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样似乎就不能把妲己收到后宫,感觉很遗憾啊!
  要是别的秀女不如妲己好看,怎么沉溺后宫美色呢?
  这也是个问题。
  想了想,子受决定退朝,以后的事以后再想。
  ……
  数月后,临近新年。
  这几个月里,子受不敢瞎折腾,老实等各路诸侯朝拜,用苏护反商来成全自己昏庸之名,省的搞七搞八又被当成了明君。
  除了继续训练近卫们霸王步外,就是偶尔去后宫和几名妃子联络联络。
  一个个都是大美女,颜值很能打,看着不能吃怪难受的,而且本来就是合法夫妻。
  不熟归不熟,慢慢熟了不就行了,要为妲己不能入宫做备选方案。
  无论是王后姜氏还是西宫黄妃、磬庆宫杨妃,摸清底后,渐渐能正常相处了。
  看门的黄飞虎听到消息,更卖力了,我一贬官陛下就宠信黄妃,老黄家正在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黄飞虎甚至在夜间亲自挑灯巡门,弄得其他三门守将怨声道载,守个门这么积极干什么?拉高工作标准辛苦的是所有人,一起划水不好吗?
  可只敢在心里腹诽,黄飞虎虽然贬官了,但还是镇国武成王,指不定啥时候就升回去了,可不是他们能招惹的。
  无奈之下,也学得有模有样,纷纷夜间起床,掌灯寻门,还真抓住了不少宵小,朝歌城秩序一日好过一日,平民百姓对此也颇有称赞。
  子受知道这件事后,也只能和三门守将一样在心里腹诽,黄飞虎这算是跟自己干上了。
  可又能怎么样呢?官已经贬了,总不至于给他拖出去砍了吧?要是砍出个毛病,发现黄飞虎真的要造反怎么办?
  那肯定是大王圣明,未卜先知。
  毕竟封神演义里,黄飞虎的的确确叛了大商,从殷商镇国武成王摇身一变变成西周开国武成王,有犯罪记录啊!
  由于不敢轻举妄动,子受的昏庸值一直没怎么涨,也就偶尔睡个懒觉懒得上朝,派霸王步大成的近卫出宫晃悠,攒了近半年才攒出一颗洗髓丹。
  吃下洗髓丹的那一阵子,体验到了修仙的快感,上朝十分钟,出恭一小时,那味儿站在九间殿里都能闻到。
  群臣们担心不已,以前纣王可是能托梁换柱的猛男,果然是因为最近太过勤政殚精竭虑而导致身体虚弱。
  而后赖床起不来不上朝,倒显得理所应当了。
  难得出个明君,当然是身体重要,小事自有我等朝中重臣为君分忧。
  子受觉得这种日子不是人过的,一天不当昏君,浑身难受。
  距离封神不知道还有多久,可半年昏庸值基本没有进度,估计再十来年都不一定修仙成功,不能拳打三清脚踢鸿钧,岂不是注定被烧死在鹿台?
  得想个办法让诸侯提前来朝拜。
  ……


第13章 不如过春节
  每年四镇诸侯都会带两百个小弟来朝歌例行朝拜,进行工作总结,选秀的秀女应该也会在这时送入宫中。
  不过这是四月的事情,现在才十二月中旬。
  子受等不及。
  想来想去,咱们来过春节吧!
  子受也不太清楚商朝的节日观念到底是怎样的,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春节总归是要过的。
  历史上的春节历史悠久,正好就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祖活动,人民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使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来祭祀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这就是“腊祭”。
  子受召来负责管理时日推算节令的节令官,一问之下,这个被系统重置的世界中,还没有春节的说法,只有腊祭。
  正是由于各地腊祭的时间不固定,比如朝歌在一月,西岐就在二月,不固定就无法统一活动,所以各路诸侯才会等到四月时各地都完成腊祭后,再来朝歌朝拜。
  子受直接一道诏令发下去,不管你在西岐还是在北海,总之,都给我来朝歌。
  贡品和秀女自然不能少。
  ……
  这时的节令官,叫做万年。
  他被纣王召去询问之时,还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为就是年终,纣王过问一下臣子的工作进度。
  但随后纣王发出让诸侯提前朝拜的诏令后,万年就不这么想了。
  朝中大臣对此颇有异议,年终至来年的一月,这段时间正好是诸侯最为忙碌的时候。
  商朝的赋税制度很复杂,既有继承自夏的田赋制度,也有自行建立在井田制之上的新田赋制度。
  比如每年四月的朝拜,就是受封诸侯要定期向商王朝贡纳当地的土特产品,是针对诸侯的田赋,而诸侯的田赋,又是从百姓的田赋中得来的。
  这时候诸侯都在忙着处理田赋,突然要他们来朝歌朝拜,肯定措手不及。
  可真的是这样吗?
