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青山穿越-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业力等力量后,就心念一动,来到大青山核心道海,闭关参悟大道,领悟法则运转,洞悉秩序演变,心无旁骛,全力提升修为境界,要一鼓作气,进阶半步混元。
    日月轮转,自有法度,四季轮回,时辰分明。
    距离上次佛门大举出动,降临北俱芦洲,大闹万妖城,引得那位神秘至极的妖教教祖亲自现身的事情,已经过去十几年。
    对于踏上修行之路的生灵来说,十几年不过弹指一挥间。
    对于寿命无限,以万年为一岁,以纪元为一寿的大能来说,十几年更是眨眼即过。
    可当初佛门与妖教争斗的余波却是愈演愈烈。
    在三界广为流传。
    各方势力惊叹佛门实力庞大,深不可测的同时,对能抵住佛门压力,甚至让佛门吃瘪的妖教,尤其是那位神通广大,神秘至极的妖教教祖产生莫大畏惧和敬意。
    特别是佛门大闹北俱芦洲,甚至相继有大罗、混元大能出手,而万妖城依旧完还无损后,这种事情更是惊爆三界。
    不仅未能让万妖城威望大跌,反而引得无数生灵对万妖城更加趋之若鹜,将此城奉为不弱于佛门灵山、九重天宫和道门昆仑的圣地。
    更为重要的是,这方圣地还大开方便之门,不论种族,不分贵贱。
    一时间,踏着佛门崛起的妖教气运大增。
    万妖城更加成为三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所在。
    而折颜等人也奉行李天生闭关前的命令,扩建万妖城,原本占地十万里的万妖城,更加成为一座占地数十万里的巨城。
    更加分为内外两城。
    内城自然是原本的万妖城,这里东西齐全,各种商铺酒楼林立,一个个都至少落户万妖城千年。
    而外城则是新建的城池,百废待兴。
    但无论是内城,还是外城,都被刻下大罗级数的阵法。
    一层又一层大道符笼罩,一座又一座大阵涌现后,小心隐藏。
    出身大青山一脉的大罗金仙尽数出手。
    气象越加不凡。
    只要不是混元出手,就是大罗巅峰的仙神妖魔,胆敢在万妖城动手,也会顷刻间就被轰杀得一干二净。
    由此,万妖城成为三界生灵心中最危险的城池,但也是他们心中最安全与繁华的城池。
    同时,妖教地盘朝外扩展,以万妖城为中心,方圆数千万里之地,尽数被划分为妖教地域。
    其内生灵,要么遵从妖教法度,不得轻易出手伤人,双方恩怨在生死台解决,同时颁布种种法度,约束生灵行为的同时,鼓励他们梳理地脉,导引灵气。
    以此积攒积分与功德,可至万妖城兑换一众修行物资、神通功法,便是强大的后天灵宝也不乏存在。
    更有机会听大能讲道。
    要么,尽早离开妖教地域。
    同时,妖教更在所掌控的地域内,建立明国度,不限种族,只要遵从妖教法度,皆可建立所属种族的国度、城池。
    一时间,位于妖教范围内的生灵群情振奋。
    一个个着手准备!
