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送我上青云-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不成,就是这个王家?

    “听闻京城的解元也是一位年轻的公子,莫不就是这位王公子?”

    杨珊珊先前也听人提到过,毕竟如今外面传地最热闹的,便是关于会试的几位夺魁的热门人物。

    这里面,可没有柳承恩。

    一来是因为江宁府离京城远,再加上柳承恩年纪小,比王显仁还要小了六七岁。

    大兴朝虽然也出过不少的年轻才子,可那是京城或者是附近的才子,最近二三十年,没听说过江宁府的年轻才子进过一甲的。

    一般而言,能进入一甲的,大都是饱读诗书。

    前面几届的状元,都是四十岁上下的年纪。

    而就算是有年轻的才子进入一甲,一般也都是世家大族的公子,自小被精心培养教导,这才能进一甲。

    普通的农家子,能中进士,就已经十分不易了,想进一甲?

    呵呵,难呐!

    这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就是这么倾斜,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典籍,都在一些世家贵族手里,你能怎么样?

    不服气吗?

    憋着!

    几个热门人选中,胜算最大的,便是王显仁了。

    王显仁现在才二十多岁的年纪,而且又是自小便有着才名,所以外面有人设了赌局,赌他能会试能得会元的,是最多的。

    甚至已经有人提前开盘,赌他可以得状元了。

    苏锦绣想到了王显仁其人,是一个傲气且极其狂傲的男人。

    上辈子二人好像是殿试之后才结得怨,而且还是因为他的妹妹,没想到,这辈子竟然提前就已经看不对眼了。

    或许,也是因为二人互相看不顺眼,所以柳承恩才不愿意娶王家女。

    不知不觉间,苏锦绣的心头已经涌上来了三分的忐忑。

    若是这一次,四郎对那位王小姐动了心呢?

    上辈子,柳承恩是二甲进士,名次还是很靠前的,后来进入翰林院,也一直很得上峰的喜欢。

    若非是后来王家屡屡找茬,柳承恩也不会被逼离京城了。

    在大兴朝进士及第之后,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必须再通过吏部的严格考核,合格者才能入仕做官。

    自先帝起,第一甲一般被授予通判或知县,其他授州县的判、司、簿、尉等副职属官。总之就是可以直接做官了。

    而当今圣上似乎是略有不同,他更倾向于将一甲进士留在京中培养。

    之前的几任状元一般被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被授予翰林院编修。

    不管是先帝,还是当今圣上,对于第二、第三甲优秀者的分配还是相差无几的。

    他们先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也就是先学习,学习期满后,最低的也可授予知县,只是这个学习的时间长短,那就因人而异了。

    所以,苏锦绣还是十分期待着柳承恩可以考入一甲,如此,他才能更快地真正进入官场。

    会试的成绩出来,所有的学子们都是提了一颗心在嗓子眼儿。

    会试也是考了三场,从四书五经到五言八韵诗,再到策问,可以说是考地很全面了。

    苏锦绣则是不停地回来往门口的方向张望着。

    只有中了贡士,才能有资格殿试,否则,便只能再等三年了。

    安崇明和杨珊珊是最紧张的。

    两人纵然是有人资助,可是依然囊中羞涩。

    况且安崇明是一个特别傲气且骨气硬的人。

    他看不上眼的商户人家,那是绝对不会给人家一个好脸色的。

    所以,当初在高县时,有几家的商户的资助和投奔,便被他给拒绝了。

    若是此次不中,便只能回乡再备考了。

    在京城生活三年?

