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子宁一直都装的很好,总是说只有门生,没有什么群党,而且在隆庆帝跟前借着临江王这次的事做了一回忠臣,往后的官途无比坦荡,不知如何显赫。
    他不能倒在这一步,倒下来便是跟之前的夏松他们那样。
    到了这个地步,得罪的人如同过江之鲫不知凡几,要是有朝一日倒下来,那怎么可能得善终
    于是哪怕当初一开始没有想过要对陈御史下杀手,可是这件事一出来,那不杀也得杀了。
    可是他们又不想自己动手。
    人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会极为惜命,就像他们,把命看的极为重要,哪怕陈御史是个罪臣,死了也影响不了什么,很大的程度上不能被隆庆帝重视注意到。
    可是他们仍旧还是没有决定自己动手。
    既然楚景盟跟楚景迁那么有诚心,投名状递来的都是陈家家眷的性命,那么就干脆让他们做事做到底,连陈御史一同送上西天。
    反正一事不烦二主么。
    楚景盟跟楚景迁答应了,他们原本也没有什拒绝的余地,他们是废为庶人的王子,能重新得见天日也是因为他们蒋家的缘故。
    他们心知肚明,隆庆帝暂时的宠幸是靠不住的,他本来就快要死了,这江山很快就要换人来做,而只有紧紧的依附他们蒋家,才能得到一时的安宁或是日后的富贵。
    为了这份富贵冒些险做些事,付出一些代价再正常不过了。
    有了蒋家的人脉在,联系锦衣卫的人出面下手也的确是很顺利锦衣卫的人早就不是铁桶一块了。
    而陈御史的死讯传来之后,他们彻底放了心,开始着手对沈琛下手,给隆庆帝上了一封伪造的书信,是以沈琛的口吻写的,述说了隆庆帝他们的种种不平之处,要临江王妥善为自己打算,为将来打算。
    这言语里头分明就有造反的意思,是蒋家父子的门客写的,字字珠玑。
    若是隆庆帝知道了,沈琛必死无疑。
    而事实上,隆庆帝得知了密信的存在之后,的确是勃然大怒,并且迅速下令将沈琛处死。
    可是这中间出了些问题因为沈琛并没有立即被处死,而是被林三少带着进宫去面圣见了隆庆帝。
    林三少是个极为可怕的人,哪怕他不是国舅,蒋子宁也自认会对这个人退避三舍,能不得罪便不得罪,这回因为要算计沈琛,他们还特意想了个法子,事先把林三少给调到通州去捉拿囚犯了。
    谁知道林三少却根本没走,并且在最后关头赶到平西侯府,救下了沈琛,将沈琛带进了宫。
    当时蒋子宁收到消息便知道不好,立即收拾了让人去跟安公公联络,套消息。
    蒋子宁心里叹了口气,想起这些事,觉得有些头痛,也不知道沈琛到底跟隆庆帝说了什么,隆庆帝如此动怒,没有杀沈琛不说,竟然还让他处置了楚景盟跟楚景迁,要将他们发配岭南,绝不召回。
    他心里知道这其中是肯定有问题,可是却不知道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昨天的事,安公公那里传来的消息也有限,根本没有什么有用的,他无从打听,只好一步一步慢慢的打探。
    现在隆庆帝提起这件事的时候神情如此阴狠,他心里咯噔了一声,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立即垂头看着脚面,眼观鼻鼻观心的道:“圣上临江王是个极有城府的人,平西侯跟着王爷多年,早已跟王爷情同父子,王爷一出事,他急的跟什么似地这件事,怕是跟侯爷太急了有关”
    隆庆帝侧头看了他一眼。
一百六十三·声响
    这话一出,里头的嘲讽就尽数入了蒋子宁的耳朵,君臣这么多年,他太知道隆庆帝发出这样的嘲笑声意味着什么了。
    他心里有些发慌,却还是极力的镇定了心神开始想着自己究竟该如何描补。
    他是个擅长隐忍使用手段勾引人上钩的,没料到沈琛竟也有同样的本事,不声不响的,他就能做出这样厉害的局来,把他们都给兜了进来。