    谁不想建立属于自己明的国度,一旦建立,便意味着他们从此有根,不会再如无根浮萍一样,在北俱芦洲艰难求存。
    便是早就在北俱芦洲占据一地的生灵,也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
    一时间,整个妖教地域百花齐发,各种风格的巨城、国度拔地而起,相继出现。
    有大巫联合,召集北俱芦洲的游散巫民和巫族部落,建立神巫城与巫国。
    有盘踞北俱芦洲不知多少岁月的老妖出山,修为恐怖,臻至大罗级数,占领一方地域,建立妖国。
    也有实力一般的种族联合人族,抱团取暖,建立生灵混杂的国度。
    一个个上古大族、这个纪元新崛起的种族出世,在妖教地域建立属于自己的地盘。
    便是北俱芦洲其他各地,甚至是其大大洲、四海的种族,都争先恐后,在妖教地域占据一席之地。
    盖因三界凶险,形势变幻莫测,除了万古不朽的大势力,谁也难以保证自己所在的势力,能真正长存。
    在妖教地盘占据一地,慢慢积蓄和发展,也是在留存一条后路。
    倘若在外的种族遭遇不测,还有传承在世,有东山再起之时。
    而就在妖教地域内,种族齐聚,各种势力遍地开花的同时,各方势力的气运因果也源源不断,涌入大青山。
    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蚕食鲸吞,化为奇特的伟力飘荡在山林之间。
    山体内部,像是某种不可揣度的力量在积蓄、累积,只待有一日喷涌而出,引发滔天巨变。

第五十一章 不一样的大幕开启方式
    就在妖教出手,引动三界局势,北俱芦洲发生巨变的时候。
    其他三大洲和四大洋也在发生相应的变故。
    首先是东胜神州的道门最先出手,仿照妖教所行,各大道门联合,整合凡人,扶持修行者,建立凡人与修者混居的地上道国。
    又有三大道祖的亲传弟子牵头,立下道城,道门种种神通道法、悟道碑石,均可在城中寻得。
    更有道门大能长期轮流坐镇,宣讲大道,施展造化。
    三界举凡道门弟子,均可定居道国,寻道道城。
    南瞻部洲,各方势力混杂,但名义上却隶属天庭,为天庭掌控。
    哪怕来日佛门东传,依旧要在天庭掌控和监视之下。
    继道门后,天庭同样出手,不过九天之上的那位玉皇大帝雄才大略,财大气粗,直接命神将在南瞻部洲上空建立一座巨大无比的虚空城池。
    城池高高矗立在九天长空,雕龙画栋,宫殿楼宇云集,各色珍奇灵石珠宝点缀,琉璃水晶瓦,碧玉雕白墙,富丽堂皇,庄严大气。
    恍如第二座天宫一般。
    彩虹挂天桥,云霞铺满地,龙飞凤舞,各处胜景,气象不凡。
    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太古星辰不断照耀,投下浓郁至极的星辰精华,在城中汇聚成大团的星辰灵液。
    玉皇大帝给此城亲自命名为“天城”,意味三界之内,诸天之城。
    但凡有意加入天庭,为天庭效力的生灵皆可有机会进入此城,享受得天独厚的修炼环境。
    而至于占据西牛贺洲的佛门,则更是有当初在万妖城折戟沉沙的混元佛陀燃灯古佛,率领佛门大能、弟子亲自出手,建立一方浩瀚无边的佛国。
    并创立一方极乐世界。
    三界之内,但凡虔诚信佛者,死后皆可被接引至佛国,入西方极乐世界。
    而随着这三大势力出手,其余观望的各大小势力,同样纷纷出手,都仿照万妖城的模式,建立隶属于各方的巍峨雄城,汇聚气运。
    譬如,四海的龙城、万寿山地域内的灵城、血海的修罗城。
    至于远在北俱芦洲的妖教,尽管从万妖城生灵口中得知三界各方动作,却无动于衷。
    盖因他们早就得了李天生吩咐,类我者生,学我者死。
    这世上,永远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生灵最香。
    且不说万妖城早就成立数万年,制度成熟,根基稳固,早就深入三界人心,在各方仙城中有着难以企及的威望。
    就是各方仿照万妖城模式建立的巨城,只要存在一日,便可为万妖城提供源源不断的因果与气运。
    虽说不及各家单一城池汇聚的气运,但架不住数量多、时间长。
    细水长流、积少成多,也蔚为可观。
    执掌各方势力的大能也并非不清楚此间之理,只是其中牵扯利益太大,若是各家想要独树一帜,另辟蹊径,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便会落后于其他势力。
    一步慢,步步慢,再想赶上就有些来不及了。
    故而,他们都是照搬万妖城的模式,稍加改动,先建起来汇聚气运再说,至于以后改建、调整和脱离现有模式之事,只能徐徐图之。
    也是在这般风云变幻的形势下,佛门大能齐聚灵山大雷音寺,共同商讨佛门大兴之事。
    因为孙悟空未能投入佛门之事,此前种种需重新布置、安排、谋划。
