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亏了开国功臣的身份加上当时他年纪已经七十岁了,才被免了死罪,但从自己到子孙,全部都被削成了庶人。
  当时所掠之奴,也各得财而复百姓之身。
  滕王听完就火了:“还用你背这些古书?我自己没长耳朵还是没长眼睛?看不见前两年蒋王事?”
  属官被喷的灰头土脸。
  滕王把匿名信拍在桌上:“但本王可不是蒋王,不等‘御史’来就畏罪自尽。”何况这又不是什么谋反罪,且到不了死的程度。
  “便是代天巡牧的巡按使,本王也要先去跟她辩一辩!她总不能拿这一封无名无姓尽是诬告的状子,就定我的罪。”
  属官张了张嘴,到底没敢说出那句话:其实……除了几条‘私蓄部曲’等罪名,别的,都是您实实在在的罪名啊。
  不用属官说出口,滕王也看到了他的眼神。
  这巡按使姜侯,据说是持尚方宝剑来的,想想京中刚刚摄政的侄媳妇:李元婴觉得自己不光是头疼,连着脖子疼了起来。
  不行,这巡按使出巡,必是要功绩,也必是要处置人的。
  罪名就这么多,她既然要功绩,那就死别人,别死自己!
  **
  滕王自洪州至江州官驿后,还扑了个空。
  彼时姜沃已经脱离大部队往庐山官驿去了。
  滕王见到的只有崔朝。
  饶是滕王心中记挂着事儿,见了崔少卿后,也觉得赏心悦目忧思稍缓,还道:“崔郎风采不减当年啊。”
  之前滕王回长安的时候,两人也是见过的。
  崔朝先请滕王将大半随身亲卫留在此处官驿,另安排数名巡按使队伍中的亲卫相随,这才为滕王指明了去处。
  滕王见此还抱怨了一句:“崔少卿也太小心了,哪怕我带着亲卫,难道还敢把持尚方剑的巡按使如何?”
  崔朝叹口气:“我自知滕王不会如此。但……说不得有人就盼着滕王行此事,甚至是‘栽赃’滕王行此事呢?”
  “若只让滕王带自己人去见巡按使,但凡出点什么岔子,岂非全是滕王之罪——这江南西道,不知有多少人盼着滕王与巡按使剑拔弩张,针尖麦芒闹起来。”
  滕王立刻想起了那封匿名举报信,道:“有理有理,你们这边多派些人!”可得证明我的清白!
  然后迅速在心里建立了一个新的底线:这姜侯千万千万不能在江南西道出事啊!
  正如崔少卿所说,若是巡按使有个三长两短,那些士族必要扣在他身上。
  **
  姜沃是正在与杜审言说着庐山‘陶渊明故居’事时,被脸色煞白的郭成双打断的。
  “杜少府,你快带着家眷避一避吧!”
  杜审言还挺喜欢这个郭驿长的。
  他本是年少文人,也不太在意什么官吏之别,直接以友论,给郭成双倒了杯茶:“郭驿长何故如此?出了什么事吗?”
  郭成双哪怕脸色煞白惊慌失措中,也忙双手接过这杯茶。
  心里更感动了:这杜少府真是个好人啊,不似寻常官员一般,拿下巴看他们这些胥吏。那更不能让他们一家子倒霉了。
  于是也顾不上喝茶,很快道:“方才有王府亲卫前来通传,说最多半个时辰,滕王就到了!”
  滕王!
  郭成双当时一听整个人就傻掉了。
  这完全是想不到的飞来横祸啊!滕王怎么会忽然到他这种小地方来?!是为了偶然起兴想要游览庐山?还是来寻孙神医?
  不管为了什么,他肯定是要倒霉的了!
  哪怕他不在洪州,而是在江州,但都在江南西道且两州毗邻,郭成双自是听说过滕王的恶名,最喜勒索辱弄官员。
  偏生他又是天子叔父,谁敢惹他?
  姜沃见郭成双这简直像是见了鬼的样子,心道:滕王这名声啊。
  见杜审言没有什么畏惧之色,郭成双急得顿足道:“杜少府出门在外,必没有带多少银钱吧?”
  “你不知滕王脾性,洪州士族官员都是怨声载道——他每年都借生辰之名,令官员送礼,勒索钱财。”
  杜审言听到这儿,出于书令史的谨慎,还不由问了一句:“滕王过生辰收礼,也算不得勒索吧。”
  郭成双苦笑道:“滕王若只过一次生辰就好了,他府上一年要过至少七八次生辰。”滕王过完王妃过,王妃过完王子过,反正一大家子呢,每年至少七八回。你不来就是不给滕王面子。
  杜审言:……
  “若送的礼不够贵重,你就等着滕王寻你的麻烦吧!”
