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客栈-第6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欺人了。不过李玄都很快就抛开这种略显软弱的想法,恢复了平日里的淡然,继续完善自己的“南斗二十八剑诀”。
  正月十五,是李家向秦家下大定的日子,于是李玄都一大早就带着队伍前往秦府。
  李道虚不是挥霍之人,却也从不会在银
  钱上小气,他从自己的私库中拔出了一笔银钱用来给李玄都成亲,张海石也没客气,置办了一份足够体面的聘礼,料子都是从江南采买的,湖绸蜀锦;四季各色衣裳都是从织造局定制的,虽然不合规矩,但权势和银子是个好东西。还有各色珠宝首饰,均是出自李非烟的珍藏。当年李公夫妻为两个女儿准备了两份极为丰厚的嫁妆,李卿云死后,因为没有儿女,所以她的那份嫁妆也到了李非烟的手中。虽然李非烟后来离开了清微宗,但这两份嫁妆却还是她的,无论是李道虚,还是李道师,除非是不要脸面了,否则都不会去动女人家的嫁妆。无论李非烟怎么处置自己的嫁妆,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除此之外,还有李玄都也不知道功用的东西,用各种精巧器皿、锦盒装着,未必如何珍贵,但代表着某种含义。就像一张礼单,贵重的不是礼单本身,而是对应礼单的礼品。
  早就人得了消息,守在街道两旁,人山人海,目送着这支陌生的队伍往秦家大宅行去,队伍中除了百余名李家子弟,还有两百名普通弟子,两人一抬,使得队伍足有半条街那么长。围观之人多是艳羡的目光。而秦家也派人守在门前等候迎接,负责报礼单入库。
  对于聘礼,秦道远很满意,也暗暗松了口气。
  秦道远知道自家姑爷虽然声名显赫,又是太平宗的宗主,但是对于银钱一事并不如何上心,身上没有太多余财。可结两姓之好,讲究的就是一个面子,秦家虽然不缺这些,可如果李家的聘礼太过寒酸,在外人看来,就是李家轻视秦家,不把秦家的女儿当一回事,如果秦家收下了聘礼,就是软弱,或是有求于李家,如此一来,秦家算是名声扫地,这是秦道远万万不能容忍的。
  如今聘礼一事上没出纰漏,说明李家那边没打算玩什么花招,或者就算有什么花招,也被张海石和李非烟压下了。接下来就是根据李玄都和秦素的生辰八字,定下一个合适的嫁娶日期。
  另一边,秦家也在准备秦素的嫁妆,因为是大老爷独女的缘故,秦家上下格外重视,偏偏秦素生母早亡,府里没有个正经女主人,秦不二虽然是女子,但让她负责新房就已经是勉为其难了,再让她一个没有嫁人生子的女子负责这个,可真是强人所难了。最后,还是请了东府的二夫人,也就是秦道远的夫人,秦素的叔母,让她亲自主持,在秦素生母嫁妆的
  基础上,又增减了一些。
  大户人家的嫁妆不仅仅是金银细软和家具摆设,最重要的还是各种产业,比如说田地庄子,铺子生意,还有确定陪嫁的丫鬟。若是江湖中人,有时还会陪嫁一些其他东西,比如说神兵利器,或是神功秘法,全看各家情况而定。这些虽有成例可参照,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斟酌。
  嫁妆首先就是新房的家具,可李玄都居处未定,到底是辽东,还是东海,亦或是太平宗,未有定数,所以秦家干脆准备了三套紫檀木的家具,从客厅、书房到卧室偏厅,一应俱全,然后又是衾被枕褥、四季衣裳、尺头衣料等物事,皆是供新人用的。再就是各色摆设古玩,书画、瓷器、玉器、珍珠、珊瑚、翡翠、金银器,应有尽有。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首饰,均是取用名贵材质,由上等巧匠打造而成,而且还是成套的,风格样式各不相同,以价值而论,未必就比古玩摆设便宜了。
  这些加起来,就有百余口箱子之多。
  不过这些还不是最值钱的,真正值钱的是陪嫁的产业,这一块是秦清在闭关之前亲自敲定的,首先就是田地一百垧,一垧十五亩,一百垧也就是一千五百亩,另有齐州置地五百亩,合计两千亩。当今孙阁老位极人臣,整个家族百年经营也不过才良田二十万亩。另有各地产业二十处,多是位于帝京、金陵府的繁华地段,其中就包括李玄都和秦素商议好的青萍书局。还有陪嫁侍女四人,管事娘子八人,管家八人,家人四十户。
  这些都是秦清的私产,不是秦家的公产,所以秦家上下并无异议。当然,秦家不是白送东西给李家,按照规矩,这些都是秦清给女儿的,是秦素的私产,就像李非烟的嫁妆,与男人没什么关系,李玄都无权处置,只能传给儿女,如果没有子女或者和离,还要收回秦家。
