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即将成为南昭储君,面上也没有流露出丝毫惊喜情绪,荣辱不惊的定力只怕姬鹤羽拍马也比不上。
而且他确实是女皇唯一的儿子。
只是……
“我希望你们能扶持他。”姬南镜显然明白老臣们心里在顾虑什么,语调平和,能安抚人心,“我岁数不算太大,但也不年轻了,再生一个皇子或者皇女已然不可能,若从宗室中重新过继一个,朕也不太愿意。”
胡太傅和谭大人跟着女皇身后,沉默地听着,垂眸不发一语。
“你们顾虑的无非是凌风会偏向楚国,但事实上,楚国已无需凌风偏帮什么,反而是南昭自己这些年出了很多问题,诸位大人心里清楚,南昭急需一个有魄力的君王整顿朝纲,镇压雍国、东周和陵国的野心勃勃。”
此言一出,胡太傅和谭大人脸色一变。
雍国、东周和陵国是从南昭分裂出去的三个国家,因为都姓姬,所以一直以来都有取代正统的野心。
近些年三国一直蠢蠢欲动,想把自己膝下多余的儿女过继给女皇——一旦如愿,几乎就等同于两国兼并,四国之间的平衡就会瞬间被打破。
接下来又会陷入无休止的战乱。
甚至南昭的世家大臣都会被打压,继而换上他们自己的心腹忠臣、武将,南昭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胡太傅和谭大人作为朝中老臣,岂会不明白其中利害?
一行人很快抵达大殿。
姬南镜和晏姝走到正前方主位坐了下来,那方空置了许久的至尊位像是为姬南镜量身打造一样。
她们母女坐在那里没有一点违和感,反而像是天生就该坐在那里。
南昭使臣和楚国大臣依着各自的身份一一落座。
“朕来得冒昧,在此先罚酒一杯。”姬南镜端起面前酒盏,朝在座的诸人遥遥一敬,随即仰头一饮而尽,“诸位随意。”
殿上诸人连道不敢,跟着举杯。
“十年前离开南昭时,我是想带着凌风和晏姝一起离开的。”姬南镜放下酒盏,开口第一句话就让楚国大臣们诧异,“但是你们的先皇没同意。”
先皇没同意?
楚国大臣面面相觑,随即不约而同地看向南丞相。
不应该是护国公不同意吗?
“因为先皇想为楚国留下两个人牵制朕,也是牵制南昭。”姬南镜淡淡一笑,“朕离开楚国那会儿,楚国几乎每年都要打仗,有输有赢,但国库耗损得厉害,粮草不停地运往边关,可依旧无法缓解战乱之困,朝中上了年岁的老臣,应该都记得那些年里的艰难。”
南丞相缓缓点头,面露喟叹之色:“当年楚国确实艰难,本相几个兄弟都在战争中丧命,连尸骨都没能找回来。”
楚国大臣们陷入回忆。
其实不是十年前,楚国的战争持续了很多年,那些年里南家军死了不少人,南丞相也是去过战场的。
姬南镜似乎就是丞相回程中捡到的孤女,没想到却是捡了个未来女帝。
第311章 盟约
“先皇不同意?”文太傅不解,“不知女皇陛下此话何意?”
“他跟朕约定,待朕回去坐稳江山,就出兵帮助楚国。”姬南镜不疾不徐说道,“但是口头约定无法使人完全信服,所以他就把朕的一双儿女留在了楚国。”
楚国大臣们了然:“原来如此。”
“先皇英明神武,时时刻刻都在为楚国社稷着想啊……”
英明神武?
姬南镜不置可否,英明或许有一点,但神武就不必了。
先皇真没那么厉害。
不过心怀子民倒是真的,为了社稷安稳,愿意对一些不合规矩的事情妥协。
“朕答应楚国先皇,只要南昭有余力,一定帮助楚国结束战乱,但条件是我的女儿必须做楚国皇后。”姬南镜目光沉定,漫不经心地补充了一句,“不管谁做皇帝,晏姝都必须是皇后。”
所以晏姝十岁那年,先皇就让她去玄隐殿,目的就是为了学一身自保能力,并间接把玄隐殿收为己有——毕竟容隐是玄隐殿之主。
容隐亲自教晏姝武功,并朝夕相处五年。
他们的感情以及先皇耳提面命的要求,足以让容隐把对晏姝的忠诚刻在骨子里,此生不会动摇。
晏姝敛眸喝茶,心有所动。
南丞相也有所诧异,暗自思忖,南镜是不打算说出晏姝的身世吗?
