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等云中子回应,大臣们便一阵惶惶,却又不敢出头劝谏。
废天子之号比羞辱有道真修,言语不信天命更为不敬,毕竟前面只是口头言语,废天子号却是实际行动。
可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纣王已经搬出先祖成汤的发家事迹,难道要他们这些大商臣子否定这些事迹,将一切的功劳都推脱给天命,说成汤得天下乃天命,与他的所作所为无关。
这不是在否定先祖的德行吗?那岂不是天命随便换个人也能得天下?
云中子实在没想到纣王敢说出这种逆天之言,连声道:“君王犹天之子,不可妄言,不可妄言,贫道有一诗劝谏,其为……”
子受却不让他说完,这人都念了两首诗,该轮到我了,张口便道:“孤正好也有一诗,曰: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在虚无合自然,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我就是要逆天而行!
不逆天怎么背上骂名?怎么当昏君?
不当昏君怎么有昏庸值?
我就是要用昏庸值嗑药修仙,打穿封神!
不然就是被当做大劫傀儡鹿台自焚的命,谁能甘心?!
商容思虑再三,咬牙出列,道:“恳请大王三思!”
他不得不这么做,即使这一切都是计谋,但废天子号不敬天命,绝对是纣王的真实想法。
商容承认纣王说的话有一定道理,可步子迈的太大了,人们都相信天命,突然君王来一个不信天不信命只信自己,这……能接受得了吗?
他只想安度晚年,明哲保身,可这变数太大了!
有了商容带头,大臣们一个两个都蹦了出来,纷纷请求大王三思。
可没用,子受这次一意孤行,他又道:“治民者推崇礼义、尊重贤人,则王天下,注重法治、爱民如子,则称霸诸侯,若有天命,孤便是天命!”
越劝越糟糕。
之前还是不承天命不敬天命,这下直接冒犯天命大言不惭的说我就是天命。
这让群臣很难办啊。
不过子受心里却计算着,演义中纣王不敬鬼神,不重祭祀就堪称大罪,我这不承天命不敬天命化身天命,应该更过分,简直罪无可赦。
此言一出,在那些卫道士眼里绝对是个昏君,做再多事也没有一丁点洗白可能。
这简直太美好了!
这次天命之论加上市井流言再加上即将开始的烽火戏诸侯,一次得罪了三个群体,等昏庸值结算的时候,肯定数以千万计。
也不看看谁是主角,信你个破天命?什么玩意啊!
朝臣皆伏在地,只有云中子连叹:“殷商气数已尽,天命该亡,天行有常,万物理当顺天而行!”
“从天而颂之,不如制天命而用之。”子受强忍内心狂喜,只是一句:“摆驾回宫。”
再不回宫恐怕得当朝笑趴下。
云中子见状,也只得作罢,一挥佛尘,踏云而去。
云飘啊飘的,子受忽然感到后悔。
刚才不应该这么绝,最后关头说点软话,说不定能把云中子留下来,让他误以为还有希望,继续呆在朝歌给自己在百姓里刷不敬真仙的污名。
就这么放跑了,还真是可惜。
第33章 子受:一切顺利,正按照计划稳步推进
击鼓鸣钟,朝臣齐聚,人多嘴杂,子受与云中子的朝堂之辩,无可避免的流传了出去。
而且在有心人的操作下,传播速度相当快。
商容现在都不知该怎么办了,纣王语出惊人不敬天,又有贼子捕风捉影背后推手,想制止都没办法。
传言越来越快,越来越广,甚至有人提起了武乙。
武乙是纣王的太爷爷,其人最著名的事迹是囊血射天。
就是用木头和泥土制作一个人偶,把它称为天神,并与之打斗,还想出一个法子,用皮囊装满一袋血挂在高处,自己在底下往皮囊射箭,弄得血污四溅,命令旁人作评判,所谓的“天神”输了,还负了伤。
民间还流传着“武乙无道,祸因射天”的说法,因为传说中武乙打猎时,晴天白日里忽然来一个霹雳,不偏不倚正好击中他,当场倒地身亡。
这是将纣王比作武乙了啊!
而且比辱天、射天更过分,纣王说自己就是天命,甚至要操控天命为己用!
