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吧,反正这次使节不是从宗亲挑,就是从重臣挑,你看谁不是‘万金之躯’?谁不怕万一?
  秦御史:……
  这罪名可担不起啊!
  他连忙往回找补道:“姜相,姜相!下官的浅见是,宗亲朝臣皆是要紧,只是公主格外不同,是女子之身更危险些。不如……”他后半句想说,不如派个武将出使。
  还未说完就被打断了。
  姜沃声音慢悠悠道:“说来,当年我也以女子之身出使过吐蕃,当时怎么没听秦御史这么担忧我?
  秦御史就见紫袍金带的姜相,一双清凌凌双目望着他,似笑非笑问道:“难道我的命就不是命?”
  险些给秦御史噎死。
  几息后才勉强分辩道:“下官绝无此意!”然后捧着自己的笏板‘嗖嗖’退回了原位,表示自己‘上谏完毕’。
  剩下的御史目睹这一番对答,多半都决定今日默默不语,剩下还准备‘语’的,也先在腹内重新整理言辞,生怕再让姜相抓住什么小漏洞噎死。
  在殿朝臣们不少都腹诽:姜相这人看起来云淡风轻的,但怼起人来,怎么总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刁钻。
  唉,人都道宰相肚里能撑船,按说身份越贵重,越要自矜才是,怎么到了姜相这里反过来?
  不少年资深的臣子还记得,从前姜相只做太史令的时候,是何等沉静温和的人,怎么官越大,这性情还越来越烈了呢?
  当然,这话也只敢在肚子里,或者是彼此私下里说一说罢了。
  而那一日的大朝会,秦御史之后,其余整理腹稿的御史,也再无发言的机会了。
  皇后很快一锤定音。
  “册文成公主为大唐正使节,授锦车符节,宣公主紫宸宫见驾。”
  *
  玉华寺内。
  “说得好。”王鸣珂方才拧起的眉毛散开来,甚至带了点眉飞色舞,记录姜沃说的后半段朝堂事。
  而姜沃看王鸣珂这一阵奋笔疾书,记录来自宰相的第一手朝堂资料,不由支颐而笑——
  等这本‘公主持节出使传’出来,只怕又有许多人要猜破头的苦恼起来:这‘丹青’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些年朝堂间(尤其是世家朝臣),以及坊间,多有人猜测写话本的‘丹青’,到底是何人。
  世家们彼此怀疑出了内鬼:因这人字里行间显露出来的世家风范,是藏也藏不住的,许多世家独有的计较的衣食住行乃至言谈坐卧的小细节,非得是世家名门出来的人,才能这般信手拈来。
  不,都不能说是信手拈来,更像是因‘他’过的是这种日子,所以自然而然就写成了这样。
  而非世家的朝臣,虽不能确定这位的出身,但都很确定这位是位列朝堂的官员,或者起码是家中有至亲在朝为官,且官位还不低。
  因许多朝堂上发生的事儿,在这位‘丹青’的《东女国》系列里,都能找到。
  曾经很多人怀疑过是姜相本人,白天忙着上朝,晚上忙着给自己写话本。亦有很多人怀疑过崔朝,毕竟他都与崔氏闹到分宗了。
  但这些猜测都很快不攻自破:二圣巡幸东都、并州等地时,这两人每回都随驾而行,常常大半年不归。
  然而长安城内的书肆还是稳定出产着话本。
  所以到底是谁啊!
  尤其是世家中,许多人很是抓狂:这怎么有人胳膊肘十年如一日向外拐啊?!
  姜沃想想就很快乐:此时绝不会有人想到,写这些话本的,是本朝从前的皇后,如今被‘幽禁’在玉华佛寺青灯古佛的废后王鸣珂。
  将来真相大白,会令许多人惊掉眼珠吧。
  *
  “滋…滋…”
  这是烤肉的声音。
  冬日大雪,坐在亭中边赏雪边守着围炉吃烤肉,兼有‘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姜沃熟练地翻着培根——烤肉算是她为数不多精通的厨艺之一了。
  她与文成正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王鸣珂则还在旁边写写画画,只等着吃。
  姜沃便道:“鸣珂,你先别写了。”烤肉凉了可不好吃。
  王鸣珂头也不抬,很是敷衍:“快了快了。”
  姜沃与文成相视一笑。
  文成就替王鸣珂吃掉了姜沃烤好的肉,饮了一口热酒后忽然道:“咱们这样对坐,倒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我要离开长安和亲之时。”
  当年她曾在太史局,与姜沃谈了半日。
  后来她还请阎画师画了一张小像,画了她与姜沃,一人公主服制,一人太史局青色官服,对坐清谈。
  姜沃闻言道:“今日事,合该再有一画。”
  何况今日,她们身旁,恰好有一位丹青手。
  而能让王鸣珂停下写话本的,就只有作画了。果然,她闻‘画’字抬起头来:“我来画!”
