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用梳子把头发梳顺,然后用箅子沾刨花水来,将头发再梳一遍,然后将头发梳好,最后在用抿子沾了刨花水将头发抿得油光乌亮,等头发干了,这发型就定好了。
全福婆子的手劲大,因着成亲了,自然不能梳着未婚姑娘的发髻,前头的刘海也不能留了,都要抿上去,露出额头来。
扯得不仅头皮疼,感觉脸皮都被扯上去了两分,脸上的动作略微大一些,笑一下,那和头发交界处的头皮就扯得难受。
张春桃算是感受到了,难怪成亲那日新娘子都是含蓄的很,轻易不做动作表情呢,头发被这么扎着,是个人也做不出来表情了。
最后头发梳好了,还擦上了两根银簪子,就差不多了。
全福婆子最后看看成果,就叮嘱张春桃,再略微喝口水什么的,就要上口脂了,上了口脂后,就不能再喝水吃东西,免得把口脂吃花了不好。
张春桃点点头,略微抿了一口水,打湿了一下嘴唇,就看到全福婆子拿出一张红纸递给张春桃,让她抿上。
这就是乡下人常用的口脂,现代的口红了。
别看就一张纸,可用处也不少,不仅能红润嘴唇,还可以用打湿的手指沾染一点,打圈涂抹在两颊,作为胭脂来用。
张春桃小心翼翼的抿了一点,又沾染了一点到眉角和脸颊,轻轻的用指头晕开,只见镜子里的人,脸颊就多了几分桃色,眼角也添了一点淡淡的粉,整个人一下子就多了几分妩媚之色来。
旁边的全福婆子啧啧称奇,忍不住夸了两句好标志的新娘子,别的不说,张春桃这么一打扮,虽然看着好像没再那么折腾,偏生这人看着就精神了许多,气色也显得好,比起她往日里给别的新娘子抹白涂红看着可顺眼多了。
忍不住就多问了两句,张春桃也就随口指点了两句,让全福婆子眼睛一亮,心里琢磨着,回家去好生练上几回,等熟练了,就给别的新娘子也这么打扮,到时候还可以说这是从县城传下来的新娘子打扮方式。
不仅能多收几个钱,还能将名声打出去。
因着这点子想法,全福婆子倒是对张春桃越发照顾起来。
只说贺岩这边,也是天没亮,整个贺家院子,还有杨家村其他几户帮忙的人家,早早的就都起来忙活了。
贺家其他几房的婶子昨晚就没回家去,在贺家胡乱迷糊了一宿,一早等请的灶上的红案师父一到,就开始带着人忙活起来。
因着冬天了,不用担心买的肉鱼之类的坏掉,昨儿个这些办酒席要用的食材都置办齐全了。
外头,等着迎亲的人也都赶到了,都笑闹着说今儿个要将新娘子顺顺利利的接回家云云。
孟氏和贺娟听到动静也忙爬了起来,换了衣服出来帮忙,这几日那隔房的婶子天天念叨,指桑骂槐,说若是孟氏今日做妖,让外人看了笑话,到时候就别怪贺娟成亲的时候,他们其他几房都不来。
孟氏的软肋被捏,加上这几日也回想过来,到底她下半辈子指望的还是贺岩这个儿子,张春桃这个儿媳妇是退不掉了,真要成亲这日出了什么事情,贺家的名声也要被联络,就怕贺娟被牵连。
因此这一段时日倒是也老老实实的,还拘着贺娟也不许再乱说话了,不然真将贺家这几房得罪了,到时候那几房一发狠,连个给她送亲的人都没有,岂不是丢脸?
彼此都有顾忌,倒是还算相安无事。
直到贺岩穿着张春桃他新做的土褐色的棉袍,从屋子里走出来,先是孟氏恍了一下神,然后是贺娟的尖叫声响起:“哥?”
