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启者说-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马规制严谨,纵然万千战马踩踏地面泥泞奔袭,却自有阵形,毫不紊乱。也得益于这样整齐的规制,身为老兵油子的老张头才能按照队列大致地估算出那些骑兵的数量。
  但他越数越是心惊——这支骑兵的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竟足足有两万之数!
  “是九原城的征南骑兵?”老张头震惊地看到了那高高飞扬的旗帜,摇头自言自语道:“可……可九原城距离定安数百里,他们……是什么时候出发的?怎么可能今夜赶到?”
  想到这里,他有些慌乱地扯了一下身旁的小卒,骂道:“他娘的……最近是不是有什么旨意召回征南骑兵的?”
  小卒早已经惊骇得不知所措,被老张头一扯,更是语无伦次:“我……我……不知道啊……”
  “没用。”老张头用力地甩手,其实他也知道自己骂得有些不讲道理,就连他这个老兵油子都无从得知的消息,这样的新兵蛋子又怎么会清楚?
  他咬着嘴唇,知道自己现如今什么都做不了,只能静静地瞪大眼睛,看着那些骑兵一直奔袭到城墙脚下。
  一刻钟后,浩浩荡荡的骑军先后勒住马匹,顿时,惊天的马蹄声戛然而止,当先一名骑军将领坐在一匹产自北蛮的高头大马之上,一身皮甲虽被雨水浸湿有些暗沉,马鬃也耷拉着,但他身上的逼人气势却分毫未减。
  就在两万骑兵静默的注视之下,他一夹马腹,驱动战马一路走到护城河边,看着那高高指向天空的吊桥,沉默不语。
  老张头赶紧将目光移了过去,强自振作精神,露出几分尴尬的笑容,喊道:“是……是征南骑军的项将军吗?”
  城下的将军这时抬头笑了笑,原本的冷峻在这一刻如冰雪般消融,反倒是变成了一种懒洋洋的感觉:“项将军有其他的事情,我是他的副将,姓刘,名沛公。”
  “哦哦哦!原来是刘将军!”作为老兵油子,当然对军中那些厉害人物的名字十分敏感,“早有耳闻,早有耳闻!刘将军乃是项将军麾下智将,目光长远,用兵奇诡,实在是……”
  “好了好了。”刘沛公摆着手打断老张头的话,笑着道:“不必恭维,我不过是个副将,哪儿当得起那些个名头?你还不如留在肚子里,等见了项将军之后再说吧。”
  “这……难不成项将军也要过来?”老张头一惊,心中更是骇然,那个被誉为“霸王”的项将军也会过来,岂不是说,征南骑军全军出动,连个镇守营帐的大将都没留在驻地了?
  他小心地扫视着城下那黑压压一片的骑军,背后起了一层又一层的冷汗。
  “别看了。”刘沛公笑着道:“项将军如今也已到了定安,我们约好各带两万骑兵,我从北门进,他从东面,你看看,东边的烽火是不是已经起来了?”
  “这……”老张头下意识地就转头遥望东面。
  “哦……不对。”刘沛公思索了一会,突然一拍自己脑门道:“南门应该也有三万骑兵,不过不是我们征南军,这么看来,几乎到处都是烽火……”
  “什么?”老张头倒吸一口凉气?还有骑兵?而且那两边加起来一共有五万?
  那么再加上这里的……
  他发觉自己脑子已经不够用了。
  当然,他不是因为算不清二加二加三这道数术题,而是此时的状况实在太出乎他的意料。
  他可从没听说国主或者军部有下过什么诏令,要大规模召回驻外的军队……
  七万骑兵何其壮哉?若全部进城,定安所有大营一齐空置也装不下啊!
  其实,唐国骑兵的数量并非有多么夸张,随便拉出来就是几万几万的数,据他所知,本国骑兵总数大约九万,而现在,除了分散在边境的守军……可以说唐国所有的骑兵都已经来到了定安城下?
  刘沛公在马上朗声一笑,道:“还等什么呢?还不放下吊桥,开门让我们进城?”
  老张头苦笑起来,只能是例行公事般地问道:“不知……刘将军深夜入城,所为何事啊?”
  “何事?”刘沛公一扬马鞭,脸上还是带着笑,“你不清楚?我们这七万大军难得齐聚定安城,总不会是为了过来郊游一趟的。”
  说完,他的面色一肃,懒散之色渐渐消失,转而是如炸雷一般的暴喝:“奉上谕,叛军作乱,其心当诛!命我等三日内搬兵回都勤王,扫除逆党,以护我唐国社稷千秋!”
