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他们做好踏向三品的准备。
  那时候,他们会取回力量。
  然后,他们便无法再轮回了。
  一旦陨落,便会真正的陨落……
  当然,
  “不入轮回”并不是佛门修士该有的力量,只不过……这是佛文明赋予每一个“准佛陀”的力量。
  换句话说,“不入轮回”是佛文明的特质,而并不是个体的特质。
  ……
  以凡人的视角观之,似乎转世重生会浪费很多时间。
  但修士修炼哪个不是按百年计算的?
  更不用说四品之上的仙人了。
  这许多世,也不过是佛文明的特殊修行方式罢了。
  在时间上,未必落后于其他文明。
  ……
  那么,
  准佛陀们一次又一次的转世,修的是什么呢?
  佛土称之为善行。
  可善行又是什么,如何修?为何普通人修了便不行,准佛陀们就可以呢?
  这一点,却是秘密。
  但可想而知,这定是从四品踏向三品的佛门法门罢了。
  ……
  准佛陀们在安心轮回,可佛土之上还有另一种存在,那便是——金刚。
  南国佛土的上层有句话,叫做“金刚常在,佛陀不灭”。
  佛陀不灭,说的便是佛陀的轮回。
  金刚常在,指的便是金刚的长生。
  金刚,是佛门很特殊的一种存在,他们又被称为护法。
  他们的寿元比凡人长很多,能和修士媲美。
  他们的品次也超过了武道境界。
  据传,他们是被真佛所点化,所以成为了佛门护法。
  这些佛门护法,神通广大,力量强大。
  可没有人知道……这些护法只能在固定区域里维持力量,而且他们只能是护法,并不能从护法突破到佛陀。
  他们的力量也几乎是无法寸进……
  真的修佛陀的,那叫禅师。
  ……
  除却万佛大殿的“准佛陀”们,还有金刚之外,
  佛门还崇拜真正的佛,这些佛都是踏过了“涅槃境”的高品境界存在。
  为了和万佛大殿的“准佛陀”们做出区分……
  这些被称为古佛。
  而古佛之中,最顶尖的则被称为“世尊”。
  ……
  世尊,其佛像大多极大,且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存在于南国佛土最最尊贵的、也是香火最最浓郁的地方。
  ……
  世尊有三,为过去世尊,现在世尊,未来世尊。
  小雷音寺,娑罗双树园,乃是朝花节圣地之一,无有大机缘者不得入内。
  而这其中,便卧着现在世尊的佛像。
  其神色安详,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其名……如来。
  ……
  ……
  有趣的是,这个光明、善良且充满禅意的文明也有着“影子”。
  并且,这些“影子”时常地存在着。
  这些“影子”被称为“孽”。
  孽有三种:身孽,口孽,意孽……
  不知为何,在佛土上,这三种“孽”的力量格外邪恶,甚至能够彻底地影响到活人,让活人陷入疯狂而变得邪恶。
  佛在转世,这些“孽”却不会转世。
  只是随着佛的转世,这些“孽”却会越来越强。
  所以,若是从南国的最上方俯瞰,可以看到一个奇妙的景观。
  那便是“小雷音寺”、“光明寺”、“梵念寺”三座供奉着世尊佛像的寺庙成三角形,而中央便是万佛大殿。
  据说……万佛大殿的另一个作用便是“镇压孽”。
  谁镇压?
