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八子大怒,探明原因,也甘心放开龙气,让虏酋所化金僵咬死。因他龙气更甚,非但同样复生,且更加厉害,将手下尽数化为僵尸大军,和对面那四个兄弟竟也打得有来有回。

    僵尸之性本是循着血亲追咬,整个北方全都沦陷,更无一人逃脱,尽数化为尸军,相互厮杀,一战三月,只留下寥寥数百强大的尸将。

    这类妖物不合天道,据说最后被陈教主使了法子,收拢了去。绵延数十年的边患顿解,只是崇祯皇帝本事不济,气运又陡然消耗,失了龙庭。”

    听完这番讲述,叫沈元景眼界大开,只有完全是不用法力,才能将这番壮举完成。他问道:“如此玄奇人物,真是令人敬佩,可惜未能亲见风采。

    凌道友既对此事知之甚详,纵不是认识其人,也应是听对其熟识之人所述,可知这位陈教主去了哪里?”

    “这一番故事,是听我一位大哥所说,便是鼎鼎大名的巫山灵羊峰九仙洞大方真人神驼乙休。当时虏廷动乱消息传来,他便去了现场探查,曾经遇到过陈教主,交谈一番。”

    凌浑说道:“我同道友一样感到可惜,未见得这位一面,以表钦佩之情。”

    沈元景一时好奇,随口问道:“这般造僵恶法,近乎邪魔一流,更胜厌胜诡术,能造如此大乱。若是魔教或是邪道,推崇备至实属正常,怎地我遇到的几个正道人士,也都钦佩不已?”

    “道法用正则正,在邪则邪,自汉以来,早有公论,道友为何还有这般前秦之旧念?”他看了沈元景一眼,忽地心中泛起古怪的念头。

    沈元景也不知其所想,点点头,岔开话题道:“原来凌道友和那位大方真人交情如此深厚,若是有暇,可得请你引荐一番。”

    凌浑道:“也要不了多久。我往西崆峒取宝,此战凶险,定然是要多请几个帮手。我夫妻二人平素孤僻,认不得什么人。

    只夫人与武当半边老尼相善,这人又发誓要光大武当门楣,若是知道大雄神僧禅经所在,怎会放过。其余我等认识的人里头,敢趟这浑水也就乙驼子。”

    说到此处,他又笑道:“说起来当年我和此人还有仇怨。那时他身材高大,容颜奇伟,背并不驼,只是性情执拗,脾气古怪,管得闲事太多,把我和几位道友惹出了真火,一齐出手,合力行法移山接岳,将他压了四十九年。

    但他毕竟法力高强、玄功奥妙,只能困住,却杀不死。尔后更是静中参悟大衍天机,一元妙用,等到七七功行圆满,用五行先天真火炼化封锁,破山出世。

    那时候我以为他要寻我们报仇,岂料他反而登门道谢,说这一举动成全了他,前仇一概不论。这一场算是不打不相识,我们反倒成了朋友,相交至今。”

    沈元景笑道:“这人果然有趣,值得一交。”

    ……

    两人又说了些当今局势,更把西崆峒几个值得注意的老怪点出,计较一番如何行动。

    这时杨达回转,见到沈元景,便自跪下,说道:“弟子办事不力,未能将道法取回,请师父责罚!”

    “你先起来说话。”沈元景不解道:“距离那书出世应当还有些年头,是出了什么事,莫非峨眉抢在前头?”

    杨达摇摇头道:“弟子刚见到胜男姐弟,取得玉石,突然出现一高大却又驼背的人,劈手将玉石夺走。我方放出飞剑,却被他一把捏住。

    而后他冷笑一声道‘看你剑光还是个正道之人,便饶你一命。若你师门问起,便说这道书本是驼子师叔所有,我来收回。若是不服,尽管来巫山灵羊峰九仙洞找我。’”

 第60章 投师

    沈元景倒还没说什么,凌浑先一怔,连忙问道:“你可听清楚了,那人真就说是去‘巫山灵羊峰九仙洞’找他?”

    见杨达点了点头,他又问此人样貌与手法,就听对方说道:

    “那道人身材高大,容貌奇伟,我将飞剑放出,他伸出一只白净如玉的大手,也不用什么法宝,只往前一捉,便将我剑光分开,把飞剑拿在手中。

    任凭我如何使出法力,也挣脱不开。我正心慌,他便开口说了那番话,又把飞剑还了我。”

    凌浑见沈元景面色有些不快,心中忧虑,说道:“驼子虽向来我行我素,性情狂傲,但是从未听说他欺负小辈,这中间恐怕有什么误会。道友不要动怒,等我找到他,问明缘由,如何?”