  李求凰走出御书房的时候,太阳在远处微微冒出一点头,却已经映亮了远处的天空,仿佛燎天的火焰,给云层覆盖上了一层鲜艳的颜色。
  平整的石板路还是湿的,但因为一夜暴雨而引起的阴冷,却已经散去不少,微风也变得温柔起来,不再如昨夜一般割人。
  “群芳使团的人安排的如何了?”李求凰看着身后亦步亦趋的玉辇,摇摇头,不耐烦地摆手,他一向讨厌这些繁复的东西。
  而宦官们自然不敢违抗,恭敬地行礼后,就扛着玉辇离去了。
  右仆射王云两步上前,轻声道:“已重新辟了一处府院让他们临时歇息,虽然有些伤亡,但好在不严重。还有那名被巡防营扣押的女官,也已放了回去,还派了宫里的太医过去医治……”
  “那就好。”李求凰微微点头,道:“自家的事情,却影响到了群芳的使团,孤也有些过意不去,你让鸿胪寺卿安排一下,写一封国书,发往群芳给他们国主,以示宽慰吧。”
  “是。”王云恭敬行礼,然而他却没有停止说话,“不过国主,这国书之中,需不需要提及一些别的?”
  李求凰脚下一停,清淡道:“你想说什么?”
  “昨夜叛军虽伤损了群芳使团,然则这毕竟不是国主您的意思,群芳纵有怨言,最多也只是民间抱怨两句作罢,群芳国主是个识大体的人,不至于在这件事情上跟我国纠缠……”
  李求凰笑了笑,道:“你说的不至于,其实是不敢吧?”
  王云声音微微一顿,继续道:“臣没有这么说。”
  “罢了。心里既是这么想的,说与不说,也没什么分别。”李求凰道:“还有呢?你还没说完吧,继续说下去。”
  “是。”王云声音平静,却无形中带上了几分威严,“群芳与我国交好,仅仅是因为我唐国强大,不得已才会依附。昨夜叛军攻击使馆,群芳众人之所以能够保全自身,乃是因为叛军万万没有想到群芳会在定安城中留有密探。”
  “这些密探数量虽不多,但个个身手不凡,潜藏于市井,显然居心叵测。国主……还是要留心些才好,臣建议,是否也在国书上稍微提一提此事,不必质问,只要让群芳认清形势,知晓定安是我唐国国都,他国密探若是潜入,等同谍子,更是对我唐国大不敬……如此,让他们收敛些,自行召回密探,便算是大事化小了。”
  李求凰听得有趣,突然转头,笑着喊了一声:“王云。”
  “臣在。”
  “李岐说你是奸臣,是杨贵妃一党,可为何如今在孤看来,你倒是从未有任何一件事情偏袒太真哪?”李求凰意味深长地笑着,“为什么?”
  王云抬眼,李求凰接着道:“若你是想在孤面前装得铁面无私,那大可不必,孤没那么小肚鸡肠,你有今日的位置,本就是太真全力举荐,对她怀有几分知遇之恩其实也没什么。群芳乃太真的母国,你这么做,就不怕对不住她?”
  王云恭敬地回答:“贵妃娘娘对臣确有举荐恩情,可提拔臣的一道道令却都出自国主之手,若说是知遇之恩,也是国主的知遇之恩,而非贵妃娘娘。臣为官多年,一直未有什么丰功伟绩,不得擢升想来也是臣确实能力不足。国主任臣居于右仆射高位,臣已惶恐至极,多年来不敢有半分懈怠,若是有所偏私,岂非辜负国主的恩情?”
  只是这一番慷慨言辞,却并没有感动李求凰。


第298章 太傅之位
  秋日的天空高而远,李求凰站在风中,好似一尊威严的雕像,他抬头仰望日出前的天空,轻笑了一声,对于王云的话他也不想作什么评价,更不会去反驳。
  良久,他淡淡地道:“你下去吧,孤还有些事情要做,留了你一夜,也该放你回去歇息了。至于国书的事情,就按照你的意思,告知鸿胪寺卿,让他们照做就是。”
  “是。”王云停下脚步,他在原地作揖,动作恭敬。
  然而就在他弓着背向后方倒退着转身到一半的时候,他又听见了李求凰的声音。
  “对于蔡邕的处置……你可有异议么?”
