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她每次都是小心翼翼,但夜路走多了,终究是会碰到鬼的。次数多了,也终究让青璇起了疑心。
只是青璇虽起疑心,却隐而不发,一路忍耐,全然不做打草惊蛇之举。
这使得婠婠这小妖女也是放松了警惕,往楚牧屋里跑的频率更加频繁。
和楚牧的夜生活,既快乐又能被楚牧帮着增长功力,还能刷好感度,这种事情自然是越多越好。
然后她就惨遭滑铁卢,在今夜被青璇堵了个正着。
第211章 御尽万法根源智经
“咳咳——”
楚牧轻咳着出现,一道气墙也在同时生成,横在二人之间,“大晚上的不睡觉,在这里打啥?”
二女眼见楚牧出现,婠婠当即便瘪着嘴哭诉道:“师叔,小青璇要打我这姨娘。”
“我若要打你,便不会只用不死印法了。”
青璇却是慢条斯理地放下手,道:“从今日开始,婠婠你要和我一个房间,否则······”
“否则怎样?”婠婠闪身到楚牧身后,探头探脑地道。
对此,青璇仅仅是一脸平静地一挥手,数十个气环在身后游走一圈,吸摄气机。
“不死七幻!”婠婠一声惊呼,直接把头缩了回去,藏到了楚牧身后。
她没想到青璇竟然已经练成不死七幻了。尽管这还只是第一式,但也足以压制婠婠了,而且谁知道青璇到底练成了几式。
“师叔,你要帮我啊。”
婠婠在楚牧身后楚楚可怜地说着,无限美好的身段紧紧贴着楚牧的后背,带来挺拔又柔软的触感。
实力不如人,也就只能恳求楚牧给力点,多助她修行了。
然而楚牧面对自家女儿那冷厉的眼神,只能无奈道:“我的好徒儿刚刚献上了一部神功,需要闭关三日进行参悟,这三日时间勿要打扰。”
话音刚落,楚牧便闪身掠入屋内,紧闭门窗,开始进行闭关。
“你······”
婠婠目瞪口呆看着这一幕,“你吃干抹净不认账!”
眼泪夺眶而出,她捂着脸便要奔回自己房间。然而······
散发着凶恶之气的淡雅身影飘然闪现,截住婠婠的去路,“你想往哪里跑?”
这妖女从小古灵精怪,哪是那种轻易落泪的人。说白了,不过是想趁机逃脱罢了。
不过,她的话倒是值得寻思。
“吃干抹净?”那一双剪水般的眸子里似是闪烁着红光,“给我解释一下,怎么一个吃干抹净法。”
一重重气环出现在婠婠身周,将她的天魔气场尽数化解,纤柔的素手犹如铁箍,牢牢抓住婠婠的香肩,“我的好妹妹,我早就提醒过你了,莫要过线。”
这一刻,自诩为姨娘的婠婠反倒是如同被后娘虐待的可怜女儿一般,在青璇的擒制下瑟瑟发抖。
························
屋内,楚牧两耳不闻窗外事,缓缓打开手中的书卷。
《御尽万法根源智经》实际上和楚牧学过乾坤大挪移极为相似,都有着开启人体潜能的功能。从起源上来讲,这两者皆是和摩尼教深有渊源,有这相似的效果也是分属当然。
不过和乾坤大挪移开启身体潜能不同,御尽万法根源智经侧重的是挖掘智慧灵觉之妙用,开发的是难以言明的智识。
哪怕是一个下愚之人,也能通过修炼这部武功开发出通达的智慧,前提是他能够练成这大明尊教的镇教神功。
楚牧自然不是下愚之人,相反他经过数次融合同位体,不管在哪个方面,都绝对可说是寻常人眼中的绝世天才。
他在观阅一遍《御尽万法根源智经》之后,当即就发觉这门武功的特殊之处。
这是一个相当奇特的武功,它的作用是开发人体的脑域潜能,以此做到增长智慧之效。
这也算是当世武功的一大盲点。
当世武功,不管是在天玄界还是在此世,其涉及脑域方面的功能都是培养神魂,体悟心境,虽然也有真气经过脑域,但对于大脑的认知,基本上都是认为其乃神魂的载体,将其当做一个容器,而不曾真正挖掘这人体最复杂器官的功能。
然而这本《御尽万法根源智经》却是阐述如何开发脑域,并有通过真气蕴养和改造,使得智识大开的法门。
单单就凭这一点,这部神功就足以和四大奇书相较了。
