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端着却一时没有喝,语气说不出的沉闷:“媚娘,朕知道,乳娘她年近七十,算是高寿。无病无痛安然而逝,这也是难得的福气,然……”
  媚娘声音低而温和:“然心不由人。”
  皇帝低头看着手里的药碗,雾气蒙蒙一片迷糊。
  说来,这些年他虽常风疾发作以至头痛。但其实痛久了倒是有些习惯,且还有止疼的丸药能吃。
  对他影响最大的,反而是目眩和视物不清。
  他这些年越发看不了奏疏了。
  而年前江夏王和如今卢夫人的睡梦中骤逝,不免让皇帝开始担忧,自己若是也忽然过世会如何。
  皇帝心道:不光他如此想,每一回他病了,估计朝臣们也在心里盘算,若是皇帝驾崩该怎样应对吧。
  他抬眼看了一眼坐在面前的媚娘,她也像这一盏药一样,轮廓模糊似晕开。
  正因看不太清,在他心里,媚娘便一直没有变过。
  “媚娘,朕有个打算。”
  “朝臣们未必知道,但媚娘必然清楚,朕的目眩愈重精力愈差。”
  “之前朕还能与你一并上朝听取政事,之后……”其实近几年,尤其是夏天,皇帝只有每隔十五日的大朝会,才会勉力坚持着上朝。其余日子的常朝,基本都停了。
  但偌大国家,朝堂之事多如牛毛,不可能都能等十五日才回禀一次。
  故而朝臣们凡有事急需回禀,便至紫宸宫——皇帝有时候在有时候不在,大半是只有皇后听着做出决断。
  若事大,皇后还会召见相应各部朝臣,甚至直接就将三省六部的宰辅尚书们都叫来共同商议——这样算来,除了地点不在正式上朝的殿宇,整个流程其实与常朝无异了。
  二圣临朝,从最开始的皇后只是坐在珠帘后面听一听一言不发,到如今,常朝基本已由皇后一人听朝。
  十余年来,渐变至此。
  皇帝喝掉了碗中的药,这才道:“待下月起,让太子试着监国料理庶务吧。但一应军国大事,则交由皇后来决断。”
  媚娘不由道:“陛下。”一应军国大事……
  皇帝忽然笑了,抬手打断媚娘的话:“朕信得过媚娘,接下来朕就好好养病。若无极要紧,连媚娘也拿不准的军国大事,可不必来问朕。”
  说来,皇帝虽看不太清媚娘,但媚娘能看清眼前的皇帝。他面色苍白如纸,唇色带着一种郁紫。因常年多思病痛蹙眉,以至于现在哪怕不皱眉,眉心间也带着浅浅的竖纹。
  今日这一番谈话,他几乎是赋予了自己皇帝的全部权力。
  但媚娘也从未有一刻更深切地认识到,正是因为眼前的皇帝还在,她这个皇后才能拿到几乎全部的皇权。
  帝。后。
  他们是如此紧密的政治共同体。
  他需要她才能完成设想中的朝局稳定与格局。她需要他,才能获得世人认可的,如今最高的权力。
  那……将来呢?
