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昆仑一黍-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几头力气惊人、不知疲倦的大黄牛,犁田翻土立刻加快,眼看着大片田地被往返牛犁翻开。乡民们得了如此助力,一个个劲头更足,不知疲倦地劳作起来。

    “馆廨修士离劳作太远了。”赵黍蹲在田埂上,抓了一把泥土,莫名其妙地说道。

    姜茹不解其意:“你是觉得修士也要下地耕田吗?”

    赵黍说:“我也说不准,只是像我们这些人,吃穿用度都是受万民供养,却不知百姓饥溺。单以仙道贵生之论,如此也大为不妥。”

    姜茹则言道:“只怕你这话没有多少人赞同。”

    “我听说上古之时,修仙高人隐逸荒野,躬耕自足、雨沐风梳,不知帝力、不膺王化。”赵黍说:“如此独行自守,无损于人,纵然有一二道友,也是相忘于江湖,并非聚成宗门馆廨,逞凶弄暴。”

    “上古人心质朴,如此自是无碍。”姜茹摇头:“可当今乃大争之世,隐逸自守者,不过江湖散修,难成大器。”

    “成器,好个成器。”赵黍叹气:“人不做人、不做真人,却偏要做器物。馆廨修士的确是国之大器、重器,却也丧失本真。你没发现么?馆廨之制开创至今,真正的仙道高人,几乎仍是各家开创元老,晚辈后学之中,竟无几个称得上仙道可期的。”

    “成仙本就不已,若非如此,姜家又何必要追随永嘉梁氏拔宅飞升呢?”姜茹说:“馆廨之制至今不到百年,哪怕是在过往,一个仙道宗门开创百年,也不敢说门人弟子中就有谁保证能成仙得道。”

    “这话也有几分道理。”赵黍点点头。

    “而且成仙不止要靠个人修悟用功,机缘气运一样也少不得。”姜茹说:“五国大战中,各家馆廨都有英年才俊捐躯殒身,谁又敢说里面没有仙道可期之人呢?只可惜撞上这个世道,来不及有所印证便匆匆消逝。”

    赵黍也深感无奈,如今五国并列的格局一日不改,战乱便总有反复之期,到时候兵燹一起,受苦受难的照样是百姓。

    “而且有一个人,在我看来便是仙道可期之辈。”姜茹笑着说。

    “谁?”赵黍补充道:“梁国师那种可不算数。”

    “那人能信手撒符、变化六畜,善遣鬼神、啸命风雷,尤其精通科仪法事,可消禳灾厄、灭除邪祟。”姜茹看着赵黍说:“此等人物,还不能说仙道可期么?”

    赵黍知道她在说自己,有些尴尬地别过脸去。

    “哎哟,贞明侯居然会害羞?”姜茹惊喜道。

    “好了,你这么夸我,也讨不来糖吃。”赵黍摆摆手,忽然感应到远处有一丝锋锐气息。

    扭头望去,罗希贤正骑着高头大马,领着一班衙役差人来到村外。他们看见赵黍车驾,停住脚步没有上前。

    姜茹面色微沉,直接转身躲进马车里,一句话都没有说。乡老们见到罗希贤来到,小心翼翼地上前探问,得知是郡守大人亲临,赶紧跪下叩拜,并且让乡民停下手中劳作,前来拜见。

    问了几句农事之后,罗希贤得知了赵黍书符化牛一事,朝着田地中多瞧了几眼,然后挥手让乡民各自去劳作。

    “此地坛场布置完毕,不赶去下一处,留在这里做什么?”罗希贤独自驾马上前。

    赵黍拍了拍手中泥土:“这村子百姓生计艰难,我出手帮忙。难道郡守大人不准许么?”

    罗希贤语气平淡:“本官只是觉得,贞明侯重任在肩,没必要在庶务上浪费时辰。否则延宕日久,本官牧守当地,恐怕也将受到牵连。”

    “我自作主张,不会牵连到郡守大人。”赵黍回应道。

    “有些事情不是贞明侯自己说了算。”罗希贤语气未见恼怒。

    赵黍指着田地中说:“此处百姓耕牛不足,我不得已用了些术法手段帮助他们。除非郡守大人借调几只耕牛,否则耽搁农时,此地百姓今年就要挨饿了。星落郡百姓不肯做安安饿殍,往后会种下什么恶果,郡守大人应当明白。”

    罗希贤皱眉道:“赵黍,你如果是来找麻烦的,不妨直说。不要摆出一副心怀疾苦的清高作态!”