  这份嫁妆,要在成亲的前一日送到李玄都的府上,如果是小门小户,恐怕连放的地方都没有,所以李玄都置办新府势在必行,又是一笔开销。
  李玄都不喜欢豪奢,可在这件事上,他和秦素都还做不得主,因为是两姓之好,关乎到秦家和李家这两个大家族的脸面,谁也不肯让人笑话,同时也关乎到秦素的面子,在当今世道有个风气,婚事越隆重,嫁妆越丰厚,婆家人就越不敢慢待了新妇,反之亦然,所以无论李玄都如何想,他只能接受。


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贺正旦
  大定之后,距离成亲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李玄都不打算继续留在辽东,他决定过几日就动身前往太平宗。秦素本该乖乖留在家中待嫁,可秦大小姐哪里愿意,自然要在大婚之前与情郎“私奔”。
  对此,秦道远早已没了什么恼怒,只剩下无奈,毕竟兄长都听之任之,他这个做叔叔的何必做恶人。
  李非烟和张海石倒是颇为支持,因为当年的李非烟就是这么做的,哪怕是与李道师成婚了,她也仍旧是自行其是,不过李非烟有个好处,她不搞双重标准,她不让李道师管自己,也不会对李道师做什么指手划脚,所以这些年来,夫妻两人都很“自在”,就像没有成亲一样自在。至于张海石,他是出了名的怪人,他不像师兄司徒玄策或是师弟李玄都那般志向远大,他更唯心一些,他把李玄都当作亲人,秦素数次与李玄都生死与共,那么秦素也是亲人,对待亲人,张海石总是宽容温和到让人惊讶的程度。当然,对待敌人,张海石也心狠手辣到让人惊讶的程度。只是这些年来,张海石的敌人已经变得很少很少了,就像张海石的亲人一样少,偶有几个,都是他暂时无法奈何的大人物。
  不过在此之前,李玄都还要召开例行的清平会。
  新的一年,李玄都有必要与盟友们问一声好。
  这次的清平会,所有人全部到齐:“清平乐”李玄都,“金错刀”秦素,“剑器近”李非烟,“醉太平”宁忆,“如梦令”石无月,“青玉案”李如是,“玉蝴蝶”韩月,“浣溪沙”宫官,“撼庭秋”玄真大长公主,“卜算子”陆夫人,“佛霓裳”苏云媗,“钗头凤”百媚娘,“清平调”周淑宁。
  在两年的时间中,李玄都构建了清平会,而清平会的核心则是完全听命于李玄都的太平客栈,再加上太平宗,这让李玄都在江湖上有了三重截然不同的身份,一个完全公开,一个完全隐蔽,一个半公开半隐蔽。
  众人的身影出现在七宝宫后,高坐七宝台上的李玄都首先拱手道:“玄都敬贺诸君正旦。”
  在清平会中,李玄都是唯一不需要刻意隐藏身份之人,因为会中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所以清平会之主的身份是一个半公开的身份。
  众人纷纷起身还礼,“敬贺城主正旦。”
  所谓“敬贺正旦”,就是今日恭贺新年的意思。
  李玄都示意大家请坐,然后慢慢环顾一周,说道:“转眼已是天宝八载,屈指算来,距离帝京之变已经过去了六年。”
  听到这句话,“撼庭秋”玄真大长公主的心跳骤然加快,仿佛耳边都响起了心跳的声音,因为她立刻就想起了六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玄真大长公主的第一反应就是李玄都还想要复仇,而且现在的他距离复仇已经越来也近。
  怀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佛霓裳”苏云轩,因为她也是帝京之变的亲历人之一,甚至当年李玄都坠境还有她的一份功劳。只是她远比玄真大长公主熟悉了解李玄都,知道他不会意气用事,所以也就更为镇定。
  相较于两人的心虚,“金错刀”秦素和“浣溪沙”宫官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负担,两人当时都没有参与此事,尤其是秦素,那时候的她不仅仅是远离帝京,甚至还远离江湖,江湖上只有秦大小姐的传说,却少有人见过秦大小姐的真容。因为刚刚与李玄都见过面的缘故,也因为两人已经正式定亲的缘故,秦素甚至没有太过在意李玄都说什么,她的思绪开始胡乱发散,就像在私塾里走神的小孩子,看上去在听先生讲课,实际上在想一些完全不相干的东西。秦素很快就想到了自己在清平会中的代号“金错刀”。
  金错刀就是钱币,恰恰是秦素出钱帮助李玄都创立了太平客栈。这很难不让秦素产生联想,“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紫府这个坏东西该不会早就想到了今天吧?”
