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青山穿越-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驱逐鞑虏,恢复旧山河,重现汉家天下。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这首岳飞的满江红,正是南宋无数英雄儿女内心写照。
    但南宋朝庭,奸臣当道,秦桧弄权,宋高宗1138年,奸相秦桧,勾结金人,蛊惑圣听,推行求和政策,将众多抗金将士拉下马,致使当初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上抗金的战役戛然而止,原本的大好局面,瞬间荡然无存。
    以至整个南宋天下,数十年来积弱不振,备受金国屈辱和压迫。
    南宋建立第67年,即公元1194年,宋朝第十三位皇帝赵扩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庆元。
    庆元七年,即公元1201年,第一次华山论剑爆发,江南武林一片的同时,南宋朝庭的庆元党禁同样接近尾声。
    时韩侂胄,这位南宋外戚,领宰府兼太傅一职,独掌兵权,权倾朝野。
    以其为首的抗战派,逐渐在朝堂上占据上风,抗金收复失地的决策,日渐被提上日程。
    南宋国都,临安府
    临近御街,中心商业区,东城区
    街面整洁,路边绿树成荫,一座座修建华丽的府邸坐落在此,鳞次栉比。
    历来是王孙贵族、官武将的住宅聚集地,能住在这里人都手里或家里有权,非富商大贾能比。
    此时,一座最大的院落府邸内
    韩侂胄静默不语,一双沧桑的眼眸,平静地宛如一潭深水,注视着对面盘膝而坐,面如冠玉,浑身散发一股出尘之气的青年。
    书房内,极品凝脂的线香静静燃烧,一股沉香木的气息,缓缓流淌,良久,韩才悠悠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久居上位的气势。
    “阁下,便是如今江湖上传的沸沸扬扬那位谪仙人,不知深夜造访老夫,所为何来?”韩侂胄冷笑出声,语气森寒。
    “江湖中人历来以武犯禁,目空一切,无视法度,向来是朝廷防范和打压的对象,你不请自来,是自持武力过人,能胜过朝廷的千军万马吗?”
    李天生粲然一笑,一双璀璨如星,静作湖的双眸,目视眼前一身官威,不怒而威的老者,语气淡漠,一首词曲自其口中缓缓道出: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一曲歌罢,李天生目光直视对面,这位在当今大宋朝呼风唤雨,跺跺脚都能让朝堂抖三抖的存在,“这首岳飞的小重山,情调低沉却不实昂扬志气,想来韩相对其并不陌生。
    我虽江湖中人,但也是宋人,自有一腔热血,怀有报国之志,知晓韩相对金人不满,对旧日失地难复,耿耿于怀,也知朝廷对江湖草莽不信任,今日前来,不过是为大人举荐两位忠良后裔,以望他日韩相公起兵,北上伐金时,能早做准备,有良将可用,大业可期。”
    “另外,韩相也不必担忧本座的用意,若是想对你不利,哪怕在下抵不过阁下的千军万马,但血溅三尺,取大人性命,还是轻而易举。所以,韩相也没必要拖延时间,偷偷等待援兵。”
    话到此处,李天生冷笑一声,身上蓦然爆发出一股强绝的气势,房内平地起风雷,无数书籍被吹的刷刷作响,转瞬即逝,却依旧惊得韩侂胄一身冷汗,他毫不怀疑,若是对方想要置他于死地,绝对不费吹灰之力。
    对方并没有胡吹大气,真有在万军中,搏杀自己的实力。
    咯吱!
    李天生不再废话,该说的,不该说的,他已经都已经言尽,若不是眼前之人,乃南宋宁宗皇帝在位期间,一力主张北上抗金的重臣,他才懒得跟其接触,毕竟这位韩相,历史风评,可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留下一张写满字迹的纸张,李天生起身而起,打开房门,在数百人团团包围下,一跃而起,乘鹤远去。
    自始至终,书房内的哪一位,都未发一语。
    老而不死,是为贼!如何衡量利弊,他们比谁都清楚。
    “都下去吧,今日之事,谁也不准外泄,违者,斩!”
    随即,韩侂胄的声音自屋内传出,语气冷酷,满含煞气。
    “是!”
