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元景不敢怠慢,运起真气,顺着手指往外一点,闪出一道白光,撞了上去,正好两相抵消。他心中微微一动,对方法术威力似乎不怎么样。

    固然有自己真气厉害,亦或对方功力不够的原因,但法力与内力,似乎也并没有到泾渭分明的地步。

    “剑气!”周琅大叫出声,脸上又是惊骇又是羡慕,于练武之人而言,能够练成剑气,非得功力深厚,兼之功法十分高明不可,但那也只是一两寸,如这样伸出至少一尺,真是匪夷所思。

    锦衣人却是一点也不慌,冷笑一声,道:“果然是有几分道行,难怪敢架这个梁子。”他已然看出,沈元景和李宁不是一路人。

    “不过终究是凡俗,哪知我仙法的厉害。”不等对面答话,他又伸出折扇连点,黑光一道一道,像是连弩一般射来。

    沈元景早已试探出了这招的威力所在,见对方也没有别的本事,不再保守,身上腾起一层青色的真气罩,往前一冲。

    那黑光打在真气罩上,像是雨点打在伞上,一点也透不过去,惊得李宁、周琅以及那黑衣人头领目瞪口呆。

    见着敌人攻来,锦衣人也不着慌,啪的一下打开折扇,周身腾起一股绿色的光膜。

    沈元景一拳打在上头,那光膜震荡得厉害,复又一拳,绿光如水一样荡漾,却始终不破。

    锦衣人先是慌了一下,后又松了一口气,露出得意的笑容,说道:“无知!我这美人扇法宝的防御,岂是凡间武学可破的?”

    后面那黑衣首领满脸羡慕,对方不过是连华山派门都没有摸到的一个学徒,得了一点法术皮毛,就比自己这个武林有名的人物要厉害几分。可惜他几番恳求朝中那几位仙师,谁也不肯收他入门。

    锦衣人又倒转折扇,发出一道绿光,覆盖在沈元景的真气罩上,滋滋作响。那真气罩肉眼可见的消散,绿光仍旧接二连三的射来。

    李宁与周琅忍不住往前两步,那黑衣首领方才动步,黑衣老者却率先冲了出来,挡在二人前头,大声道:“小的先挡住他们,仙师请快大展神威!”

    锦衣人大笑,又一催折扇,射出的绿光更厉害,很快就要将真气罩侵蚀殆尽。沈元景眉头一皱,便要撤走,再施以其他招法,忽然又灵机一动。

    从他袖中滑落一枚牙刃,抬手往前一戳,锦衣人轻蔑的道:“没用的……”

    话未说完,从牙刃中透出一股锋利的剑气,刺穿绿色光膜,这人大骇,脱口而出道:“饶命!”却已来不及,剑气轻而易举的扎入咽喉,将其了账。

 第11章 拜师

    沈元景杀了锦衣人,顺手一挥,黑衣人首领尚且没有反应过来,就跟着头颅落地,眼睛里面还带着几许迷惑。

    “扑通”一声,黑衣老者跪倒在地,又忙不迭的抛掉了手中兵刃,大声嚎道:“仙人饶命啊,我是被这妖人逼迫过来的。我上有百岁老母,下有周岁曾孙,都靠我一个人养活,望仙人……”

    “砰”,沈元景收了牙刃,反手隔空一掌打在其额头,淡淡的说道:“那便留你一个全尸,省得化作孤魂野鬼回去探访,他们认不出来。”

    这时李宁和周琅才反应过来,连忙磕头跪谢,面色变得极为恭敬,齐声道:“不知仙人在上,方才多有冒犯,还望海涵。”

    见对方不甚在意,李宁又道:“今番若不是你老人家出手,我们兄弟三个,俱要命丧这妖人手中,大恩大德,没齿难忘。今后但有驱使,我等肝脑涂地、莫敢不从。”

    沈元景伸手一招,将那折扇拿在手中,漫不经心的说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我受你们金银,便是接下这单买卖,如今钱货两讫,你我自是两不相欠,无须计较什么恩德。”

    李宁与周琅面面相觑,后者又试探的说道:“仙人说笑了,我兄弟三人虽只是江湖草莽,贱命一条,可也自知救命之恩,绝不是这点金银所能抵消的,岂敢因仙人大度而沾沾自喜?

