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送我上青云-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间可不短了,严县令为何久久未能升迁呢?”

    严县令苦笑道:“大人,下官在朝中并无人脉,况且这北安州穷困,一直都是被人嫌弃的地方,下官若是调走了,谁愿意过来接任呢?”



第446章 苏锦绣的暗示



柳承恩一行人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北安州,当晚,苏锦绣睡地极不安宁。

    次日一早,睁开眼竟然看到了柳承恩还在。

    “四郎今日怎么没有去前衙?”

    “看你昨晚睡地不踏实,而且时有梦呓,可是做噩梦了?”

    苏锦绣苦笑了一声,“的确是做梦了,是小时候的事,可能是我自己心眼儿小,有些事情放不下吧。”

    柳承恩不由得看向她,与她夫妻这么久,他可从来不认为苏锦绣是个心眼儿小的人。

    “阿锦,我们是夫妻,有什么事,你不妨与我说说。你这晚上都做噩梦了,时日久了,怕是郁结于心,对身体没好处的。”

    苏锦绣犹豫了一下,才将自己梦里的事情说了一遍。

    与其说是梦境,倒不如说是自己小时候亲身经历的事。

    “当时我阿娘与阿婶刚吵完架没几天,紧接着我家院子里便出现了丢东西的事,那个时候我们家院子还只是用了一些栅栏,又低矮,哪里真地能防得了贼?我那个时候还小,很多事情也不懂。直到有一天我亲眼看到了大伯娘从我家的鸡窝里掏走了鸡蛋,这件事情才算是水落石出了。”

    “我们之前一直以为是阿婶做的,因为有人说看到了阿婶鬼鬼祟祟地从我家屋前过,还有我们当时不知道的是,老屋那边也总是丢东西,大部分都是吃食,老屋那边也只以为是我们家做的,后来,阿奶还特意把我们一家都叫过去问话。”

    说到这里,苏锦绣苦笑了一声,“说是问话,只是那话说地却是极其难听,根本就是在指着鼻子骂我们一家子是贼。那会儿我小,不懂事,只以为是我阿爹阿娘做了什么事惹阿奶不高兴了,而且当时阿奶骂人骂的凶,语速也快,好多话我当时都是没听懂的。”

    柳承恩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以作安慰。

    苏锦绣看他一眼,笑道:“我现在没事了,只是当时,事情闹地有些大。后来还惊动了六爷爷。当时我二哥还在学堂读书,正要考童生呢。六爷爷也很重视这件事,若是真地冤枉了我们家,那会影响我二哥以后的功名的。”

    柳承恩其实已经弄明白了,不管是偷老宅东西的人,还是偷苏锦绣家东西的人,其实都应该是那位大伯娘。

    “后来呢?查清楚了吗?”

    “当时没有,不过我们一家当然都不会认这个罪名。我当时因为年纪小,便嘟囔了一句说我看到大伯娘拿我们家的鸡蛋了。当时虽然没有证据,可也算是将这件事给搅乱了,谁也说不清了。好在都是一家人,六爷爷便下了封口令,以后谁也不许再说了。”

    柳承恩也是明白的,这种事情,没有现场逮住,那就是没有证据。

    况且,不管是鸡蛋还是其它的吃食,一般的农家人也不会有什么记号,丢了就只能是自认倒霉了。

    当然,村子里因为这个骂街的也不在少数。

    “我没想到,当时就因为我多了一句嘴,后来导致了大伯娘的变本加厉。她在我家门前哭闹不止,真地是让我见识了什么撒泼打滚,还骂我是个小贱种,赔钱货。我都被骂懵了,一整天都是浑浑噩噩的。”

    柳承恩心疼地搂住了她,然后下巴在她的脸上蹭了蹭,“没事了,都过去了。”

    苏锦绣回搂住他的腰,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幕,她仍然是有几分害怕的。

    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年纪太小,也可能是因为第一次见到有人这样对她,连呆了好几天。

    “后来没多久,大伯娘又来偷鸡蛋的时候,就被我大哥和我一起抓住了。大哥还故意大声叫着抓贼了,最后算是人脏并获,大伯娘再怎么撒泼也没用。虽然还是没能洗去阿奶强按在我们家头上的污名,可是后来我大哥带着我去找了阿婶,说以前家里丢东西,大伯娘特意引导我们往阿婶的头上猜,错怪她了,特意跟她赔不是。”

    柳承恩听这到里,扑哧一笑。

    那个时候的苏大郎才多大,就有这个鬼心眼儿了?

