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送我上青云-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锦绣叹了口气,上辈子遇见这位金算盘时,他也是同样的落魄,只不过,那时他好歹是风光过的。

    若非是被主家抛弃,也不会落得个再度被人发卖的下场。

    大兴朝的律法,入了贱籍,那便是一辈子只能被人买卖,不可能自己立户的。

    贱民是社会地位世代低于普通人的特殊的社会阶层,一般不能和普通民众通婚,而且似是奴仆这等的贱籍,也是一定要有主人的。

    苏锦绣不知道金算盘为何会沦落为贱藉,可是如今既然被她找到了,那就一定想法子让他摆脱上辈子的苦楚。

    一家三口,总共的花费竟然还不到五十两。

    主要是因为带着一个病人,基本上是不要钱的。

    而这三人中,按牙人的说法,最值钱的,便是那个小丫头。

    年纪不大,但是洗净了脸之后,发现生地很是灵气。

    有些人将这种女孩子买下来,就会再送去勾栏院,转手就能赚不少钱。

    这一家三口被带到了暂居的江大人家的别院,苏锦绣又差人请了大夫给那个仆妇看病。

    两日后,少年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你可有名字?”

    苏锦绣只知道上辈子遇见他时,他是随了主人姓的,所以,根本不知道他的本名。

    “奴才自幼便是贱籍,中途换了两个主人,还请夫人赐名。”

    苏锦绣看他年纪与七郎差不多,又想到了以后自己是要重用他的。

    “我夫君姓柳,你既被我带了回来,便改姓为柳吧。”

    少年抬起头,乌黑的眸子里,却是透出一股子坚持来,“夫人恕罪,小人私底下打听过,夫人娘家姓苏,不知奴才是否可改姓苏?”

    苏锦绣的手指一僵,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再看少年时,眼底带着几分的不可思议。

    一般来说,主人家赐姓,赐名,都是为了让这奴仆知道自己的身份,也能让他们对自己更忠心。

    而少年主动要求姓苏,就是想要告诉她,他要效忠的,就是苏锦绣,而非柳承恩。

    苏锦绣想到了之前大夫的话,应该是想要感激自己救了他的母亲吧。

    “也罢,那你便姓苏吧。你是个孝子,哪怕是沦落到了死地,都不愿意抛下自己的母亲和妹妹,是个有仁心孝心的,如此,你便更名为苏孝,你可愿意?”

    “多谢夫人赐名,小人以后自当为夫人竭尽全力,宁死不背主!”

    苏锦绣听他发下重誓,自然是十分满意。

    “你起来吧,你妹妹多大了?可有名字?”

    “回夫人,妹妹今年只有十岁,还请夫人赐名。”

    苏锦绣想了想,那个孩子一双眼睛生地极亮,一看就是个聪明的。

    “那便叫苏灵,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做事吧。”

    “多谢夫人。”

    苏孝和苏灵的母亲原本是良民,出身农家,后来被自己的兄嫂能卖入了富贵人家为奴,再后来,因为容貌出众,被主家看上,自然也被主母也不容,之后便被强行赶了出去。

    再之后,一个漂亮女人,却没有足够的依仗,会遭遇什么,已是不难想像。

    “我在京城外面的田村里买下了一所宅院,待你母亲身体好些,你们便搬到那里去住,另外,我会交待给你一些事情,你只要办妥了,以后便可以做管事了。”

    苏孝抬头,一脸惊异。

    显然,没想到夫人能如此地器重他。

    “多谢夫人大恩!”

