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对讨人厌,招人恨的事尤其热衷。
毕竟掌管过一阵锦衣卫,他得到不少的官员后宅的消息。
而且有些官员的宠妾们炫富的厉害,不用锦衣卫去特意探听,李湛就能听到不少的消息。
“家有贤妻不招祸事,你们啊,都是纳妾太多,惹了不少的麻烦,后宅就一个女主人,哪来得那么多狗屁倒灶的破事?”
“……”
妻妾成群的朝臣们干动嘴说不出话去,魏王是自己不纳妾,还不让他们享受。
李湛推开御书房门,声音洪亮,“父皇,儿臣特意向您报喜来了,儿臣的海船运送来的粮食已到了京城城门口,有这批运来的粮食,京城百姓不怕您为北伐抢他们的口粮。
往后还有一些源源不断的粮食运送过来,儿臣说过,尽量保证百姓都能养大自己的儿女。
女婴也不必刚出生就被狠心的父母摔死了,人伦惨剧,还不是因为没饭吃?都是贫穷闹的呀。”
“湛儿,你说得可是真的?上次你送了一船粮食,今儿,你买得粮食又到了?”
隆承帝激动,胳膊都在轻颤,“粮食哪有那么容易就买到?海外的番邦也不是傻,他们怎么可能舍得卖粮食?”
李湛就站在御书房门口,如此,外面的官员等人都能听到。
武王在听到又有一批粮食顺利运送到京城时,他呆愣了片刻,难道又失败了?
他明明派了精锐化妆成劫匪劫杀运粮的人,能把粮食抢过来最好,抢不过来,武王叮嘱过直接烧掉,不能给李湛留下一颗粮食。
“父皇的官员都肯为了银子私下售卖储存的军粮,番邦那群没见过世面的贵族财主们并不缺粮食吃,他们更喜欢儿臣运过去的瓷器,茶叶,丝绸,以及玻璃等等。
用粮食换这些东西,他们高兴得很,父皇,番邦那边几乎很少有平民,大部分都是奴隶。”
隆承帝呼吸显得急促,问道:“以后湛儿的海船带上朕。”
“您是看到儿臣运送粮食,没看到儿臣付出多少,小白为建造海船的图纸可是费了几年的功夫。海上风浪大,万一船翻了,可就血本无归了。”
李湛说道:“儿臣的人送粮食回京时,遇见了劫匪,差点没保住粮食,亏着小白亲自带人赶过去,再加上温将军拨给儿臣用的退伍老兵们,这才打退了劫匪。”
隆承帝问道“武王,你的人可有出京?”
“臣弟并未调兵,皇兄是知道的。”
武王不出意外矢口否认,“劫匪屡禁不止,他们把主意打到魏王运送到粮食身上,臣弟以为必须严惩。”
“皇叔说得太对了,儿臣附议,剿杀劫匪需要一个有分量的人主持,否则他们今敢抢掠粮食,明日就有可能揭竿而起了。”
李湛一躬到地,“儿臣推荐皇叔总领扫匪之事,虽说于皇叔有点大材小用,不过皇叔亲自剿匪,父皇放心。”
第二百八十五章 都好好的
“准。”
隆承帝不等武王开口,抢先答应下来。
“剿灭匪患,保百姓客商出行安全方便,此等重任就交给皇弟了。你把劫掠粮食的事查清楚,是不是有小人借着皇弟生事,让朕疑心皇弟不忠。
挑拨朕武王关系的人,朕绝不轻饶,而且朕也绝不放过阻碍北伐的罪人,朕信得过你,放手你去做。”
隆承帝轻飘飘的一道旨意,堵上武王一同出征北蛮的可能,也省得武王同温浪争权。
真真是好算计啊。
苏首辅抬眼,盯着魏半晌。
魏王在运送途中损失不少人,按照魏王往日的脾气,非得一查到底,咬下武王一块肉,搞臭武王不可。
然李湛却提出武王亲自领兵去剿匪,有意劫走粮食的人,是不是盗匪,全凭武王一句话。
李湛不在意武王是否有心劫粮,只求武王不在京城,不插手北伐的事。
有时退让一步,反而得到的好处更多。
苏首辅觉得魏王越来越有上位者的精髓,对大局掌握得越发稳重,不是冒进,而是平衡中占尽好处。
魏王成长的速度超乎想象的快速。
李湛同隆承帝再一次印证默契的配合,李湛刚一建议,隆承帝就批准了。
他从不怀疑李湛借此机会排除异己,谋夺太子之位,甚至有意架空隆承帝。
史书上记载的天家父子相疑就没在他们这对父子身上发生过。
苏首辅同武王没少暗中挑拨,在他们都明白李湛难缠之后,计划让隆承帝疏远李湛,甚至隆承帝亲自除掉他。
李湛又不是个谨慎小心的人,他张扬得很,为人处事又霸道强势,锦衣卫到现在都没交还给隆承帝。
同温暖定亲后,温浪又掌握大半的近卫,那可都是隆承帝保命的兵力。
以温浪对温暖的宠爱,对李湛假装折磨,实际维护的作风,隆承帝不仅没收走温浪握在手中的兵权,对李湛又插足粮食,甚至内务府等事,完全是听之任之。
武王都觉得隆承帝巴不得做个傀儡皇帝,早日逍遥去做太上皇,将皇位让出去。
隆承帝不想做皇帝,武王想啊,就不能把皇位禅让给他。
给李湛,或是皇长子,还是其余皇子都不如武王。
“皇兄不许臣弟插手北蛮之战?臣弟也想亲自接回皇姐。”
武王扬起头望向御书房,隐隐绰绰,他只能看到御书房龙椅上坐着皇帝,看不清隆承帝的面容,不过,皇兄如今很高兴吧。
他倒霉,皇兄一准高兴!
