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送我上青云-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棉鞋也都是絮了棉花,底子是加厚的,还有一些棉帽子。

    这棉帽子还是柳承恩给想的法子。

    鞋子和帽子用的都是先前做棉衣棉被剩下的面料,有的一看就知道是拼凑出来的,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只要能保暖,就算是再多些碎布来拼凑的,灾民们也觉得那是救命的好东西。

    有足够的粮食和棉衣棉被,这个冬天,貌似也没有那么冷了。

    到了腊月十六的时候,各地方一统计,除了一些原本就是体弱多病的老人和病秧子之外,其它人竟然都没事。

    柳承恩将北安州的情况上报,并且将死了的二十余人的具体情况也都罗列其中,不是他的工作做的不到位,是这些人原本就是属于生老病死中不可避免的一环。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这道折子送上去,会引来多大的震动!

    京城也冻死人了。

    而且冻死的数目还不少。

    京城以及下辖的县镇,在柳承恩送上折子的那一天,累计已经冻死了二百余人。

    这绝对是一个大数目!

    二百多人呀,这是什么概念?

    堂堂大兴朝的京城,竟然有二百多百姓冻死在了这个冬天,这不是在赤裸裸地嘲讽着大兴皇帝的仁政吗?

    皇上正在御书房里大发雷霆,痛骂了户部以及京兆府的一众官员之后,总算是把人给撵出去了。

    林正后怕地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天子一怒,委实吓人。

    “启禀皇上,这是北安州送来的折子,里面提及了一些御寒的方法,微臣以为可以一试。”



第414章 抹黑的活也不好干呀



皇上瞪着张正阳手上的折子,好半天没说话。

    最终,还是德宝把折子接了过来,双手呈上。

    皇上匆匆一瞥,倒是注意到了一个词,挺新鲜的,上下铺?

    “这何为上下铺?”

    “回皇上,按照柳知州所书,应该是木制的架子床,哦,柳知州还附上了上下铺的图纸。皇上请过目。”

    皇上又仔细地看了看图纸,看这样子,倒像是不难。

    可问题是,这真地能睡人?

    “皇上,据柳知州在折子中所写,北安州的善堂里已经先一步用了这种床,对于房屋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如此一来,既省了炭火,也能安置更多的灾民。”

    半晌后,皇上点了点头。

    北安州已经接连下了几场大雪。

    上一场大雪还没化完呢,这大雪就又来了。

    如果说现在京城是一片白茫茫的话,那北安州现在应该就是完全陷入了大雪的掩盖之中了。

    只要想想看,一出门,一尺厚的雪,多吓人!

    “北安州都已经开始用了,那就让工部去看图纸去做!”

    “是,皇上。”

    “北安州还有什么消息奏上来?”

    “回皇上,据入冬以来,北安州只有一些正常的生老病死之人,并没有因为天气寒冷而冻死或者是饿死的。不过,目前北安州的粮仓已经空了约莫两成,北安州自十一月以来便日日施粥,早先又受了一场冰雹的影响,有些百姓的田地和屋舍也都受了不小的影响,如今已是快到年底了,柳知州并未请朝廷拨款抗灾,可见其有自顾之能力。”

    皇上的心情总算是好点儿了。

    这一连几天,都是上折子过来跟他哭穷的。

    整个大兴朝的北半部分,全都是突然降温,并且明显比去年更冷。

    陇西府、永州府以及太原府等等,个个跟他要银子,说是百姓们受了灾,都要吃不上饭了。

    可是你看看大兴朝最穷的北安州!

    人家是一字未提要粮要银之事。

    同样都是一方州府,怎么人家柳承恩就能解决地如此妥善呢?

    同样的问题,张正阳其实也不太明白。

    好在德宝大总管在呢,提醒了一句,“皇上,夏天那会儿,宝桂进来回话时,不是说了柳知州托他给介绍了两位大粮商?听说那会儿柳知州就在储粮了,北安州天寒地冻,进了十月这地里头便是颗粒无收了,应该就是为了多储备粮食,以防万一。”

    这倒是提醒了张正阳。

    “回皇上,微臣也想起来了,夏收和秋收时,北安州的确是动用了一部分的官银来购粮,想必,那会儿柳知州原本的打算是做官府的储备粮,只是未曾想到,今年竟然会遇到了灾情。”

    先是冰雹,后是雪灾。

    这真是祸不单行呀!

