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漫威-第7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
    县城在望,以嬴翌目力已经看到贼兵涌入县城,这时候,在官道左右鼓噪的人手也都汇聚过来。
    嬴翌勒住缰绳,不急着继续追杀,吩咐道:“继续鼓噪,将贼人全部赶进去。分出一些人手去贼兵大营搜罗车马,速速给我堵住城门。”
    “喏!”
    嬴翌打马再追,直直追到城下,将最后一股贼兵逼入县城,这才横刀立马露出笑容。
    “快,把炮车架起来。”
    嬴翌立在马上,令兵卒分出十架炮车对准城门。又叫人将剩下的绕城拉到另一扇城门外架好。
    又连忙吩咐搜罗各种贼兵丢弃的物资,在他的亲自操持之下,只用了一刻时间,就用粮草、石块将这边城门堵实。
    随后嬴翌绕城至另一扇城门,此时这边也已架起炮车。连带安排在刘家庄的二十人也都来了,正戒备的望着这边的城门。
    好在贼人入城之后便似野兽归洞,并没想着从这边冲出来,倒是给了嬴翌足够的时间来安排。
    于是又将这边城门堵上,便已是半个时辰过后了。
    到这时候,城中的贼兵,大概也知道了城外的动静。却是以为被明军围城,但有城墙依持,大多数贼人倒也不见得有多心焦。
    只是李过的那几个心腹,此时急得上火。不知道李过情况,等的焦躁难安。
    最快更新

八十六章 左良玉
    “先休息一阵。”
    嬴翌摆了摆手,让夜不收稍作休息。
    “眼下形势不错,流贼完全按照我的计划入了县城。”嬴翌颇为满意:“稍时你们只管守住城门,若有贼兵,放炮轰了就是。”
    众人应诺不提。
    操炮也需要技术,但入门没什么难度。装上火药,灌入炮子,点火就开炮。只是技术不行准确度不能得到保证。但嬴翌也不需要有多精准的炮击,将炮架在城外,只是一个震慑,只是为了堵住贼人而已。
    嬴翌换了口朴刀,雪亮的刀刃一摆:“今夜让我来杀个痛快。”
    最后他嘱咐了一句:“抽空备一些干柴,杀人太多血腥太重,需要一把大火才能涤荡这些贼人的罪孽。”
    这一夜如何杀戮,已不必再作细表。
    以嬴翌的能耐,堵住了这几千贼人,他一人一刀,摸入城中,见人就杀,动静还不大,直到杀的差不多了,贼人才见惊恐。
    而为时已晚。
    杀人如麻,诚哉斯言。
    。。。
    张石得了嬴翌的命令,带了几个机灵的,一路南来。
    南边的大致情况,没人比张石更清楚,作为夜不收的百户官,这边是监控的重点。虽然因为这一天的事而耽搁了监控,但暂时而言,局势没有太大变化。
    他带着人先到了南麓周力、朱炳琨藏身的山谷,传达了嬴翌的命令,这才一路摸出方城山,往裕州方向而去。
    裕州在方城山南,距离不过三五十里。刘宗敏所部贼兵驻扎在裕州正北,而郝摇旗所部贼兵,则驻扎在裕州东,舞阳方向。
    两支贼兵呈犄角之势,与盘踞在裕州城的湖广兵对峙。
    这期间,偶有小规模的战斗,但不影响大局。
    张石带着几个人,一路避开贼兵探哨,径自来到裕州城下。
    远远就听城头喝骂:“哪里来的人,快滚!”
    张石勒住缰绳,不敢靠近,生怕被城头的湖广兵当作贼兵打死,他从怀里摸出一封文书,开口高叫道:“我是叶县郑允芝郑县尊麾下的百户官张石,持县尊文书,来见左良玉将军!”
    “叶县郑允芝?!不知道!”
    城头上传来这样的话。
    张石闻言,不禁皱了皱眉,叫道:“我将文书射上城头,还请城头的兄弟帮忙递给左将军和丁督师,事关二百万军饷,请城头的兄弟千万不要疏忽大意呀!”
    这话一出,城头顿时传来一阵骚动。
    片刻后听人道:“把文书射上来!”
    张石微微吐出口气,解下弓箭,将文书系在箭头上,张弓嘣的一声,射上城头。
    张石资深猎户出身,要说善射,夜不收中,他数一数二。
    射罢,张石又高叫道:“请速速递给丁督师和左将军!”
