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大郎这里见自己的计划没成功,反倒是将族老们都激怒了,便知道这一次是真地失算了。
他第二天便急匆匆地去找了傻狗头,点头哈腰。
“狗爷,这次的事情真是怨不得我们,也是赶巧了,谁知道族长正好就去了呢。我问过了,他们原本就是想着问问族里几个孩子读书的事的,哪成想双方就正好撞到了一起。”
傻狗头的眼睛眯了眯,“真是碰巧了?”
柳大郎心头一震,“您是说?”
“哼!蠢货!这根本就是他们的算计。你一个大男人,竟然连一个女人都斗不过,要你有什么用!”
说话间,人一用力,直接将柳大郎给踢翻在地。
柳大郎忍着疼,挣扎了半天才又站了起来。
胳膊还没好呢,这胸口又被踹了一脚,柳大郎都快要被气死了。
可是这位狗爷他得罪不起,光是想想自己在他手底下挨的那么多的拳脚,他就有点儿发怵。
“没用的蠢货,滚!”
柳大郎忍着疼往外走,到了门外,还在咝咝地倒抽着凉气。
回到家一扒胸口,果然是青了一块儿。
还好,骨头没事,这青紫的痕迹过几天也就消了。
若是以往,他还能用这个去阿爷阿奶那里哭嚎一番,叫叫屈。
可是现在,就算是他哭了,估计也没用了。
人都不能出柳家村一步了,还能指着他们干什么?
再装病把人骗回来?
那也得有人信,有人乐意再帮着他们呀!
先前去找方家的人,结果也没能成功,看样子,柳四郎应该是有所防备了。
这种时候,如果他的小动作再多了,估计就要被族长给罚了。
他是小辈,可不是阿爷阿奶,真要是被罚,那不是被打板子,就是要被鞭子抽的。
他可不想受那个罪。
所以,干脆老实几天吧。
先看看狗爷那里到底还要不要用他,如果不用他了,那倒是轻省了。
柳大郎完全没想过,若是傻狗头不用他这颗棋子了,到底会不会再折了他。
苏锦绣将这里发生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给四郎去信说了。
柳四郎看到小妻子写的绢秀的字体,倒是与有荣焉。
妻子不仅聪明,而且还好学。
对付起那些个奇葩来,倒也是得心应手!
如此,他倒是不用再担心家中了,可以心无旁鹜地读书应试。
这年头的举人可不好中。
高县是个偏中等的县。
听说是一连五年,都没有出过一个举人了。
可见乡试之竞争激烈。
听说去年倒是有一个只差一个名次,就能得中举人,这一次,也不知是否能中。
如果中了举人,那再见县官,就是可以有座位的,而且还能与县令称兄道弟,好不威风的。
就好像是何举人,不过是一个举人,却在高县能混得风声水起,就是这个缘故。
整个高县,也没有多少举人。
而像是关先生这样的名士,那更是凤毛麟角了。
事实上,这次李县令也是很有期待的。
关先生是三四年前才来了县学,愿意教书育人。
大家对他的期待,可以说是太高了。
而且去年关先生的得意弟子又是小三元,所以大家都觉得这一次的乡试,高县应该可以出一个举人老爷了。
不敢多求,一个就好!
第191章 不劳烦大堂兄了
事实上,盼着柳四郎能中举人的,又岂止是柳氏的族人?
县太爷不想吗?
在他的任上,若是高县能出一两个举人老爷,那也是他的功绩呀!
毕竟,高县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出过举人了。
所以说,能出一个或者是几个举人,那可是事关好几方的势力呢。
也就是柳大郎是个眼界狭窄的,眼睛里头就只盯着那些个银两,完全没有想过,真要是有一个出息的堂弟,那就等于是有一个活着的大靠山!
当然,或许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嫉妒。
柳大郎自小受柳家人看重,一直也是吃的好住的好,而且都结婚生子了,现在仍然是阿爷阿奶的心头宝。
而柳四郎呢?