第两百六十六章 迎亲
天色大亮的时候,张春桃已经端坐在炕上半天了。
赵嫂子在外头看着嫁妆,等着迎亲的队伍来,将这些嫁妆和新娘子一并接到贺家去。
全福婆子和隔壁的几个嫂子围着张春桃,说些成亲后要注意的事项,都知道她无父无母无人教导。
就怕她嫁过去后,因为不懂这里头的门道,吃了婆婆的暗亏。
一个个都几乎倾囊相授,什么第二天一早千万不要贪睡,早早就要起来给全家做饭,给公婆烧洗脸水。
什么如何伺候公婆小姑子,见面礼给什么最好。
什么嫁过去别的先不论,先把自家男人抓在手心里。
还有说什么,婆婆要是生气发火,千万别让自家男人出面,不然那婆婆越发要生气,当时算了,背地里不知道怎么折腾呢。
……
林林总总,听得张春桃觉得要不是那婚书什么的都写了,迎亲的队伍都到路上了,她都想悔婚不嫁人了。
还是全福婆子看张春桃似乎吓着了,忙宽慰了她几句,说看着贺家后生就是个对媳妇好的,好好跟他过日子,以后福气还在后头呢。
正说笑间,就听到外头吹吹打打的声音越来越近了,估摸着时辰,应该是贺岩带着人来接亲了。
果然,吹吹打打的声音停在了小院的门口,一群人热热闹闹的走了进来。
按理说赵嫂子在外头,应该先上前去跟贺岩和迎亲的队伍说上几句话的,结果就听到外头安静的很,无人说话。
好半天,才听到赵嫂子惊讶的都结巴了声音:“你……岩,岩哥儿?”最后一个字都破了音了。
这是咋回事?张春桃和屋里陪着的隔壁几个嫂子互相看了看。
那几个嫂子忙让张春桃别着急,她们出去看看。
这一出去,也没听到几个嫂子的声音,也没人进来。
全福婆子坐不住了,示意张春桃盖上了盖头,别乱动,她出去看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张春桃忍不住心里腹诽,知道的这是出去迎接接亲的队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葫芦娃救爷爷呢,这咋都出去后就不回来了呢?
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就没动静了呢?张春桃忍不住就想掀起盖头,凑到窗户边去看看。
还没动呢,就听到匆匆的脚步声,赵嫂子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语气带着一点兴奋,一点不稳:“你这丫头,可真是有福气,都准备好了没?”
张春桃盖着盖头看不清楚赵嫂子的神色,也不明白她这兴奋从哪里来,不过既然她进来了,应该就没事了,也就点点头。
外头,大家散过了喜果子,逗得附近的孩子一通哄抢过后,就要准备接新娘子出门了。
按理来说,这要拜别新娘子的爹娘,再有新娘子的兄弟将新娘子背出门去。
当然也有那家里穷的,直接新郎官一个人上门,将新娘子牵走也是有的。
张春桃无父也无母,更无兄弟姐妹,索性也就步骤省略了,张春桃被全福婆子牵着从屋里走出来,走到了堂屋里,对着天地拜了拜,也算是拜别父母了。
然后一道熟悉的气息靠近了过来,是贺岩,蹲在了她的面前:“春桃,我来接你了——”
张春桃回过神来,大大方方的爬上了贺岩的背,还小声嘀咕了一句:“可别摔着我——”
贺岩低低的一笑,将张春桃稳稳的背着朝外头走去。
张春桃头上盖着盖头,挡住了绝大部分的视线,看不到贺岩的面容,只能看到他红透了的耳尖,鼻子边,是熟悉的无患子味道,贺岩应该也是昨天洗漱了一番,头发清清爽爽的。
这从院子里到院子外,也就那么几步路,张春桃还没来得及多想,就出了门。
贺岩他早就雇了一辆马车,专门迎亲的。
马车上也披红挂绿倒是喜庆,里头也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还体贴的在凳子上绑了个棉花垫子,让人坐着也舒服些。
贺岩将人背到了马车旁,全福婆子早就在马车旁摆好了凳子,张春桃双脚踏在凳子上,然后扶着贺岩的手,坐进了马车里,全福婆子也跟着上了马车陪着。
外头又吹吹打打起来,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赵嫂子留着指挥迎亲的人去抬嫁妆,张春桃听了一耳朵,猛然想起一件事来,忙喊住了正要说出发的贺岩:“那院子里我做的酱别忘记了,抱一坛子过去,小心些可别摔了!”
