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星台上十分安静,只听得到毛笔落在纸上的沙沙声,安宁郡主微微眯眼,这场好戏真是越来越精彩了。
长公主抬眼看去,她的注意力总是会不经意被百里雪吸引住,看到那个孩子,她总是会想起悬崖峭壁上的雪莲孤松,那股汇集了天地精华的灵气,真是无与伦比。
薛皇后的目光也被百里雪吸引,薇儿的才情她并不担心,但百里雪呢她的诗作如何
半炷香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有两位姑娘甚至还没有写完,芳昔姑姑命人收起诗文的时候,又听到了嘤嘤的抽泣声。
但哭声在宫里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从来都无人在意,这是天下最不公平的地方,同时又是最公平的地方,在这里,只认权势,只认实力,其他一概不认。
芳昔姑姑把一张张散发着墨香的白纸收集到长公主面前,涉及到诗文,为了公正起见,长公主并不是评判,评判是翰林院的几位老学究。
最上面的一张就是青萍县主的,词不达意,韵律全无,长公主微微摇头,扬眉瞪了她一眼。
青萍县主机灵地把身子缩了回去,不敢抬头看,真是把祖母的脸都丢到家了。
再一张张看过去,薛灵薇的才情一向不错,这首诗也写得很好,长公主微微颔首,赞道:“薛姑娘果然才思敏捷,文笔极佳,构思巧妙。”
薛皇后听见这话,唇边浮起一丝笑意,尽管会辜负百里雪,但为了太子,为了薛氏,也只能这么做了。
长公主继续往下看去,明霏的诗也写得极好,当看到百里雪的诗的时候,双肩蓦然一震,有种直击人心的触动。
她完全没有想到,这丫头居然能写出这么好的诗,不是说她擅音擅画擅兵法擅骑射,但不擅诗吗
这是怎么回事长公主目光隐忧地看了一眼薛皇后,脑海里忽然浮现阿离说过的话,结果可能和母亲预想的不一样,母亲要有心理准备。
当时还不以为然,看到百里雪的诗的时候,长公主才渐渐凝重起来,莫非这丫头是故意深藏不露
十张诗文到了翰林院的几位学士手中,他们在争论片刻之后,很快就排出了名次,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江夏郡主的诗为第一,明霏第二,薛灵薇第三,其他的依次往后排,青萍县主居末位。
第九百九十三章 自食其果
这个结果同样出乎薛皇后的意料,因为时间极短,要求极高,纵然是饱读诗书之人,也没几人能顺利完成任务,写出妙不可言的七言诗。
同时,为了万全起见,薇儿的诗是提前准备好的,那首诗作,不仅寓意深刻,而且辞藻优美,韵律袅袅。
却没想到百里雪锋芒不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了如此惊艳叫绝的诗作,可谓一鸣惊人。
连薛皇后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百里雪的诗格调比薇儿更高雅,气魄比薇儿更宏大,有种海天一色波澜壮阔的恢弘之感,阅之豪情顿生。
至于明霏的诗作,则和薇儿不相上下,因为文人总是免不了对诗韵江南情有独钟,所以判了明霏第二,薇儿第三。
薛皇后表面上始终含着雍容华贵的微笑,心底却起了波澜,她贵为皇后,自然明白凡事不能做得太过明显,京城皆知,诗书,茶艺,女红是薛氏姑娘最为出色的。
专门考察这三样,已经有明显的偏袒之意了,所以,考察诗书这一环节上,评判选的都是翰林院最刚正不阿具有清高风骨的老学究,这些人一旦固执起来,连皇上都拿他们没办法。
有这些人做评判,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没有人会质疑评判的结果。
不考武功,不考音律,不谈兵法,已经刻意避开了江夏郡主的强项,却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反倒给了百里雪一个名冠京城的机会。
薛灵薇显然没料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脸色白了一白,对自己的才华,她向来极有信心,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沦落到第三的位置
而且,她还是提前知道题目的,已经比别人占据了优势,却只得到这样的名次,对心高气傲的她来说更是一种不小的打击。