武王为自己再次争取,“论骨血亲情,臣弟远在臣子之上,上一次长宁之战,温浪搞砸了大战,奇袭并未接回皇姐,最近又不少人为温浪翻案,说他也是有功的,否认臣弟在危急关头保住京城。
战绩都是以前的,臣弟不屑去争,谁胜谁负,谁是功臣,公道自在人心。
这次对北蛮开战,皇兄养精蓄锐十几年,您过得很辛苦,再次积攒下银子粮食,只为接回皇姐,恐怕是皇兄最后一次激战了,您就放心将重任交给温浪?
交给一个颓废十多年,又曾经失败的臣子?
温浪有没有资格总领兵马尚且不提,万一他只为接回皇姐,放弃京城,放弃同北开战的原因,皇姐不会高兴,您如何同天下百姓交代?
何况臣弟去剿匪,分了兵力,带走一些武勋,削弱北伐的兵力,万一皇兄有危险,臣弟领兵在外,未必能立刻赶回来啊。”
“开战就是为了接回安阳姑姑。”李湛反问道:“除了这个,还有什么?”
“皇兄开战是为朝廷同百姓不受北蛮威胁,打通古道,扩张领土,甚至逼北蛮臣服,魏王能不能有点大局观?”
“皇叔说这些就是有大局观了?一个用公主和亲,始终不闻不问的朝廷,有谁会畏惧?有谁会瞧得起?”
李湛嗤笑一声,“倾国之力迎回为国牺牲的安阳长公主,洗刷耻辱,本王不觉得没格局,皇叔的想法思路同父皇皆然不同,您还是离开京城为好,省得造成兵马思路混乱。”
“皇兄,我领兵在外……”
“皇叔有意谋反?”
武王鲠住了。
李湛说道:“一群匪患,皇叔带走太多的兵力,岂不是显得您不如匪患?皇叔有格局,自然会把重兵留给父皇。”
“皇弟自去剿匪,京城即便有变,朕也可以应付,毕竟你不是长宁之战时的你,而朕也不是当初的朕。
当了这么多年皇帝,苦熬谋划多年,朕只剩下这最后一次接回安阳的机会,失败了……不必皇弟率兵来救,朕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隆承帝把一切都赌上去了,看了看一本严肃的温浪,又瞧了眼李湛。
一个当弟弟养大的臣子,一个寄托他全部期望信任的儿子,是输是赢,他都接受。
顺利接回安阳,他同他们一起笑,若是战况不利,再次落败,隆承帝承担所有的罪责。
他是退位,还是自裁,都要给李湛留下一分继续对抗武王的机会。
隆承帝一手握着温浪,一手抓着李湛,带着他们离开御书房,另寻宫殿说话。
武王等朝臣继续跪着,直到日头偏西,才有小太监说,罚跪结束,皇上准许他们出宫。
跪了好几个时辰,有跪昏了的官员。
武王一瘸一拐出宫,心事重重,到底留下谁跟随温浪出征?
又能带走几人随他剿匪?