  王云重新转过身来,眼神凝望着李求凰,不知怎的,他突然感觉李求凰的周身隐约带上了一股凌冽的气息,好像一柄藏锋的宝剑出鞘了三分,只等下一刻显露出他深藏已久的寒芒。
  那轮红日终于是爬上了云头,照亮了天地,也驱散了阴影,李求凰逆光而站,衣袍猎猎。
  昨夜之后,他没有继续穿着国主长袍,而只是着了一件单薄衣衫,可他依然像是一位巨人。
  他仍然是唐国的巨人,这么多年,他从未真正倒下过。
  李求凰再度开口道:“孤想听听你心中所想。”
  王云胸中寒意大盛,不敢再看,慌忙低下头道:“蔡柱国多年为国为民,劳苦功高,如今封为太傅,实乃唐国之幸。”
  李求凰点了点头,嘴角含笑,却笑得冰冷:“也是你的幸运,右仆射王云,处事干练,忠君体国,即日起,为左仆射,领百官处政务!”
  一句话毕,他重新迈开脚步,转了个方向,很快消失在了宫墙院落的转角。
  红墙青瓦清冷依旧,只有一缕清风吹动地上的落叶,轻轻地覆盖在他踩踏过的足印之上。
  然而站在原地的王云却感觉自己的背心在这一刻,尽数湿透!竟久久回不过神来。
  天牢。
  李岐望着桌上的酒肉,一时有些失神。
  此处不是什么街边酒肆,更不是他的军营大帐,这他十分清楚。
  可当他被几人押送进这一间过分干净整洁的牢房时,第一眼便看到了桌子上的牛肉、菠菜、面饼,甚至还有一坛子温在红泥小火炉上的高粱酒,这就让他有些迷糊了。
  什么时候天牢待遇变得这样好?是唐国太过富裕,还是唐国天牢不再关押犯人,改行当了客栈?
  他苦笑一声,自语道:“想那么多做什么?一介死囚,难不成还怕他们在吃食里下毒不成?若是能服毒而死,倒是不必去断头台受那那些百姓目光了……”
  他不怕死,只是怕死得屈辱。
  “喝!”他豪迈地大笑三声,这么多年,他难得有这样全身心放松的时候,什么都不必想,什么都不必为难,什么军部,什么唐国,什么天下,与他都再无干系。
  只剩下生死。
  不就是生死?
  熟透的牛肉味道很香,入口劲道,他举起盛满高粱酒的碗咕噜咕噜地喝完,只感觉那股香甜和辛辣的味道混合着牛肉轰然一声从他的胸膛一直到蔓延到小腹,顿时全身都暖洋洋的。
  他记得当年第一次打了胜仗,李求凰亲自为他们庆功,站在高高的台上,那位潇洒国主声音雄壮:“唐国的将士们!今日!孤敬诸位!”
  那时候也是这样的高粱酒,并不名贵,却温暖而辛辣,入喉的时候就像是锋利的刀子。
  众人喝完,猛然把手中的陶碗摔得粉碎,军旅之中响起一阵轰天大笑,国主笑得更是响亮。
  李岐想起李求凰那天的诗句,笑着拍手吟唱起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牢门之外,却有人用脚步在配合他的拍手,声音恰到好处地接上:“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斩百万兵!”
  李岐瞳孔一缩,转头去看,李求凰一身素袍,正站在牢门外,微笑着看他。
  “开门!”李求凰朗声喝令道。
  “国主。这……”天牢的带刀侍卫看着李求凰孑然一身的样子,一时有些震惊,这可是天牢……而且里面关押的人,还是昨夜最大的叛将李岐啊!
  这一开门,国主安危如何保障?出了问题,谁又敢担负这个责任?
  “开门吧。”李求凰眉眼温和地看着侍卫,又重复了一遍,似乎是看出了侍卫的担心,接着道:“虽说孤被称作诗仙而不是剑仙,但好歹孤从小随剑术老师练习过击剑,还不至于不能自保。何况……”
  他看向满脸震惊的李岐,道:“都这样了,他该不会丧心病狂到要杀了孤才是。”
  “是……”侍卫哑口无言,实际上却是暗自腹诽:您练习击剑?可这么多年从没听过见过您的剑术如何出彩,先前传闻那位“屠夫将军”程双斧就是因为败在您的手下才被招揽入宫,可谁知道这事儿是不是被坊间传得有些夸大了?
  一个是养尊处优的国主,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