别的也就罢了,她辛辛苦苦才只晒得两三坛的酱,这一嫁过去贺家,又没娘家可回门,倒不如趁着这个时候,搬一坛子酱过去贺家,起码到年底都不愁了。
贺岩在马车外轻笑了一声答应了,然后跟旁边的人交代了一句,这才一挥手,迎亲的队伍又吹吹打打的往回走了。
跟在马车后头的就是迎亲的人抬着的嫁妆,大件的家具昨儿个已经抬到贺家了,镇上的人也是见过的。
今天听到动静,又都纷纷出来瞧热闹。
这庄户人家,大都是在年节底下办婚事,毕竟秋收了手头才宽裕些,就这一两个月,镇上都嫁了好几家女儿了。
这大冬天的,镇上的居民也没啥事,天天闷在家里烤火也憋屈,都巴不得出来看看热闹解闷。
尤其是那些小孩子,更是高兴的跟在马车前后奔跑嬉闹,讨要喜果子和喜钱,沾些喜气。
如今这几年,老天爷开眼,还算风调雨顺,一般人家娶媳妇嫁女,遇到这样小孩子要沾喜气的,也会备些喜果子,大家同喜的意思。
贺岩终于娶到心悦的姑娘,那自然是巴不得大家都沾沾喜气,也多得些祝福才好。
尤其是遇到小孩子,能得他们几句吉祥话,那可比什么都强。
因此也早就预备着,这些喜果子被红纸包着,等这些孩子们上来讨要,都天女散花一般散了出去,小孩子们跟着跳着笑着去抢,抢到了都会说两句早生贵子,百年好合的吉祥话。
就连大人们也忍不住跟着捡上几颗甜甜嘴,一边看着这迎亲的队伍,前头是马车,后头跟着的都是抬嫁妆的,这一看,好家伙,嫁妆还不少。
那厚实的铺盖就有四条,每条看着至少就是七八斤重;更不用说还有那木盆木桶,就有五六个,刷过厚厚的桐油,看着就结实。
还有几口箱子,妆奁盒子,镜子,剪刀,布料,针线盒之类的。
那几口箱子都是半开的,也是给人看的意思,里头放着秋冬季的衣裳,还有鞋袜之类的。
多多少少的,也凑了四抬,虽然没有太值钱的东西,可就这些,在镇上也实属少见了。
第两百六十七章 拜堂
尤其是最后还有人抱着偌大一个本地人用来装酱的土陶坛子,看起来沉甸甸的,这一坛子酱那也值不少钱了。
再有小声议论,说昨儿个这家的新娘子还抬了不少大件家具送到婆家去了,顿时引起一阵羡慕。
尤其是那些还没出嫁的小姑娘们,捏着帕子看着那几抬嫁妆,还有那接新娘子的马车,幻想着若是等自己出嫁,会不会有今天这样热闹排场。
因为要赶在吉时到贺家拜堂,迎亲的队伍也就没在镇上绕山一圈,直接出了镇就往杨家村去了。
终于赶在了吉时前,马车和迎亲的人都赶回了杨家村。
村口早就有贺家其他几房的孩子,爬在村口光秃秃的大树上翘首以盼,看到马车和人群,哧溜就滑下树来,撒腿往贺家去报信去。
得了消息的贺家人,好一通忙活,早早就准备了一挂鞭炮,拿竹竿挑得高高的,就等着新娘子到的时候好放。
按理说这从下马车那一刻起,新娘子的脚就不能沾地,最好踩在红毡上,可庄户人家哪里有这财力,连穿的衣服都是缝缝补补直到不能穿了,还要拿去纳鞋底,物尽其用呢,哪里会有闲钱买红毡来铺,因此这一条也就省了。
院子里正中摆了个火盆,需要新娘子跨过这个火盆,寓意成亲后日子红红火火。
张春桃这一路坐着马车颠簸而来,要不是她死命的掐着自己的虎口,又将荷包放在鼻子下面慢慢嗅着,才勉强舒坦了些。
这荷包和马母送来的,她心倒是细,只说这荷包里头放着几样药材,最是提神醒脑的。
此刻想来,应该是马远志那边已经知道贺岩会雇马车来迎亲,马母那边知道了,所以才送来这个荷包。
说是体恤交好也罢,还是看在是即将成为亲家的份上也罢,张春桃都领了马母这份情。
不然只怕这迎亲的马车走不到一半,她就要喊停车下去吐了。
如今有这个荷包,倒是撑到了贺家门口。
饶是这般,下车的时候,她脚步都有几分虚浮,一个踉跄,差点没跌倒。
旁边的全福婆子也被颠得晕头转向,路上还笑自己,真是山猪吃不得细糠,这把年纪好不容易托福坐一回马车,结果却被颠得差点早饭都出来了。
自然就没顾得上张春桃,还是贺岩眼疾手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