    苏锦绣的心情也跟着好转了不少,笑着将后面的事情都说完了。

    果然,之后大伯娘又被阿婶逮到了偷自家院子里的鸡蛋,最终被扭送到了阿奶跟前,这桩案子才算是结了。

    柳承恩搂着她,“你昨天晚上又梦到她骂你了?”

    “嗯。其实我小的时候经常梦到大伯娘骂我,有时候还梦到她打我。可是后来大一些了,就不怎么做这种梦了。我还记得小四曾经笑话我,说我是晚上不敢一个人睡,想要把阿娘骗到我房里的。”

    柳承恩也笑了,那个时候的小四,估计话都说不利索吧。

    “好了,没事了。一会儿让人给你煮碗安神汤,在家里好好歇一歇。也别让那几个小滑头来闹你了。”

    “他们两个孩子都是好的,你在课业上对他们严格一些我不说什么,只是平日里别太严肃了,你看两个孩子多怕你呀。不好,不好。”

    “哈哈!我是严父,你是慈母,倒是登对!”

    苏锦绣没好气地推了他一把,再顺便瞪一眼。

    柳承恩陪她一起用了早饭,出门的时候,嘱咐了董姨要做安神汤,还说这几天不要让夫人太累了。

    董姨笑道:“是,午膳时就有安神汤,正好可以让夫人小憩一会儿。”

    “夫人昨日出去了?可是路上受惊了?”原也是顺嘴问一句,柳承恩其实觉得有些古怪,好几年都没做过的梦了,怎么突然又做起来了。

    “是,昨儿夫人出门了一趟,奴婢没有跟随,听说好像是回来的路上看了场热闹,有个泼妇拧着一个小姑娘的耳朵骂了一路。”

    原来如此!

    柳承恩不再多说,大步流星地走了。

    董姨转身进了屋,“夫人,大人果然是担心您昨日是否受惊了,还嘱咐一定要让您喝安神汤呢。”

    苏锦绣笑了笑,气色不太好,“行了,随我一起去给老夫人请安吧,听说弟妹昨儿吐的厉害,今天午饭就一律做素菜吧。”



第447章 查出来了



苏锦绣也是没办法了。

    她知道柳承恩聪明,去了一趟大十村,应该是可以看出一些线索的。

    苏锦绣不想他出事,可是有些事情又不能说地太直白了,免得人家以为她是鬼怪成精了。

    无奈之下,才想出了这么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但愿,能让柳承恩在自己的那段经历中,联想到什么吧。

    事实上,柳承恩在确认过了这位严县令的确是在良县待了九年,而且,杨家庄也的确是在他到任后不久,才有了这么一个地方的。

    据公上面所写的,是严县令当时安排了一批流民落户到了杨家庄。

    杨家庄也是在八年前才有的。

    可是柳承恩去过杨家庄,确认那个村子里的百姓们都不是泛泛之辈,而且,村子里的小孩子很少,女人也少,是因为女人都待在屋子里没出来,还是另有原因?

    柳承恩仔细想了想,还是将高威叫过来了。

    杨家庄里里外外都透着古怪,而且大十村的案子肯定也没那么简单。

    现在柳承恩就担心是有人故意安排的兵丁为民,那就麻烦大了。

    高威领了命去调查,同时,柳承恩又将户曹叫了过来。

    “你去一趟良县,就说是要核查人口,为后面咱们的一些奖励做准备。”

    “是,大人。”

    柳承恩来北安州三年了,人人都知道这位知州大人为民谋福利,而且每年都会赏出一定量的房子、粮食、布匹、银两等。

    所以,户曹去这一趟,也是师出有名。

    “从良县回来后,你还要再依次去其它县,做同样的事情,切记,一定要仔细。本官不能让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占了真正有才华学子的名额,你可懂?”

