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
可是手上虽然有些银子,却是不能光明正大地拿出来花的,苏锦绣左思右想之后,还是决定背上竹篓上山。
不能说实话,只能说是去采菇子。
百姓们基本上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上山打,下河摸鱼,这都是必备的。
只是他们村外的这条河水流太急,村民们洗衣服,大多是去分流出来的一条小溪边,那里可没有什么鱼好抓了。
苏锦绣在山里转了一个多时辰,也没找到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
想着要不就回去,一转身,就看到了一片衣角飞速地缩到了旁的大树后头。
苏锦绣心底有些害怕,手上的小镰刀握地也更紧了,“谁在那儿?出来!”
没人应声,可是苏锦绣确定自己没看错,那树后面一定藏着一个人。
咬咬牙,不断地给自己打气,慢慢地往那里靠。
只是才刚迈出两步,就听到了身后有什么东西砸下来的声音,下意识回头一瞧,再转过来,便看到不远处的草丛还有晃动的痕迹。
显然,她被人用了声东击西的法子,给逃了。
苏锦绣没看到人,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若是恶人,断然不会就如此轻易地跑了。
毕竟,这里四周除了树木就只有她一个人了。
真想对她怎么着,再简单不过。
那片杂草晃动的时候,倒是让苏锦绣眼睛一亮,慢慢摸过去,果然是发现了一株花!
“哈哈!发财了发财了,这里怎么会有一株兰花?”
苏锦绣上辈子被人卖到了大户人家当丫环,因为容貌的原因,所以被主母不喜,便打发她管了一段时间的花草,就是为了避免让她跟男主子们遇上。
所以,对于花草方面,她倒是稍微有一些见识的。
眼前这一株,竟然是独占春!
这株兰花要说名贵,倒也不算最名贵的,可是架不住这里是乡下地方,若是拿到了县城里去卖,这株兰花少说也能卖上二百两银子。
那些人墨客,最是爱兰,定然是会愿意出高价买下的。
苏锦绣小心地将兰花及它身上的泥土一块儿挖了出来,然后又从背篓里拿了破布慢慢地将根部给裹上,小心翼翼地放到了竹篓里。
看看时辰,也不敢再耽搁了,直接就下山,准备明天一早就去县城里卖掉。
这种花娇气的很,一定得赶紧回家挪到盆里栽好了。
第7章 发财了
后晌苏大郎回来后,就被苏锦绣给叫到了后院儿里。
这里还是在阴凉处,现在这兰花娇弱,不能被阳光直晒。
“大哥,你一会儿去一趟柳家村呗。”
苏大郎挑眉,“不是刚去过?又要送东西?”
“不是不是。”苏锦绣连连摇头,“大哥,这花是我今天从山上挖回来的,娇弱的很,咱们明天一早去县里把它卖掉。我是想着你去一趟柳四郎家,请他跟我们一起去。”
苏大郎看看这不起眼的花,实在是没看出来它哪里值钱了。
“为啥非得叫上他?”
“他是读书人,以前不是在县里的书院里待过?应该是有熟识的人,咱们这花,只能卖给有钱人,而且最好是喜欢舞弄墨的那种。”
苏大郎看妹妹说地挺认真的,便低头看着这盆花,“这个能卖多少银子?”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估摸着,应该能卖上一百五十两。”
苏大郎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么多?”
“那当然了!所以我才让你去找四郎一趟。他认识的人多,到时候有他帮着介绍,咱们的花兴许还能卖个大价钱。”
苏大郎想了想,“行!我现在就去。”
苏大郎常年下地干活,腿脚也快,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去了柳家村。
柳承恩听了他这话,大概明白了苏锦绣的意思,“可以,我的确是认识几位公子,那明日几时出门?”
