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儿,婉儿吃了一口冰沙,看了看师父,又看了看在旁的神采飞扬的太平。
  她不是皇室中人,家里也没有皇位要继承。
  那么……婉儿想,她也愿意如师父一般,不要子嗣。
  若是将来公主有孩子,她会帮着养育教导,也是一样的。
  而婉儿之所以想起这件事来,也是因为,如今外头有关于她婚事的传言——
  “他们也配!”说这话的还是太平。
  就在婉儿方才走神思考自己人生大事的时候,话题已经转移了,且正好转移到她想的事情上去。
  武家人虽然被关着学规矩,但小心思是不会少的。
  在跟礼部礼官学规矩的过程中,不免打听了许多神都中事。
  而官场大面上人尽皆知的事儿,武家人问,礼部的官员也就都说了。
  反正他们不说,将来武家人出门也能打听到。
  于是……
  姜握也捧了一盏冰沙:她想起了史册上的武家人,哪怕当时武皇都抬举了他们做官,给了他们封王的爵位。
  他们却依旧不顾身份体面,薛怀义得宠的时候,就去替薛怀义牵马,还口称‘薛师’,后来张氏兄弟得宠的时候,又去替他们牵马,把他们夸的一朵花似的。
  趋炎附势之心,可见一斑。
  而这条线上,武家人过的无权无势颇为潦倒,想来更是恨不得削尖了脑袋,钻到权势中去,求得庇护。
  如今神都中权势最盛者——
  太平提起这件事,气的连瓜都不想吃了:“他们竟然也敢痴心妄想,与姨母家联姻?!”
  姜握看了一眼婉儿:是的,在武家人看来,她这位大司徒无子无女,只有一弟子,还是女弟子,正是绝好的攀附对象!
  若娶此女,与大司徒的‘女婿’就是一样的。
  而大司徒又没有儿女,那女婿就是儿子啊!还怕她不扶持帮衬武家吗?
  太平哪怕知道此事必然不能成,但听闻也气的够呛,直接道:“这便是癞虫合、虫莫跳到脚背上,不咬人也恶心人。”
  婉儿倒是听笑了。
  太平又奇道:“他们难道不觉得自己讨人嫌?!吐蕃到现在为止还未定下和亲事,说不定,就是看不上武家那起子上不得台面的‘和亲王子’呢!”
  *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在姜宅,太平对于武氏宗亲的一通‘不配’‘痴心妄想’的气话,旁人听了也罢了,倒是李显听了,越想越害怕。
  于是端午前一日傍晚,圣神皇帝久违地接到了周王李显的单独请见。
  他不但自己来了,还特意带了伴手礼:两只肥鸡。
  说是他亲手养的,亲手捆的,又亲手交给了严公公。
  然后又从袖中摸出一份公文,向母亲汇报,他最近在认真跟着老师学习如何配比一种能防部分鸡瘟的药粉。
  他说的认真,圣神皇帝却有几分唏嘘。
  她想起了从前李显怎么都不肯好生进学,把先帝气的,有次都抱怨道‘这是儿子吗?这分明是滚刀肉’。
  如今却也老老实实上进了。
  大约是终于懂事了吧。
  圣神皇帝刚想到‘懂事’这两个字。
  就听李显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母亲,你不要把我送去给吐蕃的摄政王后好不好?我不想去当后爹。”
  圣神皇帝:……
  半晌才道:“谁告诉你这些话的?”
  李显毫不犹豫:“是令月。说吐蕃看不上武家人那种上不得台面的‘和亲王子’。”
  那谁上得了台面?
  必然是他这种有用的,有是出身正嫡的皇子啊!
  李显顿时有了危机感。
  事后,被圣神皇帝叫过去问此事的太平,好悬没有冤枉死。
  **
  说起来,这一年的新西瓜,还运了一些回长安,以供皇陵。
  四时祭祀,除了三牲三禽,也自少不得瓜果等物。
  圣神皇帝自选了数个好瓜送与乾陵。
  昭陵也是一般的份额。倒是高祖李渊的献陵,圣神皇帝还真犹豫了下:毕竟头起儿的西瓜数量太少。
  而在世的重要的人还有许多等着分瓜,献陵要不依旧用香瓜吧。
  后来还是看在晋阳公主等数位还在,并且在为本朝出力的李唐宗亲份上,献陵也换上了少许西瓜。
  *
  其实对晋阳公主来说,比起献陵的西瓜,她如今更看重的倒是另外一处。
  作为医学院的院长,她来与姜握这位副校长告假。
  “趁着这个端午和田假,再多几日正够往返一趟华原——我想亲自去给师父送西瓜。”
  华原,孙思邈孙神医隐居养老之地。
  晋阳公主垂眸:“上月,华原送来的书信,不是师父亲笔写的了,而是他口述,卢司马代笔。”
  “我去一回华原吧。”!
