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风啸金陵-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殿下,您还是随我来吧。”

    “好,有劳你引路。”

    朱棣点了点头、带人和他一齐径直来到了左顺门。

    此时,徐增寿的遗体还停在原地,朱允炆杀了他、离开之后,蒋瓛便派锦衣卫将其守护好,所以没人能再对他的尸身做什么。等朱棣赶到时,见了这情景顿时愣住了,因为被那致命的一剑斩断了大半个脖颈,面部不但已经变形,还溅得血迹斑斑,使得一时间无法立刻辨认。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谁……”

    虽然看不清面部,可毕竟是自己最亲密的人之一,朱棣已经猜到个大概,可还是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而已。

    蒋瓛咬了咬嘴唇、沉声道,

    “是徐增寿、徐小公爷,因为他联络人手打算开朝阳门迎殿下您进城,被皇上知晓后亲手杀了他……”

    “增寿……”

    听说果然是自己想到的这个人,朱棣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滚滚而下、扑了上去,也不顾到处都是血迹,边擦着徐增寿脸上的血污、捧住那张冰冷的脸,边放声大哭起来。

    朱棣真的很伤心,他没有想到、已经兵不血刃地顺利进入京城后,竟然还会看到自己的亲人命丧眼前,更何况是这个对他来说、比亲兄弟还要亲的人,他不明白,一向懦弱、温和的朱允炆为什么会亲手杀人,正因为如此、他更加想见到侄儿,亲口问问对方到底因何要这么做。

    哭了好一阵子,朱棣才站起身对蒋瓛道,

    “拜托你好生的照看增寿,我现在要去见皇上,容我回头再表答谢之意。”

    “卑职岂敢。”

    蒋瓛连忙后退一步施礼道。

    朱棣也不顾自己的袍子上、和手上沾着的血迹,下意识地抚了抚肋下的宝刀,一转身朝着奉天殿走去,只不过当他赶到时,眼前的景象再次令他愣住了——

    原本庄严华美的奉天殿内院中,烟尘滚滚、余烬未熄,几十个宫女太监跪在地上不敢抬头,一名监理太监站在正中若有所思,正是自己很熟悉的人。

    “宁生!”

    朱棣几步走上前喊了一声。

    闻听有人叫自己,宁生连忙抬起头,待看清来人后、立刻过来施礼道,

    “燕王殿下。”

    “宁生,到底是什么人在此处放火?皇上他在什么地方?!”

    朱棣一把拉住对方急声问道。

    宁生抬起头、凝视着他,几乎是一字一顿地道,

    “殿下,请您听奴才说,皇上他刚刚和皇后、太子一起**于火中,已经大行了。”

    fpzw


………………………………

第五百零五章 永不相见

    什么?!”

    朱棣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追问道,

    “他在哪?允炆他在哪?!你快指给我看!”

    “殿下,您随奴才来,”

    宁生引着他来到依然冒着浓烟的火堆旁、示意了一下道,

    “这便是他们的遗体。”

    “这……”

    看着那两大一小的三具因烧焦、已辨不清模样的遗体,朱棣自然不能就这么轻易的相信,然而、在场的所有宫女和太监们均异口同声地认定、那就是建文皇帝一家三口,朱棣也只好默认了……

    朱允炆的葬礼在朱棣的指令下、以天子之礼进行着,虽然心中的疑惑依然令其不安,但却没有时间去顾及,因为接下来还有一场丧事要由他来亲自主办,那就是徐增寿的葬礼。

    徐增寿的死、自然是令他最为痛心的一件事,但葬礼结束之后、充斥着朱棣内心的不止是悲伤,更有一大部分是愤怒,因为,做为增寿亲大哥的徐辉祖竟然由始至终、连个面儿都没露,更别说前来吊唁了。

    你可以恨我、骂我,怎么样都行,可增寿是你的亲弟弟,连送他最后一程这样的事都不肯做么——

    心中想着那个人,朱棣的火气越来越大……

    此时的徐增寿全家已经是另外开府了,不在魏国公府住,他的孀妻见丧礼已经办的差不多了,便来到朱棣的面前施过礼后、道,

    “殿下,妾身有一事想求,望您能答应。”

