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国诸位重臣,“为了两国考虑,本王同意这份文书上提出来的第一条,但是有个条件。”
晏姝不发一语地看着他,眼底泛着若有所思的光泽。
“武王请说。”南丞相一听武王此话,连忙开口,“只要是不违背盟约之事,想来女皇陛下和皇后都会答应。”
武王淡道:“皇后登基之后,腹中出生的孩子必须姓夜,任何人不能给他改姓,也不能给楚国皇族改姓。”
话音落下,大殿上瞬间安静。
这算是什么要求?
皇后腹中的孩子本来就姓夜,就算皇后登基——即便皇后登基是一件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他们依然没有想过皇族会改姓这个问题。
“姝儿,你觉得呢?”姬南镜转头看向晏姝,“想改姓吗?”
晏姝沉默片刻,她其实还没有跟上进度。
哪怕平日她做事已经足够强硬,也浑然没想到姬南镜会在进宫第一天,在宫宴上这么快就以这般手段逼迫楚国拥她为帝。
按她自己的计划……行吧,按她自己的计划,也会在孩子出生之前坐上帝位,而且没有南昭的逼迫,朝中一定有大臣会反对。
到时候难免又要杀几个人。
杀人总归是件不太好的事情。
何况有人撑腰,自己坐享其成,其实也是个不错的体会。
晏姝转念又想到,连大哥都要去南昭了,晏这个姓氏似乎也没有坚持的必要,毕竟他们的姓都是传承自那个宠妾灭妻的渣父护国公。
这般一想,晏姝不由点了点头。
“先皇遗愿,本宫不敢推却,为了两国和平盟约,只能汗颜领下这份重任。”晏姝站起身,对着武王和楚国大臣们微微躬身,“多谢武王和诸位大人支持,本宫会尽心尽力,使楚国强大起来,江山姓夜,一直都会姓夜,这点请武王放心。”
武王点头:“既然如此,臣就没什么其他意见了,诸位大人心中若有什么想法,大可畅所欲言,让女皇陛下和皇后及时明白你们心中顾虑。”
大臣们面色复杂。
晏姝已经坦然受下了这个重任,武王也支持她……武王简直就是个奇葩。
他们原还指望武王激烈反对一番,让其他大臣也适时地表露一番忠诚正直不畏死的气节,没想到武王率先叛变了。
他不是一直厌恶夜容煊和晏姝吗?
虽然夜容煊被软禁之后,他态度大改,但大臣们一致认为他是暂时避其锋芒,不是真心对晏姝顺服。
而这一次更是他问鼎帝位的最佳时机。
凤王失势了,景王和成王都在天牢里,是生是死都不知道,他是唯一幸存且还没有被降爵位的亲王。
若趁此机会一博,说不定就有机会成为万人之上的君王。
面对如此诱惑,他竟无动于衷?
第313章 武王是傻子吗?
此时安静无声中,气氛很是微妙,颇有一种皇帝不急急死太监的紧张感。
“若诸位没有异议,那朕就谈一谈南昭的事情。”姬南镜淡淡一笑,目光从楚国大臣身上收回来,转头看向右边席位上的南昭使臣,“朕当年过继了姬鹤羽,是真心想培养他做太子,这些年倾注在他身上的心血并不少,胡太傅最是清楚。”
胡太傅躬身:“是。”
“但姬鹤羽几年来的所作所为让朕大失所望,若只是自身资质愚钝,尚可通过忠臣谏言弥补,可他心思阴暗,心胸狭窄,自私贪婪,这些年在南昭打压忠臣且不说,更是暗中结党营私,连漠北宝地都能卖与他人,来日若真坐上帝位,为了他那鼠目寸光的利益,难保不会卖了南昭江山。”
胡太傅一阵阵汗颜:“臣羞愧。”
姬南镜道:“所以朕打算带回凌风,立为储君,诸位大人可有异议?”
“臣无异议。”
“凌风没学过帝王之术,在南昭也没有根基,所以朕希望在座的几位大人回去之后,能多帮衬着他,让他尽早熟悉南昭政务,让他多多了解南昭民情,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储君。”
谭大人起身行礼:“老臣多谢陛下信任器重,只要陛下不嫌弃,老臣一定忠心辅佐太子,倾尽所能,绝不藏私。”
胡太傅跟着表态:“臣会尽好一个太傅的职责。”
武王忽然举手:“本王有话要说。”
众人闻言,目光齐刷刷落到他脸上。
方才说楚国时,他言简意赅提了个要求就算,这会儿说到南昭,他倒是有话要说了。
“武王想说什么?”
