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宝看了宝桂写的信,这才知道是柳承恩托他给自己送的酒。
德宝心里头欢喜,虽然是一介阉人,可若是受人敬重,被人惦记着,这心里头还是相当地舒爽的。
更别提,人家送的这果酒的待遇,可是跟张阁老一样呢。
“行了,我知道了,回去给你家主子回个话,就说皇上很高兴,还夸了这酒好喝呢。”
“是,大总管。”
因为这批的果酒用的是灯笼果,所以名字就叫灯笼酒。
因为这种果子在其它地儿不宜见,所以自然也就没有多少人尝过。
几天后,苏孝在京城开的雅宝酒楼里,就开始正式地出售这种灯笼酒了。
这雅宝酒楼,也是取了雅宝酱的名字。
一来这个名字的名气已经出去了,也省得他再想法子让别人知晓。
二来,借着这个名字,也能让他们酒楼少一些麻烦。
很快,这灯笼酒的销量也就打开了。
特别是一些高门女眷,对此酒那是爱不释手呀。
而苏锦绣在真正地开始接触酿酒的一些细节的时候,才发现,这北安州当真是处处都是宝呀。
难怪四郎总说这北安州的大山里到处都是宝,只是可惜了,这些百姓们不识货,也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所在。
这灯笼果,可是当地的名流们所不屑于去吃的。
总觉得这东西长于山野之间,上不得台面。
没想到,现在这灯笼果摇身一变,竟然成了酿酒的红果了。
灯笼果的成熟期一般就是在五月了,这种果子绝了之后,后面还有各种各样的果子接上。
黑天天几乎全国均有分布。喜生于田边,荒地及村庄附近。
这种果子之前苏锦绣是用过的。
因为口感甜腻,所以特意跟一些山果放在一起做果酱的。
没想到,这里竟然也有。
只不过,她之前是叫黑果,在这里,百姓们都叫它黑天天。
而苏锦绣也是头一次知道,这东西,竟然还能入药,而且是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
听说当地的村民家里谁家的嗓子痛了,或者是喉咙有些肿了,便寻此物过来口服,连吃两三日,也便好了。
还有这地上的茎,可用于疮疖肿痛,小便不利,绝对好用。
“四郎,这东西既然这么好,那咱们一些不利用种粮食的劣田,是不是可以种这个?”
第294章 早有准备了
柳承恩惊讶于苏锦绣脑子的活泛。
其实他正有此打算。
北安州的土地广,并非所有地方都适用于种粮食的。
这黑天天则是比较好养活。
而且到时候种地好了,这果子可以直接让酒坊收走,余下的部分则是做药用处理。
不管怎么说,种这个,收成也不会比粮食差太多了。
若是赶上了好年景,可能比种稻谷进的银子还要多呢。
“我已经安排人去办了。不过,今年是不成了,想要看到成果,怎么也得明年了。考虑到了这东西的特殊性,所以我直接让人种了五百亩的黑天天,只是到时候能不能成,得看天意了。”
柳承恩用的这五百亩田,其实就是当初肃王名下的。
这五百亩都是劣等田,就算是种上了小麦,一亩地的收成可能也不过一两石,若是再磨成面粉,那就更少了。
所以,种这个,不划算。
倒不如干脆地舍弃掉这一条路,直接种其它的。
这黑天天好活,而且也不怎么需要人特殊打理。
你想呀,这荒地上没人管都能长地挺好的,若是成片地种了,再有人记得浇水除虫的,总比没人管的时候要好吧。
到时候果子卖给酒坊,其它的地方卖给药材商,怎么算都不亏。
柳承恩早就派人先骈采收野生种了。
在山沟路旁,田间地头,生荒地等地方都可收集到野生的成熟果子。
野生种采种后经晾干、筛净后放置于阴凉处贮藏备用。采用野生种做种,植株生长势好,抗病性强,长成的嫩梢吃起来苦味较浓。
柳承恩还特意下了令,这野外的黑天天,大家可以摘果子可以卖给酒坊,也可以留下来自己做种子。
而他对外,并没有特意地强调这黑天天的药用功能,就是担心再被当地的村民们一抢而光了。
到时候,找谁说理去?
