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帛眼巴巴的看着卫安写完信,谨慎的收在了袖子里,问他:“除了送信,姑娘还有别的吩咐没有”
    “没有。”卫安回答的也同样飞快,半点拖泥带水都没有:“除此之外,你再帮我个忙,让陈御史尽快怂恿他们上奏折,把这件事栽赃在沈琛跟临江王身上。”
    什么
    汉帛一下子没听明白,看着卫安瞪大了眼睛,好似是见了鬼。
    这件事的,大家撇清都来不及,怎么这个关键时候,卫安却要他们自己揽责上身
    关键是,如果真的如同卫安所说,这件事是薛长史主谋,而且意图栽赃给沈琛的话,再把这件事往自己身上引,这不是找死呢吗
    他忍不住了,有些发毛的喊了一声姑娘,忍着怒气道:“您这样是做什么”
    “你放心。”卫安镇定自若的望着他,眼里带着笃定的自信:“害你家侯爷现在跟害我自己有什么分别我不会做蠢事的,你尽管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是了。”
    汉帛还是有些不愿意,在他看来,这简直是再蠢不过的行为了,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之后可怎么收场
    可是卫安现在的命令他是不得不听的,因此纵然有些不理解,可是他还是立即答应了下来,转身寻了个机会去了陈御史府上。
    陈御史彼时正刚从刑部回了家,连口热茶都还没喝上,听说是沈琛身边的汉帛来了,眉头一挑就有些明白了,立即让人把汉帛给请进了书房。
    汉帛是从角门处进来的,一点儿都不扎眼,进了书房先给陈御史请了安,而后就把卫安的信递了上去,恭敬的道:“我们郡主让我告诉您一声,让您让您让底下的御史们上奏折,说谢三老爷和谢家都通敌,平安镖局其实是私底下勾结了鞑靼人,幕后主使是临江王和平西侯”
    这话说的有些歧义,老练如陈御史都一霎那没有反应过来,看了他一眼,展开了信认真的读了一遍才哦了一声。
    他就说记得谢良成在掌管平安镖局,平安镖局这回出事也太诡异了一些身为镖局,不停丢镖,而且丢的还无一例外都是官家小姐。
    并且从人到物,都一起在丢,这里头要说没有猫腻也不可能的。
    刑部他们案子审到现在,都已经拿到了许多对平安镖局不利的证据,可以证明就是平安镖局跟关外有某种牵连,所以才故意把人和物都往关外送。
    他正想通知卫安跟沈琛一声,问问他们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没料到卫安的信就来了。
    信上跟他说,这一切都是个阴谋,而幕后指使就是薛长史,是楚景行从前的部下,知道谢家从前的跟关外的线路,重新利用了起来,并且利用这些勾结,想要把谢家跟沈琛他们都置于死地。
    薛长史的这一招的确是够狠够毒的。
    出事的的确是平安镖局,跟外头联系的也的确是平安镖局,往外头送人送物走私的更是平安镖局没错。
    这样一来,到时候再抓捕的时候发现谢良成跟鞑靼人在一起,那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罪名都已经定死了。
    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原来最后的杀招是在这里。
    他明白了,放下了信,眉头紧皱,神情凝重。
    如果是这样的话,卫安还让他把御史们的火力往沈琛和临江王身上引,是想怎么着
    思索了半日,他放下信看着面前的汉帛,忽然开口问他:“除了这些之外,你们郡主还做了什么”
    他也不自觉的认为汉帛就是卫安的人了。
    汉帛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挠了挠头仔细的想了想:“郡主让谭喜和青枫去荆西了,说是问清情况之余防着别人再次栽赃陷害,然后就是让我来您这里,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郡主说了,她还写了信让玉清去送给镇南王了。”
    镇南王
    镇南王能帮得上什么忙
    他现在只是掌握京营等等,京营
    他现在掌握着京营的人马,而问题是,大同的姓毛的那个,他除了是徐阁老的门生以外,他更是镇南王的亲信