“晏凌风去南昭没问题,但我那个妹妹也就是楚国昭阳公主可是以公主之尊下嫁给他为正妻,不管以后他是储君也好,还是继承皇位也好,本王希望他能做一个负责有担当的男子,不休妻,也不会宠妾灭妻,永远尊重昭阳的正妻地位。”
这个要求放在殿外跟晏凌风提过,武王此时又提了一次。
不是不信任晏凌风,而是让姬南镜这个女皇做出承诺,有南昭几位老臣听着,他们回去南昭之后,心里才会有点顾忌。
女皇顾忌着金口玉言不可毁诺,老臣们顾忌着君无戏言,哪怕劝说太子联姻,也不会妄想着太子妃或者皇后的尊位。
这是武王能为昭阳做的最后一件事,一旦去了南昭,她的命运就不是她能掌控的,晏凌风和南昭皇族君臣才是决定她余生命运的人。
姬南镜沉默片刻,转头看向晏姝:“姝儿,你觉得呢?”
“武王的要求合情合理。”晏姝淡道,“我也觉得昭阳下嫁大哥是为了情义,大哥对她这个妻子也挺满意,夫妻恩爱,白首偕老才是佳话。”
姬南镜点了点头:“男子重情义是好事,都说君王需要摒弃私情,然而一个男人若是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他如何保护天下人?若是连自己结发妻子都可辜负,又如何确定他会善待天下百姓?”
“母亲说的没错。”晏姝欣然同意,“我也希望大哥是一个重情义之人,重夫妻之情,重君臣之义,重天下百姓。”
“皇后陛下深明大义,让人佩服。”谭大人躬身,“都说虎父无犬子。女皇陛下心胸开阔,心怀天下,皇后身为女皇陛下的女儿,跟女皇拥有一样的胸襟和胆魄,尤为珍贵的是,皆把天下百姓放在第一位,这是两国子民之福,是江山社稷之福。”
这番恭维的话一说出口,两国大臣纷纷附和,殿上气氛很快转为热烈——至少从表面看来,气氛轻松愉悦,没有丝毫剑拔弩张之感。
姬南镜转头看向武王:“朕会答应武王,朕有生之年,绝不会让任何人欺负昭阳公主。”
武王颔首:“多谢女皇陛下承诺。”
“若诸位都没有别的意见,那我们现在就可以签了这份盟约。”姬南镜示意晏姝,“让他们准备笔墨吧。”
话音落下,气氛微微一凝,欢快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
楚国大臣们其实很有意见。
他们总觉得自己是被人挟持的,甚至觉得此事极为荒谬。
当然,心里隐隐也有对武王恨铁不成钢的气恼。
皇后登基?
亘古未有过,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她以皇后身份临朝听政也就罢了,就算皇帝废了死了没用了,等她腹中皇子出生,他们也可以请求立小皇子为皇帝,晏姝做太后,临朝听政——这都是符合祖制的。
唯独不能让皇后登基。
可此时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楚国大臣们除了南丞相之外,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太乐意。
像是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逼着签下一份不平等条约,签了皆大欢喜,只除了他们心里的那点不愉快。
若是不签,南昭女皇将带走她的一双儿女,自动解除跟楚国的盟约关系。
那么可以想见,失去了南昭这个强大的盟友之后,早已虎视眈眈的东周和雍国定会卷土重来,使楚国再次陷入战乱……
“按规矩,两国结盟的文书应该由当权者亲自签订。”武王沉稳地开口,“女皇陛下亲自来到楚国,文书自然不假他人之手。而楚国眼下是皇后临朝听政,自然该由皇后亲手签下这份文书。”
楚国大臣们听到这句话,齐刷刷转头看他。
众人眼神里分明写着,武王是个傻子吗?