总得等着这黑天天真地长势好了,而且也不愁其种子了,才能如此。
事实上,柳承恩不仅让人种了大量的黑天天,还特意早早地安排人种了更多的刺玫果。
这东西,也是柳承恩刚来不久时在山沟沟里发现的。
之后,在山里也发现了不少。
柳承恩当时发现这刺玫的时候,人都要欢喜地跳起来了。
这可是好宝贝!
以后有了这个东西,还怕北安州的百姓们吃不上饭?
不存在滴!
上辈子时,他就知道这刺玫果是好东西,还是听当时的老同学跟他介绍来着。
也得亏了他的记性好,要不然,可能真地就要错过这好东西了。
这刺玫果营养丰富,既可生食,亦可加工制作成果汁、果酒和果酱等食品。
刺玫果同样浑身都是宝,它的种子可榨玫瑰精油,可以专门提供给一些女子美容养颜用。花可提取芳香油,是女子化妆品的主料。
而且这刺玫的花瓣可做糖果、糕点、蜜饯的香型原料,也可酿制玫瑰酒、熏烤玫瑰茶、调制山刺玫玫瑰酱等。其花、果、根叶和根皮均可入药,极具开发价值。
在发现这东西之后,柳承恩就动了心思。
只是这刺玫民间并没有人种植过,所以,如何大量的种植并且养好,还是得好好琢磨。
柳承恩翻阅了不少的农业方面的书籍,也没有得到太多的资料,只能是根据自己上辈子的记忆,慢慢地琢磨再试验。
因为这东西整个春天都可以种。
只不过是用种子种,还是直接分株或者是改为插扦种。
柳承恩特意让刘二去联络了近百人的农人去做这件事,只要是能试种活了,就赏一贯钱!
一贯钱,也就是一千文,约就是一两银子。
北安州穷困,所以百姓们大多都是用铜钱。
而且,一贯钱一听就知道是好多钱,听个响也高兴呀。
这刺玫喜暖,喜光,耐旱,忌湿,耐寒。好生于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夏秋季为生长期,冬季在室外,那肯定是活不了的。
想要安全越冬,估计要用暖房了。
柳承恩再次感叹身边能用的人太少了。
现在的衙门里,人人都是忙得团团转,户曹那里,更是天天都有人往乡下跑。
没办法,为了能不被皇上怪罪,能跟着大人一起立功,以后好求个好前程,那就不能躲懒。
酒坊自打出了第一坛酒之后,很快便打开了销路。
这酒原本就是受朝廷管控之物,也是市面上儿的紧销货。
有人一尝这果酒的味道不错,主要是比那些名贵的烈酒要便宜一些,自然也是愿意买来尝尝的。
特别是一些大户人家,会特意备上几坛,用以待女客。
这灯笼果断了之后,便是用黑天天来酿酒,这名字便叫天天酒。
原本是想着叫黑天酒的,可是又担心有人觉得这名字有暗讽朝廷之嫌,所以便改了名字。
相较于灯笼果,这黑天天酿出来的酒更偏甜口一些,而且酒劲儿也比灯笼酒大一些。
有了这酒坊,这平县的百姓们的日子,那是肉眼可见地开始好转了。
去山里摘果子就可以换铜钱。
多了不说,一天下来一家人换上十个铜板还是很容易的。
要知道这十个铜板如果是买馒头的话,够他们一家子吃两天的了。
酒坊还招了不少的人,先前北安卫救出来的那些女子,便有一部分被分派到了这里,专门负责果子的清洗工作,因为这活儿精细,怕男人们干不好,所以便只让女人做。
最后分小坛时的清洗和消毒工作也都是这些女人们干。
这些女人也不要工钱,只要作坊管她们吃住即可。
因为酒坊里主要还是男人多,所以,被选过来这边的,都是一些上了年岁的女人,容颜不再,也免去了一些麻烦。
另外,酱作坊也是安置在了平县的,仅是这两家作坊,就解决了不少的劳力问题。
而因为有了这个,倒是有些百姓在两家作坊附近就做起了一些小买卖,支个早点摊子,或者是卖个果子菜的。
总之,这街面儿上,是越来越热闹了。
最重要的是,还引来了一些外地的客商。
干嘛的?