    经过紧密磋商百年后,虽事起仓促,但一系列计划还是渐渐成形。
    而与此同时,大青山核心道海内,一股突破的气息传荡而出,只是还没传出道海,就被无声无息的遮掩。
    李天生顺利成就半步混元,只是他并没有立刻出关,而是巩固境界后,继续在道海内参悟大道。
    时光匆匆,距离佛门商讨大兴之势,已过百年。
    这一日,有佛子脚踏九品金莲,沐浴佛光,普照十方,自西牛贺洲而出,吸引三界生灵目光。
    他自号金蝉,法名三藏,长得眉清目秀,气质祥和温润,令人观之可亲。
    尤其是对喜好美色的男女更有致命的杀伤力。
    自他现世,就辗转各地,先是施展无上降魔神通,镇压各地作乱妖魔,庇护当地百姓,又亲剿各处鬼王,净化世间。
    显化身影,普渡百姓。
    更曾亲下幽冥,与坐镇无间地狱的地藏王菩萨沟通,助阳寿未尽之人,返还现世,还阳重生。
    又曾踏足饱受旱灾疾苦之地,施展佛门大法,召唤八部天龙,施法降雨,为百姓消灾祈福。
    随后,更是在众生面前,施展大乘佛法,接引死后信佛之人,飞入西天,永等极乐,长生久视。
    不受轮回度厄之苦,不经因果业力审判之罚。
    不坠苦海,不堕地狱。
    其后,这位佛子因为私自降雨,违背天条,被天庭问罪,派出天兵天将捉拿。
    为了不牵连无辜百姓,这位三藏佛子甘愿束手就擒,不做任何反抗,任由天庭发落。
    岂料,天庭有旨,要继续大旱天下,三藏佛子顿时怒不可遏,为了天下苍生,跟天兵天将大打出手。
    一出手就佛法盖世,横压一切来敌,天庭中的仙神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
    最后终于惹出天庭勾陈大帝,大帝下令,若是金蝉子愿意以身为百姓赎罪,自可饶恕他们。
    金蝉子不愿苍生受难,念叨了几句“为天下苍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类的话后,就现出万丈金身,在众目睽睽之下,当着亿万受灾生灵的面,自焚金身,归于寂灭。
    而随着天兵撤退,关于佛子三藏的故事,开始在人间各地疯狂流传。
    戏剧、传说、说书、话本各种各样的宣传工具齐头并用:
    三藏佛子牺牲自身,拯救万民;
    三藏佛子跋山涉水,降妖伏魔;
    三藏佛子宣讲大乘,普渡众生;
    一则则故事在人间广为流传,不过短短数月,整个西牛贺洲和南瞻部洲就家喻户晓。
    很多原本对佛教不了解,或一知半解,或不以为然的生灵,都因为三藏佛子舍己为人的系列故事,逐渐对佛门产生好奇、滋生好感。
    一些本就渴望长生或心怀鬼胎的生灵,更是对佛门的大乘佛法产生浓厚兴趣。
    这还不算晚,佛门接下来的动作,开始更加频繁。

第五十二章 九代三藏法
    自佛子西来,牺牲自己,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事后的第十年。
    一个无父无母的婴儿降临南瞻部洲,被一座荒山佛寺的主持带回,收入佛门,传授佛门经卷,悉心教导。
    十年后,一个法名三藏的白面小和尚,穿着一身破旧的僧袍,离开古刹,走出大山。
    足踏山河,行走南瞻大地,向世人传授佛法,身体力行,导人向善。
    教诲众生要敬老爱幼,修来世福报。
    劝导生灵要慈悲为怀,走行善之道。
    更深入山林,多次以身饲野兽妖魔,以大慈悲、大无畏之心,度化其恶念,解一方百姓苦厄。
    更于各地宣讲佛门精义,风餐露宿,笑对世人。
    歹徒架刀于脖颈而不惧,富贵于眼前而淡然。
    行走各地,塑立大德。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世间辗转百年,最后,在他年纪老迈之时,行至一处蛟龙肆虐的江边,站在当初人族为第一代佛子三藏建立的庙前,指着泥塑佛像,大喊一声“天下僧人皆三藏,甘入地狱度众生”,无惧无畏,悲天悯人,含笑跳入江中。
    以身镇压作恶蛟龙。
    自此蛟龙不再现,江边两岸百姓得以平安度日,休养生息。
    而关于三藏法师的新故事,也以风一般的速度,在南瞻部洲迅速流传。
    尤其是其所宣扬的佛门大德和其死前指着佛子庙时所说“天下僧人皆为三藏”之言,更是为此轰传天下。
    便是天庭也明令禁止嘉奖这位法师的功德,允许凡人为其建庙立祠,享受香火供奉。
    一时佛门之名响彻大半个南瞻部洲,便是偏远之地,不常与外界打交道的人都知晓佛门的存在。
    三十年后,借地藏王菩萨之手,入六道轮回。
    一个刚出生就惨遭抛弃的婴儿出生在荒郊野岭,本以为会被山中凶猛的野兽咬死,岂料婴儿不仅没死,还被刚下崽不久的母虎饲养。
    这一幕令无意间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