    仙人嫌弃我等本事低微,也是应当,我们不敢承诺能帮上仙人什么忙,只请你老人家能够赐予尊号,我等好日夜供奉,聊表寸心。”

    沈元景摆摆手,说道:“我说是交易便是交易,两边扯平,勿需多言。”两人摸不准他脾气,唯唯诺诺,不敢多言。

    趁着他研究法宝的空挡,一人上前收拾了地上的几具尸体,清除首尾,另一人抱了杨达下马,细细查看,发觉其内毒已清,大喜过望。

    两人心底虽千恩万谢,却不敢打搅,各自去寻了柴火,又打了几只野鸟之类,架起火堆,熬汤烤肉。

    沈元景翻来覆去的研究那锦衣人留下的法宝,扇骨非金非铁,乃是兽骨做成,却不知是什么品类。扇面一样不是寻常绢布或是笺纸,应某种动物的皮,光滑异常。

    上面画着的那几个女子全身像虽不雅观,却也栩栩如生,定是名家手笔,只不过墨迹寻常,并无特殊用处。

    他将灌注真气到里面,却见那扇子也能发出青光,足见内力与法力,或有互通之处。只是青光比那锦衣人的绿光来的淡薄,坚韧程度倒是相仿佛。

    沈元景也尝试激射出光线,但又不能。如此来看,这扇子的护体功效或是随意可发,那攻击之力,却要祭炼或用特殊咒语,已然非是他所能为。

    过得一会,那杨达已然清醒过来,却又不敢打搅,等到沈元景收起了扇子,才过来跪在地上,大声道:“仙人大恩,杨达铭感五内。知仙人不喜人打搅,不敢多言,只今后但有吩咐,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这三人一个慷慨豪迈,不拘小节;一个憨厚正直,性情执拗;一个温润潇洒,聪明机警,却都是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好汉。

    金银于仙人而言,有甚价值?三人只当对方不肯居功乃是高风亮节,也不复多言,却将其恩情牢牢记在心里。

    这一番争斗,沈元景只觉是寻常,平生大风大浪也见过不少,除却这法宝叫他有些惊喜外,其余乏善可陈。几个武林人士更是不堪,武功真叫低微,招数惨不忍睹。

    而另外三人生平只遇到此危险一次,跟遑论有传说中的仙人参与,险死还生之余,更有些兴奋,小声探讨那法术与武功的区别。

    李宁说道兴起,手舞足蹈,说道:“贤弟当时还在昏睡,却没有见到仙人风采,只随手一指,剑气从手指激射而出,和那黑光齐齐湮灭。又此可见,武道亦可通神,只是不知,我们是否有那一日。”

    杨达虽未见沈元景剑气纵横,眼中同样露出向往,周琅却无奈说道:“我听闻那妖人本身并非出自华山派,不过是姓杨的那叛逆建的仙师馆里头的一个小厮,因嘴甜手勤,得了华山派一位长老青睐,随意教了几手法术。

    可这等小喽啰,学仙法不过五、六年,就能杀得我等抱头鼠窜,可见仙凡之别,确实极大。”另两人闻言,俱都默然。

    “呵呵。”沈元景轻轻一笑,说道:“那人连门径都未窥见,有甚本事?所依仗的,不过是此物。”说着,便把折扇抛了过去。

    李宁慌忙接到手中,左看右看,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其余两人也自然是同他一样。周琅便双手捧来递还,趁机问道:“仙人的意思,其实这人本身并无多少本事?”

    沈元景取回宝扇,点点头道:“若无此物,就凭你们几个三脚猫的功夫,杀他十回八回也足够。”

    这话让三人不知如何去接,周琅听之如清风拂面,并不在意,杨达感念他救命之恩,不敢多说。倒是李宁直爽,开口道:

    “末微伎俩,确实难入方家法眼。只是仙人虽法术高妙,可于武道未必精通,这般否定我等二三十年苦功,也叫人心里不服。”

    沈元景便叫他演练得意武功。只见李宁长剑在手,乍起寒光,只三招两式,舞动皎皎月华,散做一地轻纱,杨达和周琅都忍不出叫好。

    李宁也有些得意,又接着使来。沈元景微微一笑,摸出几枚铜钱,待他长剑一动,就是一铜钱飞过,带着往右一偏。

    初始李宁并不明白,只一动,铜钱便来,两三招后,神情骇然,因他骤然发觉,若按照对方指引,只是稍稍转换了一点方位,剑招就会更加圆润,威力也平添了三分。

    他不禁汗水淋漓,立刻收了剑势,翻身跪倒,又是苦涩又是喜悦的道:“井底之蛙,得窥井外一角,已倍觉震撼,实在不知如何来说。”