    他不傻,见到了陈御史就知道,楚景盟跟楚景迁是被沈琛算计了,出手的时候必定是给沈琛留下了把柄。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务必不能跟楚景盟跟楚景迁扯上任何关系。
    隆庆帝最恨结党营私的事,不管是之前的临江王还是更之前的晋王,惹他觊觎乃至叫他下了杀心,都是因为跟朝廷重臣勾结。
    他要是承认跟楚景盟和楚景迁有关系,那么在隆庆帝心里,就成了一个居心不良的人,是心机深沉的阴谋者。
    到时候隆庆帝对他之前做的每件事都会生出疑心来。
    那之前他算计临江王的事一旦被翻出来,那隆庆帝就会完全对临江王失去疑心,而认定是他设的阴谋诡计污蔑人。
    他只觉得全身都冷浸浸的,像是浸在了冷水里,一时竟转头对着陈御史笑了起来:“原来你竟没事,实在是太好了,我听见说你出了事”
    陈御史看也不看他,他整个人瘦的脱了形,颧骨高耸,脸颊都凹陷了下去,连嘴唇都显得异常的苍白。
    可是他的一双眼睛却十分的清亮,看了蒋子宁一眼,就飞快的跪了下去,对着隆庆帝深深的拜了下去。
    他跪在地上,几乎是头都贴在了地面,对着隆庆帝哽咽着喊了一声圣上,而后便大声的喊冤:“老臣冤枉,老臣实在是冤枉啊”
    蒋子宁觉得喉咙里好像是堵了什么东西,似乎有浓痰把嗓子眼黏住了,他觉得难受的紧,却连咳嗽都不敢,急忙指着陈御史疾言厉色的问:“你有什么冤屈圣上指责你督办皇陵不利,难不成说的不对”
    这是在警告他小心说话,也是在给他挖坑。
    他要是在这件事上喊冤,那就是说隆庆帝错了,可是隆庆帝怎么会错啊
    陈御史没有理会他,对着隆庆帝急忙分辨道:“圣上,皇陵一事臣无话可说,圣上降罪,臣甘心受罚臣喊冤的,乃是另一件事”
    隆庆帝淡淡的嗯了一声,似笑非笑的瞥了蒋子宁一眼,让陈御史接着往下说。
    陈御史的腰背挺得笔直,跪得直直的,直起身子来,语气平淡的道:“臣一开始也以为臣是因为督办皇陵不利,出了事而被下狱的,臣也没什么话好说,毕竟工程是在臣的手底下出了事,于情于理,臣都该负责任。可是到后来,臣才发现事情不对”
    他抬了抬眼睛,跪得仍旧端端正正,看着陈御史抿了抿唇,才带着些不屑讥讽的道:“臣有一门生杜子玲,他费了不少的功夫才进来见臣,告诉臣,臣之所以下狱,恐怕不只是因为督办皇陵的事的缘故杜子玲是在翰林院任职,原本不该跟这件事有牵扯,可是杜子玲有个姻亲在工部任职,知道他要替臣求情,他的姻亲便急忙劝住了他,说是替臣说话没有好处,只怕会开罪了蒋松文蒋大人”
    蒋子宁哼了一句,冷冷的盯着陈御史打断了他的话:“陈御史,你可要慎言啊好端端的,事情怎么就能攀扯到犬子身上犬子替圣上办事,不敢说劳心劳力,却也是尽了全力你这样说,难道是说我们父子在背后陷害你”
    陈御史没有理会他,直挺挺的朝着隆庆帝又磕了个头:“圣上,臣不敢这么说,臣只能说臣知道的。”
    他见隆庆帝点了点头,便紧跟着道:“杜子玲问臣,究竟是如何得罪了蒋家父子,臣实在不知,在牢里深思了许久,也不得其解。直到后来,臣收到消息,说是杜子玲因为替臣求情而入狱”
    隆庆帝在上头意味不明的哦了一声,冷声问:“因为替你求情入狱”他似笑非笑的又转头去看已经冷汗涔涔的蒋子宁,问他:“首辅,你知道这件事吗朕似乎并未听闻。”
    杜子玲跪在左顺门替陈御史求情的事,满朝皆知,可是隆庆帝却的确是不知道。他当时已经病的昏昏沉沉,好容易清醒了的时候,也是在后宫看看六皇子和淑妃闲话。
    或许蒋子宁或是蒋松文,也曾禀报过,只是语焉不详,说的又不尽不实。
    可是他下了什么旨意,他却实在是不记得了。
    蒋子宁只觉得一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却还是极力分辩:“那个杜子玲,是因为替陈御史求情,而对圣上有了诅咒之心,被地上的人报了上来”
    他皱了皱眉头,紧张的抬头看了一眼隆庆帝的脸色,急忙道:“而后,而后他在狱中,便畏罪自尽了。”
    在座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接他的话往下说,这便让气氛显得尴尬的厉害。
