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送我上青云-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个是用过的,这几个是没有用过的,公子看看他们的双手比对就知道效果了。”

    白越起只觉得这东西的效果果然神奇!

    便是白夫人,也看得有些震惊。

    这东西当真这般地好用?

    “方子给你了,这样东西的原材料倒是不难找,而且成本也比玉容膏要低一些,至于如何订价,由你们做主,老规矩,江宁府那边的销路你们不用操心,这样东西,我只拿三成利。”

    白夫人的脸色立马就肃正了起来,“夫人这话何意?方子是您的,只拿三成利太少了。”

    “不少了。玉容膏之所以拿四成利,是因为有些关系要打点到,免得有人动不该动的心思。至于这个,销量应该会比玉容膏更为火爆,因为这东西的售价定然是比不过玉容膏的,可是效果却是极为明显。我只拿三成利,还是老规矩,每年的端午、中秋、年节,记得把银子给我就成。”

    “多谢夫人提携,您放心,草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定然将我白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日后若是大人和夫人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我白家必然是义不容辞。”

    “如此,便多谢白公子了。”

    方子拿到了,东西也送了,白公子和白夫人也未多做停留。

    倒是苏锦绣注意到了走廊上的东西,“这是?”

    “回夫人,这是白公子带过来的,说是给大人和您的年礼。”

    丫环说完又指了一旁的笼子道:“那几样活物,说是给府上的小主子们逗乐解闷儿用的。”



第416章 暖棚里真是啥都能种



大冬天里的还能寻摸出一窝兔子来,这白家也是有心了。

    而且笼子里另外关着的两只野鸡还真地是好看,尾巴长长的,五颜六色,倒像是传说中的凤尾了。

    “行了,这些活物都养到我那里吧,待川宝和元宝下了课,再让他们过来看个稀罕。”

    “是,夫人。”

    玩物丧志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对于一些赏玩性的东西,苏锦绣一直都很注意着把握分寸。

    不能让两个孩子沉迷其中,影响了课业。

    当然,就算是让他们与这几只小动物一起玩一会,也得让他们有所得。

    不能白白地看个热闹!

    这不嘛,两大两小四个小人儿站在笼子前,就开始叽叽喳喳了。

    因为苏锦绣给他们布置了功课,得弄清楚这是什么东西,叫什么名字,又有什么习性,能不能养得活它们的天敌是什么等等。

    总之,用柳承恩的话说,就是要让他们充分地接触大自然,了解这世间万物生存之道。

    当然,年龄太小,能了解多少算多少吧。

    无意识间,苏锦绣竟然给孩子们开了一门叫自然的课。

    玉容膏是在八月开始出现在市面上的,所以中秋节的时候就没有拿分红过来。

    如今也是五个月了,说实话,苏锦绣还真地是很好奇到底赚了多少银子呢。

    苏灵将那个小箱子给摆到了软榻的小几上便出去了,还十分识趣地关了门。

    苏锦绣无奈地笑了笑,这丫头是越来越机灵了。

    将小箱子打开,最上面一层是金闪闪的大元宝,总共摆了两列,共十个。

    苏锦绣拿了一个在手里,沉甸甸的,应该是二十两一个的金元宝。

    想着苏灵抱着这小箱子进来的时候,也没看出她多费力气来。

    大兴朝一金抵十银,也就是说这里二百两的金子,抵两千两的银子。

    苏锦绣将下面的托盘一并取出,下面的则是一些银票,还有一个漂亮的小匣子。

    苏锦绣先数了数银票,竟然有两千四百两,再加上了底下的一些小银元宝,她这五个月分的四成利,差不多就是有四千五百两了。

    将小匣子取出,打开一瞧,竟是一套做工精美的首饰。

    两支簪子,一支步摇,还有一对耳环,一条项链外加一对手镯。

    倒是难为他了,将这些东西都挤在了这小匣子里头。

    看得出来,这算是白家给的孝敬了。

    这就是官和商的区别。

    哪怕苏锦绣什么也不做,光是北安州上赶着来讨好她的一应夫人小姐们,那就是络绎不绝的。

    若是两方没有联手,苏锦绣也不愿意收他这东西。

    既然是合作嘛,那她就却之不恭了。

    当然,苏锦绣思索之后,还是让人给白家也送了一份回礼。

    苏锦绣将金银都放好了,想着快过年了,便又把春桃叫过来了。

    “这是二十两的金元宝,你去钱庄换了一两一个的小元宝出来,这是一百两的银票,换成五两一个的小元宝。另外这个十两的银子,全部分都换成了铜钱。”

