去。
此时、南京街头到处都挤满了人,人们纷纷相互传扬着燕王已经入京这样的消息。柴靖南正想观察一下四叔来的方向,却听远处传来震耳欲聋的高呼“燕王万岁”,接着路两旁的人们排山倒海般地跪倒在地。
四叔——
看着眼前这一幕,柴靖南仿佛刚刚意识到、自己的四叔是先皇之子,是高高在上的藩王,是可以接受天下人跪拜、可以被称为“万岁”的人。原本想着上前和他重聚,可就在这一刻、他犹豫了,望着那已经可见的明黄色龙纹麾盖,刚刚迈出的脚步、在瞬间停住了……
正在踌躇之时,忽然身边有人在惊呼“皇城着火了”,柴靖南被这一声吓了一跳,连忙转回头去,果然见刚刚还好端端的宫墙之内、浓烟滚滚,惊诧之间飞身形赶回午门。
宫墙内外已经是混乱不堪,早就没有人会认真地盘查一个身穿锦衣卫袍服的人了,柴靖南很顺利地来到内五龙桥前,迎面正遇上帮他进入内宫的蒋瓛,忙拉住问道,
“蒋叔叔,到底出了什么事?皇上他在哪里?!”
“皇上?他刚刚杀了徐小公爷,自己逃回奉天殿去了……”
蒋瓛看起来一脸的悲伤,边回答着边叹息道。
柴靖南当时就愣住了,怎么会、不过是转眼之间,事情的发展竟然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
………………………………
第五百零三章 天各一方
柴靖南当然不知道在他离开后又发生的事情——
正如他所想的那样,朱允炆在怕,怕见到自己的四叔,虽然这种怕和百官所持有的不是同一种,可是因为内疚而产生的胆怯、甚至比担心被对方所杀,还要强烈……
在已经为数不多的内侍及羽林卫的陪同下,朱允炆缓缓地朝内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