    蒋子宁只觉得面上做火烧,心里慎得慌,摇了摇头继续咬着牙说了下去:“臣臣不知此事”
    他这些话说的似是而非,每句话都是意有所指的在推脱责任,意图把自己摘干净。
    隆庆帝看着他,挑起眉毛咳嗽了一声,挥退了急忙要上来的太医,冷淡的哦了一声:“你说了这么多,那到底朕是不是真的下了旨让杜子玲入狱还是还是你擅作主张,替朕下的决定”
    屋子里飞快的冷了下来,蒋子宁吞了一口口水,觉得喉咙开始隐隐作痛,连舌尖都传来了腥甜的滋味。
    他跪在地砖上,觉得膝盖冻得厉害,隆庆帝这回没有让他跪一跪就起来,他在地上跪了这么久,已经有些承受不住,听见了隆庆帝说的话,就更是整个人都懵了,一时连话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隆庆帝当然是没有做过这个决定的,他心知肚明。
一百六十四·杀人
    这话一出,里头的嘲讽就尽数入了蒋子宁的耳朵,君臣这么多年,他太知道隆庆帝发出这样的嘲笑声意味着什么了。
    他心里有些发慌,却还是极力的镇定了心神开始想着自己究竟该如何描补。
    他是个擅长隐忍使用手段勾引人上钩的,没料到沈琛竟也有同样的本事,不声不响的,他就能做出这样厉害的局来,把他们都给兜了进来。
    他不傻,见到了陈御史就知道,楚景盟跟楚景迁是被沈琛算计了,出手的时候必定是给沈琛留下了把柄。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务必不能跟楚景盟跟楚景迁扯上任何关系。
    隆庆帝最恨结党营私的事,不管是之前的临江王还是更之前的晋王,惹他觊觎乃至叫他下了杀心,都是因为跟朝廷重臣勾结。
    他要是承认跟楚景盟和楚景迁有关系,那么在隆庆帝心里,就成了一个居心不良的人,是心机深沉的阴谋者。
    到时候隆庆帝对他之前做的每件事都会生出疑心来。
    那之前他算计临江王的事一旦被翻出来,那隆庆帝就会完全对临江王失去疑心,而认定是他设的阴谋诡计污蔑人。
    他只觉得全身都冷浸浸的,像是浸在了冷水里,一时竟转头对着陈御史笑了起来:“原来你竟没事,实在是太好了,我听见说你出了事”
    陈御史看也不看他,他整个人瘦的脱了形,颧骨高耸,脸颊都凹陷了下去,连嘴唇都显得异常的苍白。
    可是他的一双眼睛却十分的清亮,看了蒋子宁一眼,就飞快的跪了下去,对着隆庆帝深深的拜了下去。
    他跪在地上,几乎是头都贴在了地面,对着隆庆帝哽咽着喊了一声圣上,而后便大声的喊冤:“老臣冤枉,老臣实在是冤枉啊”
    蒋子宁觉得喉咙里好像是堵了什么东西,似乎有浓痰把嗓子眼黏住了,他觉得难受的紧,却连咳嗽都不敢,急忙指着陈御史疾言厉色的问:“你有什么冤屈圣上指责你督办皇陵不利,难不成说的不对”
    这是在警告他小心说话,也是在给他挖坑。
    他要是在这件事上喊冤,那就是说隆庆帝错了,可是隆庆帝怎么会错啊
    陈御史没有理会他,对着隆庆帝急忙分辨道:“圣上,皇陵一事臣无话可说,圣上降罪,臣甘心受罚臣喊冤的,乃是另一件事”
    隆庆帝淡淡的嗯了一声,似笑非笑的瞥了蒋子宁一眼,让陈御史接着往下说。
    陈御史的腰背挺得笔直,跪得直直的,直起身子来,语气平淡的道:“臣一开始也以为臣是因为督办皇陵不利,出了事而被下狱的,臣也没什么话好说,毕竟工程是在臣的手底下出了事,于情于理,臣都该负责任。可是到后来,臣才发现事情不对”
    他抬了抬眼睛,跪得仍旧端端正正,看着陈御史抿了抿唇,才带着些不屑讥讽的道:“臣有一门生杜子玲,他费了不少的功夫才进来见臣,告诉臣,臣之所以下狱,恐怕不只是因为督办皇陵的事的缘故杜子玲是在翰林院任职,原本不该跟这件事有牵扯,可是杜子玲有个姻亲在工部任职,知道他要替臣求情,他的姻亲便急忙劝住了他,说是替臣说话没有好处,只怕会开罪了蒋松文蒋大人”
    蒋子宁哼了一句,冷冷的盯着陈御史打断了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