  毕竟所有亲王到各地,都挂着一个‘都督’或是‘刺史’的官职。虽本州庶务自有朝廷官员料理,这些亲王许多只是挂名,但只要是名,就是名义上的上司,要找茬还是很容易的。
  “杜少府快走吧。”
  他这个驿长今日是免不了破财了。而且听闻滕王目中无人,家人奴仆,亦仗势侮弄官人,更何况是他这种胥吏。
  尤其是杜少府还带着容色出众的女眷呢,若是滕王……
  郭成双都不敢往下想,会发生什么。
  *
  而半个时辰后,郭成双发现:他确实是不敢想,也完全想不到,会发生什么!
  大唐亲王的车驾,是朱质朱盖,朱旗旃。
  明明是朱红明丽之色,看在郭成双眼里,却觉得毫无喜庆之意,简直跟看到黑白无常的车驾差不多。
  遥遥看到车驾之时,郭成双就伏地,简直是以一种等死的悲壮,等着接亲王之驾。
  朱盖马车上下来一人。
  郭成双伏地,余光只能看到衣摆,见衣摆和靴履上刺绣,就知这是滕王本人。
  见滕王径直向他走过来,郭成双心都要跳出来了。
  滕王走到他面前了!
  就在郭成双要叩首开口时,只见滕王完全没停留,直接走了过去。
  郭成双:??
  他并没有疑惑太久,就听滕王的声音响起,听起来温和有礼道:“姜侯别来无恙?距离上回泰山封禅事后一别,也有五年了吧。”
  之后语调一变,听起来情真意切,甚至还带了几份委屈:“姜侯啊,有人诬陷本王!本王好生冤枉!”
  一直在伏地瑟瑟发抖,迎接传说中‘骄纵逸游、好辱弄官人尤其是吏人’滕王的郭成双,听此言不由瞳孔地震。
  忍不住霍然抬头。
  谁?滕王在跟谁说话?
  姜侯?
  郭驿长一片空白。
  他并非没听说过京中有巡按使,代天巡牧,巡察天下十道。
  但这种消息,就像是从前二十年听闻京中立太子废太子,又立太子一样……与他太远了。
  远的像是云端之上的神仙斗法。
  巡按使自然也是如此。
  在他心里,代天巡牧的巡按使,自然要去天下大州大城,去见那些都督、刺史的大人物!
  且巡按使之行伍刚至江南西道地界,许多耳目聪灵的世家尚不知,庐山下的郭驿长自然更不知——庐山县内的事儿他尽知,外头的事儿便难了。
  故而郭成双此时真是大脑一片空白。
  空白到姜侯和滕王都进了大堂,他还在外面发怔,直到杜审言把他扶起来。
  足足够了一盏茶的时间门,郭成双才觉得三魂六魄渐渐回到自己身体里,然后开始回想昨夜,他有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
  想完后,面如土色——
  应该这么说,他,说了什么该说的吗?
  一想到他当着巡按使的面,不停追问杜审言吏部考官的潜/规则,郭成双整个人都摇摇欲坠起来。
  杜审言继续扶着他笑道:“来吧,郭驿长。你不是想去京中大理寺状告嘛?这不,全都省了?直接说给我听就是了。”
  杜审言取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纸笔:“那州县侵占流外官职事,你再详细说说。”
  **
  大堂内。
  姜沃与滕王对坐,开门见山道:“滕王口称冤枉,那这封告举函上的罪名,都是假的?”
  李元婴摇头:他来之前就想好了。
  里面许多罪名确实是他的,以他在江南西道的人缘,都不用姜侯特意调查,肯定有无数人忙着把他的罪证报上来——这封匿名告发信,估计只是开始。
  于是滕王不准备推诿自己原有的罪名。
  他准备从另一个方面说服这位掌尚方宝剑的巡按使!
  “但我有一言,姜侯听听有无道理?”
  “人人都道本王穷奢极欲,所到之处,皆起滕王阁。可一座滕王阁所费才多少?姜侯是掌过城建署的,难道不知一座楼阁之值?”
  “那江南西道的世家,可是园囿拟上林,馆第僭太极!”*
  许多世家的园林,简直建的不比唐初国库空虚时修的太极宫差!