    是镇南王一手提拔了他,并且在背后出钱出力让他走到了现在,如果说姓毛的除了徐阁老之外还会给谁面子,除了他也没有别的人了
    卫安原来是做了这个打算
三十三·死敌
    陈御史按下手里的书信,看着眼前的汉帛,有些若有所思,又饶有深意的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你回去跟郡主说一声,我一定尽全力,请郡主放心。
    卫安这个人,之前陈御史就已经知道她的厉害,可是纵然是觉得自己已经对卫安有了很深的了解,对于她的能力也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知,可是仍旧每一次都要被她震惊这个姑娘不仅对别人狠,对自己也够狠。
    别人都是怕冒险,哪怕有一丝风险都恨不得能避过去,可是她不同,她遇见了艰难险阻,从来不退避躲闪,永远勇往直前。
    大道直行,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勇气的。
    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大难临头的时候,还能理智的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出最理智的判断。
    得到这个女孩子当妻子,虽然沈琛自己也很能耐,可是陈御史还是忍不住要感叹一声,实在是沈琛的福气。
    沈琛以后的日子也是可以预见的难过临江王妃的儿子到底是死在沈琛手里,没有哪个母亲能对丧子之仇保持冷静的。
    那些大道理,对于临江王妃来说根本就没什么用处,她心里恐怕只想沈琛死。
    而瑜侧妃又是个精于算计的。
    往后恐怕沈琛会成为她们两方博弈的棋子。
    有了卫安帮忙,不得不承认,沈琛的路要好走的多了。
    陈御史心里这么想着,嘴角微微翘起一个弧度不说别人,他自己也是高兴的,卫安有这种实力,又重情重义,只要不跟她做对,那就是在卫安的保护范围之内。
    他的女儿毕竟是要嫁给卫玠的,卫玠虽然聪明,可是因为长宁郡主不会教养,也因为卫阳清后来遭遇了长宁郡主的事情之后疏于对儿子的教养,卫玠为人处事方面还多的是需要学的地方。
    有卫安在,这些顾虑就都不是什么顾虑了。
    他想了这么多东西,可是在汉帛看来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功夫,汉帛立即就哎了一声,回去之后就跟卫安说了陈御史的回话。
    卫安并没有回郑王府,而是先去了定北侯府见卫老太太,吩咐完了青枫他们之后,她便看了郑王妃给的信。
    而对于信上的内容,除了震惊之外,就是惊讶。
    卫老太太看完了信之后同样也忍不住蹙眉:“这信上说,圣上如今身体愈发不好,召临江王进京,或许是有效仿仁宗的念头”
    也未必,因为林淑妃还在信上同时说明了,隆庆帝或许也是想要借口召临江王入京,好一同杀之。
    卫老太太脸色便有些僵硬:“这样的话,说了等于没说。可淑妃娘娘是圣上身边如今唯一亲近的人了她也摸不准圣上的想法,还有谁能有法子”
    卫安就摇了摇头,坐在卫老太太身边,看着旁边的画屏有些出神:“也未必,圣上想要召王爷进京是早已经有的事了,王爷之前一直借口说是九江水灾还未彻底平息,因此没有进京。这回却不同,圣上即将万寿了,既然他要下旨,王爷便必定是要回来的,否则便容易让人误会他的意图,也容易让圣上吃心。”
    卫老太太皱了皱眉头望着她,似是在等她接着往下说。
    “淑妃娘娘或许不是为了告诉我们万寿之前圣上要下旨令王爷回京,而是在告诉我们,从现在的开始,每时每刻,只要王爷稍有行差踏错,那么连同王爷,包括我们的所有人在内,都可能万劫不复。”
    这实在是有些残忍,可是却又无比现实。
    林淑妃是要借着这个提醒他们,也让他们提醒一句临江王和那些人,只要再出事,那现在好不容易有的稳定的形势,可能立即就能变换。
    卫老太太觉得嗓子干的厉害,抿了一口参茶看向卫安:“这件事,不能牵扯上王爷,淑妃是这么提醒我们,她的意思是,如果真的到了不能转圜的地步,让你放弃谢家罢”
    这才是淑妃娘娘真正的意图。
    卫安嗯了一声,面色并没有什么变化。
    谢良成对于她来说的意义当然跟别人不一样,她把谢良成当哥哥,可是不能要求别人也一定这么想。