    城头上些微一些动静过后,便没了声息。张石沉住气,暗暗等待起来。
    人说骄兵悍将,左良玉的这支军队,得其形,而无其神。人家精兵骄横,那是因为战斗力强。但左良玉这支军队的骄横,却与战斗力无关。
    大抵跟流贼一路货色,在百姓面前不可一世,而一旦见到好处则跟狗嗅到热翔一样什么都不顾了。
    听说是与二百万两军饷相关的大事,城头上的兵头不敢怠慢,连忙叫人传入城中,不多时,便递到了左良玉手中。
    虽说湖广兵督师的是丁启睿,但实际上丁启睿在军中没有什么权力。左良玉等人把持军队,他们说的才算数。因此有什么事,第一个知道的,不是丁启睿,而是左良玉。
    “与军饷有关?”
    左良玉接到文书,还没打开,便精神一振。
    兵卒道:“来人是这么说的。”
    左良玉点了点头,忙打开文书,先看了文书上的印记,果然是县尊大印。再看其中文字内容,顿时一股子清高扑面而来。
    左良玉立刻就相信了。
    自土木堡之变,大明朝开国以来形成的军功勋贵集团遭到重大打击,逐渐令文人占据了军政主流,文贵武贱开始彰显。
    到了明末,天下的权力,处处都是文官把持,往往品级更高的武将,见到品级更低的文官,还要下跪。即便如今,文官们不得不依仗武将,但对武将的鄙视,也仍然不变。
    文书中那种文人的清高、鄙薄,跃然纸上。左良玉一看,心中恼恨之余,立刻就相信了这封文书的真实性。
    他呸了一口唾沫之后,才仔细阅读起来。
    等到将文书阅览完毕,左良玉脸上的表情变得很奇怪。高兴之中,夹杂着一丝纠结。
    “来人,把梦庚和士秀叫来见我。”
    不多时,有两人相继来到左良玉面前。
    一个是左梦庚,左良玉的独子。一个是左良玉的心腹副将马士秀。
    “看看吧。”
    左良玉将文书丢给左梦庚。
    左梦庚看完之后,露出惊喜之色,一边将文书递给马士秀,一边对左良玉道:“父帅,好机会呀!”
    这会儿,马士秀一目十行,也大体知道了文书中的内容,闻言叫道:“左帅,二百万军饷啊!”
    左良玉点了点头:“我知道是二百万两军饷,可此事还有些纠结之处。丁老儿哪里,怕是说不过去。”
    左梦庚忙道:“父帅糊涂。这封文书不正是给丁老儿的交代嘛!叶县护卫不利,以至于军饷落入贼人手中,父帅身负天子厚望,正该出兵夺回军饷,如此才对得起天子的期望嘛!”
    这些日子与贼兵对峙,左良玉本来是有心主动出击的。他看贼兵不多,加起来也不过两万左右,而他有四万兵马,闯贼主力又在开封,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击败这两支流贼,以便于向朝廷邀功。
    再则二百万两军饷的事,之前扑朔迷离,流贼已到眼前,他却不知道叶县方面情况如何,害怕军饷被流贼吞没,也有心出击。
    丁启睿以各方尚未提备妥当为由,拒绝了左良玉轻率出击的提议。
    随着时间流逝,左良玉害怕这里的情况已被闯贼知晓,逐渐也熄灭了主动出击的想法。可没想到,这时候叶县的文书到了。
    听了左梦庚的话,左良玉自然心动,他斟酌了一下,道:“我看还是先问问来人,若情况有利,再作决断不迟。”

八十七章 问话
    张石左等右等,终于等到城头回话。
    也不开城门,只用吊篮将张石一行五人吊上城头,直接送到了左良玉府上。
    张石一见左良玉,暗道一声‘果然’。
    人说左良玉长身赪面,看来不差。这人坐在那里,也比旁人矮不了几分,淡红的面孔,自有一番威势。
    只是眼神闪烁,眉宇间略显阴鸷,不见正大。
    他一进门,望见左良玉,当即躬身一拜:“叶县百户张石,拜见左将军!”
    左良玉哈哈一笑,伸手虚扶:“张百户请起。”
    张石作拘束状,俯首帖耳,十分谦卑。正如嬴翌交代的,面对左良玉,跟他当初面对郑允芝一样。
    “你送来文书,本将军已经看过了。”左良玉端起茶碗,慢条斯理作态:“只是其中一些关节,本将军不甚明了。”
    张石忙道:“将军若有疑问只管垂询。”
    左良玉微微一笑:“郑县令文书上说,当初接到军饷,半道上却被流贼截走,具体怎样状况?”