    周琅聪慧,将沈元景那铜钱一一捡起,双手捧上,说道:“不意仙人于武学一道,也是这般本领高强,真让我等叹为观止。”

    沈元景本就是有意成全,取回铜钱,又会挥手,将李宁拂起,将他剑法里头的不足一一点评。接着又换了另外二人来演练,同样提点了一番。

    好一通折腾,三人喜不自禁。他手里仍旧把玩那折扇,已然渐渐适应如何催动真气,化作防护屏障,便又有了新的猜测,开口道: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你们剑法差劲也就罢了,内功也是惨不忍睹,我这里有一门用不上的心法,便教你们罢。”

    三人大喜,对视一眼,齐齐跪倒磕头,口称“师父”,求他收归门下。

 第12章 记名

    沈元景摇摇头,说道:“指点你们一二,倒是无妨,收徒却是不必。你们无非是见了剑仙手段,心内羡慕,只是仙法我不能教。

    你们三个中间,两个有大福缘,将来总有前辈高人带挈,引入仙门,我若横插一手,岂不是平白坏你们缘法,又得你们将来师父责怪?”

    三人先喜后惊,喜的是仙途有望,惊的确是三兄弟里头,还有一人要落空。不过三人向来和睦,另外两人成道,再来提携,也无不妥。

    周琅想道:“常言道:‘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将来的事谁有说得清楚?”

    须知金银易得,大道难求,自小便听得剑仙之名,心中无不憧憬,现下机会只在眼前,何必去等什么虚无缥缈的仙缘?

    他正待再苦苦哀求,李宁却还是有些好奇道:“仙人说我三人中只二人有仙缘,却是为何?”

    沈元景一点跪在中间的杨达,说道:“你眉间煞气浓郁,是早死之相。纵然我今夜救了你一命,翌日免不了又要遭逢大难,还说什么仙缘?”

    杨达才大难不死,未见后福,便又听到将来难逃厄运,不由得脑袋里嗡的一下,愣在当场,说不出话来。

    边上两人大吃一惊,齐声道:“怎会如此?”对视一眼,又膝行两步,叩头道:“求仙人大发慈悲,解救我二弟(二哥)!”

    沈元景摇摇头道:“因果往复,本就注定,我本事低微,就算是壮着胆子去沾染,也难以解开此结。”

    两人不答话,只是磕头。眼前之人乃是他们见过的唯一剑仙,错过了这趟,还能再去寻谁帮忙?真等到以后拜师,那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杨达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过来拉两人,想要说话,又不知从何说起。

    “罢了,你们先起来。”沈元景叹口气,三人大喜,直起身躯,李宁与周琅已是血流满面,双眼却带着希冀。

    见他们不愿站起,沈元景也不勉强,说道:“我也只一线把握,能救他性命。而且,杨达若活过来,说不得就要耗费掉你俩的仙缘,将来恐怕是一同堕入苦海。”

    三人俱都一愣,李宁却立刻说道:“只要能够救得二弟一命,便是落入十八层地狱,也在所不辞。”周琅咬咬牙,豪迈的道:“不过是虚无缥缈的仙缘,何能与二哥的性命相提并论?”

    杨达泪流满面,正待说话,却吃左右两人一点,被迫把话吞回了嘴里。

    沈元景点点头,说道:“如此,你们磕头吧,我收你们做个记名弟子,也算是师出有名。”

    等三人磕过头后,他将本门“不可欺师灭祖,不可同门相残,不可奸淫掳掠、滥杀无辜”三戒,说与三个听。又道:

    “杨达之厄,乃是人祸,解救的法子只在自身强大。我想了一想,还是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只教授你们武功,如此练到高深,只要不遇到有手段或法宝的仙人,寻常武林之人,也奈何不得你们三个。

    且不授仙法,那便没有那么的因果涌动,将来未必不能接续仙缘。若是遇到其他正道高人青眼有加,你们也不必忌讳,尽可自行投归其门下,我绝不阻拦。”

    李宁与周琅十分惊喜,感动莫名,又叩头谢过,口称“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才齐齐起身,恭听教诲。

    沈元景径直开始将那神照经的秘籍口述,三人顾不得其他,连忙凝神静气,默默诵记。他说了三遍,才住口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