  万年试图揣测纣王的意图,纣王是经过朝臣验明的明君,怎么会突然转了性子,让诸侯为难呢?
  他连续几天夜不能寐,联系起纣王召见自己询问节令,才终于想明白。
  节令官,其实是个相当鸡肋的官职。
  因为现在的节令根本算不准。
  万年还记得前任节令官和自己交接的时候,有过这么一番叮嘱:“要是大王问起节令为何不准,你只须推脱祭拜先祖才能定准节令,切勿自己担责……”
  节令官连责任都不用担,是春是夏,是秋是冬,全都推脱给老祖宗就好了,至于什么时节该做什么事,要是做错了怎么办,那也是老祖宗定下的节令,和节令官无关。
  那时候万年就不满,身在其位不谋其政,反而将责任推脱到祖宗身上这算什么事?
  他是个有理想抱负的青年,可努力一阵子发现,节令还真他妈算不准,每年都不一样。
  万年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节令混乱,影响农牧业生产,浑浑噩噩混了几年。
  今天,他猛然惊醒。
  如果不是纣王提点,自己恐怕会忘记初衷,到了几十年后和那位老节令官一样,用老祖宗来推脱自己的失职与无能。
  这是让先祖蒙羞啊!
  多亏纣王点醒了自己。
  突然改变诸侯朝拜时间,并不是什么随性之举,而是纣王要确定时令的信号。
  大商需要一个新历法,一个能准确算出节气,确定时令的历法。
  万年握紧双拳,那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又回来了。
  他看向院落中的日晷仪与刻漏,那是当年他试图计算准确节令时留下的,现在,也该重新启用了。
  也许该改进一下。
  “距离诸侯朝拜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这就是大王给我的期限。”万年自言自语道,说着说着,又朝王宫的方向隔空拜了三拜:“臣,定不负王命!”
  ……
  朝歌城的一处院落中。
  北伯侯崇侯虎在接到诸侯提前朝拜的诏令后,喜上眉梢。
  一切就如同他之前想的一样,大王果然是一代明君。
  他没有动身回封地,直接让家臣回去传令处理,美女要挑最漂亮的,贡品要挑最昂贵的。
  他甚至都打算在朝歌常驻了,纣王有心肃清诸侯,自己没啥能力为啥还要对着干呢?
  反正飞廉获封北海候,北伯侯封地少了三分之一,也出不了什么乱子。
  只有在朝歌城中,才能将纣王的心思猜得一二啊!
  就像这次提前朝拜。
  各地诸侯没有足够时间准备贡品,如果不够忠心的,肯定会随意敷衍,到时候会推脱时间不足。
  而忠心的诸侯,时间再紧迫也不会让自己的贡品辱没了君王。
  不仅如此,由于时间紧迫,事发突然,又正值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诸侯们肯定无法带来太多亲随。
  这样一来,他们就是朝歌城中任人宰割的鱼肉,翻不起风浪。
  只要因为纣王刻意的苛责试探,而露出马脚表露出谋逆不臣之心,定会被纣王亲自训练的近卫,以雷霆手段捉拿。
  由于没有亲随,大军更在千里之外,根本无法反抗。
  崇侯虎感叹连连,看来纣王在半年前训练近卫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计划了,诸侯即使有不臣之心,也是大商分封出去的诸侯,如果动用大军,必将引起轰动,消息传出去后,只会适得其反,说不准留在封地中的子嗣一不做二不休,就造反了。
  而近卫则没有这些缺点,规模不大,却是精兵,抓人声势小,不容易走漏风声,可以徐徐图之。
  果然,果然……
  崇侯虎连连抚须。
  ……
  冀州侯府。
  传闻冀州侯苏护有女妲己,生得国色天香,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其似海棠醉月,梨花带雨,不亚九天仙女下瑶池。
  反正就很漂亮,貌若天仙。
  而且妲己不仅漂亮,还很体贴。
  见到父亲接到诏令后愁眉不展,一问之下竟是朝拜提前,父亲没来得及准备好秀女以及贡品,定会惹恼君王。
  妲己想替父分忧,想到自己的美貌,为何不以身侍君?