  *
  这次的小像,没有人穿官服朝服。
  姜沃与文成只穿了家常的衣裙,依旧笑语清谈:说着那或许并不轻松,但值得期待的——未来。


第181章 媚娘定策
  过了正午没多久;云散雪住。
  姜沃和文成便与鸣珂道别,准备赶回长安城内。
  无他,明日还要辛辛勤勤为国打工。
  鸣珂颔首;又指了桌上新的笔枕对姜沃道:“多谢你特意送我这个。”神情颇为欢喜:“我也算见到了真物。”
  姜沃则有点心情复杂看着桌上的笔枕——
  笔枕,也就是笔搁;便是做成山型,常用来暂放毛笔的案上小器物。
  此物寻常人家多用石制,若是富贵人家;玛瑙玉石做成的也常见。
  但此时王鸣珂指着的笔枕,是水泥做的。
  若说美感;实不如玉石玛瑙制品;如果硬要夸;那只能闭眼道‘有几分质朴之趣,毫无浮夸之感’……
  翻译过来就是:简单的一块山型水泥。
  但物以稀为贵;这等‘水泥工艺品’近来在京中卖的比一般玉质的笔枕都要贵。
  如今正在跟户部滞销银器搭配售卖,以至于辛尚书每次见到姜沃,就露出了见到金子(原先是见到银子,近来再次升级)一般欣慰的笑脸。
  王鸣珂早就听说过水泥路、混凝土路,可惜她出不了玉华寺;只能听一听。
  姜沃这回就给她带了些城建署的‘水泥工艺品’来。
  鸣珂笑道:“这就算润笔费了。”
  正所谓‘以财乞文,俗谓润笔’,这些年姜沃每每请鸣珂写话本;除了书肆的分成,她也会再封上一笔相应的稿费。
  说来,鸣珂虽是废后出宫,但因是自请废后,走的也从容;她自家的金银细软也都带走了。且她在这玉华寺无需珠宝华服应酬往来,还真不缺钱。
  然鸣珂缺不缺钱是一回事,姜沃既然托人写稿,该给的总要给。
  而鸣珂每回从姜沃处收到润笔费,不但不推辞,还都会认真点一点这回是多少——自己点灯熬油挣的钱,自然与从家里带来的不同。
  这回,鸣珂因终于见到传说中的水泥而很是欢喜,第一次主动道润笔费不要了,不过很快补了一句:“就一本的啊。”
  姜沃含笑点头——
  怎么说呢,拿一块水泥结算稿费,哪怕她这颗历经官场的黑心,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临走前,姜沃还特意给鸣珂介绍了个人。
  是吴英出海后,常年跟在她身边的女亲卫聂雨点,就是当年替姜沃收集京中关于她‘风评’的天生情报工作者。
  “文成离京后,我让雨点儿每月过来一回,你写好的书交给她就是了。”
  鸣珂点头,直到这时候才浮起一点离别之情。
  她对文成道:“若是离京前还有空,你再来看我一回,若是忙的很就罢了。”然后一路踩着雪,送二人到玉华寺二门处,看她们上了马车。
  姜沃与文成从马车上与她挥手作别。
  *
  马车缓缓行出了玉华寺。
  雪原本就会吸收声音,显得世间一切都很安静。而玉华宫被废为玉华寺后,裁撤了绝大部分宫人,(若非如此姜沃和文成也不可能来去这么随意),只留下些注定老死宫中不能放出的宦官宫女,更是越发显得寂静。
  文成从马车的帘子后,见站在雪地里对她们挥手的鸣珂,见这寂静无比的玉华寺。
  她不由转向坐在旁边的姜沃问道:“鸣珂写了那么多东女国的故事,不知她此生能不能真的去一次东女国?”