当然是想要进货的!
于是,平县,就这么开始一点一滴地发生转变了。
第295章 女人就得生儿子地位才能稳
酒的利润大,可是同样的,酒也是朝中征收税银最多的一个行业。
酒是要征重税的。
除了地方官府这里要缴税,还要给朝廷缴税。
皇上先前说的免税,可不包括这酒水方面。
刨去税银之后,再刨去了成本包括所有人的工钱,这一缸酒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
第一个月的帐簿和银子送过来之后,柳承恩都要乐疯了。
这才一个月,而且这果酒一上市,一直就都是供不应求的局面。
现在都是第二个月了,那灯笼酒还有存货,而天天酒也已经面市了,这两种果酒的销量,那都是能吓死人的。
“老爷,现在库存不足一百缸,其中二十缸是灯笼酒,还有八十缸是天天酒。而这库存,也是好几位客商都提前订好的。要按实际来算,咱们现在是一点儿存货都没有了。”
库房里的酒都是人家给了银子的。
所以,严格说来,已经不再是他们酒坊的酒了。
“行吧,以后记住,不收定银,让他们都是现银提货。付了钱,就把货拉走。咱们酒坊不负责保管。”
“是,老爷。”
苏锦绣看着幅面做的挺漂亮,笑道:“四郎可以抄写一份?”
柳承恩明白她的意思,可是看着这厚厚的帐簿,又实在是头疼,好在府里现在有专门的帐房,直接喊他过来弄了。
“柳新,酒坊的生意好,这是好事,可是你做为那里的管事,可不能大意了。这酒水怕火,也怕人动武硬砸,所以,这到了晚上,一定得小心着些,多派人巡夜,咱们宁可多出些银子,也不能让酒坊出事。”
“是,夫人,您放心,小的都安排好了。除了专门的护院巡夜,咱们酒坊自己的人也分了两组每晚巡夜。”
“那就好。你人在平县,虽然是从这知州府里出去的人,可是行事也不可过于高调,一定要记着自己的本分,万万不可在人前显贵,坏了老爷的名声。”
柳新连忙磕头,“夫人教训的是,小的一定谨记。”
不怪苏锦绣敲打他,实在是不想看着因为恶奴再坏了夫君的大事。
“你起来吧,跟我说说现在平县的情况。”
“是,夫人。”
柳新将平县这两个月的变化都一五一十说了,特别是提到了酒坊所在的那个巷子的变化,如今不仅有了一些小吃摊子,还有一些卖小玩意儿的,总之,就是越来越热闹了。
“这是好事。还有呢?”
“还有,就是在平县正街上又开了两家新铺子,一家是专门收药材的,还有一家是做布料生意的。”
通过这些变化,就能看出现在平县的情况来。
而能在这个时候张罗着开铺子的,那绝对是相当有眼光的。
而且还得是对官府,至少是对现在的官府有信心的商人,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来。
这种人,做事定然是有魄力的。
柳承恩陪着苏锦绣在园子里逛了两圈,摸摸她早已隆起的肚子,“少量多餐,一定要记住了。还有,每天都要出来走一走,我若是不得空了,就让董姨和妞妞陪着你。若实在是闷了,想要出府也不是不行。只是只能去找王夫人和丁夫人说话,其它的地方,你可不能去。”
苏锦绣知道他是担心自己,笑着应了。
“前几天谢夫人还让人送了拜贴来,我让人回的是明日见面。我给周姐姐那里也递了信儿,她说会过来陪着我的。”
“谢夫人来了就只是应酬两句就好,没必要真把她当个客人看。”
苏锦绣笑了。
知道四郎还是在记恨着当初的事呢。
“谢同知与你在同一个衙门里,虽然官职没你高,可是有些事情离了他也办不成。况且他身后又是强大的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