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昆仑一黍-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你已无退路。”张端景望着河水波涛,说道:“我也没有。”

    ……

    “什么?王钟鼎死了?”

    星落郡府衙,听闻这个消息的罗希贤震惊非常,立刻向前来禀告的小吏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听说赵黍在商陵郡开坛巡境,此事莫非是他所为?”

    小吏回答说:“的确是贞明侯主动带兵进攻池阳王氏的庄园,但具体情况尚不清楚。至于王钟鼎,传闻是自缢而死。”

    罗希贤神色深沉,小吏又说:“郡守大人,贞明侯已经派人来传话,说是不日即将抵达星落郡,请郡守大人协理坛场布置各项事宜。”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罗希贤掩盖神色变化,等小吏离开,辛舜英才从后堂转出,言道:“没想到我们这位赵学弟是越发位高权重了,王钟鼎说死就死,池阳王氏都不敢反抗。”

    “国主只是拿他来削平国内豪强罢了,并非真是位高权重。”罗希贤不悦言道。

    辛舜英轻摇螓首:“如果赵学弟还是如过往那般仁懦,就算国主给他再高权势,也照样担当不起。王钟鼎此人你我也打过交道,固然有纨绔子弟的一面,但修为法力在崇玄馆年轻一辈中可称拔尖。当初要不是梁国师执意推捧梁朔,或许前来星落郡就是王钟鼎了。”

    “你是说王钟鼎并非自杀?”罗希贤问。

    “怎么可能?”辛舜英坐下说:“搞不好,就是赵学弟直接诛杀了王钟鼎。只是这种消息传出去,恐怕不妥,所以改称为王钟鼎自缢而亡。”

    听到这话的罗希贤极不情愿,当年那个唯唯诺诺的赵黍,怎会变成如今这样?面对崇玄馆的仙家弟子,居然可以毫不留情地下杀手?

    “赵……他那个开坛巡境,究竟是要做什么?”罗希贤问道。

    “在华胥国各地布置坛场,以备未来战乱。”辛舜英说:“先前朝廷诏书不是早就发来了么?星落郡想来最为简便,当年为了应对神剑,赵学弟本就在此地布置了多处坛场。匪乱过后,当地百姓心怀感激,将大部分坛场悉心照料起来。等赵学弟来到,稍加修缮便是。”

    “我问的不是这个。”罗希贤叠指弹出一道禁制符咒,拢住声息:“我是问在华胥国各地布置坛场,有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你和你父亲是否预见到什么了?”

    辛舜英神色凝重,占候师开口论及未来事,往往需要十二万分的谨慎,因为有些事情一旦说出口,反而会让局面朝着更加不可预料的状况演变,以至于到了算无可算的地步。

    所以天夏朝一些高明的占候师,人到晚年反而近乎哑口不言,或者说些模棱两可的套话。因为他们明白,有些话说了也是白说,搞不好会给自己招致祸端。

    辛舜英自己便有切身体会,当初自以为是,觉得能够巩固罗希贤的地位,结果却把赵黍远远推开。焉知此举不是让赵黍独自面对风雨,反过来成就了他。

    至于后果,便是让罗希贤和辛舜英夫妇与赵黍的昔日情分彻底断绝,在朝堂上失去一个共进退的得力盟友。

    尽管大司马成功外任蒹葭关,赵黍在这里面确实出了一份力,但那更像是绝交前的最后一次帮衬。而相比起如今开坛巡境、削平群豪的赵黍,却是不足称道了。

    “眼下赵黍在做的,可不止是开坛巡境。”辛舜英言道:“他还负责修编法仪典章,并上书国主设科选士,如此种种一旦做成,赵黍无国师之名,而有国师之实。”

    “胡扯。”罗希贤冷笑两声:“梁国师的修为,远不是赵黍能够相提并论。”

    “那要是算上科仪法事之功呢?”辛舜英反问:“孛星逆回,如此神威不容置疑。而且相比起梁国师仗势凌人,赵黍为国家策划典章制度,自然当得上国师之名。

    更别说设科选士制度确立,赵黍本人又是华胥国科仪法事第一人,未来到他门下求学之人将不可胜数,有可能远超今日任何一家馆廨!”

