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道清理计划-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摩诃揭谛长眉凛然,面庞肌肉紧缩在一起,双目中陡然布满了紧张与凝重。

第一百六十三章 暂驻
    天地间的庚金之气迅速凝结,摩诃揭谛骇然的发现这些庚金之气已经达到了万物凝一的地步。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诵是般若波罗蜜多明句,是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摩诃揭谛双手合十,口中高颂经咒。
    而此时那些庚金之气已经从摩诃揭谛的周身凝结,下一刻,摩诃揭谛双掌朝前一拍。
    ‘咚’
    仿若天地一声闷响,摩诃揭谛双掌霎那间被震得粉碎。
    如果困住摩诃揭谛的是一座铁笼,那不管这铁笼多厚,摩诃揭谛都能一掌粉碎。
    但若是整片天地,或者说摩诃揭谛周身三寸以外的一切都是金铁呢?
    摩诃揭谛脸色极其沉重,他看着被震碎的双手,口中大喝一声:“唵、嘛、呢、叭、咪、吽。”
    六字箴言一经发动,摩诃揭谛周身金光大放。
    而整片天地的庚金之气也变得无比尖锐起来,随后在一阵轰鸣声中,无穷无尽的庚金之气瞬间落下,将摩诃揭谛肉身撕裂、粉碎。
    只有一道金光,护着摩诃揭谛的金身飞出了五行阵。
    摩诃揭谛金身飞出大阵,钟无艳见了并未追赶,只是在阵中说道:“时机未至,你纵然入阵,也难寻破阵之法。”
    摩诃揭谛金身落在云头,幻化出摩诃揭谛的模样,只见他对着钟无艳道:“我佛门入中土,这是天道大势,你纵然阻我一时,难道能阻我一世吗?”
    钟无艳道:“阻你一时也是阻。”
    摩诃揭谛合十念道:“阿弥陀佛。”
    然后金身卷起五万比丘,朝着敦煌飞去。
    摩诃揭谛带着五万比丘来到敦煌,落到敦煌城外的鸣沙山上。
    然后摩诃揭谛对着五万比丘道:“贫僧肉身毁于大阵之中,当要转世重修,凝塑法体。”
    一名比丘道:“上师此去,何时回归?”
    摩诃揭谛道:“中土大乱之时,便是我归来传道之日。”
    比丘说道:“弟子当在敦煌,静候上师法身归来。”
    摩诃揭谛点点头,说道:“善。”
    说完,摩诃揭谛满目慈悲,合十唱道:“南无阿弥陀佛。”
    唱完后,摩诃揭谛金身化作一道璀璨的金光,飞向了西域未知的方向。
    而那五万比丘,在摩诃揭谛离去的那一刻,纷纷盘坐在鸣沙山上,随后整个鸣沙山彻底响起一阵阵颂念佛经的声音。
    随着五万比丘不停的颂念佛经,整个鸣沙山上骤然风沙莽莽,尘土飞扬。
    到了第二天,当敦煌城的百姓们因为好奇昨晚的声音,从而走出敦煌城来到鸣沙山上时,却发现鸣沙山比以往高出了十多丈。
    随着钟无艳将佛门阻挡在河西走廊之外,中土玄门的布局也在加快。
    玄门与佛门不同,玄门大部分仙神都有天庭的正神之位,所以与其派人下界传道,还不如直接辅助天庭在中土立足。
    所以天庭开始在人间四处安置神灵,敕封大小诸神,也就是为此。
    但尽管速度已足够快,但天庭在人间的布置却不是你想就能做到的。
    不说其他,如胡晏这般的妖怪,整个天下又能有多少呢?
    所以看似玄门掌握了先机,其实这也是无奈的做法,依靠天庭的体系直接传播玄门大道。
    再说了,道门的修士一个个淡泊无为,你让他们下界传道,肯定没有佛门弟子积极。
    对于道门修士来说,修炼是第一位的,传道是第二位的。
    你爱信就信,不信就滚,哪有那么多的废话,难道我还求着你入我道门吗?