第340章 武大郎求见
  上阳宫学校的师生;都有严格的告假程序。
  晋阳也并不搞什么特殊,按部就班先拿到了教导处处长刘仁轨的批假条,然后来到了分管副院长姜握这里。
  两人说起孙神医;自与旁人不同。
  毕竟姜握与孙神医也相识甚早,渊源又深。
  晋阳还将师父的信拿出来与姜握看——
  字迹姜握很熟悉;是卢照邻的字。说来也巧;当年正是因为她心念一动;提醒卢照邻去看病;才有机缘见到孙神医。
  晋阳伤叹道:“师父依旧在关心上阳宫医学院的事儿L。字字句句,说起的都是如何传承医道。”
  自去岁上阳宫办学后;师父再寄给她的信,绝大部分就都是有关教学之事了。
  姜握自然也清楚:卢照邻陪伴孙神医隐居华原;也常寄信给她说起孙神医的近况。
  并且还有两回,随信而来的,正是孙神医指点,他来笔录重新编篡的教学版医书。
  如今……
  晋阳与姜握两人都没有再说起,不只是大部头的医书,孙神医连信也写不来,需人代笔了。
  晋阳换了个话题——
  “我来去不过月余,陪师父待几日我就回来。”便是她不舍得回,师父估计也要赶她回来教书的。
  “五月里;正是曜初孕中期,是胎相最稳固的时候。”
  这段日子;算是孕妇和孩子最安全的时间段——不似孕早期流产的风险高;反应也重,也不似七个月后的孕晚期,随时有临产或是早产的风险。
  “镇国公主府的两个女医;经验也丰富。”晋阳顿了顿,又看向姜握道:“何况我这次去探望师父,正好再问一问你说起的剖宫产之事。”
  姜握点头:“这只是最以防万一的准备罢了。”
  此时的医学技术,当然是不支持剖宫产这种手术的。
  其实外科切开缝合之技术,包括麻醉的药物,在华夏出现的都很早,反而无法突破的医学瓶颈在于标准的手术环境,以及监护上——
  在正规的医院,手术室的通风,都要求经过专门的‘集中净化系统’,故而有些手术室医生护士会戏称自己每天‘不见天日’。再辅以紫外线灯、消毒药水等数种方式,每天对室内进行消毒。
  再有,若要尽量安全的手术,必然要对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控。
  姜握前世做过几次必须要全麻或者半麻的大手术。
  在手术同意书之外,还会有麻醉医师另外告知风险,签署的麻醉同意书。
  她至今还记得,手术室里围绕着一圈各种滴滴滴的监护仪器。
  麻醉医师绝不只是用麻醉和止疼镇定的药物就算完了,还要查看各种仪器,随时监护病人心跳、血氧等各种体征。
  术后还得把人送去专业的麻醉后苏醒室。
  每次手术后,姜握都是在那里醒来,然后才被自己的管床大夫和家人一起,送回病房。
  以上这些,才是此时无论如何都突破不了的医学技术。而不是剖腹产这个手术,到底应该怎么做。
  所以……
  姜握又重复了一遍:“这只是最以防万一的准备。”
  她不得不准备:因为有些情况,是真的顺产不了,也就是现代医学上所说的剖腹产的绝对指征!
