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她又美又飒-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之上,用油布覆盖,又用结实的麻绳捆紧,在带刀登州军的护卫下,一家接着一家往城外走。
  官员家眷这么一走,百姓的心便全都乱了,有人抄着袖子骂骂咧咧,有人则有样学样赶忙回家套车收拾细软跟随在官员家眷之后出城。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大骂董清岳,称董清岳这是要弃城而逃,全然不顾百姓死活。
  再有人去董府一探,听说董府财货是最先运走的,且董家女眷也最早出了登州,如今女眷中只剩下一个董老太君还未曾离去,董清岳和董长澜、董长茂也都还在。
  当天下午,所有官宦人家转移出城之后,董清岳这才立在钟鼓楼上,敲鼓集合城中百姓。
  看到董清岳,激愤不已的百姓已经顾不上什么礼仪准备,高声问道:“董大人,听说戎狄要攻城,官员和家眷都已经转移出城了!董大人是否要弃我们登州百姓于不顾?”
  那人话音刚一落,就见一辆刻着董府徽记的榆木马车缓缓停在城门楼下,白卿言扶着董老太君从马车上出来。
  董老太君拄着乌木拐杖,立在马车之上,双目炯炯,气如洪钟,高声道:“我董家,世代镇守晋国边城登州,从未有过弃城,弃登州百姓之事发生,以前没有,以后更不会有!”
  白卿言扶着董老太君下了马车,董老太君凌厉视线扫过围在鼓楼之下的登州百姓,挺直了脊梁,一手拄着油亮的乌木拐杖,一手扶着白卿言的手,朝着鼓楼之上走去。
  众人视线瞩目着身着诰命夫人盛装华服的董老太君,老人家满头银丝梳的一丝不苟,将面容绷得紧紧的,老人家年岁已高,香粉已然遮不住脸上沟壑纵横的纹路,但她身姿笔挺,庄重自持,周身褪去平日的慈眉善目,周身都带着一股子杀伐决断的果决。
  董清岳带着儿子董长澜和董长茂亲自从鼓楼之上走下,来迎董老太君,董老太君却摆了摆手,就立在百姓面前,高声道:“早于六月开始……我儿董清岳连上十几道折子,告知皇帝今年南戎恐会倾全国之力攻我登州城,请皇帝早作准备派兵驰援,皇帝不但未准,反倒克扣登州军粮饷,用来修葺行宫之用!”
  百姓们听到董老太君老迈但洪亮的嗓音,缓缓朝着董老太君的方向聚拢。
  “皇帝能弃我登州百姓不顾,董家不能!登州军不能!所以我儿只得做出董家得了消息率先出城之状,派登州军先行出城搭帐篷建营地,好让登州百姓出城之后有地方落脚,不至于成为流民!”
  “既然如此,为何那些官员带着家眷先跑了!老太君这莫不是诓骗我等无知小民!”有人高声问道。
  董老太君朝着出声那人的方向看去道:“因为登州官员之中有朝廷的眼线,让登州军护送也是看管官员管出城,是为了防止有人提前给皇帝通风报信,皇帝以我儿小题大做扰乱民心为由,派人夺了我儿的兵权,再无人护我登州百姓!只有将那些官员挪出登州管控起来,我董家才敢向诸位百姓直言相告!”
  董老太君说着将手中的拐杖交给白卿言,朝前迈了一步:“诸位乡邻,我董家世代守护登州城,谁能说出……董家可曾有过一次弃城而逃?可曾有董姓一人,弃百姓于不顾?董家世代受登州百姓拥护,亦是世代守护登州百姓!”


第559章 托付
  百姓们静静望着董老太君。
  正如董老太君所言,董家世代守护登州,宁战死,也绝不弃城,绝不舍弃百姓的!
  就连董老大人,都是为了登州百姓而死。
  且当年董老大人战死,便是董老太君带人守住了登州城,硬是撑到了董清岳带白家军前来驰援,才免于登州被戎狄人屠城。
  也是因此,董老太君在登州百姓之中威望极高。
  董老太君想起自己战死的老夫君,喉头翻滚,声音略显哽咽:“我那为护登州战死的老夫君,曾言……登州百姓,便是我董家的血脉至亲!为人者……哪有弃至亲于不顾的!”
  “我以全族对天起誓,董家护民爱民,若有敢有一丝害民之心,天诛地灭!全族无后而终!请诸位乡邻……信我董家!信我董家儿孙!”
