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启者说-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穿云破雾。哎呀,你还是没领会到这名字的精髓。”黑袍人发出慵懒的笑声,“要刺出这一剑,你得除去所有杂念。虽然怀着必杀的心思是不错,可这终究还只是一个‘人’的勇武和决绝。这一剑名为穿云,能在天际穿破云雾的一剑,怎么可能是一个普通人能刺出来的?”
  秦轲涣散的目光慢慢凝聚,他猛地抬头望向黑袍人,原本绝望的眼神突然变得不可置信。
  “怎么。不认识我了?”黑袍人发出一阵笑声,随后伸出一只手,示意秦轲握住,方便拉他起来。
  然而秦轲却根本没有去握那只手,而是像一只受惊的青蛙般直接从地上蹦了起来,一把打开那只白皙的手掌,破口大骂道:“高长恭!你他娘的脑子坏了吗!大半夜的在这里装神弄鬼搞什么玩意儿!”
  没错,他记得这个声音,也难怪他用尽全力做出的应对被化解于无形之中,只因在这个人面前,他简直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孩。
  黑袍人终于掀开了自己的兜帽,那张融合着英武、柔美、俊秀、刚毅的面容,终于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他的眼前。
  几个月不见,高长恭仍是那位让荆吴万千女子心仪的“美战神”,尽管他一身都笼罩在阴森的黑袍之下,可这样的装扮竟丝毫没有影响他那张漂亮得不似凡人的脸庞,甚至给他增添了几分冷艳的魅力……
  只是秦轲的心里如今更多的是愤怒,虽然不清楚高长恭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但显然高长恭之前的一系列出手动作都是在故意戏弄他。
  看着秦轲叫骂了一句后那憋屈丧气的样子,高长恭脸上笑意不减,反而语气更加轻佻:“哟,还有力气跳起来呐?看来问题不大……不错不错,虽剑意仍旧欠缺,但挨打的样子要比以前好看多了……”


第464章 战神提枪,鬼骑远征
  早在一年前沧海与唐国结盟之初,诸葛宛陵就已经与高长恭密谈过好几次,许多部署逐渐成形,如今一切的发展都朝着他既定的方向,仿佛是一只从山顶缓缓落下的雪球,越滚越大,却也在他们的眼中越发清晰可见。
  因此,当锦州那边王玄微加急的书信送到诸葛宛陵案桌前的时候,高长恭率领的荆吴大军早已出城多日。
  而街边的小酒馆、码头客商们休憩的凉亭里,依旧随处能听到有关那天荆吴大军出城的盛况。
  那一日,满街都是前来观瞻的人群,满城百姓皆有着一颗颗热血高亢的心,虽然衙门已经临时向其他方面请求调拨了人手,可面对汹涌人潮还是杯水车薪,街道两旁穿着差役常服的军士们只能紧紧地握着手里的棍子,用上了吃奶的力气,将那些伸长了脖子、喜形于色的人群压制回去,免得他们干扰大军通行。
  当建邺城的百姓们得知了唐国这一次打算与沧海一同从墨家下手,先踏平墨家疆土再侵犯荆吴之后,一个个群情激愤,纷纷大骂唐国自不量力,大骂沧海唯恐天下不乱,一边期盼着高长恭大将军能领着大军痛击两国,给他们点厉害瞧瞧。
  平日里不大有人光顾的小茶馆此刻倒是聚集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寒门士子,掌柜的满面红光,甚至在门口挂了一块牌子,写道:送大将军远征,望其凯旋而归,今日茶水、糕点分文不取。
  众人都称赞掌柜大义,可不少人饮着不要钱的茶水还嫌不够,硬是让老板热起酒来。
  酒过三巡,议论声跟着大了起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儒慷慨激昂道:“唐国算什么东西?前朝的乱臣贼子罢了!换作老夫三十年前的时候,非得提着大刀,一路杀到他们定安城的王宫面前不可!”
  当然,这份慷慨激昂配上他老态龙钟的样貌,只能沦为茶馆众人的笑柄,茶馆的空气顿时快活起来,还有人揶揄道:“三十年前?这位老丈,那时候你怕是也得有个四五十了吧?你说你,现如今到了这个年纪,文不成武不就,也没能在朝廷谋个一官半职,放什么大话?”
  “我……”白发老儒满脸通红,环视满座,暴跳如雷,“我只是看着老,今年才六十一岁!三十年前我正值壮年,怎的就提不动枪了?君子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儒生照样能上阵杀敌,保家卫国。想我少年时,射御两门功课,可在同辈中一骑绝尘!那时候你们这些小毛头都在哪儿?估计还在穿开裆裤吧?”
