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受抬手,众将起身。
他看着黑了不少的飞廉,看着面如冠玉的孔宣,只这一刹那的恍惚,想到昨天才清算不足十点的昏庸值,他的眼角,竟是不自觉的,滑过了一滴泪水。
大胜啊,除了死了些近卫,其他人甚至都没有缺胳膊少腿……
“来,我们的大功臣……回来了……”子受勉强挤出笑容,咬牙说道,可话到了此处,却突然哽咽。
“大王,大王不可……”
飞廉等人惶恐不知所措,大王竟如此厚待,如此担忧我们。
子受身边的当驾官,忙是小心翼翼的提醒。
这意思是,大王小心失仪。
子受忙用长袖沾了沾眼角,要是殿前失仪也算昏庸就好了。
子受心里叹了口气,道:“平叛大功,可喜可贺,大将军飞廉亲帅虎贲之师,与叛军鏖战于北海,百名近卫英勇护卫,背负国恩,忠肝义胆,当赏!”
子受说到此处,大声道:“大将军飞廉率军北进,大败北海叛军,近卫勇战不退,孤心甚慰,卿等立下不世之功,孤之幸甚,民之幸甚,国之幸甚,即日起,封大将军飞廉为北海伯,统帅北海三军,封其副将孔宣为北海总兵,并赐百万金犒赏全军,首功亲军近卫,具赐解甲归田,赡养家中。”
文臣武将,无不惊讶。
这是什么意思?
赏赐不可谓不丰,一个伯爵位,一个总兵,相当于一方执政大员与外放的将军,不过凭飞廉与孔宣的功劳,倒是当得起。
百万金倒不是真的百万,是个泛指,也在正常赏赐之内。
但解甲归田?
这是个什么意思?
刚打了胜仗的百战精兵,居于首功的天子近卫,让他们回家种田?
顿时,文武两班大臣,纷纷议论起来。
似乎没有太多异议?
子受满意的点头,这些封赏都是他准备好的。
北海叛乱刚刚结束,人口都没有多少,正是一个偏僻之地,孔宣总不可能再搞事了。
让近卫们回家种田,这也绝对是个昏庸之举,历朝历代,哪有让胜利之师解甲归田的道理?
这群老兵油子正处壮年,又有功劳在身,还有金钱赏赐,吃喝不愁,孔武有力,掌握了霸王步经历战事,完成最后一步眼高手低的心态转变,下一步可不就是恃强凌弱鱼肉乡里吗?
迟早怨声道载。
虽说这样的近卫是最优秀的狗腿子,但为了昏君大业,还是让他们返乡比较好。
……
第11章 纣王真是……好手段!
群臣对封赏没有异议,北海伯与北海总兵的规格稍高,但也与功劳大致相抵。
至于让近卫解甲归田,也不是他们能管的。
名义上就是天子近卫,当然是大王想怎样就怎样。
跑来朝歌避难的北伯侯崇侯虎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莫非……这是敲打?
大商分为内服官与外服官。
内服官负责治理以朝歌为主要城镇的核心区域,外服官则是分封的诸侯。
外服职官,与中央政府是上下级关系,但比往后的刺史、太守、知府之类的地方官具备更强的自主性,以及世袭可传承性。
所以外放分封的诸侯权力很大,又有自己的私军,私军不设上限,你能养得起多少军队,就能编制多少军队。
当然,由于这些诸侯大多分封在偏僻地区,无论怎么种田,供养的军队都不可能与地处中原腹地的核心区域相比。
不过,这也是一种威胁。
如果你诸侯有点用,能镇压地方治理地方,那很好,我放着你,不管你,管太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可如果没用了……
崇侯虎局部一紧,他除了打仗什么都擅长,包括思考。
他是个很擅长思考的人。
自己堂堂大商四大诸侯之一的北伯侯,被区区七十二路叛军给打的来朝歌避难?
这得多没用啊!
他承认自己不会打仗,但这也太没用了。
这么没用的人,怎么能执掌地方,为一方诸侯呢?
这么好欺负,干脆取缔了吧?
崇侯虎发现自己一开始就错了。
飞廉平叛成功,每个人都承认他有一定的才能,可飞廉能比闻太师更会带兵吗?
不可能!飞廉估计连闻太师屁股底下的墨麒麟都不如。
至于副将孔宣,他谁啊?
