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相-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阳也点头说道:“不错,我们不怕他是个无能之人,越是无能,对我们反倒是越方便。怕的就是他有一腔雄心,想要做一些事出来。”

    “逼急了,我们直接做掉他!”被潘阳训斥过的那个汉子猛地一拍桌子说道。

    潘阳忙说道:“莫要胡说!一县之令死在任上,一定会惹起朝廷震怒。到时候我们的事一定会暴露,反而还会连累更多的人。”

    “那我们怎么办?难道就这么坐着?”

    “暂时我们什么都不能做,先观察一段时间,看我们的这位县令大人到底是真的有一腔雄心,还是做做样子。如果是做做样子,那我们自然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如果是一个庸才,那我们混弄过去也就行了。”潘阳沉声说道。

    “那如果这位县令大人是真准备做出一番事来,还确实是有些才能,我们无法糊弄过去呢?”国字脸大汉紧接着问道。

    潘阳略一迟疑,说道:“如果是真有才能,我们糊弄不过去……,那就要看我们的这位县令大人是那种不知变通之人了。”

    “如果这位县令大人是那种不知变通之人呢?我们该怎么办?”国字脸大汉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不问清楚是誓不罢休。

    潘阳说道:“老夫心里有数,诸位不用担心。现在我们还不清楚这位新任的县令大人的底细,等到相处一段时间,大家心里都有底了之后再说。”

    国字脸大汉见潘阳不愿意细说,也就不再多问。这些年来潘阳还从来没有让自己等人失望过。这次应该也是一样。”

    聚集在潘阳家里的这些人,便是威戎县皂班、快班、壮班三班衙役,以及吏、户、礼、刑、兵、工六房书吏。加上主簿潘阳,威戎县比较重要的人物就都在这里了。

    威戎县上下早就知道了李彧前来上任的消息,不过由于某些原因,众人都没有前去迎接,只留下主簿潘阳在衙门等候李彧。准备先让李彧去看看这位新来的县令大人到底是什么人物,然后再商议以后相处的方式。

    “诸位,明日李县令要见你们,切莫忘记前去点卯。”

    “潘主簿放心,我们不会误事的。”国字脸说完就带着众人离开了。
………………………………

第二章 点卯 上

    “李荣,掌灯。”李彧自从潘阳离开之后,除了用饭的时间之外,其他的时间一直都在看眼前的这一堆文书。想要做出一番事来,就必须对威戎县有一定的了解。对威戎县的情形有一个了解最方便的方法自然是眼前的这一堆文书。

    虽然详细的一些东西是无法从文书上看出来的,但是也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真正要了解威戎县的情形,还是要去询问三班衙役以及六房书吏以及自己去问、去看。

    不经意间时间就悄悄过去了,到了掌灯的时候了。

    点上蜡烛继续查看这些文书,李荣则站在一边续茶倒水。

    县衙二堂的烛光一直亮了一夜,整整一夜时间李彧都在查看眼前的这些文书。

    “呼,终于看完了。”李彧抬起头靠在椅背上揉着自己的太阳穴。

    “少爷,擦把脸吧。”李荣的声音从一边传来。却是李荣见李彧快要看完了,去打了洗脸水来。

    李彧梳洗完之后坐在椅子上思考自己这一晚上看到的东西。虽然在看到威戎县城的时候,李彧就知道威戎的情形肯定相当不妙。可是在看完这些文书之后,李彧才知道,威戎县的情形,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差劲去多。

    威戎县有民七千五百八十三户,三万七千余人,可以说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县。整个大齐比威戎县还小的县,恐怕很难找出来了。

    北地田地贫瘠,产量本就不高,亩产不过两石,若是遇上灾年,甚至连一石(一百二十斤)都没有。七千五百八十三户、三万七千余人,刨去老弱妇幼之外,青壮年男子不过七八千人。能走的基本上都走了。

    靠这七八千人,威戎县每年连朝廷的赋税都无法缴齐。不要说朝廷的赋税,如果不是朝廷每年都不停的免除威戎县的赋税,不停的送来米粮,威戎县这三万七千余人恐怕早就全部都饿死了。