“早一些吧,绣姐儿说这花娇贵,又不能晒,咱们天不亮就出发吧。”
“好,那我到时候去村口等你们。”
“成。”
苏大郎回村之后,又去了一趟宋有田家,找他借牛车。
村子里头养牛的可不多,好在现在的农活不忙,借借牛车,倒也不是那么困难。
“行,那有田叔您忙着,我先回了。明天一早我再过来。”
回去后,兄妹俩凑在一处嘀咕了好一会儿,直到张桂花喊他们吃饭了,这才作罢。
第二天天没亮,兄妹俩就起来了。
头天晚上,两人就跟家里说了,今天一早要去县里,顺便再看看有什么新鲜的花样子,只是去看一看,回来苏锦绣就能做出来,这份聪慧心巧,也是难得的。
柳承恩等在村口,看到牛车过来,便往前走了两步。
上了车,苏锦绣便往角落里挪了挪,虽说是订了亲,可该注意的还是得注意着。
柳承恩看了一眼竹篓,“你们没吃早饭吧?”
“没呢,一会儿到了县里再吃,不急。”
柳承恩从怀里摸出一个鸡蛋来,“给,还热乎的呢。”
苏锦绣眼睛一亮,面色欣喜地接了过来,然后又觉得不妥,想要退回去时,又听他说,“快吃吧,一会儿凉了就容易积食。”
苏锦绣小心地往哥哥那儿瞅了一眼,见哥哥没理他们,便十分小心地开始剥鸡蛋了。
鸡蛋在农村里可是好东西。
虽然很多人家都养鸡,可是鸡蛋下出来是要拿到镇子上卖钱的。
庄户人家里,有几个是舍得给自己吃鸡蛋的?
在他们眼里,那都是钱!
苏锦绣吃了两口之后,柳承恩又递过来一个水囊,“喝吧,是温水。”
苏锦绣脸一红,干吃鸡蛋,的确是容易噎着。
等她吃完了,也喝了两口水之后,才意识到这是柳承恩的水囊。
刚刚自己也没注意,就这么直接喝的,若是他一会儿
苏锦绣也不知想到了什么,脸红地跟火烧云似的。
他们村子离县里差不多有三十里地,其实这也不算是远了。
牛车的速度慢,不过稳,所以坐着不会太难受。
等到了县城,太阳也出来了,而且城门也开了。
进县城是需要付钱的。
进城一个人两钱,若是牛车要进去,则是要掏四钱的。
这份儿钱,苏锦绣很痛快地就给了。
柳承恩正在摸钱袋的动作顿了一下,他实在是没记起来还要付进城费,所以才慢了一步,没想到,苏锦绣倒先给了。
等进了城,柳承恩笑着说,“一会儿我请你们吃早饭吧。”
苏大郎笑笑应了,他知道,柳承恩这是想还了刚刚的钱。
只是两钱太少,拿出来还又太小家子气,所以干脆请吃早饭了。
三人去了一家馄饨摊儿,一人要了一碗馄饨,又从隔壁要了几个大包子。
苏锦绣表示自己只吃馄饨,两个男人各吃了两个包子。
柳承恩昨天晚上就想好要带他们去哪几家了。
都是有钱人,而且还喜欢附庸风雅,柳承恩昨晚挖空了记忆,才想到了最合适的买家,应该是傅家。
傅家从商,但是其子傅宏业却是自小读书。
大兴朝虽然是鄙视商户,可是也允许商户之子考科举的。
柳承恩记得自己与他曾有过几次会面,对于这个傅宏业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只是,总会有一些自以为是的酸腐,言语间对其轻视。
所以,傅宏业现在虽然是中了童生,可是在书院里的朋友却并不多。
柳承恩直接带着他们兄妹一起去了傅家。
傅宏业得知是昔日同窗前来,自然是格外热情。
“实不相瞒,这位是我的未婚妻,这是我的大舅哥,我未婚妻无意中得了一盆兰花,所以想要换成银钱以贴补家用。小弟知道傅兄是素来喜欢兰花的,所以便自作主张带来请傅兄一赏。”
傅宏业闻言果然大喜,“多谢柳兄惦记了。”
苏大郎将花从背篓里端出来,那小心翼翼的样子,跟捧着二百两银子似的。
傅宏业看到此花,眼睛一亮。
“柳兄真是我的福星呀!”
柳承恩不解,傅宏业这才解释了一番。
原来,傅宏业的外祖父即将过寿,他外祖家是书香门第,当年也是因为家境落魄,这才将女儿嫁入了商家。
老爷子一辈子爱兰,如今过寿,傅宏业原本还在为寿礼之事头疼,这下子,倒是巧了。
“柳兄,苏姑娘,这兰花你们打算作价几何?”
