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儿家实在太穷了,她父母和哥哥没办法,只好同意了嫂子说的话。
秋儿比较幸运,带她的那个人牙子同时也在做内务府的生意。
秋儿因为眼神机灵被内务府的人选进了宫里,随后她又被分到了恒王府,又因为种种机缘做了王元元的大宫女。
她虽然被家里卖了,可她也不怨恨家里人,因为她知道自家那时候太穷了。
所以,这些年,秋儿常托人把月钱带回到家里去。
她母亲已经去了,但是父亲还在。
这些年,家里用秋儿托人带回来的月钱买了些地,日子过的颇为不错。
秋儿一直想要回家看看家里的父兄和侄子们,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如今,按照王府的规矩,她既然能回家看看,她就过来跟百梅请假。
百梅听说她家就住在近郊,并且她已经近十年没有回过家了,很爽快的同意了秋儿的请求,并且她还派了马车送秋儿回去。
秋儿回家时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了。
毕竟京郊里这些村子里的人哪里看过这样华丽的马车,更何况秋儿还是在王府里当差。
她家附近的女人们都挤到了她家想要看一看秋儿。
秋儿的嫂子虽然面上在笑,可心里却是十分的愤恨和担忧。
这些年,家里用来买地的那些钱都是秋儿托人带回来的。
她就早把这些东西视为自己的东西了。
以往,她总以为秋儿在宫里不能回来了,所以也没有太过担心。
眼下,她竟然能回来了,那她会跟她抢这些东西吗?
秋儿的嫂子越想越担心。
等到秋儿和侄女们说话的时候,秋儿的嫂子就把秋儿的哥哥叫过去,拉着她哥哥嘀咕了一番。
她哥哥听着听着脸色就沉了下来,他想了想又去找了自己的父亲。
秋儿在回家探亲前,心里还是极为高兴的。
可回来的时候,她心里却极为郁闷。
她没想到自己父亲和哥哥居然误以为她回家是要跟他们抢那些田地,还说她在王府里不愁吃穿,她几个侄子侄女却如何如何的可怜云云。
秋儿在宫里待了这些年,心思早已不同于以往。
她哪里能听不出来自己父亲和哥哥话里话外的意思。
饶是这些年经过宫里的历练,她的心肠已经比以前要硬了许多。
可她还是会为了家人的猜忌和防备感到伤心。
从京郊回来后,秋儿就有些闷闷不乐的。
百梅看着奇怪,等换班的时候,就过来问她怎么了。
秋儿是个五官俊朗,说话行事都很利落的女孩。
她年龄又比较小,所以百梅和百梨都很照顾她。
这些日子下来,秋儿对百梅和百梨也很是信任。
听到百梅过来问她,她就将自家的事情告诉了百梅。
百梅听说后,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她只能把自己留给秋儿的奶酥拿给秋儿吃,并且跟她说,如果她不想当值的话,她可以替她当值。
秋儿看着那一碟子奶酥,眼眶立马红了。
她一面拿起奶酥咬了一口,一面狠狠的摇头道:“伺候主子才是我的正事,我才不因为那些烂事,耽误了主子的事情呢。”
其实这次回家遇到这样的事情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她看清了父兄的态度。
日后,她的月钱和赏赐全都要留着给自己花。
她才不要再往家里送银子了。
“秋儿是怎么了?我怎么看她精神不是太好。”王元元见秋儿高高兴兴的回家,回来时却不是很有精神,就好奇的问百梅。
大郡主正在王元元身边吃奶酥,闻言也好奇的看了过去。
百梅见她问,就把秋儿的事情告诉了王元元。
王元元听说了秋儿的事情后,就思量了起来。
她认同百梅说的话,觉得秋儿的娘家嫂子挺心狠的,她那嫂子信奉的应该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一套。
可王元元觉得,秋儿的哥哥也未必清白到哪里去。
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
她哥哥但凡真的对秋儿有一丝兄妹之情,那当初,他就不会眼看着秋儿嫂子把秋儿卖了的。
什么怕老婆呀都是假的,不过是和秋儿的嫂子一样,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一套,所以为了自己这个小家庭的利益,他可以牺牲自己的妹妹。
但对外,他又想保持自己伪善的一面,所以就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了秋儿的嫂子,说秋儿的嫂子太凶悍了,他管不住老婆。
然后周围那些不明事理的人就会说,哎呀,其实她嫂子这么做也是正常的,又不是亲生的姐妹云云。
然后这两口子就都能得到周围人的理解了。
甚至于如果秋儿的哥嫂再有钱一些,那有些心念不正的人还会上来踩秋儿两脚,说她活该。
太阳底下无新事。
千百年来,许多人不就是用这一套去压迫和剥削别人的吗?