    这没什么好说的,也没什么好责怪的,换做是她站在林淑妃的角度,当然也希望权力的交替可以顺顺利利,不要再出什么意外。
    毕竟六皇子的身体也经不起什么折腾。
    只是,她注定要让林淑妃失望了。
    她不能听林淑妃的话,跟谢家撇清关系,让谢家去背这个黑锅。
    哪怕这样做的确是能最大程度的减轻这次的事带给卫家跟临江王的影响可是问题是,防是防不过来的,防过了这一次,那下一次呢
    那些阴沟里的老鼠难道会因为你躲避退让就大发慈悲的放过你吗
    不会的,他们根本没有同理心,你的退让妥协在他们看来只是懦弱无能的表现,这一次算了,下一次他们只会变本加厉,做的更加过分。
    这一次是谢良成,而且被他们算计成功了。
    那下一次或许就是卫玠或者是卫老太太,或者是明敬或许是她身边任何一个亲近的人,而她不可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为什么非得是她退让,为什么非得是她要倒霉
    那些算计人的,难道不该得到应有的报应吗
    她做事为什么要留余地
    她恨不得他们死,他们做过的事,都该要在之后付出代价。
    卫老太太似乎感受到了卫安的情绪,见卫安久久的不开口,便语气沉沉的开口:“我知道你的心思,谢良成那里,不说跟你之前有这么多的缘分和牵扯,就说是谢家帮我们的忙,我们也不可能袖手旁观。你不要有什么顾虑,人家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我们如果一味的退让,只会让他们觉得我们更加好欺负。我们卫家凭什么要吃这种哑巴亏被人算计了,还得帮着推出自己的人出去,求他们不牵扯我们自己这世上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三十四·发酵
    “没有这样的道理。
    她反正是半截身子都要入土的人了,对于这世情也早已看清,说什么都是虚的,自己开心才是最要紧的。
    有能力快意恩仇的时候,自然就该快意恩仇,而不是一味的躲着。
    感情都是培养出来的,上一世卫安跟卫老太太的相处有限,根本不可能这样掏心窝子的说这些话,可现在卫老太太却很努力的想要给她指明每一条路的方向。
    卫安抿了抿唇,心里既开心又觉得松了口气,嗯了一声,就轻声道:“我已经让谭喜嗯青枫先去荆西了,然后便是大同,我也已经让舅舅寄信去了”
    寄信去大同卫老太太看了她一眼,仔细的想了想,才问:“王爷在京营的人脉便有许多是去了西北那边的,你的意思是,想要王爷动用他的人脉”
    卫安嗯了一声,正要嗯卫老太太再享尽的解释清楚自己的目的,外头花嬷嬷就隔着帘子告诉她们说是汉帛回来了。
    卫安便站了起来:“祖母,我稍后回来再跟您说,陈御史那边大概已经有消息了。”
    卫老太太点头,目送着卫安出去了,想了想才转过头去看着花嬷嬷,道:“安安为了这件事忙的不可开交,沈琛如今又在宫里没有法子,分身乏术。我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一个人忙碌,这样罢,你去给我送个口信。”
    卫老太太顿了顿,才紧跟着道:“咱们府里的茶会不是要开了吗平安侯夫人还得给我们介绍徐四小姐呢,这阵子都没见动静,你就带几盒点心,四色礼物,上门去问问平安侯夫人,问问徐四小姐到底是什么时候到。”
    花嬷嬷会意,答应了便道:“刚好今天便是初一,初一没得进人家的门的,明天早上我便过去。”
    卫老太太嗯了一声。
    平安侯也是军功起家,而且也是新才从西北调回来,如果说那些鞑靼人把谢良成掳走去了大同,那找平安侯,平安侯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而且平安侯还又多了一重好处他对西北熟得很,对鞑靼的势力也熟得很,找他的话,事情还更多了一重保障。
    那边的汉帛却已经把陈御史的回复都告诉卫安了,见卫安不动如山,还有些纳闷:“郡主,我也知道您本事厉害,可是虽然您厉害这也太镇定了些吧”
    这么大的事,卫安怎么能做到还是这么收放自如的
    好像根本没什么大事发生的样子。
    卫安就笑着挑了挑眉,露出个狡黠的表情:“因为我能做的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