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道清理计划-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小的钱塘县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肯定刘缙周丛他们置办的酒宴肯定是坐不下的。
    太衍命耿秉,将朝廷拨给太一观的钱拿出一部分,在钱塘县内各家大小酒馆、酒肆包了酒宴,以安顿这五千羽林军。
    一时间钱塘县大小酒馆、酒肆中坐满了人,甚至因为酒馆太小,只能安顿三千人。
    所以寻常百姓们都在门前支起了饭桌,将家中的酒水饭食拿出来售卖。
    一个王朝初期,土地兼并并不明显,所以百姓们手中都有大量的土地,自然也就有大量的存粮。
    这些羽林军都是良家子,甚至大部分都是公候子弟,自然不缺钱花,所以这一天不仅官员们开心欢喜,就连百姓们也赚了不少的酒水钱。
    到了第二天,太衍在刘缙等人的簇拥下来到了太一观。
    太一观佔地极大,就建在西湖边上。
    青砖红瓦,绿树成荫。
    而且水榭阁楼,大殿飞檐一样不少。
    由朝廷派来负责太一观修建的监造官对太衍说道:“太一观有宫殿七座,按北斗七星位置排列。有房屋七十二间,其中厢房三十六间,客厅三十六间。”
    “另有庭院九座,楼台三座,观星台一座,地宫一处,水井九口,茅房五间,马廄两座。”监造官带着太衍在太一观中一边行走,一边介绍。
    太衍听完之后,问道:“怎么建得这么大?一般的公卿也没有这么大的宅院吧。”
    监造官答道:“这是陛下的旨意。”
    太衍点点头,不再说话,在太一观用青石板铺就的绿荫道上走了走,又问道:“雷峰塔修建的如何了?”
    监造官恭敬地道:“回真人,还差塔顶没有封好,大约再有三个月就能修建完毕。”
    “那修建太一观与雷峰塔时,有没有人伤亡?”太衍又问道。
    监造官答道:“有,修建太一观时,木架坍塌摔死了三人,五个人摔断了腿。铺石板时压死了一人,修建雷峰塔时摔死了十三人。”
    太衍停下脚步,问道:“这些人有没有抚恤?”
    监造官点头道:“他们都是按期服徭役的青壮年男子,都有抚恤,死者每家一千钱,伤者每家五百钱。”
    太衍摇头道:“不够,死者家中每人再补五千钱,伤者家中每人再补六千钱,这些钱从太一观的账里出。”
    “伤者比死者多?”监造官疑惑地道。
    “对。”太衍点头道。
    监造官见太衍如此说,只得拱手应道:“诺。”

第九十二章 上帝
    建武二十三年六月,大汉的护国真人太衍法驾到达钱塘,在吴郡太守与钱塘县令,还有钱塘地主富豪们的恭迎下,住进了太一观。
    太一观共有宫殿七座,按照七星位置排列。
    太一观进门便是第一殿,位于摇光星位。
    第二殿在第一殿后,中间隔了两座花池,两列亭廊,位于开阳星位。
    第三殿在第二殿右侧后,中间隔了一座假山,假山周围是一圈围绕的水池,位于玉衡星位上面。
    第四殿又在第三殿右后,位于天权星位之上。
    第五殿位于第四殿右侧,位于天玑星位上面。
    第六殿在第五殿之后,位于天璿星位。
    第七殿在第六殿左后方,位于天枢星位。
    而第七殿便是太一观七座大殿的主殿,也是供奉东皇太一神像的地方。
    前面六殿则为辅殿,暂时没有任何神位,不过太衍对此已经有了主意。
    只见他拂尘一摆,那六座辅殿上空顿时降下六道金光。
    随后金光在六座辅殿内凝而不散,缓缓塑出八个神像。
    位于摇光星位的第一殿中,神像是一个头戴紫金冠,面目和蔼,手执蒲扇的道人。当金光塑完神像之后,飞出大殿,化作了一扇匾额,名曰:太清殿。
    位于开阳星位的第二殿内,神像是一位宝相庄严,双手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手掐法诀托阴阳的道人,随后金光飞出大殿,化作匾额曰:玉清殿。
    位于玉衡星位的第三殿内,神像是一位慈眉善目,手握绿如意的道人,其后金光化作匾额,名曰:上清殿。