    沈元景知他担忧两人起了冲突,对取宝不利,当即道:“凌道友勿需担心,那玉石里头是合沙道长留下的合沙奇书,说是这驼子的东西,倒也不错。

    只是他突然出手,有以大欺小的嫌疑,后面又留下狂言,倒让人不好不上门讨教一番。不过这也是将来的事,等咱们西崆峒一行之后,再去计较。”

    凌浑见沈元景愿意留下余地,心头稍安,忙又安抚几句,取了从无华氏手里得来的一个陶罐,递给杨达,说道:“你师弟师妹都得了一件,本以为能躲过一次,却被你阴差阳错的赶了回洞府,还是逃不脱。”

    杨达见师父同意,才敢收取,谢过之后,又道:“师父所说那一对姐弟,果然是天赋异禀。我本拟用一门武功同他们换得玉石,只是那姐姐狄胜男苦苦求我将他二人收归门下。

    我哪敢擅自处置,又因怕耽搁师父嘱托,不便拒绝,只说本领不济,要让师父决断。随后给了二人许多银钱,叫他们若真有心,也要像二师弟当年一样,自己寻上门。”

    沈元景说道:“你本领不济,离着收徒却是还早得很,这番做法不差,他二人要真有心,自会往太行山而来,再看看资质如何吧。”

    又对凌浑道:“如今诸多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本拟合沙道书还有好些年才会出世,不料这一打注意,竟会钻出个意料不到的人物来。

    关系到大雄宝殿取宝,就得更要小心,不能泄露了消息,更要速战速决。如此道友还须先去找好靠得住的人,再往西崆峒打探,务必别叫人捷足先登了去。”

    凌浑闻言也坐不住,自然不敢多耽搁,出得太行,便往西南而去。

    沈元景叫来杨达等三个徒弟,领着去见了那古神鸩,说道:“无华氏父子作恶多端,已然伏诛,你这妖鸟若是明晓事理,当静思己过,才能保得一命;若是冥顽不灵,我这就送你同他们一起去。”

    古神鸩先受了折磨,现下又得见生存的机会,哪里还敢有傲气,忙把头点得如小鸡啄米一般。

    “如此甚好。”沈元景说道:“你因误食了仙草,醉了几千年,无意中把一身的暴戾性子磨砺走了大半,却是好事。只是最后一点本性,难以诛除。

    我把这三才清宁圈将你困住,一是怕你阳奉阴违,害我弟子;另一面何尝不是予你一个机会。若你能借此法宝之力,将最后的一点邪性磨掉,定是有望正果。

    当然,你要是有本事将这法宝炼化,我也不会吝惜,任你带着法宝,脱身而去。”

    古神鸩大喜,又低头以示臣服,心中喜悦,若能得一个正果,谁愿意当妖兽,天劫来临,必死无疑。

    沈元景吩咐杨达与司徒平,将之移到一间密室,任其慢慢恢复。

    ……

    凌浑自去联络同道,俞峦与崔五姑又在加紧祭炼法宝,这几日便有闲暇,沈元景这才将九疑鼎取在手上,仔细观摩。

    这古鼎若是显出原形,也不过二三尺大小,通体金色,鼎盖上蹲着一个异兽,鼎腹上也满刻着许多奇禽异兽与山岳风云水火之状,还有不少丹书古篆,形制奇古,光彩灿然。

    一篇古篆自然是记录此物的功用,能收敛山河、装载天地,并具有万类万物,天地山川、风云雷雨,至日月星辰、飞潜动植无所不包。

    只是威力如此之宏大,所要的法力也是不可思议,如沈元景驱动,能将一山地肺之水火风雷收尽,已经是勉力为之。

    他往内看去,又另见文字,才是记叙的如何炼化此鼎,却也非常繁复,须得用大法力,耗费十数年的时光。

    这倒也不出所料,想那灵翠峰,取材便是天地精华凝结的一块万年碧珊瑚,就算不雕琢,也要胜过一般天府奇珍,经由长眉真人祭炼,还须放在峨眉山千百年,才能大放光彩。

    九疑鼎威力如此之大,要是轻而易举就能被人炼化,岂不是只要会点法力的修仙者得到,便能举世无敌?

