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相-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哼,你们不但没有给李县令一个下马威,反而被李县令连消带打心中对李县令产生了好感。你们自己甚至都没有发现,难道这还不厉害么?”潘阳冷笑道。

    石磊、王东等人一个个面面相觑,发现还真的和潘阳说的一样。自己等人不但没有给李彧一个下马威,反而有被人家折服的感觉。

    “而且李县令已经发现你们是故意来迟的,不过没有声张罢了。”潘阳接着说道。

    “不会吧?”这下连那十二位书吏都有些不相信了。

    “哼,你们进来的时候,身上带上了露水。你们自己都没有察觉,可是李县令一眼就看出来了。”潘阳摇头叹气道。

    王东一愣接着说道:“这不是一件好事么?李县令既然在发现了我们骗他还能放过我们,说不定我们所做的事李县令知道之后也会放过的。”

    潘阳摇头说道:“你这是妄想!李县令之所以发现了你们是在给他下马威仍然放过你们。是因为这不过是一件小事,而且对他没有什么影响。再者李县令毕竟是外来的,你们给他下马威也算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到那里都是这样。都已经算是常例了,所以李县令觉得没有计较的必要。越是这样对我们就越是麻烦。

    能放过你们的小事,说明他是要做大事的,不愿意因为一点小事恶了我们罢了。小事上可以放过我们,可是大事上是绝对不会让我们这么轻松的。如果让李县令知道了我们所做的事,八成的可能是不会放过我们的。

    我们现在只能祈求李县令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不然我们都要完蛋。”

    看到众人意志都有些消沉,潘阳接着说道:“不过李县令到来对我们来说或许是一件坏事,不过对我威戎县三万七千百姓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只是不知道李县令是不是真的有才能。”

    “潘主簿你不是说李县令不简单么?怎么这会又……。”潘阳的反复让石磊有些诧异,一会说李彧很厉害,一会又说不知道李彧是不是真的有才能。

    潘阳闻言笑道:“今天的事,我只能看出李县令很是聪慧,也是一个准备干大事的人。但是聪慧和有本事是两码事。这世上志大才疏之人尽是聪慧之人。”

    众人沉默良久,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潘阳接着说道:“这一切不过都是我的猜想,我们还有时间慢慢和李县令相处。现在你们快去换衣服,准备随李县令前往德顺府。”

    石磊等人点点头转身离开去做准备了。

    “潘主簿,我们……。”石磊等人刚一离开,就有一位书吏开口。

    “我们当初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如果能用我们的性命,换来全县近四万人的性命,我们也是赚了。”

    潘阳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开始做自己手头上的事。

    ***********************************************************************************************

    “少爷,那些衙役是要给您一个下马威,您为什么这么轻松的就放过他们?若是不严惩,以后恐怕会变本加厉。”回到二堂之后,李荣忧心忡忡的说道。

    李彧笑笑说道:“无妨,这样的事也是很正常的。我有的是时间去慢慢折服他们,眼前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么?威戎县六年没有县令,这些书吏、衙役恐怕也是受了不少委屈的。只要我能为他们出头,折服他们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人……总是需要一个靠山的。不管这个靠山势大势小,有个依靠就会安定许多。

    只要他们知道跟着我不会吃亏的时候,自然就会诚心为我做事了。”

    “那……少爷你是打定主意要呆在这里了?”李荣期期艾艾的问道。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不错,既然来了,我就不会轻易离开。如果做不出一番事来,我是不会轻易离开的。况且这里要做出一番事来比其他地方要轻松许多,说不定对我来说这反倒是一个机会。”李彧笑着对李荣说道。“怎么?你不想呆在这里?”