  金刚镇压。
  除了金刚,还有一个佛陀。
  这佛陀放弃了踏入三品的机会,只因为“孽”快要破土而出。
  为了镇压“孽”,这个佛陀在万佛大殿旁建了个草庐,日夜诵经,其名……地藏。
  地藏菩萨,也是佛土上公认的最强者,其实力深不可测。
  可是……他却是放弃了轮回,放弃了再进一步的机会,这是牺牲了自己。
  ……
  此时,清晨,
  南国的秋雨凄冷的落下,于茅草草尖凝聚,又慢慢滑落,一滴一滴被萧瑟的风垂落,在茅屋前坑坑洼洼的水塘里泛起白色的小花。
  而昨夜,在冷月江上又发生了数起凶杀案。
  有人心中生出偏执之念,而对亲人举刀相向,然而清醒后却见得亲人倒在血泊之中,那人受不了这痛苦,便也自杀而亡。
  有兄长觊觎弟妹,而雇佣杀手,杀害弟弟,继而谋财害命,却又被查出,而菜市口问斩。
  有不知多少人冰冷的深夜在啼哭,悲鸣……
  如此种种……
  老僧垂眉,轻抚着一只虎头犬身独脚的异兽,感知着佛土上发生的诸多罪孽……而这些罪孽便是会沉淀入大地,继而汇聚于这万佛大殿下,成为那“孽”的一部分。
  他日日夜夜诵经,不求其他,只求能够度化这些孽,让它们可以消散。
  可是,事实却不尽人意。
  各种因“心神不正”而生出的案件越来越多,这意味着……镇压于大地之下的“孽”正在缓缓地逸散而出,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待到孽彻底破土而出,那整个南国便会从“佛土”变成“魔国”。
  便是目前还没有变,但却有不少掌权者的心思开始发生变化,他们变得极具侵略性,甚至在暗中筹划着什么,以至于江南江北的局势越发紧张起来。
  而一旦大战爆发,又是多少无辜生灵受到牵连?又有多少孩子会失去父母,多少父母会失去孩子?
  老僧满面慈悲,轻诵一声,“阿弥陀佛……”
  然后微微仰头。
  他心底还有些莫名地不详预感……
  似乎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发生了一些事。
  正常来说,每隔二十年左右,便会有一到两位佛陀的转世降临人间。
  可这一次……已经过去四十九年了。
  再过一年,便是五十年了。
  可这些时间里,竟没有一个佛陀转世。
  他心底有些不安,可是他无法离开这坐镇之地,去寻找古佛或是世尊。
  老僧白眉微垂,轻松诵道:“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
  正在此时,忽地门外传来喧闹的声音。
  好似是有人在雨水里快速地奔跑着。
  未几,气喘吁吁的声音便传来。
  “礼敬地藏菩萨。”
  来人是万佛殿的一名苦行僧,也是平日里常来听地藏菩萨念经的一名僧人,他没有修行什么功法,却一心向善,很有佛缘,故而地藏便也愿意他在门外听经。
  “菩萨……佛……佛……”那苦行僧戴着斗笠站在雨中,上气不接下气。
  茅屋内,老僧暗暗舒了口气。
  他露出微笑,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是万佛大殿的哪位佛?”
  苦行僧道:“不……不是万佛大殿,万佛大殿的佛像一尊都不曾亮起。”
  地藏愣了下,掐手算了算,却只觉“天机混沌”,难以探查。
  他又摸向面前那虎头犬身的独角异兽,细细感知,却还是无有收获。
  而门外,那苦行僧终于喘过气来了。
  “地藏菩萨,是娑罗双树园的娑罗树开花了……就在今早,突然开花……如今那些花开的秋雨里,于睡卧的世尊头顶撑开。”
  “许许多多的飞鸟不知怎么回事,都纷纷站到了娑罗树上,撑开羽毛的双翅,铺天盖地,为睡卧的世尊遮挡秋雨,此情此景,实在是壮观无比。”
  苦行僧还在说着……
  老僧却是彻底愣住了。
  娑罗双树园?
  小雷音寺?
  世尊?
  如来?
  这究竟是?
  ……
  没过多久,又一名佛门的僧人面带喜色,欣喜若狂地冲来,跪在了茅屋前。
  可能是想起茅屋中人的身份,那僧人收敛喜色,尽量放平语气道:“礼敬地藏菩萨。”
  老僧笑道:“娑罗双树园,世尊醒了吗?”
  那僧人压抑着兴奋道:“醒了!真的醒了!!《恶世经》中说,过去世尊已在过去,现在世尊正在过去……所去之处,正是恶世。所有人都以为世尊这一去便是不复返了,可世尊醒了,醒了!
  方丈正在看佛光,一会儿就有消息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佛土当要大兴,当要大兴啊!”