  **
  尚书省内,姜沃见到了这道由北门学士拟的诏书,令太子监国理庶务。
  她很快也反应过来:皇帝,这是在实况模拟他不在以后的政治秩序。
  姜沃忽然想起了城建署的试验。
  从现在起,皇帝对未来朝堂的格局,不只停留在计划上,而是开始真正实验试错了:他不再想着先教导好太子,不,应当是是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再手把手教到太子满意再让太子接过‘缰绳’了。
  他要直接把太子放到‘将来新帝’的位置上,而把媚娘放到‘太后垂帘听政甚至摄政’的位置。一应军国大事,若是发生了分歧,依旧是皇后有最高的处置权。
  既然是在不同的时间线,姜沃便强迫自己抛下固有思维,不去想历史上已经成功的武皇,只来想现在的媚娘。
  皇帝这一道诏书,对太子和皇后来说都是一重考验。
  对太子(或者说太子代表的一方官场势力)来说,当然想通过这一次的考验,让皇帝对太子彻底放心。将来太子(新帝)头上,能够不压着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而对媚娘来说,她走到如今,真的愿意再放弃手中权力,回到后宫做太后吗?姜沃可以断定她不愿意。
  不管媚娘现在有没有称帝的具体想法,但实则已经有了帝王的心思——她是想要握着权力直到最后一刻,再交给继承人。而不是作为代政皇后,不得不暂代权柄,只盼着继承人合适就赶紧交出去。
  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上的区别。
  用已经过世的卢夫人来打个不大恰当的比方:卢夫人虽掌后宫事多年,但她是一点不留恋,只是兢兢业业完成不得不完成的工作,故而见到安定公主长成,卢夫人简直是喜极而泣迫不及待把这个重担交出去。
  但对媚娘来说,权力不是重担,是她想要握住的一切的根源。
  她很清楚的看到,若是没有权力,她就会失去话语权,失去对事态的掌控——就像是曜初从前畏惧的那样。
  媚娘清楚若她不是代政皇后,只是皇后,那么泰山封禅,她就会被围在帷帐里祭祀地祇。不,是根本不能去与皇帝并列一个祭天一个祭地。
  人已经看到了天空,又怎么会想要退回深井。
  *
  姜沃闭上眼,这样的矛盾……
  说心里话:她从没有期盼过,太子李弘会像历史线上一样青年夭折。因她知道,死亡太重。孩子让父母失望,跟孩子直接夭折,带给父母的打击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太子李弘,曾经也是那个被她抱过,叫过她姨母的小孩子。
  这是从情感方面讲。
  而哪怕抛开情感,只是从朝局方面讲:太子李弘之外还有两位皇子,媚娘一旦不想放开权力,终归是要跟儿子对上的。
  在权力之争中要赢下来,绝不是盼着指望着对手出事。
  若是在皇帝的‘朝局实验’中,太子与皇后之间搭配的很不好,太子抵触心理极重。以至于皇帝觉得这个实验失败了,那么在这条时间线上,她怎么去保证皇帝会从头到尾选择媚娘?
  当然,姜沃相信媚娘自己也会做后手,做出应对。
  但她还是止不住要为媚娘考虑——
  如果太子与皇后之间关于权力的矛盾不可化解,那……能不能转移到自己身上呢。
  姜沃又想起了大名鼎鼎的开窗理论:人性如此,如果屋里太暗,提出说开一扇窗来改变,大家一定不允许。但如果你激烈提出要拆掉屋顶,大家说不定就会接受开窗了。
  对东宫来说,若是原本有个垂帘听政的皇后,让太子(东宫一脉)觉得很难受,很抵触。
  那如果再多一个完全向着皇后,只会帮皇后稳固政权的宰相——那太子(一脉)没准就会觉得:若是没有这个宰相,只有皇后垂帘听政也还好,毕竟是亲娘,将来总会还给东宫的。
  *
  “小爱同学。”
  “姜老板!竭诚为您服务。”
  姜沃问道:“系统之前警告过我的——失去权力失去一切。”
  “那具体的判定标准是什么呢?不能一被贬官,就直接被判定为失去权力吧。”
  宦海沉浮,贬官升官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儿,许多著名的宰相都是起起落落,甚至曾有被彻底罢黜变为白衣,后来又被启用的经历。
  作为一个惜命的人,姜沃在刚绑定系统后,就想弄明白这个问题。
  毕竟按照警告,一旦失去权力体质跌落,可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但当时系统电子音只告诉她(姜沃那时候连人工客服都不称):要珍惜自己的官位,因为她不是‘任何上位者心中不可或缺的重臣’。那么失去现有官位,就是失去一切。
  言下之意,宦海沉浮没错,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一旦沉了就浮不起来了——掌权者身边多人才济济,很难想起无足轻重的人。
  *
  然而现在,姜沃觉得以自己的分量,可以重新问一遍这个问题了。
  客服小爱同学去为她查询了系统内浩如烟海的详细规则。
  片刻后小爱同学的声音才响起:“姜老板,你的权限已审核通过,你要下注绑定某一位上位者吗?”
  姜沃安心了:果然。
  她之前就想过系统的判定问题——
  比如武德年间,那时候几方势力对峙共同掌权:高祖李渊、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等。
  期间,时任太子李建成曾经禀明高祖李渊,把秦王的肱骨之臣房玄龄杜如晦都逐出了秦王府。
  姜沃就曾想过,若是系统来判定这个情况,难道就能断定这两位失去了官职就彻底失去权力?