    似这般的淡漠之心,天生在传道上就比佛门劣势了许多。
    钱塘县,太一观。
    桓恕睁开眼睛,朝一旁正在清理香炉的红叶说道:“有客来了,你去代我迎接吧。”
    红叶‘哦’了一声,然后放下手中拂尘,转身朝太一观正门走去。
    来到观外,红叶一看到来人便十分吃惊,“府主不,神君”
    来人正是胡晏,胡晏有些惊奇的看着红叶,笑道:“我还说你去了哪里,原来是到了这里。”
    红叶笑了笑,朝着胡晏恭身一拜,道:“神君请,观主正在殿内静候神君大驾。”
    胡晏点了点头,看着红叶道:“不错,与以往想比,你成熟了许多。”
    红叶嘿嘿一笑,然后转身带着胡晏进了太清殿。
    胡晏一进太清殿,便感觉一道朦胧的神力落在了自己身上,随后这道神力将他内外扫了一个通透,便悄然消失了。
    胡晏心中一凛,抬头看了一眼殿内的太清神像,连忙作揖躬拜,然后才将目光落到了桓恕的身上。
    桓恕看着走进来的胡晏,身体一动不动,也不起来行礼,只是淡淡的看着。
    胡晏轻轻一笑,朝桓恕稽首道:“小神胡晏,见过观主。”
    桓恕见胡晏竟然先对自己行礼了,不由得心中有些惊讶。
    但礼尚往来,桓恕也只能起身朝胡晏稽首道:“小道桓恕,见过神君。”
    胡晏笑了笑,开门见山地对桓恕说道:“观主,我此次登门,是有一事相求。”
    “哦?”桓恕看着胡晏,有些惊异地道:“你身为钱塘水神,还有什么事让我帮忙的?”
    “这”胡晏语气一顿,道:“还请我慢慢说来。”
    桓恕点点头,指着一旁的蒲团道:“神君请坐。”
    胡晏坐了下来,然后才开始慢慢叙述起来。
    原来是胡晏刚刚上任钱塘水神之后,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一场洪灾。
    桓恕听胡晏说起洪灾,首先就想到了前段时间的那些难民。
    而爆发洪灾的地方,就是会稽郡的山阴县(后绍兴县)。
    胡晏虽能平息洪水,但却不能解救灾民,并且要将自己的钱塘水神信仰传播下去,仅凭他自己是非常困难的。
    不需要讲太多,胡晏说到这里,桓恕就已经听出了大概。
    “你是让我以你钱塘水神的名义,去山阴县拯救灾民,传播信仰?”桓恕问道。
    “对。”胡晏点点头,然后取出一斛珍珠,递给桓恕道:“这些你可以拿去置办粮食,运往山阴救济灾民。”
    桓恕目光落在那一斛珍珠上看了一眼,个个灵光含蕴,珠彩华然,每一个拿出去都价值千金。
    “呵呵。”桓恕淡笑一声,道:“倒是好打算。”
    胡晏坐直身体,看着桓恕说道:“观主有什么要求,尽可说来。”
    桓恕手指轻轻在腿上敲了敲,然后说道:“既然神君开口了,那我就不客气了,这个帮贫道可以帮,但有一条。那就是你把时圣湖水府撤掉,此后永远不再进入时圣湖。”
    胡晏闻言一怔,随后哈哈大笑,“原来是此事,好,我胡晏发誓,只要桓恕观主肯帮我济民安神,从今以后我胡晏便不再踏入时圣湖一步。”
    桓恕点头道:“好,何时动身?”
    “明日。”胡晏说道。
    两人都是快言快语,只有红叶一头雾水的在一旁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什么来。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数
    建武二十一年到建武二十五年,桓恕以太一观观主身份,从中原购买了大量的粮食,以钱塘水神的名义在山阴县赈济灾民。
    这几年里,桓恕帮助山阴县迅速平息了洪水,安定灾民,而且辅佐山阴县令稳定民心,重建家园。
    当然平息洪水的事情是由胡晏亲自来做的,桓恕要做的,就是在赈济灾民的同时,帮助胡晏将钱塘水神这个信仰打入百姓的心中。
    到了建武二十五年,肆虐山阴县近半年的洪灾以及后遗症都被消除,桓恕也是到了要回去的时候了。
    山阴县令农宣带着山阴百姓亲自为桓恕送行,之后又在山阴县建造了五座钱塘水神的庙宇。
    这些庙宇中的钱塘水神神像是根据胡晏的容貌雕塑的,这是桓恕离开时手绘的胡晏样貌。
    在桓恕回到太一观后,已经代桓恕坐镇太一观四年多的红叶已经获得了钱塘百姓们‘红叶道长’的敬称。
    在桓恕到山阴县的这几年,中间也数次回来太一观,所以并不是四年未归。
    看到桓恕回来了,红叶安顿好身边的香客,然后走上前来问道“这次又需要多少粮米?”