    “是,夫人。”

    春桃跟在苏锦绣身边久了,也知道这是过年要给大家发压岁钱了,喜滋滋地便出门了。

    先前苏锦绣和丁夫人商议着,便找了周阮和李夫人几人,又联合了许氏,她们都是让府中的下人帮忙做出来了不少的棉被和棉袍,用的是旧棉和一些粗布。

    再后来做鞋子和帽子用的,不是碎布便是一些旧布。

    如今这棉花还没有用完,余下的也不多了,苏锦绣估摸着应该能撑过去了,便将这些东西都入了库,好生保管着,这东西,只要她在北安州,怕是就得多备着了。

    棉花有一大部分是从太原府那里采买的,太原府种棉花的农人还多一些,所以从那里采购旧棉,相对容易一些。

    这会儿冬天还没过去呢,苏锦绣已经琢磨着,明年得在永州府也多采买一些了。

    他们这里太冷,一年只种一季的庄稼,又没有冬小麦,所以哪里还有闲地来种棉花?

    就算是种了,这收成也不行。

    北安州冬天冷,同样的夏天也不热,他们试种过棉花,根本不成。

    所以,这棉花就只能是靠着从外头采买了。

    苏锦绣突然想到了永州府和太原府好像都挺缺药材的,倒是可以跟柳承恩提一提,若是能互利互惠,那就再好不过了。

    其实柳承恩的一颗心一直在这儿吊着呢。

    这都要过年了,皇上怎么也不想着把人接回去?

    这是不打算见小殿下了?

    这也不对呀,年节宫宴上,那是一个也不能少的,否则岂非是失了规矩?

    可是眼瞅着这都腊月二十了,上头也一直没动静,而来福和孙旗二人也没有说要带小殿下离开的意思,这难不成是打算在这里过年了?

    一直过了腊月二十三,柳承恩是肯定小殿下不会回去过年了。

    只是不知道皇上要如何让宫里头的那些人闭嘴而已。

    苏锦绣带着孩子们亲自去了一趟庄子上,然后让两个孩子跟着一起剪刺玫。

    没错,他们在暖棚里试种的刺玫,终于有了成效。

    只要温度和湿度适合,刺玫就能开花。

    “好了,白家的马车过来了吗?”

    “回夫人,已经来了两辆,说是还有几辆马车在后头呢,白公子也亲自过来了。”

    这么冷的天,还能愿意出门的,都得说是勤快人了。

    暖棚里头很暖和,艾宝和安安两个小娃娃跟着清川和苏幕一起剪花朵,两个小男孩子一手牵着一个,时不时地还低头互动两句,倒是格外的温馨。

    白越起进入暖棚,看到柳夫人在这里并不意外。

    “谁能想到这大冬天的,竟然还能有新鲜的刺玫,夫人果然巧思。”

    苏锦绣只是淡然地笑了笑,“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之前我自己花银子送了十几盒的玉容膏出去,没想到贵人用着十分舒心,几天前来了信,非得让我在元宵节之前再送二十盒过去,连银子都给我送来了,我岂敢不从?”

    白越起的脸色一肃,一下子要二十盒,那必然是权贵之家了。



第417章 处事周全



玉容膏按盒子的颜色造型分成了两种,一种为银玉容,售价八两银子一盒,一种为金玉容,售价为十二两银子一盒。

    按夫人刚刚的语气,对方要的应该是金玉容,这二十盒,那便是二百多两银子呢。

    这绝对是大手笔。

    白越起当下对这位柳夫人的态度就更为敬佩了。

    “您放心,草民回去就让他们赶制,定然不会误了您的大事。”

    “有白公子这话,我就放心了。金、银玉容每样都给我留出五十盒来,价钱就按你们之前往外发的来。”

    “这使不得,您要用,直接拿去便是。”