    “有话尽管说好了,何必客气呢。”

    朱棣依然一脸伤感地道。

    增寿的妻子道,

    “是这样,殿下大概也知道,亡夫和大哥的关系从三年前闹僵后、就一直没再来往过,妾身想求您去问问大哥,能否允许将他的灵位放入徐家祠堂中。”

    “这个、就交给我吧。”

    朱棣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

    安抚好徐增寿的妻儿后,朱棣二话不说、转身便走,一旁同来祭祀的朱能、丘福等人见了,已猜到他要去哪里,便相互看了一眼、紧紧地跟在了身后。

    “殿下,您是要去魏国公府么?”

    丘福还是忍不住地问道。

    朱棣边大踏步地走着,边闷闷地“嗯”了一声,可想了想、又看了看他们,

    “你们跟着我干什么?”

    “我们……”

    稍微迟疑了一下,朱能回答道,

    “殿下,您若去见魏国公、恕属下们不能不跟着。”

    “你们……”

    朱棣停住脚步扫视了这些心腹大将们一眼、轻声道,

    “随便你们好了。”

    大家对自己的担心、朱棣自然明白,在这场“靖难之役”的三年间,可以说徐辉祖才是他们最大的阻碍,若不是朱允炆和朝中那些文臣们对他的猜忌与不信任,还真的说不好现在能不能打入京城之中呢。而徐辉祖对燕王的敌意是有目共睹的,现在这两个人竟然要见面、这些将领们当然放心不下了。

    很快、来到了魏国公府这个对朱棣来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府门前的护卫们见他来了、纷纷下跪,

    “见过燕王殿下。”

    “徐辉祖可在府中?!”

    朱棣冷冷地问道。

    这还是第一次从燕王口中听到对魏国公直呼其名,护卫们吓得声音都发抖了,

    “回、回殿下,国公爷他在先王的祠堂中……”

    “先王”指的就是中山王徐达,对府里了如指掌的朱棣、自然知道祠堂的方位,所以也无需指引、径直带着人来到了这里。

    等到了祠堂的门前,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安静了下来,也都自动地规规矩矩地站好,因为在每一位武将的心目中,徐达的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朱棣当然也是一脸的肃穆,在门前便整理衣袍、深深地施了一礼,众将也跟在身后齐齐地施礼之后、朱棣吩咐道,

    “你们在此候着。”

    “殿下……”

    丘福还是有些不放心地叫了一声。

    这回朱棣倒不容他们再多说,斩钉截铁地又重复了一遍,

    “你们都等候在外面,所有人!”

    “是。”

    这所有人中、自然也包括郑和,大家只好一同答应着。

    祠堂中给人的感觉有些潮湿,明明是六月的盛夏之时,里面却透着阴冷。当朱棣走进来时,只见徐辉祖跪坐在一侧,好象在思索着什么。

    一步步地来到供奉着徐达灵位的案前,朱棣在蒲团上双膝跪拜、端端正正地磕了三个头,之后点上三柱香、再次在岳父灵前跪下之后,才悠悠地道,

    “如果辉祖兄想杀了我,我这里有刀、你尽可以动手。”

    半晌,不见有回音,朱棣扭过头,见对方连眼皮都没有抬,更没有看自己。

    他是这么讨厌我么——

    朱棣不禁叹了口气,沉默了好一阵儿、还是按捺不住说话了,

    “我知道、你恨我,在你眼中我是乱臣贼子、不忠不孝,对于这些我没什么可辩驳的,也全盘接受。但是、无论如何增寿他是你的亲弟弟,你应该知道他会那么做、就早该去阻止他,就算事先不知道、可至少你也该救他不是么?他是你的骨肉至亲、你为什么不救他?!”

    “你让我怎么救?”

    本以为会一直保持沉默的徐辉祖、竟然在此时说话了,虽然声音冷漠得不带半分的感情,可他还是回应了,

    “是将他绑起来关在府中么?他可是成年人,有权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我才和他三年来不再相见……”

    “可、可你怎么能看着他被允炆所杀……”

    朱棣的声音开始发抖了,因为他当然知道这场惨剧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

    徐辉祖终于抬起了头、锐利的目光直直地盯向了自己的妹夫,

    “不看着又能如何?难道我在得知他被抓时带人赶过去、将他从皇上面前抢走?还是提剑和皇上大打出手、不让他被皇上所杀?”