    桓恕摇头道“山阴县已经安定下来,无需再购买粮米了。”
    红叶想了想,道“那神君给的一斛珍珠,还有十颗剩余。”
    说着,红叶从道袍的袖中取出一个布袋,里面装着十五颗价值万金的珍珠。
    桓恕笑了笑,道“这些珍珠你收好就是。”
    “不还给神君吗?”红叶问道。
    桓恕摇摇头,道“你还他他也不会再要了。”
    “哈哈哈,还是令之兄知我。”身后传来一声大笑,然后胡晏便快步走了进来。
    “这些珍珠就赠与你了,日后你在人间行走也方便些。”胡晏朝红叶说道。
    桓恕看着胡晏,道“答应你的贫道已经全部做到,你也该兑现承诺了。”
    胡晏笑道“此事好说,但我这次来是专门向你道谢的。”
    “进去说。”桓恕指着太清殿旁的候见庭说道。
    时间转眼就到了建武三十五年,这一年的大汉帝国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
    正在大汉皇宫内设宴款待群臣的刘秀依旧是一副年轻人的模样,但是谁都知道,这位中兴汉室的皇帝陛下,已经六十五岁了。
    与原来的历史稍有不同,原来的历史刘秀在建武三十二年便驾崩了。
    原来跟随刘秀征战天下的老臣们一个一个立世故去,刘秀抬眼一望,大殿内全都是新一轮的朝廷官员,老人只有零星几个,已经凋零了大半。
    “陛下文治武功,统一海内,寰宇靖平,六合归一。巍巍功德,上及尧舜禹汤,下及秦皇汉武,真乃是千古一人。”一名太常寺的官员端起酒杯,朝着刘秀祝贺道。
    刘秀看着这名年轻官员,笑着说道“朕不求功德及天,也不想功盖圣贤。朕自中兴汉室以来,只求我大汉子民衣能避寒,食能果腹,如此便是朕最大的愿望。至于其他,朕不敢奢求。”
    “陛下圣德。”整个宫殿内的官员们全都起身跪拜,高呼皇帝圣德。
    刘秀看着眼前场景,脑子里却浮现出几百年后华夏大地四分五裂的模样。
    想到这里,他便心情激荡,但刚想开口说话,突然心头一痛,随后整个人都晕了过去。
    “陛下!”就坐在刘秀身边的皇后阴丽华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扶住刘秀。
    太子刘庄也快步上前,一把抱住自己的父皇。
    群臣大骇,纷纷起身围了上去。“陛下,陛下。”
    刘秀目光迷茫的看着大殿顶梁,在群臣的呼唤声中逐渐恢复一丝清明。
    他睁开眼睛,转过头去,伸出手按在阴丽华的手上微微一笑,然后转头对群臣道“朕天命已至。”
    “陛下!”群臣惊骇不已,纷纷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刘秀看着刘庄道“诸臣听旨,朕归天之后,皇位由太子刘庄继承。尔等务必勤勉辅佐,不得懈怠。”
    大殿内寂静无比,刘秀见没有回应,用尽力气喝道“都记住了吗!”
    “咳咳咳。”说完之后,刘秀立刻倒在了阴丽华的怀中,神情又开始恍惚起来。
    “臣等遵旨。”众臣连忙高声应道。
    刘秀深吸一口,然后抓住阴丽华的手道“皇后,朕宾天之后,新皇就劳你朝夕训导,莫使他辜负朕命,辜负天下百姓。”
    阴丽华早已哭的泪眼模糊,闻言只能一个劲的点头应声,双手死死的抱住丈夫的身体。
    刘秀感到一阵眩晕袭来,他连忙说道“速去玉常宫,诏三位护国道长入宫觐见,另着三位道长传信吴郡,朕要见大真人。”
    “遵旨。”一名低声抽泣的大鸿胪官员领旨,然后迅速起身朝宫外而去。
    大汉皇帝病危这个消息立刻在雒阳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位天子少时起兵,中兴汉室,数十年来整个帝国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风调雨顺。
    百姓们对这位皇帝也是无比的拥戴,一时间所有的人都在为刘秀祈祷着。
    但天命就是天命,不会因为你受百姓爱戴就会更改分毫。
    一封发自玉常宫的书信以瞬息百里的速度飞往吴郡,到了吴郡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凌晨。
    红叶正在太清殿外将一桶从山中打来的清水倒进水缸内,正当她转身的那一刻,一道白光从北方飞来,直直的砸在红叶的额头上。
    红叶痛呼一声,然后揉了揉额头,等她低头一看,只见一封帛书正静静的躺在地上。
    红叶捡起帛书,只见上面写着“玉常宫秉大真人敬启。”
    “大真人?”红叶看到这个名字,立刻朝太一殿跑去。
    太一殿内,桓恕正在为太一神敬香,此时红叶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朝桓恕道“观主,刚刚有一封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