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野修士-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出这番理由,胡玄宗听的又心疼又怜惜,想了想道:“小琪,知道你妈在那里放水吗?去把她喊回来,我有事跟她说。你们想让姐姐去读书吗?”
  “想!玄宗哥哥,你有办法的,是不是?”
  “小琪,不许麻烦玄宗哥!”
  看到刘悦凶自己的妹妹,胡玄宗直接道:“小琪,别听你姐的,去,赶紧把你妈喊回来。别家的事我管不了,管你们家的事,我还管的过来。”
  “嗯,我现在就去!”
  迈开小长腿冲出院子的刘琪,下半年也开始读初二,加上父亲过世,三姐妹也比其它同龄的孩子懂事。越是如此,胡玄宗越是觉得应该帮衬一把。
  也许胡玄宗现在的能力有限,却希望做到‘以邻为善、造福一方’。既然决定将五龙岭打造成自己的道场,那么距离道观最近的刘家庄,他也有必要帮衬一把。
  只是这种帮,不能显得平白无故,而是要让村民觉得,这钱他们赚的心安理得。来刘悦家的路上,胡玄宗脑中多少有了打算,只是还需将计划再完善一下。
  趁着刘琪去喊人的时间,胡玄宗又继续道:“燕子,去把你奶扶过来,我替她把把脉。”
  “嗯,谢谢玄宗哥哥!”
  等到刘燕把奶奶扶到院子,眼神已经不太好的老人,却依旧很热情的道:“小道长,你怎么来了?小悦,不是不让你去麻烦小道长吗?我这病,没治的!”
  听到这话的胡玄宗愣了愣道:“福婆,你怎么还跟我客气上了?师傅走了,我还在呢!你老忘了,当年要不是猛叔把我从河里捞上来,估计我早没了。
  现在我回来了,你们还跟我这样客气,你老是不是觉得,我医术不行啊?别的不说,就小琪她们叫我一声哥,你们家的事,我还真的管定了!”
  “唉!小道长,莫生气!我们是不想让别人说闲话啊!”
  “管他们做什么?嘴长在他们身上,想说什么让他们说去,又不会掉一块肉。身正不怕影子邪,兰花婶什么人,你们比谁都清楚,不是吗?”
  “是啊!是啊!就是可怜我猛子,没福气啊!”
  看着又准备抹泪的老人,胡玄宗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以前儿子在世,她总觉得媳妇不好,没能给刘家传宗接代,一口气生了三个闺女。
  直到儿子走了,别人都说媳妇会改嫁,可媳妇硬是撑起这个家,照顾一家老小。人心都是肉长的,自然分的清好坏。只是这个家没了支柱,日子过的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替老人把脉一番,胡玄宗发现老人这病在农村也算比较常见,随即问道:“福婆,你现在没抽烟了吧?”
  “没抽烟了!前两年医生说,我这病抽不得烟,就戒了!”
  “戒了好!你这病问题不大,等明日让小悦送你上山,我替你扎几针,再开几副中药喝一下,过段时间就会没事的。只是往后要注意,别感冒,少进厨房!”
  “真能治?”
  “福婆,就算信不过我,你应该信我师傅吧?我这医术,也是师傅教的。你这病就是早年抽烟引起的支气管,也就是喉咙的问题,调理一下好好保养就没事。”
  “嗯!信,老婆子信你!老道长是老神仙,他的医术我老婆子信!”
  听着这话的胡玄宗,也不知应高兴还是伤心。可通过这件事,胡玄宗也终于知道,在周边村民眼中师傅医术医德最得人心。而他这个新观主,还需继续努力才行!


