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卿言在临窗软榻上刚刚坐下,拿起书籍,还未翻开,就见刚刚满脸羞红躲出去的春桃匆匆进来,朝白卿言福身行礼后道:“大姑娘,卢平带人回来了,请见大姑娘!”
她猛地站起身朝外走,卢平回来了就表示带着消息或者是带着阿瑜回来了。
“大姑娘您慢一点儿!”春桃忙追在白卿言身后,小跑跟上。
白卿言一路疾行到董府垂花门,就见一身风尘仆仆的卢平立在那里,卢平一看到白卿言,眼眶湿红,疾步上前便跪在了白卿言面前,双手抱拳,哽咽到说不出一个字来,可表情已然让白卿言知道……那鬼面将军,一定是阿瑜!
白卿言顿时热泪盈眶,她强忍住情绪,立在垂花门的位置定了定心神,这才拎起裙摆跨了出来,手心里一层细汗全都沾在了衣裙上,弄皱了衣裙。
她望着跪在面前的卢平,努力睁圆眼睛不让自己泪水掉下来,可张了张嘴,便是谓语泪先流。
“大姑娘!是公子……”卢平声音沙哑,堂堂男儿这一路已不知泪目过多少次,可是见到大姑娘确还是忍不住哽咽落泪。
白卿言咬紧了牙关,眼泪如同断了线,她没有吭声,缓缓弯腰扶起卢平,攥着卢平手腕的手不住抖着,声音沙哑的不成样子:“他没回来?”
卢平这才忙从胸前拿出白卿瑜塞给他的羊皮舆图,垂首恭敬递给白卿言:“这是短暂一面,公子交给属下的!”
卢平已经羊皮舆图清理干净,白卿言手里紧紧攥着舆图,点头却没有着急看,只问卢平:“他可还好?你们都说了什么?”
“与公子见面,戎狄军都看着,并无时机说话,公子带着面具,只借机给了这张南戎舆图!公子还好……属下隐约看到公子身上有烧伤,还有那双与大姑娘如出一辙的眼睛,属下斗胆猜测……那应当是,五公子!”卢平说到此处,鼻翼煽动,忙抬手拭去掉下的眼泪。
她知道啊,她知道那是阿瑜……
那一定是阿瑜!
白卿言喉头酸胀的厉害,她点了点头:“他……康健吗?”
卢平点头,笑中带泪,拍了拍自己的心口:“实实在在一拳,砸的属下心口都疼,应当是……康健的!”
白卿言也低笑一声,用力攥紧了羊皮图,点头。
一定是祖父和父亲保佑阿瑜!让阿瑜活了下来!
“平叔辛苦,先回去休息吧!”白卿言对卢平道。
卢平点了点头抱拳离去,白卿言找了个僻静的凉亭,将羊皮图摊开,细细查看。
完全是白家军记录舆图的方式,那里是近路,那里有水源,哪里又是险地,标注的一清二楚。
上面极为细小的字迹标注,那是白卿瑜的字迹。
白卿瑜的字是白卿言陪着练的,又怎么会不认得?!
白卿言轻抚着那些字迹,眼泪如同断线,阿娘要是知道阿瑜还活着……得高兴成什么样子!
半晌,她突然拿那羊皮舆图,对着强光看了眼,心中隐隐有了份猜测,不敢耽搁立刻命人去告诉董清岳和董长澜,她手上有了南戎最精细的舆图。
董清岳让人请白卿言来了书房。
白卿言将舆图拿出来,对董清岳道:“舅舅,让人将舆图誊抄下来,这图我还有旁的用处。”
“我来吧!”董长澜坐在书桌前,亲自提笔誊抄舆图。
“这是卢平带回来的?”董清岳立在董长澜身后,仔细看着那羊皮舆图,“你让卢平去南戎腹地,就是为了此事?”
书房内,只有董清岳、董长澜和白卿言三人,白卿言直言不讳道:“这图,是阿瑜……交给卢平的!舅舅……阿瑜还活着。”
董清岳一怔,直起身来,满脸不可思议看向眼眶又红了一圈的白卿言。
董长澜亦是睁大了眼:“阿瑜……还活着?!爹!阿瑜表弟还活着!”
白卿言表情不知要哭还是想笑,她喉头翻滚,点了点头:“是活着!这图便是阿瑜交给卢平的!”
董清岳一把拿过舆图,仔细辨别那写的极小的字迹,白卿瑜的字迹董清岳也认的,他望着那舆图,眼睛通红,点了点头:“真的是阿瑜!”