    苏锦绣知道这个苏孝是个相当忠心的人,不然上辈子也不会因为妹妹的事情而宁愿被主家发卖,也不愿意背叛主家了。

    以后有了他,相信自己手里头的银子也能宽松起来了。

    京城的商铺实在是太贵了,苏锦绣问过几处,他们手里头的银钱根本就不够。

    地段稍微好一些的,那铺子就已经是上万两了,那是她想都不敢想的。

    现在只能指望着夫君高中,然后有了朝廷的俸禄,他们的日子才能过地稍微体面一些了。

    连处自己的宅子都没有,还得受人接济,自然是不成的。

    在京城,只有银子,那也是得天天下跪磕头的份儿。

    权贵云集,一个茶杯扔出去,怕是能砸中好几个五品官儿呢。

    所以,她现在只能小心行事,更不敢轻易地抛头露面。

    苏锦绣给了苏孝五百两银票,让他去串村子买黄豆,辛苦一些,总比去粮商那里买要便宜。

    银子少,就是这样地没底气,只能处处都算计到了。

    恍眼间,便已经到了年底。

    要过过了,苏锦绣帮着备了一些年礼,除了给江府送去之外,还要给另外的两位座师送去。

    而高县那边,柳承恩也是早在出发前就交待给了七郎,让他记得给关先生和书院的山长送年礼。

    杨珊珊则是一筹莫展,她手里头的银钱更紧张,哪里能送得出太贵重的礼?

    8。:8



第211章 对头初现(四更)



可是年节这样重大的节日,怎么能少了礼?

    他们若是在高县,兴许还能收些礼。

    可现在是在京城呢,这阵子可是只出不进。

    江大人将宅子借给他了,而且宅子里也有下人使唤,可是他们总不能什么都指着人江大人吧?

    杨珊珊眼瞅着手里头的银钱越来越少,自然是急得不行。

    苏锦绣这厢前前后后又是买田地,又是买下人的,可把杨珊珊给眼馋坏了。

    “弟妹,你说我能准备些什么?”

    “这年节礼,最重要的还是一份心意,贵重与否并非那么重要。我觉得倒不如做些精巧别致,又不会太费银钱的礼物出来。”

    “弟妹可是有什么想法?”

    苏锦绣想了想,“晚上我再与夫君商量一下,看看是否能行得通。”

    “好。”

    事实上,也不需要苏锦绣再与柳承恩商量了,他早就派人去寻了一些木料过来,然后自己动手做了简单的造型,又在上面题了一些喜庆的诗句,做了一些木质的小书签。

    文人名士,这书签自然是最离不得的。

    安崇明看着他备的礼物,不得不佩服柳承恩的巧思,只是这东西是柳承恩自己亲手做的,他如何能贪功?

    “这样吧,你既然是做了这种书签,那不如我亲手做几个笔筒如何?”

    柳承恩点头称妙,“我那里还有一些木料,正好可以试一试。”

    于是,柳承恩和安崇明的组合礼物,书签加笔筒,就这么被送到了两位大人的府上。

    别说,这东西虽然是不算贵重,可是盛在了巧思且新颖。

    江夫人看着礼物,也是赞不绝口,还特意给远在江宁的老爷送了书信过去。

    这是柳承恩自穿过来之后,第一次在异地过年。

    拥着苏锦绣,愈发觉得自己能在这里获得新生,实在是老天爷对他的厚待。

    过完年,柳承恩和安崇明都开始专心读书以备考。

    而苏锦绣则是琢磨着如何才能快速地赚取银两。

    凭着她做点心的手艺,显然在京城也是走不通的。

    京城可不缺点心师傅。

    无奈,苏锦绣便和杨珊珊一起做些女红,隔上几天,便让人拿去铺子里卖。

    苏锦绣当然不差这些钱,只是柳承恩跟她提到过安崇明的财务状况,为了不让杨珊珊过于自卑,所以苏锦绣才会跟着她一起做。

    苏孝则是每隔六七天才会回来一次。

    他的妹妹苏灵就在苏锦绣身边做了个贴身小丫环,而苏灵的母亲姜氏,则是同样留在了府里,平时就是负责一些针线活。

    姜氏现在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苏锦绣也不急于让她做事,仍然让她小心养着,免得再落下病根儿。

    苏孝每回回来看到自己的母亲和妹妹都过地不错,这心里头也便踏实了许多。

    在外头办事,也更加地忠心了。

    柳承恩对于这个苏孝,倒是仔细地敲打过。

    既然是夫人带回来的,又是愿意忠于她的,那自己也没必要非得抢人。

    只要他忠心,给苏锦绣办事,不就是给自己办事吗?