    “哪有啊,少爷在那我自然也是在那。我就是觉得以少爷的才能,呆在这个一个小地方有些大材小用了。”李荣忙摆手说道。

    李彧呵呵一笑,说道:“无所谓什么屈才不屈才,这里虽然荒凉一点,小一点,但我毕竟是一县之首。真要说起来,还算是不错。比坐在翰林院熬资历要好许多。我离开这几天,你找人好好把县衙收拾一下。”
………………………………

第三章 府城讨债 上

    “大人,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什么时候上路?”石磊的声音从外面传来,李彧又对李荣嘱咐了几句,走出屋外说道:“我们现在就走。”说完就向着后院走去。

    来到后院看着自己眼前的轿子,李彧有些发愣。如果说眼前的这玩意还能被称之为轿子的话。轿子上面的朱漆掉落了不少,门帘、窗帘全部都消失不见了。

    看到李彧发愣,石磊也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大人,我们威戎已经六年没有县令了。加上也没有闲钱,所以……这轿子也没有人维护。”

    李彧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无妨,这个样子更好。”

    石磊愣了一下,想不通李彧为什么说这样更好。不过既然李彧没有什么不满,那他自然更加不会说什么。

    威戎县城距离府城德顺城不过六十里远,不到两个时辰众人就到了德顺城中。李彧这一队人马刚走进德顺城,就引得德顺城中的百姓一阵哄笑。

    为什么?石磊他们这些个衙役们,身上的公服旧了不说,上面还打满了补丁。缺半截裤腿半截袖子的,那更是很正常的。

    不过更让德顺城百姓觉得好笑的是,那个小官儿的轿子一没有门帘,二没有窗帘。李彧直接就暴露在所有人眼前。这还不算什么,最让人吃惊的是,李彧在轿子里是站着的,而不是坐着。

    怎么个站着的?轿子没底,李彧的一双脚是踩在地上的。

    当然这个轿子虽然破,但底还是有的,之所以变成这个样子,是因为李彧在进城之前,一脚将轿子底给踹掉了,然后就这么走着进来了。

    一路上李彧一直觉的有些纳闷,这府城除了修的比自己的威戎城好一点之外,好像也没见比威戎城繁华到那里去。街上人数好像也不比威戎城的人多。

    其实并不是德顺城的人少,而是京城的人数太多了。

    李彧一直都生活在京城中,见惯了京城的繁华,虽然从书上知道很多地方都是相当贫瘠的。可也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并没有真正见识过。在李彧的想象中,府城作为一府之首,应该是很繁华的。

    虽然肯定没有办法和京城相比,但至少也应该有京城的十分之一吧?这样的府城实在是有些太让李彧感觉到不能接受了。

    京城长安,共有军民近两百万,十分之一也就是近二十万。这样的城市大齐很多,不过秦风道是没有一个这样的城市。

    威戎县不过三万七千人口,在中原腹地来说,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县。可是在秦风道,威戎县已经算是大县了。在秦风道甚至还有人数不足威戎县三分之一的。李彧感觉自己是大齐最小的封疆之吏,不过是长久呆在京城所产生的一种错觉罢了。

    来到府衙门口落轿,李彧走出轿子对石磊说道:“送上名刺求见知府大人。”

    府衙门口的衙役也都一脸诧异的看着眼前的这一队人马,从装束来看,应该是某一县的知县带着衙役前来。可是这穿着实在是有些太那个啥了。

    李彧一脸坦然,石磊他们这一路走过来,却是有些羞愧,实在是太丢人了。

    听到李彧的话忙接过李彧递过来的名刺,来到府衙门口,递上名刺说道:“威戎县新任知县李彧李大人前来拜会知府大人。”

    府衙的衙役愣愣的接过石磊递过来的名刺,一脸狐疑的看了李彧等人一眼,这才进去通报了。

    府衙二堂之中,知府黄璋正在与同知、通判议事,就见有衙役走进说道:“大人,外面有威戎县新任县令李彧李大人求见。”

    黄璋闻言对身边的同知、通判笑道:“我们还刚在说这位李知县,人就已经到了。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说完转头对衙役说道:“有请李知县。”

    那衙役却迟疑了一下,说道:“大人,那李知县好像有些蹊跷。”