与外界不同,宫中的子受美滋滋的享受着妲己的伺候。
一句“若是只问跟脚,不问才干心迹,恐伤其心”就让妲己彻底折服。
这到底是多大的宽宏气量才能说出这句话?
而后的天命之论,更让妲己倾心。
妖族修道本就是逆天而为,而且老祖宗女娇,不也是和大禹一同治水,逆天改命吗?
妲己早已下定决心,若逆天而行有报应,她就算舍了这身千年修为,舍了这条性命,也要保得心上人周全。
子受时不时派寺人给自己传消息,市井中的叫骂声日益增多,更想不到的是,云中子竟然没走,像是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继续在闹市中算命。
此举更是让人们赞叹,进而贬低纣王,怎么能侮辱这样一位有道真修呢?
子受强忍内心激动之情,只是面无表情让惶惶不安的寺人退下。
让骂名来的更凶猛些!
……
其实,事情并不像子受想的那么顺利。
毕竟是地狱难度。
一些年轻人,就觉得纣王做的很对。
比如镇殿将军方相,方弼,俩兄弟一个个感觉全身的血液都这天命之论撩拨得激情澎湃,似要破体而出。
退了朝后,都无法平息。
他们是孤儿,如果不是纣王刚登基出游的那一年,偶然发现他们,看他们身材高大,让他们入了殿中做得亲卫,后又升为镇殿将军,早就饿死在野外了。
天命?
原本饿死荒野是他们的天命!
但纣王改了他们的天命!
……
万年退朝后,回到司天监,可他今天看不清星星。
因为眼眶里满是泪水。
入朝为官时他没有哭,推演失败时他没有哭,现在他哭了。
想当年,他意气风发,有着自己的理想、追求,一定要推演出准确的节令,不能浑浑噩噩混日子。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随遇而安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和前任节令官有了一样的生存方式,似乎推脱一切都是天命,这样才是正确的。
这是天命吗?
是啊!刮风下雨,天晴日晒,都是天命啊!本就不是人类可以推测的啊!
可……
纣王让他改变了,推演出了历法。
万年历不就是运用了天命吗?
观节令以行人事,天命下雨,我便利蓄水保墒,天命晴日,我便播种晒衣,天命季节变化,我便春耕秋收!
今天的天命之论,更是告诉了他,原来真的有这种人,不信天,不信命,以王霸之姿,在布满荆棘的道路,满身伤痕地对抗着天命!
万年比谁都明白!
他已经明白为什么纣王会让他来司天监看星星了,并不是闲职,而是另有一番道理啊!
太阳、月亮、星星,都是相同的,庄稼在春季、夏季发芽、生长,在秋季、冬季积蓄、收藏,也是相同的,庄稼有土地就生长,失去了土地就死亡,这也是常识。
这样一说,收成与天相无关,与季节无关,与土地无关,那便是事在人为啊!
万年已经知道纣王要自己干什么,他要以人力改变收成,而不是听天由命!
……
梅山。
袁洪摘下一颗桃子,吃了两口,觉得无甚味道,便扔在地上。
挠了挠满是杂毛的脖子,从树上跳下,来到一个嘴生獠牙的野猪妖身前,拍了拍他的大肚子道:“老朱,山上无趣,不如下山玩玩?”
“啊?”朱子真看着地上的桃子,有点想吃。
“呆子。”袁洪摇头,招来一边的老七山羊精,杨显修为一般,但颇有智计:“老七,咱们兄弟七个入凡间一行如何?”
杨显捏着自己的胡子,道:“兄长可是听闻纣王与云中子的人妖之论?”
袁洪嘿嘿一笑:“是也,是也,受享国禄,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可不比呆在深山老林有意思多了?”
“人间荣华?”朱子真有些心动,人间有美酒有美女,这山上……
有猴子。
以他们七兄弟的修为,自然做得将军,还有什么享受不到?
袁洪催促道,传讯其他几个兄弟:“来来来,兄弟们一起合计合计,这便往朝歌一行。”
没人看到他眼中闪过的一丝精芒。
他只是为了人间荣华,为了纣王不问出处,反驳了云中子那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论吗?