  说完,董老太君朝着百姓的方向一拜。
  “董老太君这话折煞我等了!我等受白家世代庇护,怎敢当董老太君如此大礼!我等虽是升斗小民……但也知董家爱民之心,我等愿意相信董家!愿意相信董大人!”
  人群中有一身直裰的男子高声道。
  那一人应声,百姓们纷纷响应,嚷着相信董家,相信董清岳,把个登州鼓楼吵得热火朝天。
  董清岳见状,忙上前一步冲着百姓抱拳,道:“诸位乡邻愿意相信我董某人,我董某人必会护诸位周全,现下便请各位回家收拾细软,两个时辰之后北门汇合,由董某的长子董长澜和我老母亲一同陪着诸位乡邻去营中安置!今日董清岳请诸位离家……来日董清岳也一定会带诸位回家!”
  百姓们应声离去,纷纷回去收拾。
  白卿言立在董老太君身旁,对自己这位外祖母实为敬佩。
  “那位萧先生离开了吗?”董清岳转身问董长澜。
  董长澜摇了摇头:“没有,萧先生说他正巧还有些事情没有处理完,且他身边有护卫队,所以欲等着同祖母一同出城,等护送祖母到军营之中,便要出发前往燕国,但儿子已经同萧先生说了,萧先生之前不走,怕是再走……就要等到登州战事结束了。”
  “如今大燕的明诚公主还在城中,只是不知道明诚公主是要跟着一同撤出登州,还是随北戎大燕离开?”白卿言问董清岳。
  “表姐不知,之前母亲带着容姐儿和两个妹妹出城之时,大燕的裴将军前来问过情况,曾提议他可以帮着说服北戎出兵攻打南戎,以此来解登州之困!父亲以靠人不如靠己为由拒绝,当时便提议将明诚公主一同转移去驻扎之地!裴将军也是同意了的!当天夜里为掩人耳目……已经同母亲她们一同出城了。”
  “所以,如今大燕的裴将军也在驻扎之地了?”白卿言问。
  董长澜点头:“我已经命人严加看管,表姐放心。”
  见百姓纷纷散去各自回家去收拾东西,白卿言又问董清岳:“明诚公主……大夫没有说可否能救?”
  董清岳摇了摇头:“不过是拖着罢了!但……想来也拖不过几日了!我也明言告诉那位裴将军,还是让明诚公主相见之人速速来见最后一面。”
  那位明诚公主昏迷不醒,偶有好转时便一直唤着一个人的名字,想来是执念极深的。
  “你也回去收拾收拾,之后随你外祖母一同出城。”董清岳抬手拍了拍白卿言的发顶,见白卿言还要说什么,董清岳带着白卿言走到一旁偏僻处。
  董清岳望着眼前眉目沉静的外甥女,压低了声音道:“舅舅知道你要说什么,你想借此机会见一见阿瑜,可此战是一场佯败之战!你镇国公主常胜不败的威名决不能有损,这不是舅舅在乎你的虚名,而是这虚名是将来举事之时……你身为女子之身最大的依仗和底气!”
  董清岳抬手拍了拍白卿言的肩膀:“等来日反扑之战,舅舅定会让你同阿瑜见上一面,你听话!”
  白卿言知道董清岳这话是真真儿为了她好,女子处世本就艰难,尤其是身为武将……
  她曾经之所以能在白家军中立足,除了她是白家的嫡长女之外,还因为她是白家军手刃敌国大将头颅,且从无败绩,所以她才会被称为小白帅!
  乱世之中,强者为尊,这是指男子。
  而乱世之中,女子为尊,便要比男子胜出百倍千倍,董清岳深谙其中道理,所以他不敌南戎败了丢城不要紧,可他不能看着外甥女这不败神话的名声受损。
  “这一次,你就安心躲在舅舅羽翼之下,让舅舅护你!毕竟……来日,舅舅不知道还能护你多久,离开登州后……你前面的路更难更险,舅舅远在登州鞭长莫及。”
  白卿言明白董清岳的用心,长揖对董清岳一拜,心中难免被酸辣的情绪填满:“那,阿宝此次,就将安危托付于舅舅了!”