  李玄都继续说道:“六年了,也到了该做个了结的时候。”
  这句话不是李玄都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并结合当下形势之后才说出口的。
  这句话让清平会众人心思各异。
  “李玄都要进京了?不,没那么简单,他应该很清楚,一个人进京是没用的,他是要与辽东大军一起入关。”刚刚从江南返回帝京不久的玄真大长公主如此想道,对于自己的判断没有半点怀疑。
  “如此说来,结盟是势在必然了,那么师父她老人家与‘天刀’之事只怕也是快了,我和秦素倒真成了姐妹,真是造化弄人。”苏云媗心情复杂,下意识地望向正在怔然出神的“金错刀”秦素。
  “天下大变,我们天乐宗虽然早已封山,但有静禅宗和太平宗的先例在前,也难保不会受到池鱼之殃,总要想一个稳妥办法,不如再撤回辽东?毕竟说起来,补天宗、忘情宗、天乐宗、浑天宗、真传宗可是并称辽东五宗。”如今的天乐宗当家人百媚娘开始考虑自家以后的路该何去何从。
  宫官想得就更深远一些,“李玄都如此信心满满,难不成他又得了什么机缘?可他早已是天人无量境的修为,如果再进一步,那可就是天人造化境了,若果真如此,他这个年纪的天人造化境高手几乎必然有望长生。”念及于此,宫官又想起自己以前对李玄都的种种示好,以及他与秦素定亲的消息,一时间感慨万千,不知是悲是喜。
  便在这时,陆夫人忽然开口岔开了话题,“近日来听闻城主孤身远赴金帐,刺杀老汗,搅乱王庭,使得金帐诸王同室操戈,不知是真是假?”
  陆夫人话音方落,其他人就精神一振,集中注意力,这也是他们想知道的事情。
  这里面,宫官对于此事略知一二,但是王庭的具体经过还不清楚。
  至于早已知情的宁忆、石无月、秦素、李非烟几人,也望向李玄都,看他打算如何利用此事。而并不大关心国事的百媚娘等人,更是头一次听说,也颇为震惊好奇。
  李玄都沉吟了片刻,简短说道:“我并未刺杀老汗,老汗是死于金帐国师之手。金帐国师与假扮成失甘汗的‘魔刀’宋政密谋夺取金帐大汗之位,并将杀害金帐老汗的罪过栽赃于我,幸而澹台云出手,我方能脱困,我在逃脱之后,联手伊里汗,集合诸王,击退宋政的叛军,又与伊里汗进入国师的洞天之中相助澹台云围攻国师,最后关头徐无鬼突然出手,击杀金帐国师。失甘汗未能顺利夺位,诸王并起,于是金帐陷入内乱之中。”
  七宝宫中有了长久的静默,虽然李玄都否认了自己刺杀老汗之事,但一个又一个的大人物,还是让众人感到震惊,金帐国师、圣君澹台云、地师徐无鬼、“魔刀”宋政、伊里汗,仅仅是长生地仙就有三人,而宋政和伊里汗更是枭雄人物,如今的西北之所以会与大魏分庭抗礼,毫不夸张的说,这两人就是始作俑者。
  这还仅仅是有名之人,这么大一件事,不可能只有几个大人物下场,肯定还有更多的人,而那些人也必然不是寻常人物,只是被这些大人物给比了下去。
  一直沉默不语的周淑宁忽然生出一股自豪之情,她从小就听父亲说金帐人如何如何,金帐铁骑如何如何,不知多少文人士子日日骂,夜夜哭,可哥哥却挑动金帐内乱,这是何等丰功伟绩,非豪杰不能为之。
  就在这时,宫官忠于按捺不住心中波澜,问道:“敢问城主,圣君和地师如今身在何处?”


第一百三十五章 后续
  李玄都对于这个问题并不意外,因为澹台云也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