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AI先生-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奶奶得知这件事,握着乔宜的手,直夸:“我们小乔真是优秀。”
  还说乔宜这段时间学习都瘦了,又责怪季书辞厨艺不精、不会照顾人,临走的时候,特意叮嘱杨茹医生从储藏室拿些人参给乔宜补补。
  沈奶奶年轻时是位女高音歌唱家,膝下桃李无数,如今年老颐养在家,时常有学生来探望,别墅里的名贵药材一直不曾断过。
  于是乔宜和季书辞出门的时候,怀里抱着一株五十年的老山参。
  电梯里,乔宜欲哭无泪:“季书辞,这么补,我会上火流鼻血的。”
  季书辞揽她入怀,噙着一丝宠溺的笑:“这是奶奶的一片心意。”
  乔宜灵机一动:“季书辞,你工作那么劳累,不如你帮我把这棵山参吃了吧,对对对,人参炖汤最补了。”
  季书辞听到这话,表情有些怪异,牵着她的手紧了紧,顾忌同乘电梯的还有楼上的邻居,终归是没说什么。
  只是一进门,乔宜便被男人抵在了墙上。
  她穿了件短毛衣,被他揪着缩上去,毛衣下的细腰一掌可握。
  他揽着她的腰际,长着薄茧的手指摩挲着那片细嫩,低声问:“你确定要我帮你?”
  “对呀。”
  乔宜望着他突然放大的俊脸,两颊飞上红云,樱唇抿了抿,挣扎着说:“那个,补一补,对身体好。”
  季书辞看着她两瓣水光晕染的红唇,喉头滚了滚,眼神也愈发暗沉:“那……上火了怎么办?你负责吗?”
  他声音压的很低,响在她的耳际,像重重拨动心弦,酥麻的震感传到四肢百骸。
  乔宜是成年人,听得懂话里的暗示。
  一张白皙的脸爆红,呼吸细喘,一个劲儿的踮着脚躲他。
  两人确定关系许久,牵手,拥抱,亲吻,都按时完成,一直没进行到最后一步。
  季书辞并不心急。
  他虽木讷,也是正常成年男性。
  更何况他自小便知道,最美味的东西要留到最后再吃。
  于是也不闹她,双臂一松,乔宜便如一尾入了水的鱼,溜回了房间。
  *
  乔宜没有在家休息太久。第二天,省研究所就发来通知,让她下周一去正式报道。
  正式报道之前,还要提前去办理入职手续,提交人事档案。时间定在这周六早上八点。
  说来凑巧,周六一早,师门微信群里便嗡嗡响个不停。
  乔宜拿起手机,看到99+条消息。
  原来是叶玉琢教授回国,受邀来东大生物学院大礼堂为师生们开一场讲座。
  讲座通知的突然,就在今天上午9:30到11:30。
  叶玉琢是国内生物学领域的远古大佬之一,自从她去美国任教,多年以来不曾回国,如今教科书上的名字近在眼前,整个生物系的学生们都炸开了锅,
  乔宜对叶玉琢教授的仰慕之情不亚于任何一个追星族对自家爱豆的热情。
  讲座肯定是要去的,但是研究所的入职手续也不能耽误。
  略想了下,乔宜发了一条语音给李蕊含,让她去早点去礼堂帮占两个座,自己弄完入职手续就赶去东大。
  *
  次日一早,乔宜早起草草洗漱,咬了片面包便出门了。
  季书辞昨晚加班到深夜,乔宜想让他多休息一会,便没让他送自己。
  坐公交赶到省研究所用了半小时,办理入职手续用了40分钟,她气喘吁吁踏进东大礼堂的时候,讲座刚刚开始。
  时间掐的正好。
  教室里早已人满为患,不仅座位坐满了,就连走道阶梯和讲台周边的空地上都席地坐满了同学。一眼望去,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好在李蕊含来得早,在第三排占了位置。
  乔宜冒着腰从人群里艰难挤过去,双手合十,好声好气道:“借过,借过一下。”
  “小乔你可算来了。”李蕊含盯着周边同学埋怨的目光,硬着头皮说:“你知道我为了保住你的座位,忍受了多少白眼吗?”