    “是,大人放心,小人一定把这件差事办好。”

    对于户曹的办事能力,柳承恩还是很放心的。

    柳承恩不确定这个杨家庄是否真的有问题,目前来看,一是等高威的消息,二来则是需要有人相助。

    若这些人真地来历不明,那么,仅凭着知州府的这些人是不可能办成事的。

    干脆直接找人去约了王硕出来一起喝酒,顺道把这件事情给说了。

    王硕很好说话,而且大家相处了这么久,脾气秉性也很了解了,知道柳承恩若不是遇到了大事或者是难事,必然不会来找他帮忙的。

    “先前你们互市坊帮我们安置了一些军户,丁大人还一直对你赞不绝口呢。”

    柳承恩连连摆手道:“都是同朝为官,大家都不容易。再说了,那些人到了互市坊,也能帮我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而且我看过他们的演练,都是有真本事的人。不嫌我们互市坊庙小,那还真是让我格外感激呢。”

    王硕知道柳承恩不是一个贪图富贵之人。

    自来到北安州之后,做的种种皆是为了当地的百姓谋福利。

    如今北安州农业上虽然还无法达到自产自足的地步,可是他们有药材可以往外卖,可以换粮食,而且他们还有其它的山货往外销,只要有了银子,总归是可以想办法换到粮食的。

    “对了,先前听到消息,说是真丽国那边的粮价一直在降,你可听说了?”

    柳承恩点头,“听说了。真丽国是有冬小麦的,不像咱们这里,太冷。他们的粮食降价是好事,咱们可以大批的吃进。”

    “这是好事,价格低了,老百姓们才能吃得饭饭。”

    柳承恩却是想到了目前的实际情况,又叹道:“其实主要还是得我们自己想办法种出粮食来才行。目前我们主要是以其它的东西来换购粮食。可这些都并非是必需品。哪怕是药材,若是赶上了灾年,人家不愿意拿粮食来换了,不愿意来买了,我们也是一点儿办法没有。”

    说到底,这个年代的百姓们统一生活都不容易,家家户户最珍贵的,便是粮食了。

    若是真遇到了灾年,南方尚不能自给自足,又如何还会愿意再把余粮卖出来?

    价格再高,也不及自己的性命要紧呀。

    “我先前接到了江大人的信,说是两年前皇上派出去的商队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不少的种子,我寻思着跟上头要一些,也在咱们北安州试种一下,若是真有产量高的,那咱们以后也就不必再指着别人过活了。”

    这倒是实话。

    记得几年前江宁府还有两个县被淹了泥,听说柳知州的家乡也跟着倒了霉,虽然不至于都被淹了,可是粮食减产,再加上了附近有流民滋事,总归是麻烦。

    “这不是得先由户部那边试种吗?”

    “我这不是想着托托关系,先弄一些来试试嘛。咱们北安州是最缺粮食的。你看看辽东府,人家就不需要买粮度日,咱们北安州一年只能种一季粮食,这种落差,可不容易找平。再说了,咱们这里的荒地还多着呢。有些地不适合种稻子,也不能种小麦,我正头疼着呢。”

    两人又小酌了几杯之后,柳承恩又道:“你是千户,这次的事情怕是不是两三百人就能成的。我还得再去丁大人那里备个案,免得回头再找你麻烦。”

    “也好,毕竟他是上官。”

    “此事现在尚未查清,所以不宜声张,还得劳烦王兄先准备着,待我的护卫那里得了准信儿,再劳动王兄出马了。”

    “好。”

    也就是说,为了防止走漏风声,现在只他二人知晓这个计划,丁指挥使那里,也是暂时不能透露的。

    另一边,高威潜伏在了村子里的一处空房内,茅草屋,显然是被弃了有两三年之久的,那茅草屋的顶子都是几处的窟窿,估计也要报废了。

    一连几天,高威总算是查出来了一些诡异之处,思索再三,还是决定回去禀明大人。

    “大人,那些人的确是行事不同寻常百姓,而且,他们明显是训练有素的。昨日便是有人依次进山,约莫有三十余人于午时前都入了山林之中,我一路跟上去,也果然发现了他们分明是在练兵。”

    柳承恩却歪了歪头,“只三十余人,这也叫练兵?”



第448章 紧张的一晚



高威闻言微怔了一下,又道:“大人,兵贵在精,不在多。”

    柳承恩皱眉,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双眼倏地瞪大。

    高威则是直接与他对视,而且眼神中明显是带着极度的肯定的。

    柳承恩压下心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