“别出机杼的想法,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的法门。虽然论战斗力稍差,但在智识开发方面,却是要胜过当世所有武功。”
楚牧前后数次阅览秘籍,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细细品读,务求彻底了解其意义。
在第七次看完《御尽万法根源智经》后,楚牧突然闭上双眼,存想识海。
此时,在识海之中,楚牧的阳神突得一散,化作无数光点融入识海各处,紧接着又再度聚合化作清晰的形体。
但是这一次聚合,楚牧却是能感觉到和先前的不同了。
恍惚间,他似乎能身体多了一分联系,他能清晰感应到体内所有地方的的情况,更能感觉到一股真气盘踞于脑海,游弋过复杂又脆弱的神经,一点一点改造大脑。
而随着真气的运行,楚牧感觉自己犹如一面蒙尘的明镜,今日擦拭干净了上面的尘埃,恢复清明,放出了最为明亮的光芒。
这种感觉和心境的澄澈平静不同,是一种十分通达通悟,对万事万物理解通彻的感觉。
智慧的火花在脑海中激窜,过往的一些疑问,在武学上的种种难题皆是此刻豁然开朗,楚牧甚至有一种过去的自己太过愚蠢的感觉。
“识海虽然存在于大脑之上,但却是一种虚无的,形而上的存在。它是由精神力构筑的虚无之境,就算剖开了大脑,也绝对发现不了这么一个空间的存在。所以从传统角度上来讲,那些武者的认知没有错,大脑确实只是神魂的载体。”
“但是这门武功却是颠覆了这种认知,将识海和脑海这两种并存但迥异的存在融合起来。识海中的精神力辅助开发生物组织大脑的潜力,而大脑的存在也能让人更进一步的利用精神力,用其做到精细入微的不可思议之举。”
“就如许开山以此化虚为实,将空气、水流变成铜墙铁壁般进行攻击或防守;杨虚彦融汇不死印法和御尽万法根源智经的法门,创出扭曲空间,错乱思维的黑手魔功。”
生物组织和精神境界融合,楚牧的念头转动得越来越快,思维越发通透,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他和历代修炼《御尽万法根源智经》的人不通,他拥有更深厚的武学底蕴,更高远的目光,已经更强的境界。他人只关心这门武功的威能,楚牧却是在开发的智识支持下,思索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算是肉身一部分和元神结合所带来的变化······”
楚牧眸中精光闪烁,识海之中精神力流窜,隐约之间似是形成了思维闪电,“这倒是让我想起了那位清源妙道真君,想起了他的拿手本领啊。”
八九玄功,肉身和元神融合的仙道至高炼体神功。
思及此世战神殿便是那位二郎神所创造的,这《御尽万法根源智经》的起源也未必和战神殿无关。
就楚牧所知,在久远时代之前,就有不少人去过战神殿。
虽然目前已知的人就只有广成子一个,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其他人。
像是道心种魔大法,便是谢眺在某座古墓中看到了有关《战神图录》的记录,以此创出。
而毕玄曾经看到的那座沙漠神殿,其中也似是藏有《战神图录》的部分隐秘。
“如此联想,大明尊教的创始人也可能从某些地方得到了部分有关《战神图录》的记录。而我心中问题的答案,也在战神殿中。”
当然,最主要的还不是思维上的发散联想。对于楚牧来讲,最为重要的是自然是如何化至阳为至阴,通达破碎虚空之境。
道心种魔大法的“魔极第十”,楚牧在十年前就已经到达了,但第十一层的“魔变之境”,他却是迟迟未曾踏出。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楚牧的心境无比超拔,以致于寻常的假死和生死徘徊完全无法蒙蔽他的灵觉。
除非是真的抱着死一次的心态让自己遁入死境,否则哪怕是身体进入假死,心灵也是能无比清晰地认知到自己还活着。