    天知道白越起说这话的时候,有多心疼。

    一边表着忠心,一边还得想着柳夫人你千万不要答应呀。

    苏锦绣扑哧一笑,“我既然是占了这玉容膏的分红,又怎能再占你的便宜?价格正常走,若是这一批送出去了,相信到了二月,这玉容膏的销量还得往上走,我现在是担心这刺玫的量供应不上呀。”

    白越起心底暗暗吃惊。

    他原以为夫人是拿这东西来打好关系网的,虽然是为了大家好,可是总会影响到这玉容膏的销量。

    比如说在北安州,能有钱买得起金玉容的,总共也就那么些人,若是从柳夫人这里得了,谁还愿意再花银子去买?

    可是万万没想到,柳夫人这意思,竟然还是有着扩大销路的可能性。

    当下,白越起在这一批的玉容膏的制作中,也就更上心了。

    不仅如此,东西做出来之后,第一时间便亲自送去了知州府。

    苏锦绣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重,所以就算是江夫人和张夫人等都很和善地对她,可是她仍然不能忘了自己的本分。

    没有强大的家族支撑,她就得学得聪明一些。

    上次送玉容膏,她可没敢打宫里头的主意。

    这一次不仅有了玉容膏,还有了润肤膏,苏锦绣也收到了苏孝那边的反馈,再加上了宝桂公公的信,便明白这金玉容是已经入了上流贵夫人们的眼了。

    所以,这一次,她再送,自然就要给皇后娘娘那边多备一些了。

    而且,这送礼,也不能直接送。

    年节送礼的人太多了,皇后压根儿就不会知道谁是谁,说句不好听的,除非是内命妇,那外命妇,低于三品的,估计连皇后的面儿都瞧不见,更不要说你送的礼了。

    而像是苏锦绣这样的,人又根本不在京城,哪里还能让皇后想得起来?

    所以,苏锦绣为什么还要趁着这年节时送呀!

    送的太扎眼了,人家说她攀附皇后,说柳承恩怕是走的后宫的路子才能升地这么快。

    送地不起眼了,那还不如不送呢,万一再让皇后觉得是她不上心,岂非是白白地惹恼了皇后娘娘?

    既然如此为难,那就干脆不送!

    正好,这北安州大雪封城,不也是现成的理由嘛,到时候,自己再想法子备上了特别有心意的礼物送上,再以赔罪的名义请皇后笑纳,这才能让皇后记在心上。

    到时候再有人从旁说上一句,这东西如今是满京城的贵妇小姐们都极其珍爱的,皇后娘娘岂非是极有脸面?

    毕竟,贵妇小姐们现在都抢不到一盒了,若是苏锦绣直接送上十几盒的玉容膏给皇后娘娘做打赏之用,那得多让皇后长脸呀!

    苏锦绣把这里头的一些道道早就琢磨透了。

    走的路子,自然还是宝桂,旁的人,她也不信服,也不能让宝桂公公觉得越过他了,想要过河拆桥了,这不厚道。

    而且苏锦绣借由宝桂公公送上的也都是一些寻常日用之物,并非真金白银,所以也不怕皇上知道了。

    跟那些送玉器头面的贵妇们相比,她送的礼物,都太不值钱了。

    所以,也不会给皇上造成自己在帮着夫君站队的印象。

    若是玉容膏刚出来那会儿,苏锦绣就把东西送进宫去,只怕皇后娘娘要么不屑一顾,要么就是要怀疑苏锦绣有险恶用心了。

    而现在玉容膏在京城都卖地十分火爆,甚至还脱销了,那自然就不一样了。

    苏锦绣还特意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到了,这玉容膏乃是北安州白家所制,里面用到的东西是北安州特产的一些花卉和药材,所以,用在人的脸上才会有奇效。

    如此一来,也就等于是给苏锦绣留了一条退路。

    免得再被人质疑她巴结皇后。

    虽然,她现在的确就是想着巴结上皇后呢。

    一眨眼,到了年三十。

    二十八那天,苏锦绣又差人给各地的善堂都送了木柴和炭火过去,同时,又以柳知州的名义,给各县的今年的榜上有名的部分秀才、童生家里头送了些御寒的衣物过去。

    而今年榜上有名的几位家境贫寒的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