    随着众多将领士兵的离去,整个院落瞬间变得幽暗,只有书房依旧一盏灯火,韩侂胄面色阴沉,沉默半响,才无可奈何的一叹,伸手拿起李天生留下的纸张。
    打开一看,这位久经宦海沉浮,心机深沉的老人,瞳孔紧缩,尔后,情不自禁地面色一喜。
    只见其上,明晃晃地写着:
    临安,牛家村,抗金名将杨再兴后人和赛仁贵郭盛后人隐居地。
    铁掌峰上,中指峰,第二指节,岳飞兵法,武穆遗书藏匿处。
    “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
    韩侂胄心中欣喜,他身为韩琦后代,伐金、收复旧山河,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但良将难求,手中能用的人才屈指可数,真正军事出身的人才更是寥寥,是以伐军之事一直被搁置,悬而未决。
    如今有忠良后裔在手,再加上岳飞遗留的兵书,若是细心培养,他有把握在五年之内,训练出一批精兵强将,届时便可举兵而起,完成平生夙愿。
    剿灭金人,光复失地。
    这一刻,韩侂胄忽然觉得,李天生也不是那么讨厌。
    就在这位权倾朝野的韩相沉思时,书房突然想起急促的敲门声,接到一则消息的韩侂胄面色大变,看着手中纸张的最后一行字迹,怔愣片刻后,迅速着人准备,急匆匆地朝着皇宫赶去。
    而此时,自宋廷南迁后,历代帝王的寝殿,大乱一片,侍卫涌动,上空寂静的黑夜似乎都被吵醒,星辰散发璀璨光亮。

第十四章 江湖变幻石破天惊
    时光易逝,流阴飞瀑
    一转眼,已是庆元年末,即公元1204年终。
    大青山,半山腰下,依旧被云雾大阵环绕,护得严严实实。
    自华山论剑之后,每年来此碰运气,撞“仙缘”,以求拜师学艺的江湖人士络绎不绝。
    只可惜,到如今,也没有一人能顺利地登上青山,被当今天下第一人收归门下。
    有人跪坐山前,欲要以赤诚之心,明证志向,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一天一夜后,拖着虚体,黯然离去。
    有人心思机灵,采买物资,守在山脚,等着李天生出山,结果苦等数月,一无所获,愤然离去。
    再大的热情,也抵不过时间的冲刷,再大的威名,终究淹没光阴尘沙。
    江湖,本就是一个容易被时光淘洗的“竞技剧场”,需要时不时地刷一下脸,爆一波存在感。
    数年下来,无数热血少年少女,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希望被碾磨粉碎,加之,那位青山主人常年闭关不出,不显于世。
    于是,或是怀恨在心,或是别有目的,关于昔年天下第一,谪仙李天生,或名不符实,虚有其表,或深受重创,命不久矣,或目空一切,不将天下群雄放在眼里,等流言蜚语,甚嚣尘上。
    有追名逐利的野心家,在背后撺掇,鼓动江湖中人,上门挑战,结果只前进数里,就陷入迷雾,彻底失联,再次出现,已是数日之后,健硕的身材变得枯瘦如柴,气若游丝,饿得脱了人形,满面惊恐。
    从此,对大青山避之不及,谈之色变,讳莫如深。原本的始作俑者,也被寻门报复,身败名裂。
    有心思奸诈之徒,欲要放火烧山,逼出李天生,与江湖豪客一决雌雄,结果,被扬起的尘沙,熄了火,埋了身,只露一个硕大脑袋,鼻青脸肿地对着青山,三日后,才被震飞,掉落太湖。
    生死由命。
    于是,李天生,人未出,但江湖依旧,有传说。
    一来二去,三人成虎,大青山也渐渐成了江湖中人,都不愿提及的禁忌话题。
    随着江湖换血,新一代江湖侠客粉墨登场,青山主人早年的名声逐渐消失,只成为老一辈人,记忆中一抹难以忘怀的传说,或偶尔提及,给予后人的警告。
    原本热闹非凡的大青山,逐渐萧条下来,恢复往日的平静、安宁。
    江湖上,各色英雄粉墨登场,除了李天生盖压同代,惊艳一现就隐遁外,当年的五绝在武林中各领风骚,声势渐隆,威名比之以往,更上层楼。
    在当下少林封山的南宋江湖,中神通王重阳所创立的全真教,俨然已成天下第一大教,执道教牛耳,如日中天。
    北丐洪七,一身凛然正气,震慑江湖宵小,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率领一众丐帮兄弟,活跃在金人占领的北方,多次伏杀金廷官员,再现百年前,天下第一大帮的声势。