    “你觉得此事果真能成?”罗希贤问道。

    辛舜英解释说:“设科选士这件事,受益最大的并非赵学弟。只要明定典章,哪怕没有赵学弟,此事照样能推行下去,而且许多出身寒门、品学兼优之辈,也能获得晋身之机。

    我甚至觉得,设科选士甚至不必局限于术法科仪,律令文书、时政策论、计账户籍等等,皆可设科考校。更甚者,武艺弓马也是有法可考。

    我觉得你可以趁这机会上书,赵学弟醉心科仪法事,未必能面面俱到。而你向陛下陈述设科选士应当开拓门类,为朝廷广揽人才,以免沧海遗珠之憾。”

    罗希贤闻言来了兴致,可随即又说:“梁国师容不下此事的。”

    辛舜英摇头:“崇玄馆谁都可以是狂妄自大的傻子疯子,唯独梁国师不会是。设科选士这项制度一旦落实,崇玄馆也能大受裨益,而且会因为传承底蕴深厚,从一开始就非寒门子弟可比。我甚至怀疑……”

    “怀疑什么?”

    辛舜英忽然想到一个可能,但心中立刻生出几分不安,再三斟酌,还是选择跟自己丈夫明言:“我只是觉得,梁国师在这个时候闭关,似乎有些巧合了,彷佛是专程给赵学弟让出大张旗鼓的机会。”

    “胡扯!”罗希贤摆摆手:“赵黍当初跟着梁国师去布置坛场,对付乱党神剑,险些丧命。而且赵黍出身怀英馆,梁国师不可能信任他。再说了……当年梁国师引动洪水覆灭有熊国大军,把充当诱饵的赵黍父亲一并杀死,他们两人不共戴天!”

    辛舜英也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荒谬,当初在星落郡,她便看出是赵黍暗中算计,让仙将衡壁脱离梁朔掌控,成为一方城皇地祇,这种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会跟梁国师串通一气。

    “至于说这开坛巡境的真实用意……”辛舜英沉思良久:“要我说,赵学弟没有私心是假的,他身为天夏朝赞礼官的传人,比任何人都更加重视自己的传承根底。他或许是希望在华胥国重振赞礼官一脉。”

    “同样是天夏朝传承,你觉得此事可成么?”罗希贤问。

    辛舜英轻轻一叹:“占候师与赞礼官不同,哪怕是在天夏朝,占候师人数都十分稀少,而赞礼官最多时可达万人。”

    “万人?!”罗希贤勐地坐直身子。

    “这上万赞礼官当然不全是赵学弟这等修为的。”辛舜英说:“很多赞礼官也仅仅通晓一两门法事,凭此便受用终身了。他们绝大多数只是在地方神祠祭所,分散于昆仑洲各地,并无丰功伟绩,也不乏滥竽充数之辈。”

    罗希贤微微点头,辛舜英继续说:“不过在我看来,哪怕赵学弟真能重振赞礼官,也绝不是往日那般了。华胥国只得昆仑洲东土,许多高深法事不在帝下都,统御四方,根本没法施展。

    除非赵学弟改变赞礼官法事根基,可要是连根基都改了,还是赞礼官么?何况天夏朝赞礼官讲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而当今陛下嘛……”

    罗希贤问道:“你觉得当今陛下德行不足?”

    辛舜英笑了:“我倒是不太在意,只怕赵学弟未必能接受。”

    “他如今身居高位,若是不能接受,何必赴任?”罗希贤挥挥手:“你对赵黍了解还不够,他的清高傲气都是装出来的,但凡有切实好处便会显露本性。同样,如果有杀身之险,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服软妥协。赵黍如今无非是修为精进了,权位高了,能够威胁他的人不多,所以才如此猖狂。”

    辛舜英对此并不赞同,她反而觉得,恰恰是过去的弱小,压制住了赵黍的清高本性,迫使他要谦恭卑弱。只有在论及术法科仪这些擅长之事,心无旁骛侃侃而谈,才能看出赵黍的本来面目。

    如今的赵黍更接近天夏朝的赞礼官,对奸佞妖邪不再容情。王钟鼎那种败类遇上赵黍,注定死路一条。

    父亲曾对辛舜英说过,当今国主对赵黍并非全盘信赖,准许他开坛巡境、编修仪典,更多是出于制衡崇玄馆的需要。

    以辛舜英对赵黍的了解,她这位学弟不可能不知晓这些状况,而未来梁国师无论飞升还是殒落,国主无需刻意制衡,反而未必能容下赵黍。但他依旧迎难而上,莫非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


………………………………

第206章 一念结苦果

    “山川正神、城皇社令、法中将吏……唉,麻烦!”