秋儿的嫂子虽然也是女子,可给她撑腰的人是秋儿的哥哥,甚至是秋儿的父亲。
他们所信奉的家族观念,信奉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这一套观念,让他们对媳妇和儿媳比对女儿更好。因为媳妇是能为家族添丁的人。
秋儿嫂子对秋儿的所作所为,本质上就是封建时代的父权对较为弱势一方的女子的一种剥削。
经过在古代生活的这几年,她对古代女子的地位其实比以往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无论在哪里,都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在古代,因为文化以及父权压迫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女子没法像男子那样可以去外面闯一番天地。
她们只能被困在家中,生儿育女,操持家务。
而在古代人的观念里,大部分人都不觉得操持家务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并且男子在外面做活,或多或少能拿回来一些钱,而女子在家做事情却是免费为家人服务的。
给钱的就是大爷。
女子地位低下,没有办法外出挣钱,而不得不困在家里操持,其实就是是父权社会里拥有话语权的男子对没有话语权的女子的一种剥削。
但男子之所以能够拥有劳作的权利,其实也是生产关系决定的。
古代的生产力十分的低下,不像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创新,经济的发展,创造出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所以女子也能超越家庭的束缚,外出工作了。
女子自己能独立赚钱了,自然不用看夫家的脸色也不用受娘家嫂嫂弟妹的气了。
所以在现代,许多女子对娘家的那些嫂嫂弟妹们,跟古代的女子完全不一样。
她当时住的小区里有一个邻居姐姐,家里也是有几个姐妹和一个弟弟。
她们几个姐妹一点都不扶弟魔,她们也不管弟弟家的事情。
她弟妹让她弟弟打电话给几个姐姐借钱,几个姐姐的态度就是不借。
因为她说她弟妹曾经十分理所当然的在别人面前说,姐姐就是应该帮弟弟,结果她丈夫的几个姐姐却一点都不知道帮弟弟。
邻居姐姐就跟她说,她从小就看她妈妈和几个姨妈被外公和几个舅舅舅妈剥削。
她小的时候,她外公就常说什么女儿就是应该帮着娘家云云。
她妈妈和姨妈们未出嫁前,外公就要求她们把工资交给家里。他们用这笔钱供家里的儿子们读书。
等到妈妈和姨妈们出嫁后,外公自动把妈妈和姨妈们几年的工资给吞了,只给了她们一点钱做嫁妆。
这也就算了,她外公年轻时极为护着儿子们,甚至对儿媳都比女儿要好,为了儿子们奉献了一生。
结果,等到老了走不动了,她外公要求女儿们必须要照顾他们。
她外公原本为了给舅舅们照顾孩子是住在舅舅们家里的,结果,等到自己老了,一定要住到女儿们家里去。
邻居姐姐说,这些还不是最过分的。
她说她大姨妈受不了外公的偏心,早早的就远离家乡外出打拼。
在外面挣了点钱之后,大姨妈就托人带了些钱回家。
结果,她外公知道后,就一直去她大姨妈家去闹,找她姨妈要钱。
在那个时候,又恰巧赶上她姨丈出轨了,她姨丈就跟外公商量,说要把她姨妈送到精神病院,而他和姨妈离婚后,会分一半的钱给她外公。
她外公竟然真的和姨丈合谋把姨妈送到了精神病院。
最后,用姨丈分给他的钱,给几个儿子买了房子。
而她姨妈被送进精神病院后,姨丈又另外娶了一个年轻后妈。
她姨妈的儿子不得不在后妈手下讨生活。
邻居姐姐跟她说的这些事情曾经给她留下了阴影,她当时年龄还小,觉得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
但邻居姐姐却说,她们现在的处境已经比古代好上许多了,她说她跟她说这些事情只是想让她以此为戒,遇事要留一个心眼,不要被亲情绑架,而不是让她从此对人性失望。