  老僧即便再如何古井无波,但想到这四十九年来无有佛陀转世,现在竟是盼来了世尊,那“孽”便定是能够镇压住了,那无数生灵便可免遭涂炭,如此……他心底实是欢喜,便是面带了微笑。
  可是,他心底犹存疑惑。
  世尊并不会转世,那又为何会醒来?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可不论发生什么,若是此生能亲眼见到世尊,得蒙世尊指点,心底也当是极为欢喜和满足了。
  又过了一小会儿,一名穿着七宝袈裟,拄着九环锡杖,神色沉稳而平静的僧人踏步而来,那僧人转瞬到了茅屋前,先是恭敬道了声:“礼敬地藏菩萨”。
  然后又道:“世尊如来,已然醒来,佛光虽是黯淡,但却指向北方。”
  老僧道:“可能确定所在?不论世尊身在何处,我南国必须尽早迎回世尊。”
  七宝袈裟僧人道:“方丈观之,说是在皇朝都城区域,可若再要确定所在,却是不行了。”
  老僧想了想道:“阿弥陀佛,此事还需去请国主。”
  七宝袈裟僧人道:“我立刻去。”
  说罢,他转身,身形化作幻影,在秋雨的旷野上飘忽不定,转瞬便消失不见。
  ……
  皇朝。
  皇都周边
  孤崖上。
  白渊好奇地感受着自己脑海里多出来的一道“念头”。
  这“念头”不属于别人,而是彻彻底底的属于他,可是却玄之又玄,之前宛如种子,现在却随着他感悟了【如来禅术】而开了花。
  这念头充满禅意和光明,在“花朵”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似乎却还未结果。
  他细细体悟着,很快明白这“念头”之于【如来禅术】就如“白王血”之于【梦境玄种】,都是构建该本命法术所必须的客观之物。
  他没有这物,而【妙道】为了让他学会【如来禅术】,便给他再次无中生有了一波。
  这“念头”仅仅是一个念头,可却似乎已然看破一切,看空一切,包罗万象,一念花开。
  “也不知这曾经是谁的念头……若是根据功法名,便是如来么?”
  “唔……随便吧……我该回去了,四天时间已过,无情该等的着急了。”


第179章 风起南国,梦三出发
  南国,秋雨初歇。
  一场明明是冰凉肃杀、会使得万物凋零的雨,却使得娑罗双树园中千花怒放,姹紫嫣红。
  睡卧在花丛与百兽中的世尊,神色安详,周身氤氲着柔和的佛光。
  这光能净化身心,净化思虑,能让置身于此的人心中平和,即便曾经遭遇过苦难,亦是如隔一世,再见已如局外人,而作前世观。
  这光并不猛烈,远远比不上万佛大殿中佛陀转世现世时的奇观。
  那些奇观大多是七彩佛光冲天而起,大殿之中佛像“嗡嗡”长鸣,举国可知,欢庆鼓舞。
  可这里……
  世尊的佛光只是萦绕在周边,别说冲天而起了,便是连小雷音寺都未填满。
  寺中,有高僧猜测这是世尊的不欲张扬。
  可还有高僧担忧世尊在去往“恶世”时,遭遇了什么,祂如今处于最虚弱的阶段,所以才会回到人间。
  许多高层的存在都是知道的,人间是武者的地界,修士自在人间之外,而达到了三品的仙人则可能在星空之中。
  但是,星空虽在人间之上,两者之间虽看似能彼此互见,可其实之间并没有直接能达到的道路。
  世尊根本不会来人间,祂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世尊才会来此?
  然而,除了以上两种意见外,更多的高僧则是认为“世尊之意,不可揣度”,世尊和祂们在生命层次上早已不同,据传世尊是从远古时代便存在了的,活至现今已逾百万年。
  蜉蝣不知朝夕,夏虫不可语冰,别说他们,便是菩萨比起世尊,也终究是差了许多许多许多。
  既然相差如此之多,又岂能去理解世尊的所作所为呢?
  ……
  万佛大殿附近。
  西风里,南朝国主看着远处的旷野上忽地出现了一间茅屋。
  国主顿时肃然,往前而去。
  整个南国,知这“茅屋”的人极少,因为平日里即便有人经过,若无佛缘,便是无法见这“茅屋”,更无法听茅屋中的那位诵读经文。
  可国主却自然知道。
  他以信徒的姿势,恭敬行礼,叩拜。
  他还记得他很小的时候,父亲还是世子的时候来此拜过。
  后来,他曾来过多次,却不得见这位。
  此时显然是发生了大事,否则怎可能是“妙树和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