从小便不被爷奶待见,长大后,更是差一点儿就断送了前程。
柳大郎顺风顺水了二十余年,有朝一日发现以后他要仰四郎的鼻息生活,他如何能受得了?
心理上的落差太大,根本就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
恰在此时,出现了一位傻狗头。
既能阻了柳四郎的前程,还能让他得了银子。
这种一箭双雕的事情,他又怎么会错过?
于是,一切的发生,也就顺水推舟了。
现在各种酱的生意已经是越做越大,苏锦绣也觉得自己应该直接建个作坊。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建在柳家村是最好的。
恰好先前柳四郎曾经拜托了族长和里正给安排用地,苏锦绣回去看过之后,十分满意。
被圈住的地不少,按柳承恩当初的设想,是要建一所学堂,再建一处三进的宅院的。
“阿爷,这边的地可是有人要了?”
族长伸了伸脖子,“那倒是不曾。怎么?现在这块地还不够吗?”
苏锦绣笑了笑,有些事,现在不能说。
否则,万一出现其它的变数,这是很容易被人记恨的。
“先前选的地,是四郎有用处,至于何时盖,打算盖成什么样,要等四郎回来才行。另外,我是想着把旁边的地圈起来,我想建个作坊。大一些的,所以占地肯定不能少了。”
苏锦绣都想好了。
这作坊和学堂中间隔着一座大宅子,无论如何,也是影响不到学堂的。
而且,学堂是建在了后面,按四郎的说法,学堂的前面还要再盖一排的屋舍,到时候,定然是能起到极好的隔音效果的。
“你是想要做那个黄豆酱?”
“阿爷您真猜地真准,正是如此。”
族长点点头,觉得这是件好事,自然可行。
“你先前的竹屋那里,以后是不打算再搬回来了?”
“那里就做点心作坊吧。四郎对这些其实也是早有打算的,再多余的话,我也不能说。总之您放心,四郎是个知恩图报的,当初族人们对他有恩,他都记着呢。”
这话族长爱听。
“好好好!我就知道四郎是个好的。”
随后,族长又带着苏锦绣去找了里正,将地定下来之后,又差人去了衙门请人过来量地,办契约。
后头的事情,都是柳承志和铁蛋两个人去负责的。
苏锦绣拿到了地契之后,就将这个消息都告诉了柳承恩。
柳承恩、安崇明以及苏二郎事先也都商量好了,他们是要直接等到乡试之后才能回去的。
所以,这中间往来的书住自然也就频繁一些。
柳承恩将相关的图纸都画出来,然后又给苏大郎去了一封信。
盖房是大事,柳承恩不在,自然不可能让苏锦绣一介女流去操持这些。
所以,还得请大舅哥多多照顾。
另外,柳承恩让人给柳承志捎了信回去,请他和族人们能多多帮忙。
柳承恩早在离开高县之时,便有预感了。
苏锦绣的手艺的确是极好。
同样的方子,当初他让方氏做了多少次都不成。
可是到了苏锦绣的手里,那就是将那种淳淳的黄豆酱的味道给还原了。
至于后来的其它的肉酱等等,如果没有这种味道纯正的黄豆酱做原料,也是徒劳。
苏锦绣收到他的信,自然是分外开心。
人手的事情,原本也是她一直担心的。
现在收到了柳承恩的信,别提多高兴了。
柳承恩不仅给她画好了图纸,还将相关的事宜都一一写明,就是担心她一个人应付不过来。
而苏锦绣回了一趟娘家,跟家人商量过之后,便打算先把房子建起来,就按照柳承恩给的图纸,一点儿错处也不能有。
当然,这需要一大笔钱。
而苏大郎的意思是先把作坊建起来,然后再盖宅子,最后学堂,一步一步来。
而且,对外,就说是从苏家先借了一部分银子,待以后赚了钱再还回去。
这个说法,得到了全家人的认同。
当然,苏锦绣回来后也跟公公婆婆商量了,他们也没有反对的意思。
几天后,苏锦绣又和公公婆婆一起回了一趟柳家村,主要是去请族长帮忙。
“阿爷,这里是一张一百两的银票,等用完了您再跟我说,我大哥已经帮忙联系了人送青砖和瓦片过来。只是这建房子还是需要人手的。阿爹的意思是就请咱们族里的人来帮忙,不管饭,一人一天二十五文钱,您觉得可行吗?”