第三十五章 建幢竹楼

  俗话说的好,寡妇门前是非多,这种事发生在农村更明显。早年嫁进刘家庄的何兰花,也是十里八乡出名的漂亮姑娘。即便生养三个女儿,身姿依旧保持的很好。
  这种情况下,总有一些鳏夫找上门,希望能与其重建新的家庭。即便何兰花发誓诅咒,这辈子绝不改嫁,依然无法阻止别人口中的闲言碎语。
  得知胡玄宗找上门,特意提到大女儿读书的事,何兰花也知道胡玄宗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早年丈夫救了差点溺水身亡的胡玄宗,以至胡玄宗跟她家一直比较亲。
  小时候,自家三个姑娘,更是没事就跑到道观去玩。等到三个女儿渐渐长大成人,继承母亲姿色的三个女儿,也可谓长的亭亭玉立,村里又开始有人说闲话了。
  尤其年龄只比胡玄宗小两岁的刘悦,虽然年仅十六岁,可对一些农村人而言,这么大的女孩也可以结亲订婚了。不是没人上门,可无一例外都被何兰花赶走。
  渐渐的,村里又开始传出流言蜚语,说何兰花看上了胡玄宗,打算把刘悦许给胡玄宗。这样的话,何兰花等于招了个上门女婿,往后胡玄宗也能帮衬自家。
  真要说起来,其实也不怪村民会这样想。当年胡玄宗跟刘悦还小时,在世的刘猛便经常打趣,往后要把刘悦嫁给他当媳妇。小孩子过家家的戏言,农村也很常见。
  只是随着胡玄宗跟刘悦渐渐长大,这种玩笑便少了。可现在胡玄宗退学回道观,何兰花又拒绝任何人提亲,这就让人开始怀疑,何兰花是不是真打算把刘悦许给胡玄宗。
  谁让前番胡玄宗翻修道观,村里这么多妇女没请,偏偏请何兰花去帮工呢?还开一百块一天的工钱,这就让人怀疑,胡玄宗是在变相讨好未来的丈母娘呢!
  若是两个孩子真两情相悦,何兰花倒也乐见其成。毕竟,早年胡玄宗的师傅说过,他们不忌婚嫁。这就说明,胡玄宗肯娶的话,一样可以娶妻生子。
  问题是,何兰花始终觉得女儿还小,她不想让女儿背上什么不好的名声。如今时代风气跟早年不同,十六岁的女孩就定亲,传出去别人会怎么想她这个当娘的呢?
  回到家里,看着正陪婆婆聊天的胡玄宗,何兰花也很热情的道:“三郎,什么时候回来的?不是说,你跟小波去京城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婶,我要不回来,你就真打算不让小悦读书啊?看来你还是跟我见外,家里有难处,为何不跟我说呢?觉得我没本事?还是怕别人说闲话?”
  “谁说我不让小悦读书了?是这死丫头,硬是不肯去读。当然,家里也有难处!”
  “有难处你跟我说啊!前些天在冬生叔家,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
  “家家都有难处,你总不能都帮吧?这些年,我们家没少受你师傅的恩惠,什么情都还完了。再去麻烦你,别人会怎么想?这事,婶有主意的!”
  看着表情有些苦涩的兰花婶,胡玄宗依旧很坚持的道:“师傅给的恩惠,你肯接受。我还恩,你就不肯接受吗?别人怎么想,关我们什么事?
  我现在只知道,小悦是块读书的苗子,不应该就这样放弃。这丫头要是敢不听话,我帮你揍她。等开学,让她跟我去县里,我替她办理入学手续。
  钱的事,你也别操心,不会有人说闲话的。这次过来,除了找你商量小悦的事,我也找福爷谈点事。我知道你不容易,可往后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虽然我刚回来,村里的事知道不多,无非就是一些闲言碎语,他们爱说就让他们说去,又不掉块皮少块肉。真要当回事,坏的是小悦一辈子,到时你会更后悔!”
  “唉,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倔呢?”
  “小琪,小燕,你们希望姐姐读书考大学吗?”
  不再询问刘悦跟兰花婶,直接将目光看向刘悦两个年幼却懂事的妹妹。结果很显然,两个丫头立马点头道:“希望!我觉得,姐姐也能考京城大学,跟刘波哥哥一样!”
  “这就对了!论读书,刘悦比刘波更厉害。何况,有些事你们想的太复杂了,像小悦这种情况,如果你不反对的话,我会找人帮她申请贫困生指标。
  除了学杂费能减免外,还能领到一定数额的奖学金。要是三年成绩优异,高考又能考个好大学,非但不花钱还能赚钱。丫头,现在后悔故意没考好吧?”
  “啊!还有这事?”
  “这是国家给予的福利,手续虽然复杂一点,我去找人的话,办理起来很容易。只是领了这个钱,小悦到了学校,就会承受一些异样的眼光。
  跟婶子讲这些,也是希望告诉你还有三个丫头,如今国家福利政策好,只要会读书非但不花钱,还能为家里赚钱。就刘波这次,学校奖了一万,县里奖了两万块呢!”
  “哇!三万块,那刘波哥哥读书,不是不用花钱了?”
  “钱还是要花的!只是到了大学,可以申请助学贷款,等大学读完工作后再慢慢偿还。考上好大学,出来就能找份好工作,到时还怕还不清助学贷款吗?”