  茶馆内又是一阵哄然大笑,有年轻的士子笑着答道:“那是,那是,小生三十年前尚在娘胎,任你胡诌,我也看不到啊。”
  老儒看众人无一人相信,急了眼,挽起袖子就想冲上去揍人,倒是很快让一旁的伙计给拦了下来。
  这老儒也是茶馆常客,与他说话伙计也不会有太多讲究,一脸赔笑道:“哎哟爷,你跟他们争什么,你这老胳膊老腿的,冲上去又能打过谁?”
  老儒愤怒道:“士可杀不可辱,我要今日死在这儿,全当给大将军壮壮军魂,让他知道,我荆吴百姓都是有骨气有血性的!”
  这话倒是说进了众人心里,大部分客人也不再发笑,刚才的年轻人出言安慰道:“老丈,你也不必生气,说到底咱们都是些没机会上战场的人,谁能比谁强呢。我倒是觉得,咱们这么多年圣贤书不能白读,现如今,丞相不是也在要求各地官员举荐人才吗?若有幸能谋得一官半职,哪怕只是个芝麻大的小官,也可为荆吴尽心尽力,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对,没错!”
  “那是当然!”
  众人齐声响应。
  士子们之所以在建邺城高谈阔论,也是怀揣着为官为仕、企望报效国家的心思,素闻朝中气象清明,众位官员在诸葛丞相的统领下大多没什么架子,时常徘徊于市井,体察民情民意,假若某日能被哪位大人看中,举荐一番,从此便可踏入朝堂,扶摇直上。
  尽管这种机会极其渺茫,可热血士子,胸中满腹经纶,又有谁人不曾做过步步高升的美梦?
  即便是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丞相,早些时候也只是个地方官吏,后来辞官归隐,又受到一大江湖帮派的邀约,去做了一帮之主,此番经历,堪称传奇。
  那么谁又能断言,将来他们这些人里不会出一个新的国之栋梁呢?
  “来了!来了!”
  这时,茶馆外传来了人们激动的喊声,所有人听了都是面色一变,不管是坐在一楼的还是二楼的,都往窗子边凑,想要占据一个观看的好位置。
  确实是来了。
  凭栏望,一支骑军身着青黑两色的铠甲正缓缓行来,延绵不绝。
  荆吴的青州鬼骑。
  纵然看清了他们铠甲之上纹着的那头青面獠牙的恶鬼,百姓们依旧发出了震天响的欢呼声。
  “大将军!”
  “大将军来了!”
  “青州鬼骑啊!是青州鬼骑!”
  队列最前方是高长恭,他一马当先,手中提着一杆通体银白的精钢长枪,座下一匹浑身火红的战马,四蹄强壮犹如一头上古恶兽,它的每一次呼吸,都仿佛能带起周身环绕着的气流,甚至在阳光下显得有如实体。
  它很兴奋,因为他的主人再一次坐上了他,而那杆闪着银光的,也是一如当年的杀人的长枪。
  它的眼中满是期待,马头高高昂起,龇牙咧嘴。这么久了,它一直希望再度驰骋疆场,用它坚硬无比的马蹄踏碎山河。对它而言,那片充满血腥和硝烟的地方才是属于它的地方,它从没喜欢过自己住在将军府的马厩,虽然那马厩豪华舒适,给它提供的精料源源不断,但它内心深处,渴望远方带着血色的天空。
  高长恭像是感受到了它的心情,嘴角微微带笑,伸出一只手轻轻抚摸了两下它的鬃毛,一边向街道两边的百姓们点头致意。
  年轻人们热血沸腾,老人们则在欢呼声中默默抹去眼角的泪水。
  “当真是战神啊!”茶楼上的一名士子感叹道:“据说这匹战马,是大将军当年一个人在北方草原驯服的一头妖兽,凶猛异常,一脚足以踏碎虎豹的天灵盖,当它奔跑起来的时候,蹄声如雷,速度迅捷犹如闪电……”
  “你们看见大将军手上那杆枪了没?据说那杆枪用的是世间罕见的精钢,重得连十个抗大包的汉子都抬不起来。”
  “这么厉害?那枪到底有多重?”
  “我哪儿知道呀,我要是知道,我不也得是战神了吗?”