    这里的花销太大了,安崇明自以为是待不起的。

    终于,有人出来贴榜了。

    几乎是人人都翘首以盼。

    若是能得中了贡士,前途基本上就稳了。

    贡士就是参加了大兴朝礼部考试也就是会试之后取得参加殿试资格的学子,贡士的第一名被称为会元。

    按大兴朝的例子来看,每一个贡士都是准进士。

    当然,前提是你的人品没有瑕疵,没有被人举报到上官那里,那就有了继续参加殿试的资格。

    但是考过贡士,参加殿试,依旧是最后一道关卡。

    会试的录取率往往是最低的,因为会试竞争的是那些各届会试中失败的举人,人家等了三年又三年,战斗力之强可想而知。

    苏锦绣坐在楼上,看着底下人头攒动,既有可能是上一届落榜的考生,也有可能是三十年前落榜的考生,考的时间怕是比柳承恩的岁数都要大。

    竞争这么激烈,真不知道柳承恩这一次是否还能如上辈子那般顺利。

    至少,上辈子他是顺利地进了二甲的。

    “贺!太原府蒋明先高中贡士第六十九名!”

    外面的街道上已经是人声鼎沸,每隔一会儿便会有报喜的衙差出来,敲着锣鼓来报喜讯。

    “贺!永州府刘永义高中贡士第六十二名!”

    听着外面一声接一声的喜报,屋子里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贺!江宁府安崇明高中贡士第四十八名!”

    8。:8



第213章 第四名



安崇明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他比柳承恩年长,今年若是不中,便只能再等三年,到时候,他就三十岁了。

    到了而立之年,很多事情,也便有了顾虑。

    如今不同了。

    他中了!

    他是贡士了!

    一般来说,中了贡士,那就是准进士了。

    而且在四十八名,那么,他进入二甲基本上就是稳了。

    一甲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取百名左右,赐进士及第。

    而三甲,便是余下的贡士了,这三甲都会被赐同进士出身,相比于前二甲那这三甲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虽然也是有功名在身了,也能做官了,可是因为是三甲,所以将来在官场上,也是会受到轻视的。

    当然,跟普通的百姓们比起来,他们简直就已经是人人羡慕的大老爷了。

    “承恩,贤弟,四郎,哈哈,我中了!我终于中了,我不用再等三年了!”

    巨大的喜悦,几乎是冲昏了安崇明的头脑。

    好在,杨珊珊还是理智的。

    “好了,夫君,快别抓皱了柳公子的衣裳。”

    一边说着,一边取过早就备好的荷包,给那位差官递过去,“有劳了。”

    “谢夫人赏!”

    杨珊珊的心里也是无比激动的。

    这一声夫人,可是以往的那些称呼所不能比的。

    这一声夫人,意味着她是真正的官夫人了。

    以后夫君走仕途,若是立了功劳,将来也是可以给她请封诰命的。

    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好在,安崇明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再疯下去,估计会被柳承恩给扔出去。

    外面的喜报已经到了第二十九名。

    直到现在,还没有传来柳承恩的名字。

    柳承恩倒是不急,可是苏锦绣急呀。

    眼瞅着名额越来越少,她是生怕因为自己的重生,从而影响到了柳承恩的官途。

    科举向来不容易。

    大兴朝的举人们都来了京城会试,这高中率,可以说是最低的。

    几万学子,只收取二三百人,这可真地是竞争激烈。

    这也就是科举考试的残酷性,有句俗语叫“五十少进士”,就是说你五十岁考上进士还算是年轻的,所以根本很少出现那些话本子里的年轻才俊鱼贯而入,风华正茂参加会试的场景。

    事实上,很有可能是一大群老头子陪着风华正茂的年轻学生子应试,作为你的同年。

    在这种情况下,未曾经历过这种大场面的年轻人还有多少信心?

    所以说,科举不易,此次若是不中,倒也不会被人笑话,只是一想到了会影响到柳承恩的前程,苏锦绣就觉得心一揪一揪的疼。

    她此时已经开始有几分的自责了。

    总以为,柳承恩若是不中,那便是因为自己的重生所导致。

    正所谓有得必有失。

    老天爷让她重生一次,可以保佑全家平安喜乐的同时,也必然会从她的身上索取一些什么做为回报。

    现在看来,极有可能就是她最亲的人的前程了。

    苏锦绣自己没有察觉到,可是一旁的柳承恩注意到了,她的脸色极差。

    “你没事吧?”