那为什么闻太师久战不利,飞廉接替后就平叛成功了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纣王没耐心了。
闻太师出征,就是给他北伯侯崇侯虎的机会,如果当时自己主动请缨与闻太师共讨叛贼,估计没几个月就平叛成功,还能分润一点功劳。
可他没有,选择躲在朝歌城里吃喝玩乐。
一个怯战的诸侯,一个无法担当起责任的诸侯,是明君所需要的诸侯吗?
一个叛乱就发生在自己辖区,不敢对敌,连带路党都不敢当的诸侯,是明君所需要的诸侯吗?
没错,来到朝歌的这几个月里,崇侯虎已经认定纣王是一位堪比武丁的明君,有着大思想,大梦想。
从题诗到肃清朝纲,从换帅到平叛成功,这一切都代表,沉寂数十年的大商,要有大动作了。
北海伯就是在敲打自己,分润北伯侯司掌的土地。
崇侯虎觉得自己甚至无法反抗,如果不是飞廉平叛,北海还乱着呢。
就算反抗,他还能带兵反叛吗?
连内部叛乱都平定不了的人,叛乱还没开始就被和谐了。
飞廉获封北海伯,死死盯住了他。
他不敢打袁福通,袁福通惨败于飞廉之手,如果自己对上飞廉……
那后果,想都不敢想。
崇侯虎心中一片通明,他完全明白了。
敲山震虎!
各地诸侯与中心大商的统治联系越来越弱,纣王此举是在通过飞廉敲打他北伯侯,又是在通过敲打北伯侯,敲打其他三镇诸侯!
“于每一镇地方,拣选良家美女百名!”
崇侯虎脑中闪过这样一句话。
纣王是个贪恋美色的君王吗?
贪恋美色的人会连续数月不踏入后宫一步?
每一镇地方!这就是纣王给的最后机会,诸侯献上美女的质量与忠心成正比,如果献上的具是歪瓜裂枣,敷衍君王,说明早有异心!
崇侯虎心中已有思量,自己来到朝歌,是不幸中的万幸,只有亲眼见到纣王的一言一行,才能得到如此细致的结论。
他甚至在心里嘲笑起其他三镇诸侯,尤其是那勤于政事,广罗人才的西伯侯姬昌,这些行为不为君王忌惮就有鬼了,将自己打点的这么优秀,莫非想更进一步?
诸侯更进一步,就是……
可惜啊,他们察觉不到纣王选秀的真正用意,恐怕要暴露本心啦!
黄飞虎则想的更深入一些。
他也觉得纣王是在敲打,敲打的不仅是诸侯,也是群臣,根深蒂固的小团体。
他就是后悔,自己怎么着了纣王的道呢?
黄飞虎既是镇国武成王,又是外戚,父亲更是外放的界牌关总兵,家事渊源。
闻太师出征后理所应当成为了武将领袖。
他当然要膨胀,纣王大权旁落,老臣掌权却无兵权,自己有兵权,就是个香饽饽,为什么不膨胀?
膨胀害了自己。
纣王在女娲宫题诗根本不是向外戚武将示好,全是计谋!
让自己领着武将支持一时,压住老臣,从而亲令换帅,再以平叛之功,提拔亲信大臣,并且在军士中竖立良好的君王形象,闻仲回朝,取代自己武将之首的地位,进一步打压,从而完全掌握兵权。
这一手堪称完美。
纣王不再宠幸自己的妹妹并且提议选秀,就是最显著的信号!
黄飞虎甚至恶意揣测起闻仲前线战事不利的用心,他比谁都知道闻太师的能力,故意在北海平叛数月不得进,为的就是让朝中的自己膨胀起来!
纣王真是……好手段!
黄飞虎心有不满,却又不得不拜服。
如果换角度思考,哪个明君都不会允许有这样的臣子,既是外戚又有老父在外掌兵,更是镇国武成王在军中声望极高,若是有二心该如何?
黄飞虎估计,纣王的下一步动作,就是找借口给自己贬官了。
他认命了,他自问自己勉强算得上忠君爱国,并且有一定能力,只是一时间被权柄迷了眼,纣王显然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君王,只要自己后续表现出足够的衷心,迟早还会被重用。
子受完成封赏后,又想起了黄飞虎。
对,贬官,必须贬他!
一想到黄飞虎跳过自己调遣孔宣跟随飞廉平叛就恨得牙痒痒,你怎么这么多事呢?