    第四殿,天权星位里面是三个身着帝袍的神像,匾额名曰:三皇殿。
    第五殿,位于天玑星位内的是一名人首蛇身的慈祥美丽的女子,她右手执着藤条,左手掌中堆着一小堆彩泥,匾额名曰:女娲殿。
    第六殿,位于天璿星位之内的神像也是一位帝皇模样的人,他身形宏伟,坐于景云御座之上,目光俯视众生,在他大殿外面的匾额上写着:玉皇殿。
    第七殿便是太一殿,里面东皇太一神像手托巨钟,钟内混沌演化,钟外天地明灵,并且他身后十日凌空,脚踩扶桑树,头顶一片清明神水,此水便是太一之水。
    太一生水,水反哺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太衍带着桓恕,从太清殿开始到太一殿,一个又一个的为桓恕讲解这些神像的主人事迹。
    当太衍讲完之后,天色已是黄昏,但桓恕却听得津津有味。
    “那么这其中,你最敬仰哪一位?”太衍朝听得双目发光的桓恕问道。
    桓恕迟疑了片刻,但很快便说道:“单从事迹上来说,我应该最敬仰女娲。但从修行上来说,我最敬仰的是玉帝。”
    “哦?”太衍笑着道:“为何。”
    桓恕说道:“观主方才说,玉皇大帝昔日曆有三千二百劫。初八百劫舍国,以示大道无为化育万物真恒最贵。次八百劫慈慧,以示物灵人神仙圣得道修炼的法则。再八百劫精智,以示大道神圣仙真司法行政之术。后八百劫捨身,以示身法两忘,回归宇宙混元大一统的必然属性,与道同存的最高逍遥游的境界。故而证得‘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之尊位,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圣、人间、地府的一切事。权力无边,有穹苍圣主,诸天宗王之称,赞玉帝之尊,权大化,得元始天尊秘授赤字玉文而开天执符,主承太上无极大道之法旨而含真御历,金阙四御辅助,北极四圣佐护,神霄九宸大帝拱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统领万圣。如此人物,怎得不让人敬仰?”
    太衍听完之后,笑着点了点头,“不错,无论是三清尊神,还是东皇太一,他们都是先天道神,只有这位昊天上帝乃是以凡身历劫,证得大位。”
    “那观主最敬仰哪位呢?”桓恕忽然开口问道。
    太衍笑而不语,看着四周空旷的宫殿、庭院道:“还需多招些童子来。”
    桓恕见太衍不答,知晓观主不肯说,他也不在问,而是应声说道:“我明日便去城中招一些来。”
    太衍道:“观中童子需秉性善良,天资仁慈之人才可。”
    “喏。”桓恕应道。
    就在二人从玉皇殿前往太一殿时,忽见太一殿外灵光闪闪,一座灵气浓郁,华彩凝光的荷花池静静的出现在太一殿外的空地之上。
    “咦?我不记得这里有座荷花池呀?”桓恕眉头一皱,走上前去往池水中一看,顿觉此中仙灵之气浓郁至极。
    “观主,这里面还有一朵莲花。”桓恕指着清灵澄净的荷花池说道。
    太衍上前看了一眼,目光微微有些诧异,道:“此乃‘三华金莲’,是不可多得的仙物。”
    “三华金莲?”桓恕疑惑地道。
    太衍点点头,然后说道:“三华金莲,每百年会结出一粒金莲子。这金莲子有夺天地造化之能,无论是死是活,是残是缺,而且无论神仙妖魔凡人,只要服用一粒金莲子,就都可以重获新生。”
    “这么厉害?”桓恕听完之后,有些失神的说道。
    太衍点头道:“太一观虽然修好了,但却少了一个灵物镇压气运。原本我是想从别处取一件灵物过来,没想到这就有人送了过来。”
    “有人送了这三华金莲给我们?是谁这么大手笔?”桓恕问道。
    太衍摇头道:“不知道。”
    桓恕愣住了,他是第一次从太衍口中听到‘不知道’这三个字。
    眼前的太衍,是大道的道心,而不是大道本尊。虽然他与大道本是一体,但如今以道心之体显化入世,但他现在并不是大道,也不能代表大道。
    太衍是大道,但道心太衍,不是大道,他就类似大道化身入世一般。
    所以在天道之下,太衍还是受到天道的管辖。
    送这三华金莲的人太衍虽然不知道是谁,但他心里却至少有一点眉目。