不管饭的话,这个价钱还是可以的。
不是太高,也不算低了。
族里头有好几个泥瓦匠手艺人,有他们指点着,再有其它的汉子们帮忙打杂,绝对没问题。
“好,这差事我接下了。四郎媳妇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阿爷是族长,威望甚高,有您出面主持大局,孙媳放心的很。”
“哈哈!老二呀,你们家四郎好福气呀!”
柳老二也是笑地十分满足,儿子争气,儿媳孝顺,他家四郎的确是有福气,能娶到一个这么明事理又能干的媳妇。
柳大郎就跟闻着味儿来的一样,“二叔,二婶,许久不见了,听闻四弟想要盖房子,我的手虽然是伤了,可是脑子还能用,可以帮着记记帐的。”
柳大郎毛遂自茬,就已经想着来帮忙管帐了。
苏锦绣笑了笑:“大堂哥还受着伤呢,哪能劳烦您?这等小事,承志堂兄就帮忙办了。”
第192章 做个伙夫吧
柳大郎心里头都快要呕死了。
原本当初他都计划地好好的,只要能让爷奶跟二叔的关系缓和一些,那么他就有信心从二叔手里头坑出银子来。
不仅如此,他还能想法子让二叔拿钱拿地心甘情愿。
可是偏偏事与愿违。
眼瞅着他的计划都进展过半了,阿奶发了一通神经,把整个计划都给搅没了。
柳大郎心里头不气吗?
当然气了!
暗地里不知道骂了柳老太多少次,可是有用吗?
一想到了那个老虔婆竟然坏了他的计划,就恨不能上前踹上两脚。
可问题是,她还有用。
就算是不能出村子,可还是他的阿奶,也是柳四郎的阿奶。
别的不说,就说这逢年节生辰,这二叔家就一定得让人送些好东西过来。
不然,他们自己的脸面上也过不去。
柳大郎偷偷地算计过。
光是一年二叔家送来的东西,就值不少银子呢。
事实上,前几次四郎送来的东西,好几样都被大郎偷偷地说服老太太后,拿出去给换钱了。
当然,这些银钱有多少能送到老太太手里头,那就要看他的心情了。
现在他也想通了。
不管怎么着,只要有这对儿老家伙在,那二叔就不能断了给这边的供养。
好处,不还都是他拿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柳大郎也就想着应该软和一些,至少这明面儿上,得让二叔一家子觉得他是有诚意向他们示好的。
至于当初打破了柳四郎脑袋的事情,他当然有法子圆过去。
只要他们给他一个接近的机会,那他就有把握说服二叔,让他相信,自己是身不由己,是为了柳家人的利益,所以才会对四郎出手。
文人们不是常说嘛,以大局为重!
嗯,他就是以大局为重,所以才不得不和四郎作对的。
柳大郎找过来,也的确是想着借这个机会给自己弄点儿钱花花的。
不过,也没抱太大的希望。
因为他知道,四弟妹对他有着极深的厌恶。
这会儿听到她果然是拒绝了自己,也没太生气,反而笑道:“四弟妹能干,而且事事周到,二叔一家能越来越好,离不开四弟妹的功劳。”
苏锦绣直觉这人不可能就只是为了说自己两句好话的。
方氏则是微微皱眉,不着痕迹地挡住了苏锦绣的半边身子。
“大郎可是还有事?”
柳大郎抬头,对上方氏的视线,倒是不闪不避。
“是这样,既然不需要我记帐,那不如我来帮着采买?我在镇上待了这么多年,大部分的店铺也都熟悉。”
盖房子可不仅仅只是需要砖瓦的。
糊窗户得用纸吧?
灶房里不能只垒个灶,没锅没碗吧?
而且作坊的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