“所以这算是朕跟你们的先帝立下的一份契约,朕为楚国提供帮助,他答应让晏姝为后,并在朕做南昭女皇期间,缔结两国友好,共创和平盛世。”
“如来如此,先皇真是用心良苦啊。”
楚国大臣们这才明白,晏姝能顺利坐上皇后,并且在朝堂上掌控大局,是早早就有人铺了路。
而当初朝堂上下都以为先皇是喜欢南镜,所以才如此偏爱她的女儿,没想到这根本是个障眼法。
他的目的竟完全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楚国社稷的安稳着想。
楚国大臣心情有些复杂,既有对南昭的感激,对先皇深谋远虑的敬佩,与此同时,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毕竟楚国国力本来就不如南昭,再加上这份恩情,似乎以后注定要矮上一头,多多少少看南昭皇族的脸色行事。
而且刚才在进宫的路上,姬南镜说的话已经表明了她的态度——扶持晏姝这个皇后坐上帝位。
这么一来,南昭和楚国的江山,从此将由她的一双儿女说了算。
可晏姝姓晏不姓夜,身上流着南昭皇族的血,他们是想让楚国皇族彻底改姓吗?
席上众臣悄悄转头,望向首位上的丞相大人。
南家不会也支持晏姝为帝吧?
“回到南昭之后,朕这些年一直没能再有子嗣,起初为了安抚南昭臣民的心,也没想过要把儿女认回去,而是从宗室中过继一个立为储君,悉心教养这么多年,没成想却是个废材。”姬南镜说着,语气里流露出几分失望,“身为国君,朕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江山后继无人。”
胡太傅深深叹了口气,垂眸看着手里雕纹精致的酒盏,沉默不语。
出于私心,他是真希望可以把姬鹤羽教导成功的,他盼着姬鹤羽成为一个优秀出众的储君,将来继承帝位之后,做一个英明神武的君王。
只有如此,南昭将来才不至于被雍国、东周、陵国他们合力欺负。
可是他……
“姬鹤羽在楚国受伤一事,朕不想再追究,所有前因后果朕已经知晓,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姬南镜转头看着晏姝,“待他伤势好转,朕会让人把他送回南昭治罪,姝儿,你愿意放人吗?”
晏姝嗯了一声,语气淡漠:“放人可以,但他派人刺杀我一事不能善了。”
“这件事我会让他给楚国君臣一个交代。”
晏姝于是没再说什么。
“这是当年朕与你们先皇签订的盟约,请诸位大人过目。”姬南镜转头,从旁边蓝衫男子手里接过一份文书,“南昭和楚国结盟,共同抵抗周边国家虎视眈眈,以维持两国和平。”
殿上一片安静。
楚国官员们开始传阅这份契约,而此时的大殿外,晏凌风尽职地巡视着御林军的守卫。
直到忙碌告一段落的武王前来大殿。
远远看见晏凌风一袭统领袍服,身姿沉稳,像是没事人一样守在外面,武王眉头拧了拧,加快脚步走到他跟前:“晏凌风。”
晏凌风沉默地看着武王,一副等着他开口的模样。
“南昭女皇陛下亲临,你……”武王语气微顿,表情看起来有几分迟疑,“不进去?”
晏凌风奇怪地看着他:“进去干什么?”
当然是进去跟你的母上大人叙旧啊。
武王心里如此想着,开口却是问道:“母子久别重逢,没有抱头痛哭一场?”
晏凌风沉默地看着他,不发一语,眼神微妙。
武王负手而立,闲适开口:“说真的,你若去南昭做了皇帝,身份瞬间就变得高不可攀了,本王那妹妹是不是也能过个母仪天下的瘾?”
晏凌风没说话,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那本王就是南昭国舅,以后若有机会去南昭,也是个风光无限的身份。”武王啧了一声,“以前是你跟我行礼,以后说不定就是本王跟你行礼了。”
晏凌风眉头微皱,目光幽深难测:“王爷到底想说什么?”