武王当然不傻。
他慢悠悠说道:“站在皇族的立场,本王希望这个江山由我自己来坐,但是本王没有能力保证楚国可以迅速强大,强大到不畏周边国家的铁骑入侵。”
众人顿时沉默下来,表情复杂而凝重。
第314章 大局已定
谁都不想有战争。
但是朝中文臣对于战争的印象其实没有那么深刻,他们没去过战场,没有亲眼见识过流离失所,尸横遍野,也没有见过边关将士们以自身血肉筑起的防线。
他们心里只是过不去那个坎。
女子为帝,在楚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让他们这些顶天立地的男子自觉尊严受损,更担心有了南昭的先例,楚国以后也会一代代女帝传下去,让女子地位大幅提升,并开始打压男人的权利。
可这些死心的顾虑此时却说不出口。
毕竟相对于家国立场而言,他们的那些私心便显得微不足道,说出来只会更显得气量狭小。
何况武王连江山都能放弃,他们还坚持什么?
在这种微妙、纠结、进退两难、恨铁不成钢,却又带着点忌惮等各种复杂情绪交织的气氛中,一份盟约就此签订。
生效期从今天开始,五十年结束。
两国大臣面上挂着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的笑容,歌颂着两国社稷昌盛,国祚绵延,歌颂女皇陛下英明无双。
“既然盟约已签订,朕就留在这里等新皇登基大典结束之后再回去吧。”姬南镜笑了笑,无视楚国大臣们瞬间僵住的脸,径自决定,“正好等那个逆臣贼子养好伤,朕带他回去治罪。”
南丞相接口道:“稍后散席,老夫跟诸位大人们去钦天监看看,择个吉日,早些把登基大典的日子定下来。”
晏姝对此没表什么态度。
反正大局已定,她开不开口都不影响什么。
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再无半分反悔余地。
别说晏姝。
只怕没有一个人想到,南昭女皇的驾临,会直接定下楚国的君王人选。
始料未及的发展让众人只觉得像是一场梦,宫宴结束之后,许多人还无法从梦中回神似的。
几个朝臣一起走出大殿,低声交头接耳:“皇后即将登基为帝……顾大人,你觉得这合规矩吗?”
顾大人抛绣球似的,把问题抛给另外一个人:“文太傅觉得呢?”
儒雅斯文的文老太傅轻叹一口气:“事已至此,问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吗?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别再流露出不满,万一让新主子记恨上了,诸位以后可想而知……”
凑在一起的几个大臣顿时一凛,不约而同地闭了嘴,并加快步伐往衙门走去。
是啊。
事已至此,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哪怕他们心里清楚,南昭女皇这番拿出先皇和她的契约做借口,强硬干涉楚国帝位人选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但眼下他们并无别的办法。
夜容煊废了,凤王被幽禁了。
景王和成王连生死都不能保证。
唯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是武王,而武王偏偏对皇位没什么兴趣,这样一来,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就算晏姝不做皇帝,帝位也会陷入空悬。
国家无首,后果更严重。
除了妥协,没有别的办法。
姬南镜和晏姝抵达凤仪宫,一同前来的还有摄政王、武王、南丞相和晏凌风。
进殿之后一一落座,姬南镜目光落在晏凌风脸上:“两国事宜已定下,凌风,你是怎么想的?”
晏凌风沉默看向晏姝。
“大哥看我做什么?”晏姝失笑,“南昭太子不比楚国御林军统领威风?”
晏凌风思索片刻:“我对南昭没有归属感,不一定能事事做得周全。”
“没关系。”姬南镜连忙开口,“当初我回去南昭时也是孤身一人,什么都不懂,对他们所有人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更无认同感,然而当权力握在手里,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你的能力而认可并忠诚于你时,你自然而然会觉得这就是你的责任,你就是为南昭子民而生。”
为南昭子民而生?
晏凌风不认同这句话,他从未想过自己是为了谁而生,南昭子民更是与他毫无关系。
不过若是晏姝想让他去,他不会拒绝。
“母亲说得在理。”晏姝看着晏凌风,笑意温淡,“大哥是个沉稳可靠的性子,我相信你去南昭之后,无需多少时日,就能赢得南昭臣子们的尊重和认同。”
辅佐一个靠谱的君王,比辅佐一个自私自利、愚蠢自私的君王容易多了,就算从自身安危上来说,一个脾气稳重的君王至少不会动辄杀人,懂得考虑大局。
正常的臣子,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