直接点名。
“武成王调孔总兵随北海伯平叛,有大功,理应同赏!”
诶?又赏?这也有功?群臣一时安静,想不明白。
黄飞虎却一个激灵,来了,来了!
肯定是要敲打自己了!
黄飞虎眼睛一闭,一睁,脑中一片清明。
一定要表现出自己最大的忠心,老黄家可不像外放的诸侯王,到底还是得靠君王赏饭吃。
……
第12章 臣黄飞虎,愿为大商世代赴汤蹈火!
“武成王。”
黄飞虎拱手上前:“臣在。”
子受道:“卿有功,孤封你为大将军如何?只要你能替孤平乱杀敌,孤便保你世代荣华。”
黄飞虎战战兢兢回答道:“大王,臣已经是了。”
子受一挥手:“无妨,孤就再加封你为镇国武成王,世袭罔替,如何啊?”
黄飞虎惶恐道:“大王,这个也封了……”
子受大笑:“都有了?都有了还不赶快谢恩?”
黄飞虎拱手跪地:“臣——谢恩!”
还有什么不谢恩的?太明显了!
刚才都喊了武成王,却说要加封大将军、加封武成王,陛下这是不知道吗?会这么昏庸吗?
当然不会。
这分明是在说,他黄飞虎已经封无可封了!
子受忽然又道:“孔总兵调任北海,南门守将一职悬空,武成王可愿为孤分忧,镇守朝歌南门?”
最后一棒子打下来了!
不知怎么的,黄飞虎却突然松了口气。
不是免官,也不是闲置,南门守将虽然权柄不高,但仍是执掌兵马的将领,没有剥夺兵权,说明这是纣王给自己的观察期。
只要表现好了,日后一样任用,论及打仗,黄飞虎自信朝中没几个比自己能打的,只要有机会,就能崛起,歇息一阵表忠心并无不可。
于是乎,他笑的比四月的太阳还灿烂,拱手跪地,拜了三拜:“臣,黄飞虎,愿为大商世代赴汤蹈火!”
一时间,真情流露。
这……
子受都懵了,怕是个智障?
我埋汰你不说,还贬你官,你乐呵成这样?
我要是给你当庭斩首了,你岂不是还得蹦起来跳段秧歌?
群臣还在为此前纣王与黄飞虎的对话发愣,这是什么匪夷所思的操作。
但听到后面纣王对黄飞虎的贬黜之后,先是一愣,渐渐反应过来。
老黄家势大,功高震主。
将心比心,谁都能理解纣王的做法。
再仔细一想,黄飞虎干了什么?
他将孔宣调入飞廉的平叛大军中,而这件事,并没有过问纣王。
南门守将官职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却是守卫朝歌城门,也就是国都的第一道防线。
黄飞虎能轻易将之调走,如果他想叛乱或是通敌,岂不是意味着朝歌门户大开?
纣王提及这件事,哪是要赏啊!
分明是要罚!甚至重罚废黜,也不为过。
想到这里,群臣又不禁感叹起纣王的仁慈。
即使黄飞虎拥有如此大的权柄,也只是贬官敲打,明面上甚至是“封赏”,让这位大权在握的武成王不至于丢面子。
难怪武成王要感激涕零,这简直是莫大恩赐。
文武百官,纷纷拜服。
我做啥了?
子受觉得自己表现的挺好,给黄飞虎的封赏大有问题。
哪有给在任大将军加封大将军,给镇国武成王加封镇国武成王的道理?
明显就是昏君!
更不用后面将贬黜说成封赏,这么过分,这么羞辱人,群臣没一个提意见的?
还真没有。
子受想不明白,不过贬了黄飞虎,很开心。
下次叛乱总不能再给我偷偷摸摸把孔宣给调去了吧?
子受算了算,估计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各路诸侯就能完成选秀,来朝歌朝拜。
到时候让苏护把妲己献上来,他就会破口大骂昏君无道,题反诗,最后一气之下叛乱。
虽然演义里叛乱失败了,但子受有的是办法让他叛乱成功割据一方,然后,就能每天骂自己,在领地里宣扬自己的恶名,稳定增长昏庸值。
但这样似乎就不能把妲己收到后宫,感觉很遗憾啊!
要是别的秀女不如妲己好看,怎么沉溺后宫美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