    东邪黄药师,行事莫测,脾性古怪,无所顾忌,亦正亦邪,既有惩治江洋大盗之义举,又有掌毙正道豪客之行事,偏偏一身武道修为超凡脱俗,令人又惊又惧,又爱又恨。
    南帝段智兴励精图治,将大理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在庙堂,与南宋睦邻友好,是一对互相扶持的“好基友”;于江湖上,与各大江湖人士交好,无有王孙贵族用鼻孔看人的恶习,维持良好形象,与武林各派和睦相处,赢得一片赞誉。
    西毒欧阳锋,恶名昭著,但身为一代宗师,几次行走江湖,若是没有不开眼的主动惹他,也不会无缘无故地伤人性命,日常都缩在白驼山,勤练武功,意图雪耻。
    唯有李天生像是神隐状态的娱乐圈前辈,缺少必要的曝光,被江湖忘却,大青山静默无声。
    春去秋来,山不知时。
    修炼参道,数年一日。
    距离李天生上次,离山赴临安,已有五年,这期间,他除了偶尔出去几次,办点儿于国有利,于民有益的“好事”外,其余时间,都一直宅在山上。
    闲看庭前花开落,坐观天下风云起。
    深藏青山勤修武,炼药养身为长生。
    对于山外的江湖纷扰,李天生偶尔出去一趟,回来也是略有耳闻,但不以为意,他对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的那位,心知肚明,只不过,那位地位特殊,此举,不过是发发牢骚。
    加之,云雾大阵神妙非凡,这大青山地界,李天生又是神一般的存在,自可以不变应万变。
    故而,也就不闻不问,一心修炼。
    不过,今日李天生借助养生经和无名功法的特异,一如既往地吸食日出时的朝霞紫气,运用特殊法门,蕴养自身气血、骨骼后,并未演练招数,揣摩武学,也未游荡山中,培草炼药。
    而是直接乘鹤北上,没入云间,踏出终年未出的青山,御风而去。
    南宋朝堂,奸相韩侂胄当道,虽实行党禁,打压异己,引得汉室子民愤恨、埋怨,然,其在抗金北伐上的坚持,却令多数有志的宋人称谓、赞赏。
    开禧元年,即公元1205年。
    宋帝和韩侂胄决定北伐,命各地将领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宋人响应不绝,无数热血儿郎投身报国,以求马革裹尸,收复河山。
    春岁刚过,蓄势待发的北伐军,正式北上,引得金廷震动,无数汉家子民翘首以盼。
    一时间,众多势力不约而同地约束门徒,静静观望,整个江湖一时间都平静不少。
    自4月而始,浩浩荡荡的北伐大军,分数路而上,一路攻城拔寨,又有北宋遗民助力,里应外合下,势如破竹,威势甚猛。
    然,有奸臣勾结金人,泄漏军事机密,致使金廷窥得消息,早有准备,在宋军接连打了几次胜仗后,势头减缓,遭遇阻力。
    虽有韩侂胄反应及时,揪出叛逆,四川宣抚副使吴曦,枭首示众,震慑人心,振奋士气,并出其不意,命昔日杨家将后人杨铁心,率领杨家军,趁夜偷袭金军粮草,又派遣郭啸天,领郭家军,作佯攻之势,吸引敌军注意,成功扳回劣势。
    消除宋军数十年来,对金军的恐惧。
    但双方也日渐成胶着之势,几场下来,各有胜负,在两淮地域,僵持不下。
    宋军阵营,一处最大的帐篷内,韩侂胄接过探子递上来的消息,身子颤抖,一张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此刻布满激动和兴奋。
    帐篷内,杨铁心、郭啸天、辛弃疾和陆游等新老将领,南宋朝庭军事集团的中流砥柱,此刻都一脸的难以置信。
    毕竟,这探子传来的消息委实有些石破天惊。
    “金国皇帝真被刺杀身亡?”韩侂胄忽然面色凝重,一脸冷肃地朝探子问道,上位者的气场全开,压的底下其貌不扬的年轻探子簌簌发抖。
    “你可知此事关乎重大?若敢妄言,假传消息,延误军机,不仅你有九个脑袋都不够砍,还是诛九族的滔天大罪!”
    被众多大佬目光灼灼地盯着,代号冷锋,在中都隐姓埋名多年的探子,虽感觉压力山大,后背冷汗涔涔,但过硬的心理素质,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