“阿瑜现在人呢?可还安全,有没有受伤?”董长澜着急询问。
“阿瑜,便是南戎的鬼面将军。”
白卿言没有藏掖,毕竟登州靠近南戎,将来战场之上,舅舅和长澜难免会遇到阿瑜……
第557章 夹裹之势
若是他们不知情,他日狭路相逢以死相拼,反倒会让阿瑜陷入两难之中,不如如实相告,虽然有风险,可白卿言信得过舅舅和长澜。
“此事,除舅舅和长澜之外,决计不能再有旁人知道!”
“我明白!多一个人知道,阿瑜就多一份危险!”董长澜用力点头,“表姐放心,为了阿瑜的安全,我和父亲必定三缄其口,除我父子二人之外,就连祖母也不告诉!”
白卿言红着眼点头。
“阿宝,你要誊抄舆图,是否怀疑……阿瑜会在舆图里传信?”董清岳在白家军里呆过,自是知道白家军一向有自家的传信方式。
白卿言颔首:“等表弟誊抄之后,我姑且试一试,可又担心毁了上面所画地形,毕竟此次卢平见到阿瑜,两人身边有人没有能好好说说话,若是有信传回自是最好,若是没有……”
“没有也不打紧,定然是时间太紧,阿瑜来不及传信回来,如今我们知道鬼面将军便是阿瑜,知道他还活着,这就够了!”董清岳轻轻拍了拍白卿言的肩膀,示意白卿言先坐。
董长澜抓紧时誊抄舆图。
“阿瑜活着,实在是意料之外,已然是大幸!”董清岳长长呼出一口气,想起小时候阿瑜骑在他的肩头,放风筝的稚嫩模样,眼眶不由湿润,“阿瑜留在南戎,想来……是同你想到了一起,意在把控南戎,不让大燕对晋国形成夹裹之势吧!”
“我想……应当是!”白卿言眉目含笑,白家儿女不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白家薪火相传的志向,阿玦如此……阿云如此,阿瑜身为白家传承,更是如此!
董清岳知道白家皆是心志高远,而他的外甥、外甥女,更是白家嫡支传承。
董长澜抄完白卿瑜让卢平带回来的详细图纸,和董清岳、白卿言反复比对,确认无误之后,董长澜端起茶杯用手指轻轻水撒在整张羊皮舆图上。
很快,随着羊皮湿透,上面也显露出蓝色字迹。
董清岳、董长澜和白卿言都凑在案几前。
【八月三十,劫掠登州,早作准备。】
简单的一句话,便没有做别的交代,但实实在在是阿瑜的字迹。
白卿言将羊皮图攥在手中,克制不住翻涌伤怀的情绪。
只见董长澜垂眸想了想,问白卿言:“表姐,既然知道这鬼面将军便是便是阿瑜,那对南戎的方略需不需要变一变?”
白卿言细思之后,摇了摇头:“不变,百姓该撤还是要撤……城池要丢还是要丢,否则往后要从皇帝那里为登州军拿银饷……还是会遇磕磕跘跘,要让他们知道南戎也是强敌在侧,要想大晋便将安稳,不但不能克扣登州军,还要好好的把银子送过来。”
董清岳也赞同白卿言所言:“我们还是依计行事,毕竟阿瑜在南戎也不一定全然安全,全然被信任!否则……阿瑜在见卢平之时,也不会连说话的空档都没有!”
董清岳屈起的手指在案桌上敲了敲,语声坚定:“为防止阿瑜在南戎遇险……我们才更应该将兵力部署至南戎,倘若有万一,也好接应阿瑜!”
白卿言看向舅舅,心中感恩,朝着董清岳和董长澜一拜:“此事,便拜托舅舅和长澜了!”
“表姐这话便外道了!咱们是一家人,何须如此!”董长澜说完之后,又对董清岳道,“今日已经二十四了,三十南戎攻城……倒是与表姐预计的差不多,不过我们当是是打算三十撤离登州百姓,如今是否应该提前做准备?”
“明日一早,敲鼓集合百姓,我带着你祖母劝说百姓撤离登州……”董清岳对董长澜道,“你安排长茂回军营安排,明日下午登州军帮助百姓悄悄撤离!”