“回去南昭之后,你不会负了昭阳吧?”武王终于言归正传,“虽说本王相信你的人品,但男人嘛,骨子里风流好色,何况成为皇帝之后,可以光明正大拥有三宫六院,本王不相信你会从一而终。”
晏凌风眉头拧了拧,继续沉默。
“南昭于你而言人生地不熟,就算你做了太子,他们的朝臣世家也不一定会服你,所以你需要笼络人心,而最直接有利的方式就是联姻,娶上几个有分量的女人,登基之前做个侧妃,登基之后就是贵妃、德妃、淑妃、贤妃,从此各大世家都与你成为姻亲——”
“王爷。”晏凌风打断了他的话,“八字还没一撇,你不用太过担心这些。”
武王淡道:“早晚会发生。”
晏凌风沉默片刻:“我没办法给王爷承诺什么,但昭阳是个好女子,我不会辜负她。”
第312章 武王真是个奇葩
武王挑眉,盯着晏凌风那张看起来就沉稳可靠的脸,缓缓点头:“希望你说到做到。”
说完,他抬眸望了望大殿,压低声音开口:“晏凌风,你觉得你母亲会宣布晏姝的身世吗?”
“身世?”晏凌风敏锐地捕捉到他话里的意思,目光微沉,“王爷指的是什么?”
武王一默,突然意识到晏凌风可能还不知道晏姝的身世,而自己显然说漏了嘴。
对上晏凌风探究的眸光,武王思索着该如何告诉他,你的妹妹其实也是我的妹妹,你作为皇后同母异父的兄长,还娶了皇后同父异母的妹妹?
似乎有点凌乱。
武王轻咳一声,脑子飞快运转:“我的意思是……嗯,本王是说,南昭一直是女帝掌权,你母亲会不会把皇后带去南昭,让南昭臣民都知道她的身世,然后让她继承女帝之位?”
这个解释听着就生硬。
晏凌风看着他,眼底带着明显的怀疑。
武王找了个借口赶紧溜了:“本王进去跟南昭女皇陛下打个招呼。”
话落也不等晏凌风说什么,武王转身迈上殿阶,往大殿走去。
进殿之后,武王从容告罪:“小王在吏部巡查,来迟一步,还望女皇陛下恕罪。”
姬南镜目光在他身上打了个转,温和一笑:“这位是……”
“武王。”晏姝语气淡淡,“先皇第三子。”
姬南镜淡笑:“武王请坐。”
武王颔首,在左边席位上找个地方坐了下来。
此时正好女皇说到拟了份盟约文书,想求楚国宗室王爷和大臣们看看,若是没问题就可以签了。
看到武王进来,几位老臣眼神一亮,待他坐下便道:“王爷也看看这份盟约吧。若有还需要商议的余地,我们可以再找个机会重新商议商议。”
武王挑眉,看着被送到手里的文书,“诸位大人看着就好,本王看不看不要紧。”
“武王还是看看吧。”姬南镜开口,目光落在武王俊美的眉眼间,眼神多了几分深沉,“若有异议,可以当场提出来。”
武王恭敬不如从命。
结盟文书长篇大论,每一条都是为了两国江山和社稷考虑,但简单归结一下就是两句话:
第一,遵楚国先皇遗愿,楚国和南昭永结友好,可由晏姝掌社稷大权。
第二,若盟约不成,由南昭女皇带回她的一双女儿,满朝文武重新推举一位有能者坐帝位。
武王把文书上条条框框详细看完,得出这两条结论,至于其他的,不管是依据先皇遗诏还是南昭女皇的意思,都不重要。
重要的就这两条。
武王沉吟片刻,微微抬眸:“诸位大人怎么想?”
“臣等想听听王爷的意思。”
毕竟楚国江山是夜氏江山,武王现在是几位皇子之中唯一有希望登上这个位子的人,他若不同意,其他人尚有据理力争的理由。
若他同意,其他人也没必要为此得罪南昭,还有可能成为楚国以后的罪人。
毕竟两国结盟不成,只怕会再度引发战争,到时楚国还有没有余力应对,谁也不敢确定。
“父皇的遗愿就是楚国能多几十年和平。”武王斟酌着说道,“眼下楚国刚结束战乱没多久,去年在皇后铁腕逼迫之下,才让几大家族吐出一些欠款,缓解国库空虚的艰难,倘若再次陷入征战,楚国处境堪忧。”
所以武王的意思是?
“既然皇后是父皇亲自所选,也是跟女皇定下的盟约,且都是为了两国考虑,那么本王只有遵从的份。”武王目光微转,缓缓看向楚国诸位重臣,“为了两国考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