    在这个世界,有能力不让遮掩天机不让自己知晓的神仙,也就屈指可数的那么几个。
    “这三华金莲乃天上仙物,绝非凡间所有,不能让其在这里生长,需移到殿后云房庭院中去。你立刻去云房庭院之中如此布置一番,好了便来报我。”太衍朝桓恕一点,告诉他如何布置。
    桓恕恭身应道:“喏。”
    等桓恕走入太一殿,进了殿后观中人员居住的云房庭院内后,太衍目光看着池中的三华金莲道:“多谢道友送宝之情,只是道友既然来了,便请现身吧,也好让贫道一尽地主之谊。”
    “哈哈哈。”一阵爽朗的大笑声从三华金莲内传了出来,然后三华金莲霞光异彩,景云腾空而起。
    一名身着兖服,头戴琉冕,妙相庄严,法身无上,周身有大光明遍彻诸天,颌下长须飘飘,眉目间有大仁慈像的中年男子踏着景云飞出了莲花池。
    太衍见了此人,着实大吃一惊,连忙上前稽首道:“不想竟是大天尊降临蔽处,贫道有礼了。”
    眼前这人,便是那: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第九十三章 金章
    玉帝亲自登门,而且还送了一株三华金莲,着实让太衍有些惊讶。
    不过惊讶也只是暂时的,在太衍稽首之后,玉帝也朝太衍打了一个稽首,道:“想不到道友也来了此界。”
    太衍笑了笑,引手道:“陛下请入殿吧。”
    玉帝并不客气,负手转身,与太衍一起并肩走进了太一殿。
    进了太一殿后,二人相对而坐,只听玉帝笑道:“朕本以为这七座大殿没有朕的份”
    太衍微微一笑,“若是没有陛下的一份,陛下当如何呢?”
    玉帝说道:“若没有朕的殿宇,那便不送三华金莲给你了。”
    “哈哈哈。”太衍大笑,然后朝玉帝道:“陛下怎知这太一观就是贫道所建的呢?”
    玉帝看着太衍,目中带着一丝明澈,道:“当初你上天宫去见东皇道友时,朕就知道了。只是你不欲使我知晓,故而我也没来烦你,正好太一观建成,道友又到了太一观中,就趁此机会,前来祝贺一声。”
    太衍毫不意外,前面已经说了,太衍如今道心显化入世,并不是本尊大道,如果是本尊大道前来,别说玉帝,三清与天道都不可能知晓大道行蹤。
    或者说世间万物皆有大道蹤迹,但却无法寻觅。
    太衍点点头,问道:“我看陛下也是以化身投影至此界,其他神佛也是如此吗?”
    玉帝道:“不错,朕本不想插手此界,但天庭诸神看道、佛两家都来了,所以他们也想来此界取些气运,朕怕他们来了下手没有分寸,故而也化身投影至此,看顾一二。”
    太衍说道:“陛下慈悲,佛、道两家,包括天庭众多仙神,不安分的大有人在。如果他们在此界大打出手,就是一场大劫难了。”
    玉帝淡淡一笑,道:“其实后来才知道,朕来不来都无关紧要,因为有一个人来了,而且不是化身投影。”
    “谁?”太衍问道。
    “太上老君。”玉帝说道,“他以真身穿渡虚空,避开天道监察直接降临了此界,且在八百年前传下了《道德经》五千言。”
    太衍闻言笑道:“老君本是太清道友的身外化身,有如此法力也不稀奇。”
    玉帝看着太衍,沉思片刻,说道:“我这次来,是有一事要拜託道友。”
    “哦?”太衍看着玉帝,随即说道:“陛下请讲。”
    只见玉帝手指一点,一张金碟从虚空中飞出,然后飞到了太衍面前。
    “请道友签下此章。”玉帝说道。
    太衍仔细一看,顿时面色怪异地看向玉帝,“这是陛下一个人的意思?”
    玉帝摇摇头,说道:“还有西方竖三世佛的意思,他们拉上了太上老君,我们一起向天道请了这玉碟金章。”
    太衍无语片刻,最后接过那玉碟金章道:“你们难得能坐在一起来达成一个目的。”
    玉帝笑眯眯的看着太衍,道:“难道道友不愿意签么?其实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道友若是不愿意签这金章,我们也不能拿道友怎么样。”
    太衍看着玉帝,道:“那我问陛下一个问题。”
    玉帝道:“道友儘管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