    雄霸草原的北戎诸族更是每年都会前来劫掠,威戎县的百姓日子过的极苦。工商业更是不用说,基本上没有。

    不过这时候李彧对这些反倒不是太在意了,威戎县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但什么都没有也有什么都没有的好处。在这样的地方,自己反倒是容易做出成绩来。在其他地方可能都看不到的变化,在这里却是莫大的成绩。

    就像是一张白纸,在上面要作画的话肯定比在别人的画上添加东西要容易很多。

    “少爷,时辰到了,该去前堂点卯了。”李彧正在闭目思考,李荣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

    李彧睁眼看向不远处的更漏,见时间已经快到五更四点(凌晨四点三十六)。遂起身在李荣的服侍下穿上八品官服向大堂行去。

    来到大堂的时候,已经马上就到卯时了。可是大堂上稀稀拉拉并没有几个人,仔细数一数,加上主簿潘阳的话,只有一十三人。李彧一想就知道,剩下的这十二人应该就是吏、户、礼、刑、兵、工六房书吏。

    “参见知县大人。”

    看到李彧走出,潘阳与其他十二位书吏同时抱拳行礼。

    除了潘阳之外,其他的十二位书吏虽然不认识李彧。但是李彧身上的八品官服是不会认错的。威戎县只有李彧一个人有资格穿这八品官服。

    君策对众人点点头坐在椅子上问道:“潘主簿,不知三班衙役可曾通知到?”

    潘阳起身说道:“下官已经通知了几位班头,由几位班头去通知其他人。”

    李彧闻言点点头也就不再说话,而是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看到李彧这么镇定,潘阳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李彧的年龄也就二十出头,就能这么镇定,绝对不是简单人物。潘阳心中微微有些警觉。

    “不知这三班衙役是因何迟到?难道是要给我一个下马威?若真是如此,这威戎县恐怕就不是我眼中看到的那么简单。”

    柳毅心中念头急转。

    随着沙漏里面的细沙一点点的流下,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到卯正才有一个个的衙役到来。等到所有的衙役都到来之后,李彧睁眼看去,沙漏里面的细沙虽然还没有流完。但顶多再过盏茶时间就到了辰初(早上七点)。最后进来的那几个衙役身上还有一点点的露水,很明显是在外面等着,等时间差不多了才进来的。

    潘阳顺着李彧的目光看去,看到那几个衙役身上的露水,心里暗叫一声不妙。知道已经被李彧看穿了。虽然仅仅是一点点小事,但也可以看出李彧的细心,绝对不是一个好糊弄的。心里对自己等人的前途也微微有了些担忧。

    看着眼前没有一个穿着衙役服色的衙役,李彧也不生气,笑眯眯的说道:“本官初来此地,日后还要靠诸位多多协助。”

    “知县老爷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协助您治理好威戎县。”

    “这是我等职责,定然不会疏忽。”

    ……

    李彧看着下面慷慨陈言的众人,脸上的笑容一直都没有收敛。直到所有人都不说话了,李彧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不见了,板着脸一拍眼前的惊堂木。喝道:“尔等看来还未曾忘记自己的职责,怎的今日点卯没有一人按时前来?”

    看到李彧说变脸就变脸,众人都楞了一下。许久,才有人上前说道:“大人,您说的是卯时呼名,我等好似无有一人在卯时之后前来。”

    李彧转头看向说话的这位,看到这位的身形也不由暗暗喝彩。身高九尺、孔武有力,一张国字脸、双目炯炯有神,鼻梁高挺、眉分八彩,端的是好相貌。唯一有瑕疵的就是稍微黑了一点。

    “你是何人?”