  果然,判定是不同的。
  系统的屏幕上,亮出了选项与血红色的注意事项。
  小爱同学尽职尽责道:“姜老板,慎重选择!一旦与某一位上位者绑定,除非你们中有一方死亡,否则不可解绑。”
  绑定优势是,朝堂诡谲宦海沉浮。若是绑定某位上位者,一时的官位进退,只会影响权力之筹的进项(月工资)。并不会直接就砍掉面板,失去官职就失去一切。
  但绑定自然也有劣势,以后就彻底失去了改换门庭的机会。小爱同学不得不提醒道:“若是这上位者彻底失去掌权的可能性,那姜老板哪怕自身能继续留在官场上,也要退回到白银成就的阶段和体质,且终生不可能再寸进。”
  下注失败者,再没有资格入高阶权力场。
  小爱同学的声音还未落下,就听姜沃道:“我确定。”
  “我以三十三年来全部的权力之筹(与已变现的指南)下注。”
  “绑定皇后武媚娘。”!


第194章 宰相好当吗
  灞桥新柳初绿的二月。
  姜沃在长安城外;迎回了三年未见的文成。
  不过并非以挚友之名来迎文成,而是作为宰相率数位官员奉命迎正使归朝。
  *
  文成并未着正使的官袍,也未着她在西域境内已经穿惯了的甲胄。
  而是穿了一身素服。
  毕竟她这次回来;主要是因为年前江夏王的过世。
  论起血缘来,江夏王只是文成的隔房堂伯。不过文成当年是被记作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和亲吐蕃的。
  按说;父丧;守孝三年。
  然宗正寺当时就有点犯难,不知该如何通知远在西域的文成公主——
  毕竟当年‘江夏王之女’身份只是用来应对吐蕃的,而且当时也未有人想到这种和亲公主出嫁了还能回来。
  故而宗正寺的玉牒族谱也未改;只是和亲文书上这么记录了。
  且当年文成自吐蕃回来后;江夏王也并未以父亲身份自居;反而说过:‘公主回朝,享朝廷俸禄如帝王之女;乃公主和亲吐蕃多年之功;并非因为记作江夏王之女的缘故。’
  但无论如何,江夏王过世,文成公主总要回来祭祀一番。
  最终,礼部还是折衷了一番。
  请奏过二圣;便按为亲伯父服丧之礼;请文成公主服九个月大功。
  *
  待文成祭祀过江夏王后,姜沃再次登门拜访她。
  时隔三年不见;哪怕文成穿的是熟麻衣;但姜沃还是从她身上感觉到几分兵戎之气。
  就像许多做过将、兵的人,骨子里就带了种不太一样的气度。
  且这三年,文成不只是练过兵,更是见过,甚至上过沙场的人——她这两年就在吐谷浑练兵;作为吐蕃和大唐之间的藩篱(夹板),吐谷浑这些年就没有彻底太平的时候。
  姜沃见她如此气势,甚至换了称呼:“李将军。”
  文成不由一笑,然后很快爽快道:“这个官职听起来也顺耳。”
  提起将军,文成语气里也带了怀念与尊敬,提起她祭祀过的江夏王:“伯父年轻时候曾数年镇守灵州抵御突厥,晚年亦镇守过安西抵御吐蕃—
  —他是大唐江夏王,我亦是大唐的公主,都是宗亲没什么分别,我当以此为志。”
  “书信上到底许多话说不尽。”姜沃问道:“你此番离开几个月,两三千女兵自行留在吐谷浑没关系吗?”
  文成竖起三根手指:“若是才练了三个月的兵只怕不行。”
  “但这是练了快三年的兵了,如果还得我不眨眼的盯着,那也白练了。”
  说着她自腰间摸出一枚虎符来,递给姜沃:“这是我们‘娘子军’的兵符,若是换了旁人,自然不能随意轻示。但若没有你的兵书,也没有这支娘子军。”
  “总要给你瞧瞧。”
  书信上许多不好直接问的问题,此时姜沃便关切问道:“养兵需粮草,两三千人所需并不少。”
  文成点头:“兵书上亦有广置烽戍、开屯田之法,足以战守有备。”'1'
  姜沃边在心底感慨戚将军兵书之全面,边打量文成递给她的半片兵符。
  其铸造的方式带着很浓厚的西域诸国的气息。而且也不是中原常见的虎头符。
  “这是西域之地特有的雪豹。它们能在气候恶劣的雪山上活动,神出鬼没的。且雪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