    昔日奢华富贵的驳马香车中,此刻堆满了书卷经籍,赵黍面前矮几上摆了好几本手抄仪典,大腿上还摊开一份卷轴,手上笔管却迟迟落不下。

    “遇到难处了?”对面姜茹轻轻端来一杯香茶,小心翼翼塞进书卷间的缝隙。

    “我跟你说句实话吧。”赵黍放下笔:“赞礼官的科仪法事,以天地为盘,五气罗列五方,华胥国只得昆仑洲东土一隅,气象不足,很难布置完整格局,为此我必须对原有法仪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

    “如果连你也觉得难,那天底下恐怕就无人能够做到此事了。”姜茹说。

    赵黍摇头:“这话未免太过,华胥国之外也有高人,比如上景宗四仙公能够布下连天铁障,以天罗地网封镇孽龙,可见他们对科仪法事也有独到见解。何况帝下都乃昆仑洲万气承枢、洪钧运转的根本,赞礼官许多科仪法事,都是以帝下都为砥础,如此方能运用皇天后土之力。”

    “这么说来,失去帝下都,你们赞礼官的科仪法事,岂不如房屋失了主梁?”姜茹问。

    “差不多吧。”赵黍敲着桉几:“其实赞礼官设下的纲纪法度,也不是只有一根柱子,五方五德大君都是支柱。只可惜天夏倾覆以来,五德大君的祭祀多有断绝。这就逼着我要从根基处修改科仪法事。别的还好说,就是现在关于神祇品秩谱系这一块,弄得我头都大了。”

    姜茹熟知赵黍性情,这种时候任何宽慰都毫无用处,只有让他自己把个中繁难说来,方可排解。

    “神祇也要划分品秩谱系么?”姜茹支着下巴问道。

    “当然要。我在《三天九品纲》中,为科仪修士定下品秩,相对应的,就必须要为神祇明定阶位。”赵黍揉了揉脸:“其实在天夏朝就有大致划分,皇天后土位份最高,只能由皇帝亲自祭祀,所用礼器规格,如鼎圭钟鼓,也是最为繁多厚重。

    其次便是五德大君,除了天夏皇帝每年郊祭五方,也会派出皇亲国戚与赞礼官,持节去往四方首祠奉祀,所用礼器数量规格便要减一等,至于帝下百神也是依次递减。而所谓淫祀鬼神,除了妄作祸福,主要罪名一是不在国家祀典,二是祭礼所用僭越位份。”

    “规矩真严。”姜茹撅了撅嘴唇。

    “要为天地立心,设纲纪、定法度、明次序,肯定要讲规矩。”赵黍说:“如果梁国师就是要做一个仙家高人,自然是不用讲这些规矩的,可他要开创人间道国,若是没有规矩,道国从何而立?”

    姜茹略微迟疑,小心问道:“你觉得人间道国此事,真的能够做到吗?”

    赵黍面无表情地反问:“你觉得做不到?”

    “我不是质疑你和首座的本事。”姜茹看着周围书卷经籍,言道:“凭借一场科仪法事,就要将天地造化把握在手,这种事任谁也不敢轻易相信啊,这可比拔宅飞升还要不可思议。”

    赵黍先是沉默片刻,随后解释说:“首先,用科仪法事统摄天地造化这件事,过去并非没人试过。但前人要么法仪周全不足,要么修为有所欠缺。如今我与梁国师联手,说句大话,古往今来只怕也没多少人能相提并论。”

    “你这话可算是有些狂妄了。”姜茹笑道。

    “所以我说是大话。”赵黍叹道:“只是有些事,不能一味效法祖宗前人,昆仑板荡,应当思考平乱止纷之法。这人间道国或许是梁国师为求更进一步的阶梯,对我而言,则是弥平乱世的机会。”

    姜茹其实还想问,如果此事失败,赵黍结局将会如何。但是考虑到他将全副心思放在此事上,自己还是不要多嘴的好。

    马车缓缓停下,车外有人前来禀告:“贞明侯,星落郡守派人来迎接了,您是否要出面相见?”

    赵黍一时没有说话,姜茹见他这样,开口朝外问道:“星落郡守是否来了?”

    “并未见郡守本人亲至。”

    姜茹冷哼一声:“真是放肆!贞明侯奉国主之命开坛巡境,自离开东胜都后,每过一处,皆有地方官长亲自迎送。星落郡守如此轻慢上使,是何缘故?当年崇玄馆来到盐泽城,本地长官尚且带领衙署吏员出门朝拜,莫非贞明侯还不如崇玄馆么?”

    “下官这就去转告他们!”车外官员惶恐应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