  把这些兰花婶很少关注的事,跟其仔细的说明一番后,刘悦突然觉得有些后悔。如同胡玄宗猜想的那样,她这次中考确实故意考差,目的就是想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妹妹。
  过了没多久,出门的刘悦爷爷刘福春也回来了。相比福婆体弱多病,年过六旬的刘福春身体还很硬朗。听完胡玄宗的来意,他也同意让刘悦继续去读书。
  至于钱的问题,胡玄宗很快道:“福爷,你早年教的徒弟,有还在做竹匠的吗?”
  “很少了!你想做什么东西?跟我说,我会做啊!”
  “你肯定是要请的!只不过,你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估计到时还要把你徒弟请来。我打算在道观旁边建幢竹楼,将来有客人上山,也有地方让人家歇脚过夜。
  还有就是,这幢竹楼你老一定多费心,把竹屋建的越漂亮越好。这样的话,等过上一两个月,我就能帮你介绍个大老板。到时候,你老别嫌活太多就好!”
  “那能呢!你那山上,好好的搭竹楼做什么?有那钱,干嘛不起幢房子呢?”
  “我不喜欢那种钢筋水泥搭的房子,我更喜欢住那种凉爽的竹楼。最重要的,城里人来乡下不都图个新鲜。要住楼房的话,人家干嘛还特意跑乡下来呢?”
  竹匠,一个从农村渐渐消失的职业,相比木匠还能找到活干,竹匠真的越来越少。没人请去干活做事,自然就没了收入。而胡玄宗此番做的,就是给刘悦家提供一份工作!
  通过干活赚来的钱,刘家人花起来也理直气壮。相比直接给钱,刘悦一家未必肯接受。给他们介绍工作,胡玄宗相信他们接受起来,会觉得心里更舒服些。


第三十六章 道田设想

  只有失去过的人,才知道珍惜的意义。只有一无所有过的人,才知道以前拥有的一切是多么珍贵。重生归来至今,胡玄宗越发觉得前世错过了很多事很多人。
  就拿刘悦的事来说,前世胡玄宗根本没关注过。等刘悦外出打工,每年春节都很难看到她回来。在大三时,胡玄宗有收到刘悦一封信,后来便彻底断了联系。
  当胡玄宗踏上修行路,才从刘波那里得知刘悦的消息。原来在他大三那一年,仅有十九岁的刘悦便嫁人了。信中所说的儿时约定,或许就是刘悦想要一个答案。
  结果很显然,那时胡玄宗根本没在意,也记不起所谓儿时约定是什么。现在想想,应该就是当年她父亲,一次喝醉酒时,当着很多人面说把刘悦许给自己当媳妇。
  在他看来只是一次无心的玩笑,可在女孩的心里,或许就是另外一回事!
  回想起这些,胡玄宗有时都会苦笑道:“若非重生归来,谁会想到前世做过那么多糊涂事呢?能弥补的尽量弥补,也算偿还前世欠下的债吧!”
  至于履行承诺这种事,胡玄宗自然不会考虑。对刘悦跟其两个妹妹,胡玄宗只有怜爱之意,却从来没有掺杂其它的感情。这一点,胡玄宗还是分的很清楚。
  离开刘悦家时,听到何兰花让刘悦送送自己,胡玄宗直接道:“婶子,用不着!真有什么事,等明天到了山上再说也不迟。时候不早,我也回山上去了!”
  流言蜚语这种东西胡玄宗不惧,却不想刘悦承受这些。当年跟在身后流鼻涕的小丫头,眼下也长的亭亭玉立。或许正因如此,才会让人觉得她真长大成人了。
  看着低头想跟出来的刘悦,胡玄宗也很认真的道:“丫头,听话!明天吃了早饭,把那两丫头一起带上山。别什么事都窝在心里,我一直都把你当妹妹的!”
  “哼!我才不要当你的妹妹呢!”
  面对刘悦抬头瞪眼回的这句话,胡玄宗也只能无奈摇摇头。看到刘悦终于没跟出来,脚步轻快的离开村子,重新回到了寂静的五龙岭道观。
  行走在石阶上,安装在石阶两旁的感应灯,也不时点亮提供照明。即便胡玄宗能看清夜路,却还是觉得安装了感应灯更方便,夜间有人上山也能尽早发现。
  走到道观门口,山下先前亮的感应灯已然熄灭。看到这些改变,胡玄宗也觉得花了钱,还是物有所值。打开道观安装的电灯,整个道观瞬间显得耀眼了起来。
  站在道观的院子里,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