  原本的禁军统领朱然,此时行在高长恭半匹马之外的距离,低声道:“北边探子传来消息,沧海这次至少出动了十万骑兵,分成三路,其中有一路经过沼泽,马蹄踩出的痕迹……比所有的骑兵都深。”
  “是虎豹骑?”高长恭的脸上仍然带笑,说的话却是:“以前没机会与这支名震天下的铁骑照面,现如今有了机会,我突然有点笑不出来了。”
  “是。”朱然低声道:“以青州鬼骑的冲击力,恐怕连他们最外层的军阵都突破不了,哪怕是弩箭也射不进他们那身厚重的铁铠。草原上传说,当有一万虎豹骑冲锋的时候,五万步卒都抵挡不住,只能像蝼蚁那样被踩成肉泥。”
  “这么听来,天下三大骑军之一的我们,只是徒有虚名?”高长恭无奈地摇头,“连阵型都没法冲破,谈何媲美?”
  “不能这样比较。”朱然摇摇头,道:“虎豹骑的威势确实惊人,但沉重的铁铠也让他们行军缓慢,粮草供给更是要多出好几倍,若是正面对抗,青州鬼骑可能不占优势,可我们青州鬼骑本也是轻骑,只需预先绕过他们的行军路线,打掉他们的后援,截断他们的粮草……”
  他顿了顿,继续道:“虎豹骑用的都是北蛮精挑细选的战马,却也难以长久负荷他们身上的重型铠甲,若战马没了精细的草料喂养,很快便会支撑不住。而且……这样的重铠穿在人的身上,也未必好受,这也是为什么虎豹骑从未远征,一直只在草原上纵横无忌……”
  高长恭沉吟道:“可你也不要忘了,沧海的战马品种多样,他们麾下,并不止有虎豹骑这一支重甲骑兵,他们也有数支轻骑,虽不见得有我们荆吴的青州鬼骑或者墨家的黑骑锋锐难当,但给虎豹骑保驾护航,或许还是够的。”
  他叹息了一声,道:“朱然……这一仗,着实不好打啊。”
  朱然点头,神情一如既往地漠然:“末将明白。末将愿为将军效死。”
  “还是不要效死了。”高长恭笑道:“我还想着自个儿能活着回来,再见见这些乡亲父老,到时候他们应该也会像今天一样高兴吧……”
  他回头看了一眼,看到了先前被召回的孙青,对朱然道:“这小子的情绪不怎么高啊,这可不像个期待建功立业的样子。”
  朱然低声回答:“据说自从孙老太爷过世,孙青和孙既安大人就生出了嫌隙,昨夜孙青还跪在祠堂,坚持要为孙老太爷守孝三年,不肯随军出征。”
  “是听说过一些。”高长恭道:“那后来呢?”
  朱然皱了皱眉,道:“据说孙大人这一次服了软,跟着一起跪进了祠堂,父子俩说了大半夜,才把孙青给劝了出来。”
  “毕竟是从小在孙钟膝下长大的孩子,孙既安这个父亲当得……”高长恭摇摇头,一时不知该如何作出评价,或许诸葛宛陵在场的话,能犀利地点评一二,不过这到底是人家的家务事,他也懒得去管。
  想了一会,高长恭道:“既如此,你看着他点,年轻人不懂事,难保不会因为心中的一口怨气生出事端来。”
  “是。”
  等到高长恭和朱然经过人群之后,那些被选中的太学堂子弟们也缓缓跟了过来。
  相比较高长恭的悠然自得和朱然的谨慎持重,他们显然多了几分跳脱,面对着那些不断欢呼的百姓,他们几乎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招手,要不是队伍不能停下来,他们真想下马去好好享受一回“做英雄”的感觉。
  就在这时候,百姓人群之中却惊奇地道:“青州鬼骑里……怎么还有个死胖子?”
  听到这话,本来坐在马上显得十分得意的小千几乎背过气去,原本在空中不断摇晃打招呼的右手也变得尴尬起来,只能是在空中停滞了下来。
  与他并列同行的大楼则是用手指指着他大笑,笑到捧腹,甚至快要从马背上摔下去:“哈哈哈……死胖子……哈哈……哎哟肚子疼……我要死了……”
  “谁说军中就不能有胖子了啊。”小千满脸幽怨地道,“我是个参谋嘛,又不用上阵拼杀,胖一点怎么了?胖一点吃他家粮食了?”
  “哈哈。”大楼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地道,“赵谦,严格来说,你确实吃人家粮食了。你想想,你随军出征,吃的不都是军粮?军粮哪儿来的?还不是老百姓攒下来、交出来的?”
  小千,大名赵谦的“死胖子”一时语塞,抬手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