  乔宜嘿嘿一笑,安抚炸毛的好友:“我就知道你对我最好了。”
  两人说话的功夫,几个学生自带板凳翻窗进入教室,甚至还有学生直接坐在窗户沿上,掏出了包里的笔记本。
  乔宜看的目瞪口呆:“大家也太拼了吧,我上了这么多年学,还是第一次看到同学们这么热情,连窗户上都挂满了人。”
  李蕊含指正她:“上次季书辞来开讲座,同学们也挺热情的。”
  乔宜脸一红:“他不算。”
  当时同学来听季书辞讲座,大多是被海报上他玉树临风的外表吸引来的。
  可叶玉琢教授不一样,她是生物学界远古大佬,得知她要来,很多毕业多年的学长学姐都闻风而动,赶回学校听讲座,甚至还有一些年轻的生物系教师,也慕名而来,瞻仰大佬的风采。
  讲座开始,台下座无虚席,主持人热情洋溢的介绍了叶玉琢教授的履历和学术成就,让大家用掌声欢迎叶玉琢上台。
  一位穿天青色旗袍的女人缓缓走上台。
  她周身气度如兰,黑发束成简单低马尾,修长的脖颈间缠绕一圈圆润珍珠项链。
  那一袭旗袍上暗纹绣着一丛青竹,不仔细瞧无法发现,碰巧礼堂里镁光灯耀眼,行走间,旗袍上的暗纹被灯光映照的时时闪现。
  她优雅落座,举起话筒,冲地下师生抿唇一笑。
  台下鸦雀无声,都屏住了呼吸。只余下摁快门拍照声。
  她眉眼明艳照人,一双杏眼周围虽有岁月痕迹,风采依然不减当年。
  李蕊含整个人看傻了,嘴里喃喃直呼女神。
  乔宜翻开那本《生物化学》的扉页,作者简介上附有一张叶玉琢二十多年前的相片。
  光阴匆匆流转,讲台上叶玉琢和当年的模样相比,除了眼角多了几根细纹,其他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
  什么叫岁月不败美人,今天她算是明白了。
  叶玉琢在国外生活多年,国语依旧地道。
  她把大半辈子的青春付与讲台,一张口开讲,颇为经验老练。
  层出不穷的新鲜名词,搭配逗趣好玩的图像,辅以科学有据的知识,纵贯国内外学术的最新成果……哪怕是在场的非生物专业的人,也能听的津津有味。
  乔宜听的太过忘我,直接把手机摁了静音,以至于微信收到好几条新消息,都没有察觉。
  *
  厨房里,季书辞戴着粉色Kitty猫围裙,一手拿着锅铲,一手握着手机。
  他盯着手机聊天界面看了许久,三十分钟过去了,他一连发了五张图片,乔宜却一条消息都没有回应。
  为了庆祝乔宜考上省研究院,季书辞亲自下厨,看着菜谱学做乔宜喜欢吃的菜,一口气做了一桌菜。想给乔宜一个大大的惊喜。
  没想到乔宜早上出门到现在还没回来,发消息不回,打电话不接。
  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比他还重要?
  季书辞拧眉。
  求夸奖被忽视的滋味真的很不爽。
  他放下手机,眼尾余光瞄到围裙上粉色的Kitty猫,呆萌的样子,让人联想到乔宜每天早上晨起睡眼惺忪的呆滞模样。
  季书辞唇角一翘。
  他看了看凌乱的橱柜桌面,索性拨倒了几个调料瓶,让桌面看起来更加混乱。
  然后强忍着不适,举起手机,对着桌面的一片狼藉拍了张照,发给乔宜。


第59章 
  讲座结束; 同学们意犹未尽,一拥而上围着叶玉琢,硬生生增加了一个现场签名合照环节。
  李蕊含被这水泄不通的架势吓到了; 摆摆手说还要回去看店,就不凑热闹了。
  乔宜今天出门前,特地带上了那本《生物化学》。
  这本书对她来说有很特别的意义。
  她在教室后排静静坐了半个小时; 等签名合照的同学们做鸟兽散去,才走到讲台边; 恭恭敬敬的鞠了一个躬:“叶教授。”
  报告厅里已经没什么人了,叶玉琢没想到还有学生一直等到现在; 抬眼冲她微微一笑。“同学,你好。”
  千言万语都涌到了嗓子眼; 乔宜却激动的什么都说不出来,她定定的看着叶玉琢,一秒都不愿意眨眼错过。
  这是她的学术偶像,是她自从选择了鸟类生态学,就一直视为引路人的人啊。
  叶玉琢看出了她的紧张和激动; 并不因为她无礼直视的目光而责怪她,而是一直温和、带着浅浅的笑意回望着她。
  乔宜沉醉在她眼神的一汪温柔里; 突然想起,从书包里掏出那本《生物化学》; 双手恭敬的递到她琢面前:“叶教授,这本书是我的专业启蒙之作。可惜早已经绝版了; 是我从旧书铺淘来的,能拜托您在扉页上给我签个名吗?”