隆承帝最后一番话,让他很犹豫,带走太多人肯定不成,万一隆承帝再次失利,在京城没支持他争夺帝位的人啊。
温浪跪在隆承帝的腿边,郑重其事:“陛下,这一次臣不会再让您失望,不会再让公主失望,臣不会输。”
隆承帝肥胖的身体慵懒半坐半躺,手中端着酒杯,桌上的空酒瓶整齐排成一行,别怀疑,李湛干的。
“你……别把自己太当回事,给自己身上背负太大的负担,朕派你去,只因对安阳的承诺,朕的希望寄托在湛儿身上,就算温暖都比你要紧。”
“皇上!”
温浪尴尬至极,隆承帝大笑,眸光期许,“活着回来,你们都好好的,陪朕最后几年啊。”
第二百八十六章 密探
“皇上?”
温浪声音哽咽,就差抱隆承帝大腿痛哭一场了,长命百岁骗人话,温浪说不出来。
隆承帝不爱听,“哪有不死的人?哪有长生的帝王?”
难不成还要他这个做皇帝安慰温浪?!
温浪狠狠抹了潮湿的眼角,生生将黑白分明的眼睛揉成兔子眼儿:
“臣早就让您少吃肉,多走动,您就是不肯听,当年为了得儿子,您没羞没臊同您的女人鬼混,什么样的女子都来者不拒,只要能给您生下儿子。
那时候您就伤了肾水,伤了元气,臣几次撞破就是想让您节制,您总是应付臣,让人圈着臣,您身体就是熬坏的。”
隆承帝盯温浪的脖子,寻思着是掐死呢,还是砍头呢?
田公公如同偷食的猫咪,悄咪咪的退远,退远,再退远,只恨不能多长出两只无形的手堵住耳朵。
“臣也有错,当年若是……若是能将公主接回来,您不至于郁结于胸,出不来这口气,偏偏武王做了挽救国运之人,他同您对抗十余年。”
温浪发狠说道:“臣向您保证,您若是——臣拼死也不让武王再活着。”
李湛笑道:“岳父是觉得武王活着时没气够父皇,不在阳间了,还让他同父皇争锋?一前一后的,万一下辈子再做兄弟呢?”
“武王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清算他的功过,他没机会再投人胎,陛下为天下苍生鞠躬尽瘁,下辈子定也能继续当皇帝。”
“……”
李湛嘴角抽了抽,看出温浪的认真,他无言以对,下辈子是投胎为畜生,还是做人,他从未考虑过。
今生人不管来世事。
“甜食,点心,夜宵等等,您都不能吃了,以后您作息都得听臣的,等臣迎回公主,有公主调理龙体,您能多活几年。”
温浪将隆承帝的手放到自己头上,向上顶了顶他的手心。
“都活着,好好活着,整整齐齐的活着,如今魏王等皇子懂事了,能辅佐您处理政务,您能省不少的力气,您只管享受,其余事,臣同公主帮您看着。”
“你帮朕看着皇子?就你的性子,还不得被朕的儿子算计死?”
“您哪个儿子能算计过公主?!倘若公主都吃亏了,您早早让他登基,您也放心将天下交给他,到时臣陪您游山玩水,谁都不带,就您同臣。
女子都是拦路虎,没意思透了,费心思琢磨女子,还不如就咱们君臣消停游玩。”
温浪早就断了娶亲的念头,恨不得离女子八丈远,不同女子浪费心血。
“臣是过继出去的,有小暖就不算断绝血脉,温蜇……看花姐姐的意思,不想让他认生父了,认了反而麻烦,他就是臣的儿子,有儿女,有女婿儿媳,臣无需再娶妻子延续香火。”
“而陛下有诸多的皇子公主,您没有女子相伴,对您身体更好。”
温浪把皇上将来的,晚年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
隆承帝心头酸涩,又恨不得一脚踹翻温浪,你被女子伤过,做了清心寡欲的和尚,可他不乐意啊。
后妃千姿百媚,伺候他时,他还是很开心。
“你别忘了湛儿,其他儿子能放心你陪着朕?”
“所以说,臣不愿小暖嫁给魏王。”
温浪一脸委屈,“臣统领近卫少不了朝臣的非议,都盯着臣呢,不过好在魏王他,应该是个孝顺的,对皇位即便有野心,不至于弄得父子相残的地步。”
“儿臣没想做太子,当皇帝。”
李湛表态,做了一次帝王梦,他已经完全对皇帝没感觉了。
“儿臣以后会同小暖浪迹天涯,没准出海走走看看,外面很精彩,儿臣不想一辈子困在京城,困在皇宫。”
“你就不怕你——将来的帝王严惩你?李湛,朕是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