    “清高作态?”赵黍瞥了罗希贤一眼:“郡守大人宁可将耕牛借给大户,也不肯借给这些百姓么?”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罗希贤翻身下马,反驳道:“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随手就能变出几头牛来?我费尽口舌才从南边郡县借来一批耕牛,结果那些乡民去年弄死了好几头,派人查问,整个村子男女老少串通一气,笃定官府法不责众,抵死不肯买偿。这种状况下,我不借给大户还能借给谁?”

    “你别当我什么都不懂。”赵黍言道:“这些大户把牛租出去,还会派人盯着。你把牛借给大户,完全能够让他们带着牛到各地开耕,而不是一味顺从豪绅之利。”

    “尽是书生之见!”罗希贤质问道:“你知道星落郡官私耕牛有多少头么?知道这两年开垦了多少荒地么?耕牛数目根本就不够!”

    赵黍言道:“既然如此,就没必要开垦太多荒地,接受流民更该量力而行。”

    “量力而行?流民得知星落郡授田,立刻蜂拥而至!”罗希贤冷笑:“我差点忘了,就是那位王郡丞,在卸任前上书朝廷,准许星落郡收容流民。他现在是走了,我却要给他收拾烂摊子!

    腿长在流民身上,他们跋山涉水来到星落郡,拦都拦不住!而且南边几个郡巴不得将流民往我们这里赶,一个个幸灾乐祸,大开路引!贞明侯,你倒是替我想想办法,不大力开垦荒地,我怎么安顿这些流民?

    若是错过农时,来不及春耕,我还要先跟豪绅大户借粮,以工代赈,只有这样才能让流民勉强保住一条活路,不至于立刻作乱。你以为那些豪绅大户就这么乐意借粮?我就差没上门强抢了!你还要我怎么办?!”


………………………………

第210章 心口不相对

    赵黍听到罗希贤的质问,一下子也无言以对。他知道星落郡境况不容易,但没想到匪乱过后,民生远比自己所想要艰难。

    “为了安顿这些流民,我挨了多少骂?”罗希贤不掩怒意:“朝中有小人上书参劾,说我‘招辑流亡、邀惑民心、阴怀反意’!今天居然还要被你苛责,说什么耕牛不够。早知如此,我当初就该带着衙役,把这帮流民尽数赶走,省得招惹一堆骂名!”

    赵黍闻言沉默良久,直到罗希贤把怒火泄尽,才开口说:“是我失于计较了,你也不容易。”

    罗希贤冷哼一声:“我用不着安慰!”

    “我这不是安慰。”赵黍望向田地中农人耕耘:“别人说我位高权重,削豪强、杀纨绔,凡所过处鬼神退避,看似风光无两。但我今日才明白,自己依旧盲目无知。

    我能杀人,也能把作祟妖邪统统消灭干净,却未必懂得如何料理国计民生。落到实处的诸多繁难,我也不曾经历过,换做是我,恐怕早已弄得乌烟瘴气。”

    罗希贤本想大加斥责,可没想到赵黍主动服软,弄得他不好继续发作。

    “真是奇怪啊。”赵黍感慨万分:“当年你我二人,明明是你擅长杀伐,我精通文书。怎么今日却颠倒过来,我成了逞凶行暴之人,而你专心治理一方,安顿百姓。”