所以,楚牧只能靠自己去明悟那生死之间的奇异变化,并以此转化自身阴阳。
而现在,楚牧在越来越敏锐的思维下,已是悟通了生死变化的玄机。
‘魔变之境的玄机,乃是逆转道心种魔,反向成就魔心种道,如此才能逆转至阳化作至阴。其他修炼者通过生死之间的大恐怖以及死生逆转的奇妙感悟连带逆转道魔,而我则是要自己做到这一点。’
思维的火花激烈跳动,楚牧当即就想到了如何助自己达成目标。
最快的捷径自然还是双修,不过想要一趋而就直接逆转,却还需要一点精细操作。
楚牧长身而起,打开房门。
屋外,婠婠坐在石桌上,晃荡着白生生的脚丫。
见到楚牧出来,她跳下石桌,跑来道:“师叔,一天前,东突厥和西突厥,还有塞外震国突然有使团抵达洛阳,今日已经去见杨广了。”
“西突厥也来了?”楚牧问道。
和东突厥不同,西突厥可是从未有过朝贡,和中原是切切实实的敌对的。这一次,竟然连西突厥也来了,还是和其余两方同时到达,楚牧已经能预料到接下来的风雨了。
“没错。”婠婠点头道。
第212章 复血仇,诛真凶
三国的企图并未隐藏太久。
在当日面见过杨广之后,三国使团便在洛阳城中心搭建了一座高台,以东突厥始毕可汗之弟阿史那咄苾,也就是后来的颉利可汗为首的三国使者登上高台,聚焦所有人的视线。
“大隋的子民们,”
颉利登高而呼,“我乃东突厥始毕可汗之弟,阿史那咄苾,今次代表吾兄始毕可汗,以及我塞外诸族向中原皇帝,也向尔等中原子民宣示两个卑鄙之人的恶行。”
“二十一年前,中原魔门的邪王石之轩,还有岭南宋阀的阀主宋缺,他们潜入草原,趁着大隋使团出使时突厥军队护送的机会,杀上草原圣地,以众凌寡,刺杀了我草原圣者——‘武尊’毕玄。圣者的死去,令东西突厥两方生隙,使得双方大战,生灵涂炭。”
“那一场延续数年的大战,是我们难以忘却的惨痛经历,所以在发觉刺杀圣者的真凶之后,我等三国第一时间并派使团出使大隋,要为我草原子民的死求个公道。”
“我等三国愿以永世归附中原王朝为代价,请中原群雄诛杀真凶,让石之轩和宋缺血债血偿,否则,草原健儿定当南下,马踏中原,亲自为毕玄圣者复仇。”
颉利猛地高扬手臂,暴喝如雷:“复血仇,诛真凶!”
“复血仇,诛真凶!”
“复血仇,诛真凶!”
站在高台周围的突厥人拔刀高喝,一股肃杀之气顿时席卷而来,令周遭看热闹的百姓纷纷后退。
“以永世归附为诱惑,以马踏中原为威胁,中原有难了,宋阀主亦是有难了。”
师妃暄遥望着高台,看着那一个个突厥人喊得声嘶力竭,叹息道。
东西突厥两个死对头,加上震国,三国汇聚所代表的力量,是如今一片大乱的中原难以应对的,他们喊出复仇的口号时,就已经做好了进军中原的准备。
毕竟那位宋阀主不是傻子,不会因为对方喊两句威胁话语就直接投降,伸出脑袋给人家砍。
草原人必定入侵,这是难以改变的未来,而宋缺和石之轩这两人,也会因为草原人的入侵而受到口诛笔伐,受千夫所指。
这世上从来不缺迁怒的人,也从来不缺投靠敌人的叛徒,更是不缺利用舆论的聪明人。
当有人因为草原人的入侵而死之时,他们的亲朋好友之中也许就有些傻子不去恨敌人太狠毒,反倒去怪宋缺不送死。
当敌人的铁蹄踏过之时,也会有人因为畏惧和胆怯,跪伏在敌人的脚下,甘做叛徒。
当同样有心争夺天下的人发现机会之时,他们之中也不乏有人利用这舆论,引导世人的敌意,将其聚焦在宋阀这个强大对手身上。
他们不会去想毕玄死了有什么好处,也不会去想为何要造成草原大乱。
有蠢人会认为是中原方面理亏,会因为草原生灵涂炭而落泪,有聪明人会借助这个机会铲除对手,认为草原人入境有利可图。
在这个胡人王朝消失不久,胡风未去的年代里,某些人的节操出人意料的低。因为他们从某方面来讲,也是胡人。
“这是专门针对宋阀主的阳谋,”师妃暄自语道,“但想要破除这个阳谋,也未必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