白卿言将羊皮舆图摊开放在桌案上,想让羊皮尽快晾干。
听到董清岳这么说,她抬头朝董清岳望去:“舅舅,还是暂且不要集合百姓劝说为宜,阿宝明白舅舅是不忍心百姓受苦,想要百姓提前将细软和财务粮食带出城去,以减少百姓的损失!可舅舅……毕竟登州城内也有皇帝的人,您如此大张旗鼓,回头皇帝追究起来,怕是舅舅还是要担上罪责。”
“表姐有何办法?”董长澜问。
“今日舅舅便可以先派长茂带人出城探一探戎狄动静,三日之后不论戎狄动不动,都让长茂回城称戎狄意图攻城。”白卿言看向董清岳,“舅舅也可即刻派人先放出风去,就说董府已经开始收拾行装,连续三日……夜里安排车马往城外运送帐篷,派兵出城先行准备接收出城避难百姓,等驻扎营地安排好,便先送董府女眷出城!”
董清岳眉头紧皱,如此一来……登州城内回人心惶惶不说,百姓还不知道要将董家骂成什么样子,丢了民心的董家又如何在登州立足。
“三日后长茂回城称南戎倾巢出动朝登州而来,舅舅先让官员携家眷出城,让流言在城内猛烈发酵起来后,舅舅再召集百姓说起出城之事,只要城外有军队接应,百姓也必会愿意。”
“虽然如此会让登州人心惶惶,在百姓知道舅舅早已安排登州军在城外安营等候他们之前,可能会怒骂舅舅,可这却也是最大程度避免皇帝对舅舅疑心……且能救民之法。”
董长澜内敛的眸色幽沉,声音压得极低:“而届时诸位官员家眷都被转移城外,长澜倒是可以官员安危为名,将官员全部监管起来。便……让那几个朝廷派来的官员在与南戎之战中战死,也算是能为其家眷留一份体面。”
董长澜这是动了肃清登州的心思。
以前,董清岳并未将登州围的铁通一般,不让皇帝安插人进来,不过是因为不想给皇帝留下什么口实。
既然如今,他们要为来日做准备,那些人便留不得了……
“或许皇帝还在登州留有暗桩,留心看看,还有谁派人往外送消息……”董清岳叮嘱董长澜。
第558章 生死相托
董长澜抱拳称是:“父亲放心,儿子省得!”
董清岳拳头钻进,轻轻抵在桌案上,望着白卿言和董长澜:“阿宝……即日起,董家上下便如白家说一般,为平定这天下,结束这天下战乱,而战!上至你外祖母……下至你表弟,与白家刀山火海,生死相托!”
白卿言眼眶之中热意沸腾,坚定道:“同谋大业,祸福与共,不必向负!”
“董长澜此生,以表姐……马首是瞻!”董长澜朝着白卿言抱拳,“长澜深信,表姐定能带着长澜看到海晏河清,天下无战那一日!为此……长澜不惧生死!”
董家人的血还是热的,生在这乱世……谁不想结束这战乱,谁不想再看到天下一统之日?谁不想在那青史留名,因这一统的不世功业流芳千古。
董家在登州按照原计划依计行事,除了心底知道那南戎的鬼面将军是阿瑜之外,其余的一切不变,是为了以防万一白卿瑜无法全然控制南戎,也是以防白卿瑜遇到不测方便接应。
八月二十四日,夜里有登州百姓见城门打开,有辎重车队出城,第二日城中热议沸腾。
接连三日,董府夜夜有车马在也深人静之时出城,有流言称,董清岳接到消息,戎狄要举全国之力攻城,提前收拾了董府的细软逃出去,打算弃城而逃。
有百姓望风而动,也将家中值钱的物件儿收拢,该装入包袱的赶忙装入包袱,若是戎狄真的攻城也好提前逃窜。
八月二十七日夜里,被董清岳派出城去打探南戎军情的董长茂快马入城,直奔董府。
登州城官员连夜被召集,董清岳告知诸位官员,董长茂已经探知南戎将倾全国之力攻登州城,此情况与当初董长茂预料一般,登州官员倒也无不信。
董清岳直言,此次登州军军中诸人早已因为皇帝修葺行宫而克扣粮饷之事心生不满,此时若战……登州军军心不稳,恐无法得胜,为防止战败使登州百姓受屠戮,提议在南戎兵马到来之前,先由登州军护送官宦家眷撤离,随后再撤离百姓,留下登州军和武将官员守城。
官员无不表示赞同,毕竟谁不怕南戎军队攻入城,对登州进行血洗……连累自家妻室子女。
八月二十八日一早,有早起的登州百姓,看到住着登州官宦人家的那条巷子,由巷头到巷尾,一片混乱,朱漆红门的高门大户门口都停着马车,各家女眷怀抱细软上了马车,其他财货被高高摞起在专门拉货的马车之上,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