  比如说:万一到了孕后期,晋阳测得曜初的骨盆开口是小于8cm的,而孩子又偏偏头的顶径比较大,那么这就是不是什么‘母亲伟大的意志能战胜一切’‘努力就能母女平安’的心态问题。
  这根本就是个标准的客观现实。
  孩子大,骨盆开口小,就是客观的不能顺产。
  所以哪怕剖腹产在此时,绝对还是高风险的手术,但这种准备,姜握也还是必须要做。
  就如同她的卦象。
  自曜初有孕后,她当然为曜初起过卦、还特意从系统里也卦过数遍,都是吉卦。
  但她依旧要为那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风险,去做她能做的百分百的准备。
  晋阳想到姜握说起的,安全规范手术的种种条件,不由道:“希望将来有一日,如你所说——手术治病,会变成一件更寻常更安全的事。”
  起码,大夫和患者都有更多的选择。
  而她相信,上阳宫医学院,能让这一天来的更快。
  正如——
  除了西瓜外,晋阳还特意与姜握申请,此次她去探望孙神医,想带走一套简易的蒸馏器。
  她道:“大司徒也清楚师父的性情:见了西瓜这等稀罕吃食也倒罢了。但见到医用酒精,必会饭也不吃觉也不睡的,先拉着我问个明白,到底是如何做出这种可用来消毒的酒液的。”
  “我于‘格致’诸学上所知不多,师父亦然。”
  术业有专攻,晋阳忙于医学院之事,对旁的学院当真不太了解,也没时间去深学‘数理化’。
  那些‘汽化点’‘蒸馏’‘液体挥发变为气态’等原理,她是真的不太明白。也怕给孙思邈讲不明白,倒是让师父纳闷到更睡不着。
  不如借一套简易蒸馏器的模型,去给师父演示一遍。
  师父一定极欢喜的——毕竟师父是早认识到酒精在一定程度能够祛病的,他最初的《千金要方》中,就写过汤液醪醴(酒),饮可避疫。
  而每次为病人诊治前后,尤其是诊治有传染性的疾病后,师父还总提醒她要将衣物器具‘上甑蒸过’,以求不染。
  如今见了医用酒精,师父如何能不喜呢?
  诚然,别说高浓度的医用酒精,就算是寻常酒也不便宜。但能有,就是希望和方向。
  晋阳是处理过外伤感染的患者的,对医用酒精的感触自然很深。
  她想,师父若见到此物,必是会高兴的。
  晋阳提出此事,姜握自然同意。然后又特意写了批条,落下尚书左仆射的官印递给晋阳。
  “你去城建署,申请一位实验员带走吧。”
  也好给孙神医演示的更明白些。
  *
  在晋阳离京前,自然也要去回过圣神皇帝。
  皇帝听闻孙神医如今连信也写不得,自也是唏嘘黯然,并特意点了亲卫随晋阳一起去。
  晋阳原本还推辞道:“陛下,过去这些年,我随师父云游四方,也去了许多地方。且我公主府也有女卫,去一趟华原无碍的。”
  但圣神皇帝坚持:“多带上点人吧。”
  晋阳忽然就明白了:陛下这是怕万一师父会……那人手少了只怕料理不过来,尤其是现在天气炎热,不好耽搁的。
  她不忍不敢再想,压着眼底的发热之感与陛下道谢:“是,我多带些人。”
  之后告退离去。
  姜握见她背影——
  晋阳确实早不再是姜握初见时,那个单弱的小公主了。
  姜握记得很清楚,她们初见那一年,正好是她能上朝的第一年。而在这之前的两年,她见到了孙神医,送出了她通过系统兑换出的第一份指南。
  数十载匆匆而过。
  时光如流水不能回头,但人的追忆,却如同逆流而上的鱼。
  在晋阳离开殿良久后,姜握还在望着她离开时候合上的门扉。
  而姜握回神,是因为有冰凉之物碰到了嘴唇上。
  是圣神皇帝用银勺挖出了一块圆圆的西瓜心,递到她唇边。
  “这是司农寺今日刚送来的另一种西瓜,你尝一尝。”
  *
  说来,第一个西瓜,并不是司农寺直接送到御前来的,而是姜握自己去挑的。
  司农寺回禀瓜熟后,姜握就请皇帝一同去挑瓜——
  毕竟,不是她自吹自擂,而是在这世上,她就是最了解西瓜的人啊。第一个瓜,当然应该由她这位‘专家’来挑。
  她有拍瓜辨声之法。
  于是姜握在司农寺的瓜田中,走走停停,遇到看上去觉得不错的瓜就停下来拍打,然后认真侧耳倾听。
  圣神皇帝自然从没见过这种挑瓜方式。
  见姜握甚至会对着一个瓜拍两下,等一会,然后再拍几下……
  皇帝终于是忍不住道:“你这是要打到瓜开口回答你为止吗?”
  姜握笑得差点被瓜绊倒。
  好在最后她挑出来的瓜,确实不错。
  姜握也如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