长公主看到百里雪和薛灵薇的诗作的时候,心底就有这种预感了,想不到这个江夏郡主,不但性情张扬明艳,还能写出一首如此跌宕起伏的好诗,不免在心底暗叹,太子看中的人,果然非同一般。
安宁郡主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唇角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想不到一向精明到无懈可击的薛皇后,也会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种低级的错误还是百里雪隐藏得太好太深,以致薛皇后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惠妃见薛皇后名扬京城的侄女居然只得第三,心底十分畅快,表面上却恭维道:“这些秀女们本就个个万里挑一,薛姑娘名列探花,果然才情不凡,皇后娘娘,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薛皇后是何等人岂能听不出来惠妃的嘲讽但她素来定力非凡,当然不会被惠妃轻易撩动得失去了方寸,微微颔首,“是啊,大家表现都不错,秀女个个博学多才,笔下生辉,实在是我东澜之福,太子之福。”
听到姑母说给自己听的话,薛灵薇快速地稳住了自己的心性,恢复了镇定,姑母说过,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需要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直面所有的波荡起伏。
第九百九十四章 我和你换
薛皇后将薇儿的反应尽收眼底,有欣慰之色一掠而过,薇儿到底没有辜负她多年的教导,无论何时,都必须谨守从容沉稳的大家风范,不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薇儿都是太子妃最适合的人选。
明霏显然对这个结果并不太意外,原本在江南的时候,她就是有名的才女,每月都会举办诗社,短时间内写出一首沈博绝丽的诗作,虽有难度,她却完全可以克服。
但她同样没有料到,将门出身的百里雪才情居然这般高绝,不在技艺,不在手法,而在于写出了那种超脱豪迈的意境。
第一场结果已出,对于第一场中表现不佳名次不太满意的秀女来说,后面的两场就是真正决定能不能她们见到太子的最后机会。
第二场的评判只有一个,就是长公主,因为长公主本人是茶道大师,对茶道有很深的研究,造诣极深,又在宁州潜心静修三年,如今的茶道已经到达出神入化的境界。
考验茶艺,谁先谁后的顺序十分重要,有时候,决定自己命运的并非完全靠技艺,也脱不了运气的关系,就如同下棋一样,执黑子先走的人会占些优势。
同样的,第一个献茶的人也会占些优势,而最后一个献茶的秀女就站了明显的劣势,因为之前长公主已经品鉴不同口味的香茶,味蕾上难免会产生些许疲惫,再加上先入为主的印象,所以,无论最后这杯茶有多么沁人心脾,也很难得到最好的名次。
所以,为了公平起见,献茶的顺序由姑娘们自行抽签决定。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一朱红色服饰的宫人双手捧着抽签桶出现在观星台上,首先走到薛灵薇面前,垂首道:“姑娘请。”
皆是一模一样的竹签,写有顺序的一头在桶的下方,根本看不见,薛灵薇略一沉吟,然后伸出白皙的玉指,抽出了正中间的那根竹签。
宫人微一福身,恭敬地走到下一位秀女面前,“姑娘请。”
下一位是来自地方豪族的小姐,她闭目祈祷了一番,才小心翼翼地从竹筒里面抽出了一支。
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名次,所有姑娘都屏气凝神,只希望自己抽到的名次越靠前越好,越往后面,长公主的味觉越会产生审美疲劳,再好的茶也得不到好名次了。
到百里雪面前的时候,只剩下最后一根了,连抽的必要都没有了,是好是坏,都只能认了,她将签拿出来,看了一眼,稳稳妥妥的最后一个。
别人抽到第一个,欢天喜地,但青萍县主显然没有那么好的心情,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她哪里会煮茶啊
为什么这次连老天都不帮自己,怎么那么倒霉,偏偏就抽到了第一个