    梁阁老则是耷拉着眼皮,“柳知州莫非是有预知之能?怎么那会儿就能早早地储备下这么多的粮食了?”

    这话听上去就有些酸里酸气的。

    江元丰小心地往他那里瞥了一眼,正色道:“梁阁老有所不知,去岁北安州就出现了粮食不够的情况,听说后来还是多亏了柳夫人动用了自己的银钱,然后委托了不少人去外府采买粮食,同时,去岁北安州的一位大粮商也参与了施粥,这才未曾酿成惨祸。今年想必是柳知州担心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所以才提前采买粮食,这也无可厚非。”

    张正阳点点头,“江大人所言极是,今年北安州修路建房,就有当地的粮商们大力支持,捐赠了不少的钱粮。想必,柳知州也是不想总是依赖于这些当地富商,这才早早地让人做了准备。”

    梁阁老原本想要攻击柳承恩的打算,就这么被人三言两语地给化解了,心里头委实不痛快。

    可柳承恩的确是凭借北安州自身的能力来解决了问题,没给朝廷惹麻烦,这足以说明了人家的能力和忠心。

    想要在御前抹黑人家,貌似有些难。

    晚上,皇上又看了孙旗命人送来回的密信。

    得知小儿子不仅长高了,胖了些,而且武都有所进益,自然是大为高兴。

    皇上如此疼爱幺儿,倒没有起立他为太子之心。

    只是单纯地觉得,自己这个年纪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国事上,于男女之事上已经是有些力不从心了。

    况且,这小儿子又是他最喜欢的女人所出,自己疼爱一些,又有什么错?

    偏就是有人不长眼,三番两次地试图挑战他的底线。

    别小看后宫的那些个女人们,个个儿都是花花肠子绕几圈的主儿。

    皇上自己也没察觉到,通过这些日子的通信,他竟然对于柳承恩夫妇教子的方式很是认可。

    特别是这次得知清川为了护着小殿下而受了伤,更是觉得这种事情在皇家,那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皇上知道清川的真实身份,在这一点上,当初柳承恩也没瞒他。

    当然,也没敢立马就告诉他。

    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才主动跟皇上交待了此事。

    这倒更让皇上信服了。

    毕竟,柳承恩一介五品小官,如何能接触到肃王这样的皇族?

    “让人给北安州送些上好的药材罢了,还是算了。”

    皇上原想着赐些药材过去,可是又担心由此引来别人的注意,干脆还是忍住了。

    “皇上,百姓们有不少是用了地窑式采取的,如今再加上了这上下铺,应该是可以暂时缓解一下百姓们的困境了。”

    大雪封城,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哪怕是柳承恩早有准备,此时面对这种种的问题,还是有些烦燥。

    好在论公事,身边有李信这样的知己,论及了家事,身边又有苏锦绣这样的贤妻,所以能让他心的事情,少之又少。

    苏锦绣以绣坊的名义先后送出了大批的鞋子、棉被以及棉袍,在民间的声望,那是越来越高。

    不仅如此,苏锦绣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不能只想着做善事。

    后头要用银子的地方多着呢,所以,还是得想法子开源节流。

    灾情来了,节流只怕不起作用。

    所以,还是得想法子开源!



第415章 又有进项了



其实所谓的开源,苏锦绣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在进行了。

    只不过这次要做的事情可不是三五天就能成的,所以一直很小心。

    “夫人,白公子和白夫人来了。”