    苏锦绣回过神来,连连摇头,“没,没事。可能是刚刚开着窗子,受了风,只觉得额前有些紧。”

    “那你要不要戴上帷帽?”

    在屋子里坐着,哪里还需要戴这个?

    其实柳承恩一直是守在窗边的,压根儿就没注意到有风。

    苏锦绣摇头拒绝,“我没事,现在已经好多了。”

    苏锦绣还在想这次会试的结果。

    千万要中,一定要中呀!

    当一个人经历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身份之后,才能成为大兴朝庞大但又占比很小的官僚阶层中的一份子了。

    她知道柳承恩是一个特别有想法,而且还特别体恤百姓,一心想要为百姓做实事的人。

    而在大兴朝,若是真地想要做些什么,就只能是当官或者是成为名士了。

    只要柳承恩能中了贡士,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官场上好好走下去了,但是无论混的多差,哪怕是被罢官,他还可以著书立说,广收学生,只要他没有做有损国家和百姓利益的事,那照样有一大群人的追随。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都得是他能高中。

    “贺!安阳府葛明兴高中贡士第十六名!”

    已经到第十六名了,可是到了现在,仍然没有出现柳承恩的名字。

    便是一旁的安崇明,也是暗暗地为他捏了一把汗。

    苏锦绣心里慌慌的,脸色微白,而且额头上还有汗渍出来,将柳承恩吓得不轻。

    “阿锦,你没事吧?可是身体不适?我先带你去医馆。”

    苏锦绣却是紧紧地反握住了他的手,“不必,我无事,只是过于紧张了。”

    坐在他二人对面的安崇明则是轻笑道:“贤弟,看来弟妹比你还要紧张,你倒是过于闲适了。”

    柳承恩只是笑笑,“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一切顺其自然便好。”

    安崇明微愣之后,竟然拂掌大笑道:“好好好!贤弟果然心胸开阔,愚兄不及贤弟多矣!”

    已经到了第五名了,仍然不是柳承恩的名字。

    柳承恩面上仍然是云淡风轻,可是实际上,心里也是有些忐忑不安。

    他虽然对自己有信心,可是也还没有到了要中会元的地步。

    况且,同场考试的大部分都是三十岁往上的年纪,他还遇到了不少五十出头的举人,这次的会试,他好像也是越来越没底气了。

    “贺!江宁府柳承恩高中贡士第四名!”

    竟然是第四名?

    这个名次,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江宁府的举人考地最好的了。

    若是殿试后的名资不变动,那么柳承恩就是二甲的头名,也就是传胪了。

    苏锦绣完全呆住了,脑子里还在消化着这个信息。

    所以说,四郎中了?

    而且还是第四名?

    苏锦绣此时已经是完全地懵了。

    她原本已经不抱希望了。

    谁能想到,竟然在这种时候,传来了夫君高中的喜讯!

    “好好好!快,灵儿拿荷包。”

    苏灵手脚麻利地将两个厚重的荷包交到了前来报喜的差官手里。

    名次到了前十,报喜的便成了两位差官,这是都想着沾沾喜气呢。



第214章 殿试



中了贡士,接下来便是要等着殿试了。

    殿试一般都是在三月举行,而且日期一般情况下也都是固定的。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等。

    大兴朝是有内阁的。

    殿试的题目一般也是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选拔官员等。

    一般来说,贡士们只要正常发挥,名次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不过这一切也都说不准。

    当今圣上刚刚登基的次年加开的恩科,便曾经将会试中的前三换了俩。

    所以,一切还得看殿试时答出来的题目。

    因为最终是由皇上定夺的。

    所以学子们早就在私底下托了关系来打听皇上的喜好。

    比如说,皇上喜欢什么样的字体?

    再比如说,皇上喜欢引经据典,还是厌恶那些所谓的前人经验?

    这些,都是学子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