  还是要一直留在这玉华寺中。
  雪光映在姜沃的面容上,她带了一点很浅的笑意道:“会见到的。”
  文成忽然就安心了。
  就像许多年前,她将离开故土去和亲吐蕃。
  那时候文成觉得自己是即将断线的风筝,从此杳无音信,不会有人再记得,所以才会向当时并不太熟的姜沃,来不及似的诉说自己的过去和真正的姓名。
  然后,彼时还是太史丞的姜沃,认真听完她的话后道:“公主会名垂青史。”
  她语气那样笃定。
  一如今日。
  而今日的文成,也不再忐忑了。她也很快笃定笑道:“是啊。东女国就在那里,终有一日会见到。”
  *
  因地上有积雪,回长安的马车,走的很慢。
  吱呀呀压过雪地的声音,听得姜沃都困了。
  文成笑道:“要不你睡吧——这些年过去了,怎么酒量毫无进益,还是喝到第二杯就不成了呢?”
  姜沃:……
  她在脑海内呼叫小爱同学这个客服:“听到了吗?小爱啊,得帮我查查你们这个体质升级是不是有什么bug,为什么不升酒量?”
  姜沃在脑海里跟客服‘申诉’的时候,文成则拿起马车上放着的一只水泥做的小鸟。
  “这就是那位库狄署令想出来的?”
  姜沃笑着点头:英国公府、裴家,都是她的宝藏之地。
  库狄琚,正是裴行俭的夫人。
  之前她向裴行俭‘讨要’夫人的时候,着实给裴行俭震惊了一把。
  姜相真是……
  但裴行俭还是‘从了’,也是,不得不从。
  说来他从一开始就对姜沃这位上峰接受良好,正是因为出身和特殊的家庭环境的缘故。他的母亲也好,他的夫人也好,都是很有主意且不是安于内宅的女子——
  就在裴行俭出生那一年,他的父亲,原本的隋朝将军兼光禄大夫裴仁基、以及他的长兄,不幸都被王世充杀掉了,甚至差点被追灭三族。
  在隋末乱世,夫君和长子又都被人被杀,只剩下襁褓中刚出生的幼子——裴母但凡是个软性子或者稍微糊涂无能一点,裴行俭都不可能有活下来的机会,遑论被教的允文允武。
  被不让须眉的母亲教导长大的裴行俭,从一开始看到姜沃,就觉得,还挺亲切的。
  故而姜沃向他‘要’夫人,说要将夫人引荐给皇后,裴行俭很快就举手从了。
  他知道,自家夫人库狄氏素日是很推崇姜相的——他家中还有收藏的一整套《东女国》系列话本。
  *
  只是,姜沃虽然早早将库狄琚引荐给了媚娘,但库狄琚并没有如史册上一般,直接给武皇做‘拟诏、谋策’等事。
  毕竟此时媚娘还是皇后,与皇帝一起住在紫宸宫,身边实不方便时时刻刻留下库狄琚。
  到底库狄琚和姜沃还不同——姜沃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官员,且从未做过诰命,一直是官身。
  但库狄琚是正经的裴氏诰命,常日待在紫宸宫实难。
  因而库狄琚此时就归了姜沃。经过数月的观察和试用,姜沃终于能愉快地断定,她的城建署,终于有了一位上佳的管理人才!
  她终于可以在城建署的管理上,稍微松口气了。
  说来,姜沃当年建城建署,是按照诸如‘掌冶署’‘铸币署’等正经营造署衙来建的。
  官员配置也是如此。
  如今库狄琚,正经官位便是城建署署令。只是各‘署’的官位都不高,哪怕是最高的官职,也只有正六品。
  但库狄琚本人也说过,自己做这个六品署令,比做裴氏四品诰命夫人,还觉得舒心。
  此时姜沃从文成手中接过水泥做的小鸟,笑道:“还是群策群力好。”
  把水泥做成各种工艺品,跟银器一起捆绑销售,姜沃还真没想到——来自现代也自有她的思想禁锢,她印象里的水泥,基本都在脚底下,或是各种建筑上。
  听她这么说,文成倒是想起另外一事:“对了,城建署内数十种秘方,你都是交给各位女官,令其签下保密律令的。那库狄署令……”
  不是文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而是她此时还未见过库狄氏,自然全然从姜沃的角度考虑:库狄琚可不是掖庭出身的寻常宫女,若真是从她这里走漏了秘方,只碍着吏部侍郎(且将来大概率是吏部尚书)的裴行俭,难道姜沃能按律法对库狄琚也处以极刑不成?
  姜沃笑道:“你放心,库狄署令自己提出来的,只负责掌城建署庶务,绝不牵涉进任何秘方事。”
  与聪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