    苏锦绣让人将他们请去前厅说话,自己又哄了安安几句之后,这才穿上了厚厚的大氅往外走。

    院子里到处都是雪,哪怕是有仆人扫出了一条小路,可是等不了干净两天,就又被一层雪给覆盖了。

    再说,因为院子里到处都是抄手游廊,所以这院子里的路基本上也就是个摆设,没人走。

    苏锦绣身上的大氅是今年新做的,苏孝也不知道从哪儿淘来的一些个狐狸皮子,各种颜色的都有。

    柳承恩说苏锦绣穿红色的好看,正好有两张红狐狸皮,裁裁剪剪地便成了她的大氅。

    而清川和苏幕两个孩子则是一人得了一件大号的灰色的大氅,颜色相近,只是大小不同。不过穿在二人身上,都是护到了脚面上,看样子,估计能穿上两三年。

    苏锦绣进了前厅,进门苏灵就帮着将大氅解了,然后又立马拿了手炉出来。

    苏锦绣觉得她实在是把自己看地太娇气,“无需准备地这么周全,一会儿的功夫,冻不着我。”

    “夫人,您可别这么说,上次您就差点儿病了,大人可是交待过了,您要是生病了,奴婢们都得跟着受罚。”

    苏锦绣笑了笑,没再理她。

    白夫人带着白越起想来行了礼后,再次落座。

    “夫人,咱们这玉容膏卖地那叫一个火爆,多亏了您的方子,到年底了,这是给您的分成还有帐册,您过目。”

    苏灵将东西接过来,再呈到了苏锦绣跟前。

    苏锦绣只是扫了一眼里头的银票和现银之后,便没有再关注那帐册。

    既然是合伙,那就没必要太较真。

    再说了,就算是苏锦绣不给他方子,只是以这知州夫人的身份压一压,他也得知道孝敬。

    “这玉容膏的最主要的原料便是刺玫了,如今这天寒地冻的,刺玫可不是那么好得了。你们还有多少库存的玉容膏?”

    “回夫人,这玉容膏卖地太过火爆,目前咱们北安州已经没有库存了,就店面里还有几十盒,这也压根儿就不够卖的。”

    苏锦绣点点头,当初柳承恩告诉她这刺玫有美容养颜的功效时,她便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

    她既然是柳承恩的夫人了,那就得想法子去多赚一些富人的钱。

    普通百姓的钱不好赚,而且也没多少的赚头,最主要的是,北安州的百姓们太穷了,能吃饱饭都已经觉得是烧高香了,更何谈是其它的花销了?

    所以,苏锦绣将目光对准了达官贵人,就好似那果酒一般,但凡是有些体面的人家,总会想着在家中备上一两坛。

    这玉容膏,也是一样。

    “白公子,这玉容膏当初就说好了,我出方子,而且江宁府的销路也不用你愁,所以,我才提了要分四成利。今日当着你的面儿,我也把话说明白了,这四成利,其实并非都是我的,咱们这玉容膏能在京城也卖得火爆,难免会有人生出嫉恨之心,仅凭着你们白家的那位亲戚,只怕是挡不住的。”

    白夫人也是个明白人,一听这话就明白了。

    这所谓的四成利,其实是要给京城的某位大靠山的!

    “夫人放心,这玉容膏最关键的就是方子了,别说您拿四成利了,便是拿六成都是没问题的。”

    白越起的眸子动了动,没说话,脸上也没有看出不情愿的意思来。

    苏锦绣这才点点头,“白公子,这是关于羊脂膏的方子,你也可以改个名字,让人猜不出是用的何等原料,这个方子,主要是可以养护肌肤的,最主要的成效,在手上。”

    白公子听得一阵激动,连忙起身过来接了。

    “这方子我已经试验过,稳妥的很,这是我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你们也看一看。”

    苏灵将盒子打开,当着他们的面儿用拨片挖出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膏脂然后涂抹在了一位仆妇的手上,再将东西揉开,仔细涂抹一番之后,再让她伸出了双手展示。

    “只闻这香气,便知道配方不俗,再看这仆妇用前用后,的确也是有极大的差别,这似乎是极其滋润?”

    苏灵点点头,替夫人解释道:“公子说的没错,起初夫人也是寻了几名仆妇来试,主要就是用在手上,目前已经试了有十天了。”

    苏灵说完,便给外头的丫头使了个眼色,很快就有几名负责酒扫或者是粗活的仆妇进来。

    “这三个是用过的,这几个是没有用过的,公子看看他们的双手比对就知道效果了。”

    白越起只觉得这东西的效果果然神奇!

    便是白夫人,也看得有些震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