  书的封面已经泛黄卷曲; 被一层胶带捋平; 包裹的严实完整; 足以看出主人的珍惜之情。也勾起了叶玉琢脑海中的记忆。
  这本书出版至今已经二十多年。她当年挑灯著书的场景却历历在目。
  这本书首次印刷的时候,她已经身居美国,从此二十多年,和亲生儿子相隔太平洋,再也不曾见过面。
  时间是一剂良药,能治愈她当年丧夫的创伤。
  时间又是一柄利刃,把她当年抛下的儿子彻底斩断在身后。
  叶玉琢想起往事,眼底盈上来一层浅浅的泪,不知不觉出了神。
  “叶教授?”
  乔宜看她愣神,忍不住把手里的书往前递了递。
  叶玉琢自然答应,拿起签字笔,在扉页——上写下叶玉琢三个字。
  又细细询问了乔宜的专业和年级,附赠写了一句祝福
  “祝鸟类生态学专业18级乔宜同学学业有成”
  字迹清秀挺拔,中锋立骨。
  如果乔宜仔细端详,一定会发现叶玉琢的字迹在哪里似曾相识。
  可惜她太激动,一颗心咚咚跳个不停。昨晚思索了一晚上的专业问题,本来想请教叶玉琢,此时也抛到了脑后,忘得一干二净。
  就连她转身离开的时候,书包拉链忘记拉上,省研究院的录用通知书滑落在地,她也没注意到。
  叶玉琢的助理叫住她:“同学,你东西掉了!”
  乔宜闻声回头,叶玉琢已经弯下腰,亲自将那薄薄一页录用通知书捡起来。
  叶玉琢看清上面的单位名,眼前一亮。
  乔宜觉得自己真是马虎,忙走回去,不好意思地说:“谢谢叶教授。”
  叶玉琢把通知书递还给她,不忘向她道贺:“恭喜你入职省研究院,乔同学。”
  待乔宜走远,叶玉琢问:“现在主持省研究院工作的……是王玉莹吧?”
  王玉莹是她曾经带过的学生,也是她在国内任教带过的最后一届博士生。如今十几年过去,也成为国内鸟类生态学界的中流砥柱了。
  助理笑说:“是。省研究所是教授您一手创办起来的,多少年都没招录过应届毕业生了,这位同学想必一定特别优秀,才被王玉莹教授招进来。”
  叶玉琢颇为感叹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她在国外十几年,国内的学术人换了一茬,多少年轻而陌生的面孔不断更替着,唯一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学术人身上朝气蓬勃而又求知求真的精气神。
  两人感叹了一会儿,又有几位老师一脸激动的走过来,向叶玉琢请教起学术问题。
  *
  乔宜一面向教室门口走去,一面把录取通知书装进书包,一抬手,手机屏幕亮起来。
  微信收到20+条消息,全都是季书辞发来的。
  上午听讲座听得太认真,她根本没空看手机。
  点开微信对话框,看到图片上的一片狼藉,乔宜狠狠震惊了。
  想不到季书辞隐藏有二哈属性,自带拆厨房技能。
  更可气的是,昨晚她刚把厨房打扫过一遍。
  乔宜火从心生,拨过去语音电话。
  “喂?季书辞?你把厨房怎么了!”
  几步之外,叶玉琢听到的女孩子语带嗔怪,喊出那个名字,手一抖,墨水笔下的字迹斜出去好远,将白腻的手背也沾染上深蓝墨迹。
  身边的青年教师立刻抽了一张纸递过去,“叶教授,擦擦手吧。”
  叶玉琢再抬眼时,乔宜已经走出教室。
  *
  “季书辞,等我回去收拾你!”乔宜对着手机喊。
  声线娇嗔之余,是日复一日朝夕相处才养出的亲昵感。
  季书辞单手握着方向盘,薄唇上扬恰好弧度,蕴着一抹笑,“我好怕啊。”
  男人低沉声线从手机里传来,分明是在逗弄她。
  乔宜有点生气,更多的却是甜蜜,像从满是甜蜜巧克力的盒子里挑出了一颗酸梅糖,又酸又甜。
  她握着手机,走出校门,从阶梯上一阶一阶蹦下去,一眼看到路旁那辆黑色奔驰。
  玻璃落下,男人的胳膊倚在车窗上,一张面如冠玉的脸赚足回头率,冲她扬了下眉。
  此时阳光正好,柳枝轻拂,在春风里摆出旖旎弧度。
  周围学生三五成群,欢声笑语,来来往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