    “这……”

    听得出徐辉祖那冷漠的背后充满了无奈,一向伶牙俐齿的朱棣竟然无言以对。

    又盯了他一会儿,徐辉祖再次开了口,

    “你以为在皇上的剑挥向他时,增寿他真的躲不开么?你以为他若是不想死的话、就真的没有办法么?你以为在当时那种混乱的局面下、他没有能力从皇上面前逃走么?他之所以不逃,那是因为他想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身为徐达的儿子,徐增寿愿意为燕王而死,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为了你、他愿意奉上他的性命,我为什么还要去阻止他?”

    “增寿……”

    徐辉祖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柄重锤敲击在在他的心上,朱棣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趴抚在蒲团上低声哭泣起来。

    又静了好一阵子,徐辉祖站起身来到先父的灵位前、凝视着上面的字迹,漠然道,

    “若无他事、殿下就请回吧,徐达的儿子中有一个忠于你的就足够了,而我的选择是忠于皇上,所以你以后也不必再来找我,我也不会再见你了。如果不满你可以现在就杀了我,就象增寿选择为你而死一样,我徐辉祖也选择了可以为皇上而死。”

    听了这些话,聪慧如朱棣、立刻明白了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这场战争中,谁胜谁负、谁是谁非都是说不清楚的,徐辉祖这是在幼弟一无反顾地支持燕王之后,自己选择了支持皇上,这样至少无论结果怎么样,徐家血脉会有一支得到保全,而做为徐达的长子也可以在天下人心中留下忠心不二的印象,以保全徐家的英名……


………………………………

第五百零六章 远方来信

    还是自己将这些亲人们逼上了兄弟反目的境地的,朱棣的心中很后悔,可虽然如此、不这样做又该如何呢?哭了好一会儿、总算止住了悲声,才哽咽着道,

    “还有一件事,增寿的妻子让我求你、允许将增寿的灵位放入祠堂中,你能答应么?”

    “呵,我能不答应么,”

    徐辉祖冷笑了一声、道,

    “从今以后、这大明的江山就掌握在你的手中了,就算我不答应,只要你一句话、一道旨意,我又怎么能反抗得了呢。”

    “啊……”

    说实话、这些日子以来,劝他继位登基的文武百官不在少数,可刚才能从徐辉祖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明明就是认定了接下来的皇帝非他莫属,这还真的是没有想到、甚至令人震惊,使得朱棣一时间不知怎么回答才好。

    好在徐辉祖没有再等他说话、又道,

    “虽然先父在临终前曾托我照顾好你,可现在看起来殿下也不需要我来照顾了。从今以后、而我徐辉祖的余生也不过是苟且偷生、如行尸走肉一般,不希望有任何的外来打扰,望殿下成全。”

    “好……我明白了……”

    对他的意思、朱棣自然明白,这任何人中也包括他的妹妹、燕王妃,虽然听上去心里会痛,可这也是必然的无奈之举,所以重重地点着头回答道,

    “最后、我想弄明白一件事,希望你能对我说实话……当初、我的三个儿子来京城,那时你真的想让皇上以他们为质么?”

    “没错儿,但我那时只希望皇上能将朱高煦留下罢了,这么做、也算是为了你好……”

    徐辉祖淡淡地道,

    “好了,你我言尽于此,你要保证、今生不再相见了。”

    “这一点,我可以保证,那么、你我今生不再相见……”

    说完,再次向徐达的灵位磕了三个头,朱棣站起身来、迈着沉重的步子向祠堂外走去,这短短几十步的距离、仿佛走过了半生一般,出了这道门、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朱棣在心中一直不停地问着……

    当他迈出祠堂大门的那一刹那间,正看见手下诸将们抚刀按剑、满面焦急地望了过来,

    “殿下,您没事吧?!”

    “我没事……”

    朱棣茫然地看着三年来、一直陪着自己同生共死的部将们,无力地回答着。

    丘福下意识地看了他身后那道门一眼、问道,

    “可是、魏国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