见到雪姐姐沉眉敛目,青萍县主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悄悄捂着嘴巴,“雪姐姐,你第几个”
百里雪伸出一只手掌,正反翻了一下,意思是第十个。
青萍县主大喜,立即用口型道:“我和你换。”
百里雪哭笑不得,真当这是儿戏吗果然,她还没有开口拒绝,就听到薛皇后威严的声音,“青萍县主”
第九百九十五章 雪顶凤眉
、青萍县主最是惧怕严肃的薛皇后,听到皇后的呵斥,身子立即一缩,不敢再动了,灰溜溜地退了回去。
芳昔姑姑命人将众秀女手中的签一一记录下来,然后道:“上苍庇佑,运道天成,下面由奴婢来公布刚才各位抽到的顺序。”
青萍县主第一,薛灵薇第二,徐渺渺第三,明霏第四,百里雪最后一个。
由于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抽的签,就算有人心有疑虑,也只能归咎为江夏郡主实在运气不好,连上天都在庇佑薛姑娘。
到底是皇后娘娘的侄女,福泽深厚,她抽到的签比第一名还好,因为只要看看青萍县主那娇憨跳脱的模样,就知道她不可能静心煮出一壶好茶。
而她的粗心与鲁莽,又刚好可以衬托出薛灵薇茶艺的精湛和心境的宁澈,有这么一个负面典型在前,薛姑娘真真是得了上天的眷顾。
安宁郡主再次把同情的眸光投向百里雪,这次可和刚才比赛诗文之时的一鸣惊人不一样了,她失去了天时地利,没有那么容易脱颖而出了。
同时安宁郡主也更加佩服薛皇后的手段,不知怎么能把抽签的顺序控制得这么好完全看不出人为的迹象。
薛皇后艳绝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异样,薇儿已经失了先机,务必要在后面两场独占鳌头,对于百里雪,是万万不能再放松警惕了。而且,薛皇后很清楚,只要这一次百里雪又名列榜首,那第三场就算她成绩平平,将三场考试综合起来,她也能进入前三,顺利走到最后一步。
只要她能进入最后一关见到太子,届时太子定然会将那只象征皇家姻缘的红莲玉如意交到她手中,她会成为万众瞩目的太子妃。
芳昔姑姑公布顺序之后,轻轻咳了一声,郑重其事道:“这次,大家要煮的茶,是皇后娘娘赏赐的雪顶凤眉。”
雪顶凤眉就是稍微懂茶的都下意识地吃了一惊,雪顶凤眉原名雪顶云雾,产自西南之巅,茶树常年被白雪覆盖,生存环境极其险恶,全都生长在崇山峻岭之间,但茶叶却极其清香持久,经久不散。
历经千辛万苦采摘下来的茶叶,不能用火烘干,也不能用阳光烘干,要美貌稚龄少女握在手心直至干涸脱水,沾染了少女体温的雪顶凤眉,有股特别的幽幽少女清香。
茶叶经过煮沸之后,茶汤色泽鲜亮,鲜爽醇厚,芽叶鲜嫩,状如薛皇后的一双含烟黛眉,所以皇帝兴起之时,下旨将雪顶云雾更名为雪顶凤眉,一时传为帝后恩爱的动人佳话。
因为雪顶凤眉的采摘炒制都极其繁琐艰难,所以产量极少,哪怕是在皇宫,也只有长春宫存了不过一斤有余,别人都望尘莫及。况且,雪顶凤眉稀奇之处还在于它昭示了皇上对薛皇后的特别宠爱,要不然,又怎么会将这稀世好茶以薛皇后的黛眉命名呢
雪顶凤眉,不要说达官权臣,就是天潢贵胄,也只能闻其名,而无缘尝其味,今日有幸,能亲眼见到雪顶凤眉的绝妙滋味,不少人又惊又喜。
第九百九十六章 再次垫底
但若是茶艺不精,必定荼毒了这绝世名茶,姑娘们都是受过训练的,此刻,都在心底跃跃欲试,只等着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
煮茶看似简单易学,但里面的学问太大了,陆羽在茶经论及泡茶烧水有三沸:“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
第一要讲火候,要能分辨出水是第几沸一沸二沸三沸有什么区别在哪一沸的时候下茶叶下茶叶的姿态和力度都极其讲究,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最终茶的口感。
第二,下茶之后,要能辨别出什么时候出茶是最佳时刻,能够使茶汤鲜美馨香从第一杯开始饮,还是第二杯
第三,出茶之后,要等到最适宜的温度献给长公主品鉴,这个温度如何掌控,又是茶艺高低的分水岭,烫了,冷了,都会极大地影响口感,这个度,极其不好把握。
芳昔姑姑准备好了茶水茶具,高声道:“第一位,颍川刺史府,荀青萍。”
青萍县主不情不愿地站出来,她吃吃喝喝是把好手,但因为骄纵惯了,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