  于是她趁着苏护乘驾往朝歌而去的时候,也招来车驾,跟了上去。
  ……


第14章 强抢民女
  纣王七年秋,黄飞虎谪守朝歌南门,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天下诸侯俱进朝歌。
  至于北边的冀州侯苏护为什么会从南门入朝歌,黄飞虎也不知道,打了个招呼后,继续巡他的门。
  倒是苏护有些懵,这镇国武成王,怎么就成南门守将了?
  守卫如此森严,苏护觉得有些不妙,让长子苏全忠单骑回冀州,自己继续带着副将赵丙,陈季贞进城。
  偷偷摸摸跟在他身后的妲己,过了许久后,也得以进入朝歌。
  各地诸侯纷纷入城,这时,子受已经换了身衣物,带着尤浑微服私访。
  尤浑很不错的,家中父母早丧,没有兄弟,至今没有娶妻。
  这种人一旦喜爱上了金钱,就会一心一意的敛财。
  子受曾试探过他,尤浑的确爱财,而且睚眦必报,是极好的奸臣候选,一定要重用。
  “大王微服出巡,可是要检阅各路诸侯言行?”尤浑奸细的声音传来,倒像是个太监。
  子受摇头:“替孤留意民间玉人。”
  他是来强抢民女的。
  诸侯已经都来到了朝歌,子受也要开始行动。
  首先就要树立自己的昏庸形象,让诸侯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昏君印象。
  不然就以朝中大臣的吹捧力度,他们万一误认自己是明君怎么办?凡事都要讲究第一印象。
  所以子受先发制人,当街强抢民女,只要把妹子抢到手,怎么洗都洗不白了。
  不过强抢民女也得精挑细选选,首先得漂亮,其次得有气质,要是抢了那种一看嫁都嫁不出去的,岂不是为民添福?
  估摸着人家还把不得进宫侍奉君王呢。
  漫无目的的在街上逛着,朝歌作为国都,十分繁荣,人民也很质朴。
  子受觉得街边买菜的老太太都挺和蔼可亲的,可惜,一旦战事起,这样平和的日子就一去不返了。
  于是乎,他走上前,询问价格。
  一问,一捆无心菜要两枚铜贝。
  铜贝是商朝晚期的主要货币,青铜制,大小与一枚硬币相当,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金属铸币。
  不过,长得很丑。
  制作上很粗糙,设计简单,形状不固定,子受觉得极其不方便,但这东西意外的值钱。
  两枚铜贝可不是小数目,子受有些狐疑的望着老太太,慈眉善目,也不像什么奸人。
  尤浑一看,这还了得,躬身在子受身边道:“朝歌城中,寻常一捆无心菜,大多只需一枚铜贝。”
  子受大惊,这个年代就有奸商了?
  想来是因为诸侯来朝,百姓趁此涨价,四镇并八百路诸侯,总会有几个傻子。
  转身就走,反正他就是问问,本来都没想买。
  只留下老太太在身后碎碎念,穿着光鲜亮丽,也不知是哪方诸侯,怎么连捆菜都舍不得买?
  走了没几步,子受看到了一抹倩影。
  高挑偏瘦的身材,乌黑高卷的头发,轻盈一握的腰肢,大抵是能看出来的。
  得想个办法看看脸。
  子受一脚踹向尤浑的屁股。
  尤浑猝不及防下失去平衡,向前踉跄数步,将熙熙攘攘的人群惊得一散,那倩影也停在原地。
  子受大声叱问:“何人对吾之家臣下如此毒手?!”
  随即几步上前,将尤浑扶起。
  尤浑失色,怎能让大王搀扶?
  可又是嘶的一声倒吸一口凉气,屁股好疼,没人扶,还真起不来。
  子受借着搀扶尤浑的机会,偷偷回头一望。
  然后就惊住了。
  该怎么描写呢?
  白话一点,就是清澈明亮的瞳孔,弯弯的柳眉,长长的睫毛,脸如白玉,颜若朝华,服饰打扮也不怎么华贵,只项颈中挂了一串明珠,发出淡淡光晕,映得更是粉装玉琢一般。
  文绉绉一点,就是手如柔荑,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