这个世界会有一些不好的人,但也有很多好人。
只要自己强大起来,不去做那个主动付出的大怨种,也没人敢随便拿捏你。
王元元一直记着邻居姐姐的这句话。
她爷爷很偏心伯父家的孙子,她那个哥哥常常仗着爷爷的宠爱想欺负他。
她伯母也觉得自己生了个儿子好光荣。
她就是不受她爷爷和哥哥的那个气。
邻居姐姐说她年龄还小,没法做别的事情,但她可以在成绩上超过哥哥。
但她在成绩上超过哥哥,不是为了以此获得爷爷的疼爱。
爷爷喜欢哥哥是因为他重男轻女,和他们的成绩好坏没有关系。
她获得更好的成绩是为了以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等她在这个社会上获得了一份可以立足的工作后,她至少可以不用在家族里受窝囊气了。
就算家族里有人不长眼,总拿性别刺她,她也不用像以前的女孩子那样忍气吞声。
要是觉得自己不想忍,就刺回去。
要是觉得自己不想和那些人计较,就减少联系。
王元元当时很努力的践行着邻居姐姐的话,可惜自己半途穿越到古代来了。
不过她在古代比较幸运的一点是,她是外祖母唯一的后代,所以她外祖母只能疼她。
后来,她又嫁给了恒王。
恒王虽然看着冷冰冰的,可他还真的没有那种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他看重儿子们是觉得儿子们将来必须要撑起一个家,可他并没有因此而不爱女儿。
他反而更心疼女儿们。
在府里的时候,他也是一切以女儿们为先,也不允许儿子们对姐妹们不好。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生长环境,让她忘记了曾经发生过的那些事情。
其实在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多女孩深受重男轻女思想的迫害的。
大郡主在听到百梅的这些话后,也是很受触动的。
因为她想到了自己的父王和母妃。
她虽然是女孩,可父王和母妃一点都没有因为这个原因偏心弟弟们。
他们反而经常教育弟弟们让他们要让着一些自己和小苹果。
她之前一直觉得这样很正常。
可在出府见到别的王叔们家里的姐妹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再听到百梅所说的秋儿她爹和哥哥是如何对待秋儿的。
她就觉得自己的父王和母妃真的是很好的人。
能做他们的女儿,是她的福气。
第149章
今日是皇后的生辰。
皇后见王元元快生了; 就让她安心在府里养胎。
但她可以不用进宫,大郡主和阿其他们却还是要进宫为皇后贺寿的。
皇后毕竟是她们的祖母。
贵妃听说后原本想说让纯王夫妇拐个弯儿顺便到恒王府去把孩子们一块接进宫的。
三公主却抢先跟晋国君说,她到时候会和驸马一块把大郡主她们带进宫。
贵妃只好把剩下的话咽了下去。
到了正日子这天; 三公主夫妇一道来到了恒王府。
驸马在前院等着三公主。
三公主则在百梅的带领下和她一道进了后院。
百梅边领着三公主往前走边道:“主子原打算出来迎您的,可她身子实在是太重了; 嬷嬷们就把她劝住了。”
三公主也是知道王元元应该这两天就要生了; 她闻言就道:“这个时候还是要多休息的。”
王元元的身子确实挺笨重了,她出来迎三公主的时候; 走路都有些缓慢。
三公主见状连忙快走几步道:“三嫂真是太客气了,现在太阳这么晒; 怎么不在房间里坐着?”
王元元闻言就笑道:“我总在房间里待着也闷着慌; 还不如走来走动一下。”
三公主又看向跟在王元元身后的侄子侄女们。
看到她们;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暖意。
王元元清晰的捕捉到了那丝暖意,也因此,她倒对三公主放心了不少。
“我们先进去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