    张石道:“将军容禀。这回事小人还是亲身经历。小人本为叶县猎户,侥幸得县尊青睐提拔,做了百户。小人心中感激,县尊看在眼里,便重用小人。当时有锦衣卫来见县尊,小人就在县尊身边。说是军饷已被秘密运到舞阳二郎山。”
    屋中左良玉、左梦庚、马士秀三人闻言皆微微颔首。
    “但就在当日的白昼,县尊得知军饷的消息已被人泄露,还在县城里捉拿了几十个藏匿的贼人。因此县尊担心军饷有失,一边派人向将军求援,一边集合县中兵马前往迎接。”
    这事,左良玉自然是知道的。
    当时郑允芝的确派了人向他求援,但那时他还在襄阳驻扎。
    “那后来呢?”左梦庚忍不住问道。
    张石道:“县尊集结了三个百户的兵马连夜前往舞阳,小人就在其中。在天亮之前赶到二郎山,还没来得及说几句话,贼人就到了。”
    “小人等害怕军饷有失,便连忙做了交接。护送军饷来的锦衣卫千户留在二郎山拖住贼人,小人等则押送着军饷从山后回叶县。”
    “一路上倒也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只是在临近叶县的时候,才发现,叶县已经被贼众围困。”
    张石一边说,一边将表情也做到位了,颇有些跌宕起伏的味道。
    “当时小人等惊怖,要知道叶县只剩下两个百户的兵马。而围城的,有近万贼人。”
    “看来军饷就是在彼处被截走的?!”左良玉微微叹了口气。
    张石沮丧道:“将军英明,军饷正是那时被截走的。我们只有三个百户,城中也只有两个百户,而贼人近万。蜂拥而上,我们根本挡不住。县尊趁着贼人抢夺军饷的时候出其不意率众出城接应,小人才苟活一命。但终归是失了军饷。”
    他哀叹连连:“贼人恼恨县尊竟敢以两百人出城,因此夺了军饷之后还不罢休,竟欲围困。县尊当机立断,以诱敌之计将贼人引入城中,放了把火。烧死了不少贼人,并顺利撤出叶县,至今一直在方城山中。”
    “原来如此。。。”
    左良玉听完,不禁奇道:“看来你家县尊颇有些能耐呀。”
    只五百人,尚能保的性命安全,就算是左良玉,也没有这样的把握。何况还敢以两百人出城击贼,真是胆大包天。
    虽说失了军饷,但这里面的情况,非战之罪。实在是力不能及,情有可原。
    “我说斥候回报叶县一片白地,原来是你家县尊的手笔。”马士秀嘿嘿笑道:“县令有守土之责,他失了军饷,还烧了城池,呵呵。。。”
    张石面色一变,忙道:“这位将军怎能这样说话?!我家县尊为国为民之心,天地可鉴。。。”
    “好了。”左良玉摆了摆手:“你家县尊行文书请我出兵夺回军饷,只道是军饷并未被运走,你来告诉本将军是怎么回事?!”
    张石拜了一拜,道:“好教将军知道,我家县尊失了军饷,虽是力不能及,是因为有人泄露消息,因为贼人势大,但县尊仍心中焦虑。这段时间,一直在四处探查。”
    “贼人虽然人多,但毕竟是外来人。而小人等却是本地人,熟知本地地理。尤其侥幸抓获了泄露消息的贼子,方才得知那二百万两银子,并未被运走。”
    “哦?!”
    左良玉三人都吃了一惊:“竟抓住了泄露消息的贼子?!”
    张石点头道:“正是。将军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这人的身份——是曾经督师辽东,却因擅杀大将、勾结鞑子卖国的袁崇焕的后人。”
    “袁崇焕的后人?!”
    左良玉三人瞠目结舌。
    张石道:“正是。袁崇焕有一女,本该是流放三千里,不知道是谁把她救了出来。我家县尊猜测,这背后,肯定还有黑手。而且地位不低。因为军饷的事除了少数一些地位很高的人,知道的并不多。”
    左良玉也不禁吸了口凉气:“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的缘故。难怪军饷遗失,却是里应外合呀。”
    张石叹息道:“将军说的在理呀。”
    然后道:“抓住袁氏女,一番审讯,知道她是与闯贼麾下的贼将郝摇旗联络上的。而郝摇旗夺了军饷之后,并未运往开封,而是自己藏起来了。”
    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