    “哦?有何蹊跷?”黄璋有些疑惑的问道。

    衙役忙将自己看到的李彧一行人的惨状说了一番。

    听到衙役所说的话,黄璋愣住了,两位同知与一位通判也愣住了。

    “应当不会错的,你下去吧,将李知县请进来。”黄璋愣了一下很快就回过神来,苦笑着对衙役说道。

    “大人,这李知县……。”同知闫铣皱眉说道,话说了一半,却是再不往下说了。

    黄璋苦笑一声说道:“李知县来我这里,恐怕是来讨要朝廷发下的钱粮的。”

    另外一位同知韩鹏接口说道:“截留威戎县的钱粮,我们也是不得已为之。李知县纵然是知道了,也不应该有什么不满。”

    黄璋摇摇头说道:“这位李知县看来真是初生牛犊,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截留威戎县的钱粮,终究是我们不对。恐怕李知县不会依从我们的。”

    闫铣也叹气道:“怕的就是李知县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乱拳打死老师傅,我们还没有一点办法。”

    韩鹏听到这两位的对话,心里一阵鄙夷。不管怎么说,李彧都是他们的下属,如果连下属都拿不住,还怎么为官?

    通判华铤在一边闭目不言,好像这件事与他没有什么关系似的。

    很快,李彧就在衙役的带领下来到二堂。二堂上主次分明,加上衣服的颜色不同,李彧很快就判断出那位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德顺府知府黄璋。上前拱手一礼道:“下官威戎县知县李彧,参见知府大人。参见各位大人。”

    同知、通判都是正六品的官员,身穿深绿双钏绫官服,腰带则是银带九犀銙,想要认出来也是很简单的。都比李彧这个八品的下县县令要大好多的。虽然不知道官职,但是称呼一声大人总是没有错的。

    黄璋满脸笑容的说道:“李知县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来啊,为李知县看座。”

    等李彧坐下之后,黄璋笑着对闫铣、韩鹏、华铤三人说道:“李知县果然是年轻啊,与李知县相比,我们都已经老了。”

    闫铣也笑着说道:“所谓英雄出少年,李知县年不过二十,便已经是一县之首,日后前途不可限量,非是我等老朽可以相比的。”

    韩鹏也跟着笑了几声,却没有说话。

    “年少得志难免有些轻狂,李知县可要把持住啊。”通判华铤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通判名义上是辅佐知府处理政务,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

    可实际上,知府真正的副手是两位同知,通判只不过是一个签字画押的而已。通判真正的作用,是监察一府官员,与御使互为补遗。说出这番话来也算是正常。不过李彧还是从华铤的话中听出了一丝不善的意味。

    感觉到华铤对自己有些敌意,李彧很是有些奇怪。自己刚刚到来,与这位大人并没有什么交往,更不可能得罪他,怎么会对自己有敌意呢?

    黄璋见场面有变冷的趋势,忙说道:“华通判过虑了,李知县仪表堂堂,怎么可能是那种不知轻重之人呢?”

    听到对方是德顺府通判,李彧还以为这位是习惯这么说话罢了,便也没有深究。

    “知府大人,下官今日前来,乃是为了……。”
………………………………

第三章 府城讨债 下

    李彧话还没有说完,就听黄璋说道:“李知县刚刚上任,本府还未曾给你接风洗尘,今天刚好李知县前来,就今日补上吧。”

    李彧摆出这么一副样子来,本来就是和黄璋想的一样,准备做一个愣头青,施展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的顶尖绝学。

    可是现在黄璋说要请他吃饭,给他接风洗尘,他也不好拒绝。如果贸然拒绝黄璋的提议,摆出一副先办公事的样子,就未免有些太不识趣了,绝对会大大的得罪黄璋。

    “既如此,那下官就叨扰了。”李彧起身抱拳说道。

    黄璋笑着点了点头,招呼人进来去准备酒宴。

    酒宴要准备好,还得一段时间,黄璋与闫铣便随意说起一些风土人情。这些东西对黄璋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些常识,可是对李彧来说,却是一些很重要的信息。要执掌一县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本县的风土人情有一个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