不尽然。
袁洪是大妖,比其他几个兄弟修为强出数倍不止,也可窥得一线天机。
天命?
俺老袁也是个不信天的!
……
东海。
当今天庭之主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这名字长到拿来水字数都会觉得羞愧。
所以有人简称昊天上帝,有人简称玉皇大帝,有人简称天帝。
不管称什么,反正他一直在打压龙族,因为龙族曾为龙凤大劫的主角,底蕴深厚,深遭忌惮。
东海龙王敖广看着正在艰苦修行的全村希望敖丙,缓声道:“当今人王依托玄鸟之子,以凤凰为祖,妄图逆天改命……”
“我乃东海之主,龙族之王,合该屈从天命?”
……
凤凰山中,路径深幽,杳然难觅,一处碧瓦雕檐,金钉朱户,上悬一匾:“青鸾斗阙。”
朱红门开,鸾鸣鹤唳之声,一绝美佳人走出。
一只燕子落在肩头,她忽的抬头,黑亮的眼睛望向周围幽静的环境,她已经不知道在这里待了多久。
佳人轻咬贝齿,似有恨意:“何谓天命?此乃天命?”
……
天帝得罪的人,有点多。
灌江口,一面白无须的美少年正痴痴的坐在地上。
面前是已被天雷烧成废墟的家、一直哭着不知所措的妹妹,以及倒在血泊中断了生机的父亲。
少年以前不理解,为什么一问及母亲的事情,就会挨一顿责骂,直到父亲临死前告诉他,他的母亲是天帝之妹,因私下凡尘和凡人结合,犯了天条,被天帝抓去压在了桃山之下。
自己则带着他们兄妹逃到灌江口,不想十年过去了,终于还是没能逃脱命数,惨遭毒手。
少年迷茫的望着天,这就是命数吗?
这就是不可违背的天命吗?
忽然听得几个路人议论起来。
“纣王对那道人问‘何谓天命’……”
“始知我命不由天……”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而……”
少年眼中混沌已无,拉了拉身边早已哭累睡去的妹妹。
若天命如此,我杨戬便翻了这天!
……
骷髅山,白骨洞……!
第34章 轩辕箭满弓拉
骷髅山白骨洞。
洞内有一修士名为石矶,因多有在附近村落行医施药,人们感其恩德,称之为石矶娘娘。
这天,石矶在村中施药,听得村内有人讨论纣王与一名为云中子的道士当朝辩论,大出狂言,不禁天命。
石矶当然认识云中子,听得纣王为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说话,反驳云中子,便有了些兴趣,细细往下听去,又听到纣王的逆天言语。
“吾即天命?制天而用?”石矶连连摇头,不由得轻笑道:“天命乃定数,纣王虽为人王,未免也太过狂妄,不敬天命,少不了骂名。”
这阵子村子里生病的人不少,石矶没带够药材,便差身边的碧云童子去山崖采药。
她是截教弟子,但并非通天亲传,因此一身修为不弱,却也未得通天多少关心,师兄妹之间的感情,也略显单薄。
身边的两名童子,便是至亲之人,除此之外,再无眷属。
碧云童子提着小花篮,来到山崖,忽的天外飞箭,一箭正中咽喉,翻身倒地而死。
过了一阵子,石矶见碧云童子仍未回村,便驾云去查看,却看到山崖下碧云童子中箭而死。
石矶深吸一口气,哪怕她这等修为,也险些乱了道心。
莲步拔下箭矢,只见翎花下有“镇陈塘关总兵李靖”字号。
石矶愤气填膺,怒道:“李靖,你不能成道,我在你师父前着你下山,求人间富贵,你今位至公侯,不思报德,后将箭射我的徒弟,恩将仇报!”
当即呼来青鸾,飞至陈塘关,祭出法宝“八卦云光帕”,将李靖擒获。
如果换个人,肯定直接把李靖杀了,毕竟手上有物证,可石矶是个念旧的人,孑然一身又没什么朋友,李靖的老师度厄真人是她为数不多的好友,当年李靖修道多年,不能成仙,留在山上,毫无前途,还是石矶向度厄真人求情,放李靖下山,求取人间富贵,也是老相识了。
所以石矶选择讲道理,只是责问李靖道:“李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