    “小的石磊乃是本县捕头。”

    李彧点点头脸上突然又现出笑容,说道:“如此倒是本官的不是了,未曾说清楚。那本官今日就说清楚,日后点卯之时乃是卯初。今日便罢了,日后若是有人胆敢误了时辰,就莫要怪本官责罚过重。”

    李彧只说责罚过重,却没有说怎么个过重法,反倒让众人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以后会遇上什么样的责罚。

    当所有人以为今天的点卯就这么过去的时候,李彧突然又说道:“你等身为本县的衙役,往小了说代表的是威戎县的脸面。往大了说代表的是德顺府、秦风道乃至朝廷的脸面。为何一个个衣衫不整,竟然没有一人穿戴衙役袍服。”

    石磊再次拱手说道:“大人,我威戎县已经许久没有朝廷的钱粮补给发下了,我等的衙役袍服早就破烂不堪无法穿戴了。”

    “嗯?朝廷不是年年都发下大量钱粮么?文书上记载的很是明白。既然发下大量钱粮怎么可能连县衙使用都不足?”李彧皱眉问道。这句话却是看着主簿潘阳在询问。

    潘阳见李彧询问,忙起身说道:“大人,文书上记载的确实很清楚,朝廷每年不但免除本县的赋税,还发下大量钱粮。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这些钱粮全部都只是停留在账面上。”
………………………………

第二章 点卯 下

    李彧微微一皱眉,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这些钱粮朝廷是发下来了,不过我们威戎县是一粒米、一文钱都没有见到,全部都被德顺府给截留了。”

    潘阳的话让李彧大吃一惊,朝廷发下的钱粮竟然还有人敢截留。不但截留了还全部都给截留了,一点都没有发下来。

    “你们难道没有去讨要过?”

    “怎么没有?可是我威戎县已经六年没有县令了,没有主官做主,我等前去讨要根本没有人理会。”说起这件事石磊他们还是一脸晦气。

    “既如此,你等可穿上公服随本官前去德顺,向知府大人讨要钱粮。刚好本官到任之后还没有前去拜会上官,今日便一起做了。”李彧听完石磊的话,点点头说道。

    李彧很清楚,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让石磊他们这些三班衙役对自己有些抵触,自己并不受石磊他们欢迎是很明显的。

    他虽然是一县之令,但是想要在威戎县做出一番事来,如果没有石磊他们的支持,绝对是什么事都无法做到的。

    能成为三班班头以及各级衙役的,都是本地的地头蛇。或是在本地有些势力的,或是在本地名气颇大的,要么是本事出众的。

    如果不能折服这些人,自己在威戎县就是一个摆设,真正的政令不出县衙。不管自己是不是朝廷任命的都没有区别。没有人听自己的,就算自己是宰相也没用。

    本来李彧正在发愁怎么折服三班衙役与六房书吏,没有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李彧自然是不会放过。不管潘阳所说的石磊他们生活困难是不是真的,自己替他们讨回来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他们还是会相当高兴的。

    石磊他们听到李彧的话微微一愣,没有想到李彧竟然会这么利落。刚听说这件事马上就准备解决。一时间心里甚至产生了一种跟着李彧或许也不错的想法。

    “大人,我们的公服早就破烂不堪不能穿了。穿着公服前去,恐怕老爷您面上不好看。”石磊迟疑了一下上前说道。

    “无妨,正是要你们穿着破烂的公服前去。”李彧笑道。“你们下去准备吧。”说完又转头对潘阳说道:“潘主簿,还请将本年朝廷应当发下的钱粮数字统计出来。”

    潘阳拱手一礼带着十二位书吏离开大堂去统计这些数字了。

    李彧也带着李荣离开大堂,前往二堂休息了。

    “潘主簿,这位新来的县令大人看起来还不错。”

    李彧刚离开大堂前往二堂,石磊等一干衙役就一窝蜂钻进了签押房。刚进门,昨天那位说要做掉李彧的衙役王东就低声说道。

    潘阳苦笑一声,说道:“诸位兄弟,我们的这位县令大人,可不仅仅是不错,而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物。”

    “厉害?我怎么没有看出来?”石磊愣了一下问道。

    潘阳摇摇头说道:“正是你们没有看出来才显的人家的厉害。你们今日点卯故意来迟,为的是什么?”

    “给李县令来一个下马威。”石磊还没有回答,王东就接口答道。

    “呵呵,那你们现在给了李县令下马威么?”潘阳笑道。

    “呃,好像没有……。”石磊微微一愣。

    “哼哼,你们不但没有给李县令一个下马威,反而被李县令连消带打心中对李县令产生了好感。你们自己甚至都没有发现,难道这还不厉害么?”潘阳冷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