    转眼,已经进了二月。

    会试开始了。

    柳承恩坐在了号舍里,看着拿到手的题目,微微挑眉。

    没想到,这个题目正是前些日子自己与安崇明曾经讨论过的。

    看来,这次考中的机率又增加了不少。

    一连三天,柳承恩再出来的时候,倒还好,安崇明的气色稍显疲惫。

    二人刚出考场,便听到了有人惊呼,竟是有人晕了过去。

    这种事情,并不新奇。

    以前乡试的时候,也有学子一出考场便栽倒在地上的。

    一位中年举人则是叹了一声,“看这身板也委实是太弱了一些,身为举人,若是想要一心报国,没有一个好的体魄,还是不行呀。”

    这话,柳承恩倒是十分认同。

    文人报国,也是得需要一副好体魄呀。

    身子骨过于孱弱,如何能为君分忧,为民请命呢?

    考完了,大家也都应该无事一身轻了。

    只是总会有一些爱钻牛角尖的人,觉得自己这次考地不好,白白地失了机会。

    而柳承恩回去后,第一件事便是想要好好地睡一觉。

    号舍的环境实在是说不上好。

    而且他隔壁的那位仁兄的呼噜声实在是打地过于怪异,声音震天响。

     奇_书_网 _w_w_w_。_q i_s_u_w_a_n_g_。_c_c
    苏锦绣和杨珊珊也都早早地带上人去贡院外头等着了。

    总算是看到了自家夫君,自然是少不了一番嘘寒问暖。

    柳承恩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先洗了个热水澡。

    两日后,柳承恩则是和安崇明一起参加了一个文会,两人年纪还轻,而且又非京城人士,所以一直都表现地很低调,尽量不引人注意。

    不过饶是如此,也有人认出了这位就是江宋府的解元公。

    柳承恩只觉得一颗心被提了起来,这种场合,他实在是不愿意出风头。

    可若是表现平平的话,又难免会被人质疑自己的才学,到时候,再牵连到了自己的老师和江大人,那就不妙了。

    “原来是柳公子,久闻大名呀!”

    “不敢不敢,您客气了。”

    柳承恩快速地观察了一下四周众人的神色,希望对方能打消在自己身上的注意力,还是多去关注其它人吧。

    奈何,这位京城的解元却似乎是盯紧了他,就得让他多说话,多作诗不可。

    柳承恩在作了两首诗后,便推托不胜酒力,假意醉倒。

    安崇明与他相识多年,自然也明白了他的用意,起身告了罪,将人带走了。

    先前出言为难柳承恩的这一位,乃是京城的解元王家的大公子,王显仁。

    王显仁比柳承恩年长,又仗着自己出身富贵,自小饱读诗书,所以一直对于这位传闻中的年轻的解元公很是不满。

    甚至还以为那江宁府不过是沽名钓誉之所,竟然能让一个农家子夺了解元,可见江宁府的才子们都落寞了。

    “大公子对这位柳公子很是上心哪,可是有意结交?”

    王显仁的父亲官居正三品,而且母族又十分强盛,所以追随他巴结他的人,自然不在少数。

    “哼,不过是一个穷鬼,与他相交,怕是要污了本公子的眼睛!”

    8。:8



第212章 第四十八名 (五更)



苏锦绣闻到了柳承恩身上的酒气,便让苏灵将解酒汤端来了。

    汤是早早就备着的,就是担心柳承恩不适应这样的场合,万一醉了,难受的还是他。

    毕竟,后面还有殿试,醉酒这种事,可一不可二了。

    安崇明见柳承恩是装的,便道:“弟妹莫急,贤弟也只是无奈之下只好装醉。我看他这样子,便是再来一坛也无恙。”

    苏锦绣笑道:“安公子这话说的,好像他真是酒圣似的。”

    几人随即大笑。

    而安崇明则是不解道:“贤弟,你与那王公子之前可认识?”

    柳承恩摇头,“我与他是初次见面。你我同来京城,先前又是一起闭门读书,怎么可能会见过这样的富家公子。”

    苏锦绣心头一动,想到了上辈子从前主人那里听来的消息,说是柳承恩高中进士之后,曾被京城王家人为难,因拒不娶他家的小姐,之后被贬离京城,直到五年后再度回京,与几位大人联手,才扳倒了王家。

    难不成,就是这个王家?

    “听闻京城的解元也是一位年轻的公子,莫不就是这位王公子?”

    杨珊珊先前也听人提到过,毕竟如今外面传地最热闹的,便是关于会试的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