    只是沈元景却是没有这么多功夫耗在这上头,九天元阳尺功效虽然稍逊一丝,可更为合他所用,能做成道之宝。且就算有了《长生诀》所载的炼化之法,也要十二年方可见功效,哪里还抽得出时间来。

    如此他只依了鼎外祭炼之法,三遍之后,能够动用个大概,又取出里头混沌元胎,带有青白微光,混混沌沌,并不十分透明的一粒鸡蛋形大小的圆珠,观摩一番,才将鼎放入宝匣,以后再思量如何处置。

    那昊天宝鉴其质非金非玉,甚是沉重。正面乍看,青濛濛的微光闪烁;定睛注视,却是越看越远,内中花雨缤纷,金霞片片,风云水火,一一在金霞中现形,随时转幻,变化无穷。

    翻转过来,果然背有蝌蚪文的古篆和云龙奇鸟之形,看似隆起,摸上去却又无痕,非刻非绘,深没入骨。

    只是这等祭炼之法,只能初步驱动,更深一层的口诀,不知藏在何处,他现下也无功夫耗费精力探寻,便也搁置。

    到得最后,沈元景叫来司徒平来,予了他一碗万古灯油,以助那兜率火兴旺,又自叹道:“火有油有,惜无好灯!”

    余英男正待说话,忽然杨达过来,说道:“师父,山上来了一位坤道,自称米明娘,带着一件礼物,前来投师。”

 第61章 拜师

    米明娘心思忐忑的等在山间,但见群山起伏,连绵不尽,却只此地造化钟灵,形胜独绝,实是修道的绝佳所在。听那位杨道友说,这还只是弟子们的居所,不由更加神往涵虚仙府。

    及来到三折崖,果然是天生地养的一处神妙所在,远望青山蔼蔼、烟雾升腾,俊峦朦胧如仙人临凡;近前飞瀑湍流、芳树繁花,如是仙境,叫人陶醉。

    沈元景一见,果然是在五台山遇到的那个瘦丑的女子,身上背着一个大有五尺、形如棺材的一块石头,放下之后,便要磕头。

    他伸手一托,说道:“你且先不要多礼,我来问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米明娘道:“先前在五台山见到前辈风采,钦佩不已,当时便有拜师之心,只是前辈有要事离去,心中后悔万分,未能及时行动。

    后面凌浑前辈便说我若真有心思,应当自来太行山,以示诚意。我如其言,回去封闭了洞府,来此地寻了好些天,才撞见杨达道友,得以觐见,还请前辈慈悲!”

    说罢她又要跪倒,沈元景不许,轻笑一声道:“果然是那穷叫花子多事,回头定不饶他。”

    见得这女子脸色惶恐,又道:“暂且不急,你把来历与我说明,我自会斟酌一番。”

    米明娘出身不好,怕的正是这点,却又不敢隐瞒,只得照实话说道:“我是黑手仙长米和的女儿,母亲原是民女,被父亲摄去成为夫妇,因生时天色无故夜明,所以取名叫做明娘。

    之后母亲去世,我长大成人,不喜父亲与兄长米鼍行事荒唐,劝谏几次,差几被父亲用法术幽禁至死。也幸亏如此,他被大敌杀死,也没有牵连到我。

    此后更与怙恶不悛的兄长反目,由此避开异派一干妖邪,独自择了一处洞府,隐居修道。只是所炼的道法,防身延年还可,却不得正果。

    正教中又多半是父兄仇敌,而且也无门可入。欣闻五台派重开,真仙云集,才动了念头,欲要寻访一位明师。”

    言尽她拿眼偷看沈元景,心中不安,不知这位吕祖传人,是否会收容一个异派后人,又恨父兄枉有仙缘,不知珍惜,奋力向上,反是作恶多端。

    那黑手仙长米和陨命也有好多年了,又不是什么邪道巨擘、旁门高手,沈元景无从听说,但见眼前这女子形貌虽丑,灵性却高,更难得是一分清正与向道之心,便开口道:

    “你出身若无大恶,我便懒得理会,只是投入我门中,便要遵照清玄剑派的规矩。若有违背,轻则收回道法,送往轮回;重则夺去性命,捣散元神,你可要思量清楚。”

    米明娘虽觉这般规矩十分苛刻,可也知越是玄门正宗,规矩越重,亦无暇多想,更惊喜于入门如此容易,哪里还有更多思量,急忙跪倒在地,要行拜师大礼。

    沈元景不拦,只又叫杨达把商风子召来,考教了一番学问和根基,正式收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