    罗希贤听到这话,原本皱起的眉头也松开了,他发现赵黍并不如自己所想那般意气风发。

    “你如今是贞明侯了,开坛巡境、削平群豪,我哪里比得过?”罗希贤澹澹一句。

    “等事情落到自己头上,就没有什么值得夸耀了。”赵黍仰天长叹,心中苦闷非常,如今自己看似炙手可热,却也是置身险境,而且现况容不得他急流勇退。

    这话让罗希贤也生出一丝感同身受,以前他觉得自己能够主政一方,未来肯定飞黄腾达。可是真到了自己曾奋战过的星落郡,才明白处理地方上的民生政务是何等枯燥艰难。

    罗希贤修炼剑术,讲究破阵杀敌一往无前,遇敌逢难更要迎头直上。

    可是主政一方并非是靠剑术锋芒取胜,甚至谈不上胜败之分,只有无穷无尽的桉牍劳碌,各种利益纠葛盘根错节,罗希贤的剑术胆魄毫无用武之地,这让他一度感到无比焦躁。

    原本罗希贤打算请辞,哪怕让他到边关做一个斥候小校,也好过埋在文书堆里耗费性命。

    但父亲不准罗希贤辞官,而且当他听说赵黍获封贞明侯,心中就不由得生出几分嫉恨,于是暗暗发誓,一定要在任上做出显赫功绩,将赵黍这种“幸进小人”压下去。

    奈何赵黍风头日劲,备受朝野瞩目,罗希贤身为边地郡守,一心任事,让星落郡欣欣向荣、重振民生,反而默默无闻,这令他心中恼恨更盛。

    罗希贤不明白,他已经竭尽全力了,加上辛舜英从旁辅助,他自信换其他人来,未必能够办得更好,可仍旧不受重视。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赵黍忽然说道:“有时我也不免在想,究竟是杀人容易,还是活人容易?如今想来,还是杀人容易,尤其对于我来说,有无数种把人弄死的办法,可是要让百姓安居乐业、长保生计,我其实没有太大能耐。

    百姓疾苦放在嘴边说说,

    拿来抨击他人过过嘴瘾,那也是再容易不过。但想济溺扶困,则是要无比细致与繁琐的功夫,容不得半点自以为是、一厢情愿。而且这种事,仓促间未能见功生效,难免要受人诟病。”

    罗希贤若有所思,赵黍则问了一件不相干的事:“你有多久没拔剑了?”

    罗希贤微微一怔,抬手摸了摸腰间佩剑,有些茫然地说:“我、我不记得了。”

    赵黍言道:“剑术首重藏锋,生杀之利,当以虚心纳物容之。世事有间,锋芒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方可游刃有余。”

    “游刃有余、游刃有余……”罗希贤喃喃自语,心神一时恍忽。

    “大人、郡守大人!”麾下差役连声呼唤,才让罗希贤回过神来,他放眼望去,天色已近黄昏,赵黍等人车马早已不见。

    “赵黍呢?”罗希贤连忙问道。

    差役回答:“贞明侯早已离开,他临走前说,郡守大人正逢修炼悟道的关头,让我们不准打扰。”

    罗希贤表情复杂,抬手拔出佩剑,剑气潜藏不发,跟过去一出鞘便堂皇激烈截然不同。

    “我们要去追回贞明侯吗?”差役问。

    罗希贤深吸一口气,收剑入鞘,立刻做出决定:“不必,他有他的路要走,我有我的事要做。”

    ……

    “没看出来,你也懂剑术?”

    马车之中,姜茹好奇询问起来。她见赵黍几句话就让罗希贤遁入虚静,这种一言启悟他人的本事,在姜茹印象里仅有两人能做到,一个是梁韬,另一个就是赵黍。

    梁韬是在世仙家,境界高绝,居高俯下,一言点破别人修炼关窍,这并不稀奇。可赵黍则不同,他不通琴乐,却能指点鹭忘机,不懂剑术,也可以点化罗希贤。

    “剑术我的确会一点点,还是在修炼《九天紫文丹章》时,通过感应将吏真形时学的。”赵黍言道。

    “我问的不是这个。”姜茹说:“我是不明白,罗希贤的修为也不比你差太多,为何你就能随意指点他?而且真要论剑术造诣,你显然是不如他的。”

    “我要是说偶得灵思,你会信吗?”赵黍双臂叉抱胸前。

    “随你怎么说吧。”姜茹微笑摇头:“我原本以为,你打算跟罗希贤老死不相往来了,为何还会主动指点他?”

    “我看开了。”赵黍回答说:“没必要执着于过往恩怨,何况我跟罗希贤又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而且哪怕他是一个陌生人,能把星落郡治理得井井有条,也是值得称赞。”

    姜茹提醒说:“我只是担心他不会领情,反倒将你的好意看作是戏弄。”

    “我指点罗希贤,本就不曾指望对方还以好意。”赵黍说:“其实你说得没错,老死不相往来,或许才更好。仙家独立无偶,彼此相忘于江湖,何必强求同心同志?”

    赵黍轻轻一叹,却见姜茹表情古怪地望着自己,于是问道:“怎么了?”

    “我觉得你这人心口不一。”姜茹说:“你心里肯定是存了匡扶世道、济人利物的想法,否则不会这么用心办事。但你嘴上却说着仙家逍遥、相忘江湖的话,你自己不觉得矛盾么?”

    赵黍一时无言,灵箫暗道:“你此刻迷惘,便如梁韬之镜照。”

    听到这话,赵黍忽然发笑,姜茹问:“你笑什么?”

    “被人点破修炼上的关窍,难道不该笑?”赵黍放声而笑。

    姜茹翻了个白眼:“你有空指点别人,不如先管管那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