  董清岳对白卿言露出温润笑意,抬手拍了拍白卿言的发顶。
  不论是阿宝还是阿瑜,他的外甥女和外甥……都已经不是曾经那个需要他庇护的小娃娃。
  董清岳心中陡升一种老态,如今的娃娃们比他们那个时候强。
  不论是白卿言还是白卿瑜,还有他的儿子董长澜。
  或许真的如同白卿言所言,他该放手将有些事情交给董长澜去历练。
  白卿言陪着董老太君上马车回董府收拾完行装出来时,便看到恭敬立在门外的萧容衍。
  此次,萧容衍与董老太君同行出城,白卿言是听说了的。
  “董老太君,白大姑娘……”萧容衍朝董老太君和白卿言行礼。
  董老太君看着眼前出类拔萃,儒雅英俊的少年,浅笑颔首,扶着白卿言的手上了马车。
  春桃满目戒备的模样瞅着萧容衍,直到看着自家姑娘上了马车,这才忙跟着上去,防贼似的放下马车车帘,隔绝萧容衍的视线。
  月拾见状,悄悄上前一步:“主子,你是否得罪了白大姑娘身边那位春桃姑娘,春桃姑娘怎么对主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第560章 全身而退
  萧容衍倒是没有留意春桃对他是什么鼻子眼睛,毕竟从白卿言一出来,萧容衍视线就在白卿言的身上,哪里还顾得上旁人。
  “春桃姑娘?”萧容衍这才响起白卿言身边那个看起来略有些不活泛的婢女,猜测约莫是上一次他情动难耐闯了白卿言闺阁,被那个小丫头看到,那小丫头对他起了戒心吧。
  萧容衍笑着摸了摸鼻子,可见上次擅闯白卿言闺阁的事情,做得鲁莽。
  见白府的护卫卢平带着白家护卫军出门,萧容衍笑着朝卢平拱手。
  “萧先生!”卢平对萧容衍的印象十分不错,到底是白家的恩人,卢平记恩。
  董府马车车队以登州军将领打头阵,卢平带着白家护卫军紧随其后,登州军于两侧保护,董老太君的马车在最中间,接下来便是萧容衍的马车,跟着押送董家细软的车队,后面又是几百登州军压阵。
  登州城城门口,董家车队到的时候,百姓大多数已经都聚集在了这里,有的赶着牛羊,有的还在板车上塞着鸭笼,有孩童背着景象吓到哭喊着要正在拉板车的娘亲,满城分明是兵荒马乱的景象,确又透着秩序。
  南门口登州军帮着登州百姓推车牵牛,让百姓走在军队护卫当中,董长澜骑着匹白马在前,登州军这才举起火把照亮前路,浩浩荡荡朝着早已经搭好帐篷的营地出发。
  董长澜此次护送董老太君和百姓前往驻扎地,还有一事,便是调登州其他官员回登州城。
  如此以来,朝廷派来的人……才能顺利在这场大战之中“战死”。
  这一路倒是坦途并不难行,百姓们老远看到偌大军营亮起的灯火,兴奋不已……
  “原来董大人真的早已经为我们安排好了!”
  “嗨!我们真的错怪董大人了!”
  “我早就说过,董大人不会舍弃我们登州百姓,我家婆姨还不信!这下可算是信了!”
  百姓们虽然离家,但因为没有流落成流民,因为董清岳早有安排,顿时心生感激。
  白卿言闻声,抬手挑开帘帐,朝着远处望去。
  舅舅董清岳将登州人口算的十分清楚,早已经安排妥当,送来一批百姓,带走登州军,完全住得下。
  董清岳于八月三十日南戎来袭之时,派可靠之人送信回大都城,称南戎来袭丢了登州城……顺便呈上第一批战死战将的名单,其中便有董长澜。
  只有董清岳的嫡子死了,皇帝才会真的相信登州战事惨烈。
  如此,董长澜便能顺利带着一批“阵亡”登州军,直奔晋国与南戎边界靠近南戎方向,带走辎重于南戎练兵以备来日。
  快马令箭兵情奏报,所到之处,畅通无阻,至多十日定能将战报送到大都。
  军营之中,登州军按照白卿言安排,将百姓按照年龄和力气、男女之别,分为小队,有人负责做饭,有人负责洗衣,有人负责捡柴劈柴,有人负责分发食物和水,总之做到人人有事可做,人人都不能闲下来,共同出力,攻克困难,共同渡过这段艰难日子,等待可以回登州城的那一日。
  八月三十日,南戎鬼面将军率五万之众突袭登州,登州军死伤过半,登州刺史董清岳身受重伤,登州军拼死护下逃出登州,其嫡长子董长澜战死,战况惨烈。
  九月初八,消息传回大都,皇帝得知董清岳曾连上十几道奏折,陈情今岁南戎定会举国猛攻因由,十几道折子却被压了下去,震怒不已,兵部尚书沈敬中获罪入狱,受牵连罢免官员十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