“傅公子,这花名为独占春,相信傅公子也是知道的,此花虽不算是最名贵的兰花,可是在我们这里也并不易得。只是我们初来县城,也未曾打听这花能卖多少银子,所以,傅公子觉得多少合适,那便多少吧。”
苏锦绣这话也是前思后想后才说的。
这位傅公子一看就是不缺钱的。
而且自他们一进门,也未曾有半分鄙视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由此可见,此人当是君子。
可是这种人偏偏生于商户,平日里定然是受尽了同窗的白眼轻鄙,若是自己能巧妙地捧上几分,定然收获不菲。
果然,傅宏业看他们三人的眼神里更是多了几分的欢喜之色。
“柳兄,苏姑娘,此花在咱们高县这地界的确是不易得,我之前在府城倒是见过,对方比你这一株要稍微小一些,而且叶子也没有现在这一株翠绿,对方要价三百两,这样,你这一株,我给你三百五十两,你以为如何?”
第8章 柳承恩
苏锦绣觉得自己简直就是赚到了!
她原本期许的价格,也不过就是在二百两左右。
没想到,对方竟然能给出这么高的价格。
苏锦绣心中高兴,可是面上却只是淡淡的笑,“多谢傅公子了。那此花我便留下,只是不知公子府上可有会养兰之人?”
傅宏业看她的眼神里多了一丝惊喜,“姑娘会?”
“多多少少还是会一点儿的,这兰花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
苏锦绣说完,又指了一下花盆,“这里面的土是我昨日特意配好的,排水性能必须良好,选用腐叶较多的山土。若是以后移植或者是分株,也最好是选用相差不大的土质。”
“好,多谢姑娘了。”
傅宏业想要留饭,可是柳承恩说是还要去给老师请安,顺便定一下回来读书的事宜。
苏大郎兄妹二人松了口气,在这种地方吃饭,实在是难以下咽。
毕竟,不熟悉人,也不熟悉这样的环境。
一行三人出来,苏锦绣便从中抽出来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当着哥哥的面儿给了柳承恩。
“绣姐儿这是做什么?”柳承恩哪里肯要,抬手挡了回去。
“四郎也莫要客气,若非是你带我们来,这兰花是绝对不可能卖出这样的高价的。我先前打听过的,这种兰花在县城里,能卖出二百两银子就不错了。若是被哪些权贵看上,兴许一不给就被抢走了。”
听妹妹这么一说,苏大郎也觉得在理儿,“四郎你就收下,这是你应得的。”
柳承恩还要再推拒,却被苏大郎连瞪了两眼之后,只好将银票收了。
三人此时神清气爽,苏锦绣不仅要卖兰花,还要去一趟丽锦坊。
而柳承恩则是要去书院,如此一来,三人暂时分开走。
丽锦坊给她派下来的绣活,她暂时还没有做完,只是先拿来了一部分,正好顺路先交了。
管事的给结算好了银钱,苏锦绣手上又多了几百。
转手将这些铜钱就扔给了苏大郎。
“大哥,我们去买些东西。”
正好借了牛车来,自然是把能买的东西都买齐了。
苏大郎看着这些糖和蜂蜜,心里头直打鼓,“绣姐儿,你买这么多,咱们怕是两年都吃不完了。”
“谁说是让你吃了?这东西我有大用,你可千万不许偷嘴。”
苏锦绣昨天上山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山上已经长出了不少的蔷薇花骨朵,到时候,可以将这些入馅,做成鲜花饼去卖,一定能卖个好价钱的。
要说这鲜花饼,也是因为前世自己在大户人家做奴婢,这才侥幸知道了这道点心的做法。
听说,这东西精贵,寻常人哪里能吃得到?
只是那时她不知道,就在他们的福山上,漫山遍野都有鲜花。
不说一年四季都有,可是大部分的时节都是有的。
而且,后来苏锦绣也曾听说,到了秋节,以菊花入馅,那也是另有一番风味,甚是可口。
这次来县城,也就是想着买一些原材料,回去后好自己尝试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