  “他们又弹劾本王专挑农忙时出去践踏农田打猎,可本王带着十来个亲卫,便是践踏农田能践踏多少?”
  “然世家所侵占当地良田土地,却是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
  滕王甚至越说越真情实感委屈起来:“我乃高祖亲子,难道能去过苦日子?陛下削了我的食邑,我不敢去向陛下闹,从士族那里要点钱又怎么了?姜侯可知,江南之地,多少世家金玉满堂,妓妾溢房,商贩千艘,腐谷万庾?”*
  “姜侯既然是代天巡事,便要论罪,也得分个轻重缓急吧。”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第216章 先礼后兵
  滕王这一番慷慨陈词后;并未见对面巡按使有丝毫动容。
  她依旧端坐在对面,好似一尊玉像。
  那掷地有声的一句‘豺狼当道;安问狐狸’就渐渐消散在空中。
  而滕王在路上练习了很多遍的愤慨神色;也渐渐有点保持不住。
  滕王:?
  你好歹要有点反应吧!
  他来之前想过姜侯的各种应答,方才那一番陈词,也是想探一探姜侯的底细:这次她来;到底是朝廷要精准找他这个亲王的茬;还是没有什么具体目标,只要捞点功绩回去就行。
  但他真没想到;姜侯对他的愤慨和委屈,毫无反应。
  就像……就像他去酒肆听说书的时候;坐在台下看人说书的样子。她神色平和专注;滕王甚至都开始怀疑,诶?我是漏了什么没说完吗?
  “姜侯?”滕王不得不出声提醒她。
  姜沃安然开口:“滕王方才用此典故是在提点于我,做巡按使要不畏权贵;不忌惮对方身份;我都记下了。”
  滕王:等等;好像哪里不太对。
  他很快想起‘豺狼当道,安问狐狸’这个来自《后汉书》的典故;讲的正好也是‘巡按使’——汉安元年,朝廷选派八位使者巡按各州郡,其余使者都奉诏坐上马车走了,唯有一个叫张纲的;不但不走,还直接把自己车轮子就埋在京城外头,说出了这句话。转头就开始弹劾朝中权倾朝野的大将军梁冀等人。
  “滕王。”
  “说来,若按身份之贵重;若按处置后可警示天下人心……”
  姜侯这一顿,滕王的感觉,从不对变成了不妙。
  果然听姜侯继续道:“似乎滕王您这位天子皇叔,才是豺狼。寻常士族才是狐狸啊。”
  滕王下意识想说:我不是,我没有!
  但很快又反应过来:我好像确实是——巡按使若要立威,那严惩一位天子亲叔,自然比严惩‘江南西道某州某家家主’更有震慑力!
  滕王:告了半天状,豺狼竟是我自己?
  此时此刻,滕王只想把给他写稿子的王府属官拉过来打一顿!李元婴甚至怀疑,这些属官是不是想趁机干掉他,好换个官职?!
  就在李元婴好容易重新组织了语言要辩解后,又听眼前姜侯恰到好处开口,声音里还带着几分笑意:“滕王莫急,故人叙旧一点玩笑话而已。”
  “我来之前便知,正如滕王所说:以罪名论,滕王且算不得豺狼。”
  滕王的话就全部卡在了肺管子里。
  这也是能玩笑的?这是我的身家性命好不好?!
  至此,哪怕滕王自觉是有备而来,也觉得从情绪到节奏,全都被对方带跑了。
  他这只道行浅的狐狸,放弃了跟朝廷风云里走出来的真正狐狸,继续打言语官司的试探之心。
  滕王甚至带了点自暴自弃道:“姜侯划个道吧。”
  姜沃笑眯眯:这才是谈事的态度嘛!
  她可是好心好意先给滕王送了‘举报信’(此时姜沃已经忘记了这封举报信是自己伪造的),给了滕王做带路党的机会,
  怎么方才一见面,滕王还想用激将法兼道德绑架她呢?
  滕王把自己比作狐狸,也挺像的,确实有几分狡猾——方才自己若是顺着他的话去说,可能就被他架住了,搞的不查清世家,都不好意思查他这个滕王了似的。
  *
  且说,听姜侯说‘知他不是豺狼’,滕王原本放心了一点,请姜侯划个道。
  然而很快又再次提起心来——
  因姜侯接着说起:“滕王既然是擅射猎之人,自然知道,哪有嫌猎物多的呢?”
  “别说豺狼和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