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嫡谋-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戈等人要不是知道谢家祖宅在姑苏,恐怕也要信了她。
  “姓谢啊……咱们镇上倒是有几户姓谢的人家,早年兵荒马乱的,逃难的人可多了,就不知道是哪一家了,要不娘子你每家都去问问?”
  “我夫君家财力尚可,这镇上的大户都有哪几家?”
  邵芸琅一身锦衣,有马车有仆从,看着就是
  大户出身,被问话的人也没防备,把知道的都说了。
  当然,轻风使出的银子也很重要。


第557章 买酒
  邵芸琅花了三天时间就把这个小镇的情况摸透了,这是离海岛最近的一个小镇,她想把这个镇子接管过来,如此一来,就不用每次来回都从那片偏僻的礁石群穿过了。
  镇上人口简单,有能力地都往南边搬走了,留在这里的几乎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
  赵娘子见他们早出晚归,镇子就这么点大,她这酒肆又人来人往的,消息灵通,也就知道这几个人每日在镇上做什么。
  他们说是找人,但也没见找到谁家去,成天在镇上转悠,引得镇上衙门的人都天天盯着他们了。
  但人家也不怂,就这么光明正大的转悠,买了许多东西,给的赏钱也大方,不少人都主动往前凑。
  等他们回来,赵娘子把做好的饭菜端出来,态度比第一天还要殷勤。
  “这秋雨一下,天气瞬间转凉,夫人要来一壶酒吗?”
  邵芸琅不仅要了一壶酒,还给她下了一个大订单,“掌柜娘子这儿一共有多少存酒?”
  “多的不说,十几车肯定是有的。”
  “那好,有多少我都要了,麻烦赵娘子雇几个人帮我把酒送军营去,以后要是有多的都往那边送,有多少我要多少。”
  “这……”赵娘子没想到天上掉下一块大金饼,砸得她懵懵的,“全……全要?十几车酒一共两三百坛呢,这不少钱呢。”
  轻风将一张百两的银票放在桌上,“您放心,不会差您钱的,我们夫人还不至
  于赖您几坛酒。”
  赵娘子欣喜地拿过银票,小地方,银票可不多见,她有些担心是假的。
  “咱小镇上也没钱庄啊,您看这银票能不能换成银子?”
  邵芸琅忘了这一点,将一枚金簪拔下来递给她:“我们也没带大笔金钱在身上,这个先抵押给你,等你将酒送到军营,我们银货两讫。”
  那枚金簪是邵芸琅能找到的最普通的簪子,可就是这样也看得出是精品,赵娘子把双手在身上擦了擦,才敢接过来。
  “你们几位是住在军营的?”
  “不,只是有亲人在军营。”
  赵娘子一听这话,更放心了,连金簪都还给邵芸琅了,“这东西可不敢放我这儿,万一丢了我赔不起,酒既然是送到杨家军军营中的,我肯定放心,就是不知道您那位亲戚叫什么,到时候也好交接。”
  “不用麻烦,车队跟着我们走就行。”邵芸琅让轻云先把身上的散银给她,付个定金。
  “明日辰时出发,赵娘子能否安排好运输的车队?”
  这会儿天都黑了,也就是一夜的时间给她准备,但这生意太大了,赵娘子自然答应。
  她出去敲街坊邻居的门,平日她一个寡妇是从不去敲别人家的门的,尤其是天黑以后。
  但这回她是去找人干活的,给足了工钱,很快就带着三十几名青壮年过来,还顺带借来了十几辆牛车、骡车。
  长戈私下问邵芸琅,“夫人为何要和他们一起走?咱们秘密出
  行,人一多岂不是更容易暴露?”
  “在外时人少安全,回去时人多才安全,我们就以投亲的名义过去,到时候你带他们去军营,我带着轻风和轻云去锦州。”
  见他还有疑惑,邵芸琅耐心解释道:“我一个女子,轻易不露面,但你们俩是杨钺的贴身随从,你们不在军营总要有个合适的理由。”
  赵娘子请来的人频频往这里张望,邵芸琅回楼上休息,听他们忙到三更才把酒坛装车。
  第二日一早,北风一刮,天阴沉沉的,竟然有种要落雪的预兆。
  冬日的酒不愁卖,赵娘子清空了库存,很想留在家里继续酿酒,可家里除了她只有一个十岁的女儿,更不可能跟着车队出行。
  邵芸琅让她将女儿带上,开玩笑说:“掌柜的酒酿的好,若是愿意跟我们去锦州开酒肆,生意一定很好。”
  锦州可是大城,而且是这边关最坚固的城池,人人向往,可光铺子她就租不起,更别提还有这一整套的酿酒设备和酒窖了。
  “锦州居大不易,我们母女俩如何能生存下去?这边街坊邻居多有照顾,我心甚安。”
  邵芸琅便也不强求了,反正两地离的也不远,这里又是去海边的必经之路,以后还会有机会买她家的酒。
  她这几日听了不少关于她的故事,如果她出身在邵府,一定会比前世的自己过得更好。
  她欣赏这样独立自强的女子。
  半路上果然飘起了雪花,邵芸琅让
  赵娘子和她闺女上马车,见小姑娘冻得脸蛋发红,把一个精致的汤婆子借给她暖暖。
  赵娘子如今也看出来,这位夫人的身份肯定比她猜测的还更高,这马车上用的东西全是自己没见过的,一看就十分名贵。
  就连这车里铺着的地毯都洁白如雪,被她们踩出了几个泥印子,就这一张毯子,估计都能抵她那十几车的酒了。
  “快谢谢夫人。”赵娘子轻轻推了女儿一把。
  小姑娘一点不怕生,从小和她娘相依为命,也会帮着卖酒收账,是个嘴甜又机灵的小姑娘。
  这让邵芸琅想起了姚如兰,她初见姚如兰的时候,也觉得她是个聪明有主见的,可惜心太大了些。
  “夫人您长得漂亮心肠也好,像活菩萨!”
  “嘴真甜,送你一块点心吃。”邵芸琅将点心盘子推到她面前,小姑娘谢过后拿了一块点心,不过自己没吃,递到了赵娘子嘴边。
  “娘,您吃吧,我不饿。”娘俩生活并不窘迫,温饱有余,但想要更好的生活也没有了,这样精致的点心一年也难得吃上一回。
  赵娘子咬了一半,剩下的推回给小姑娘,明明只是一块点心,两人分享后同时露出开心的笑容。
  就是这种感觉,母慈子孝,但又不是完全地付出,有时候作为母亲,不求回报也是错误的。
  她总会有自己的孩子的,但上辈子失败的教育经验让她有些发愁,于是在看到赵娘子母子相处的氛围
  时,就有想过要借鉴。
  她和杨钺的孩子,出生就比别人拥有的更多,但若是教不好,自己将来还是有可能葬送在子孙手里。
  今天有事只更一章,预计下月初完结。


第558章 准备
  快到锦州城时,邵芸琅的马车与送酒的队伍分开,她带着两个丫鬟装扮成普通民妇进城,从将军府侧门进去了。
  才刚走进去,邵芸琅被一个人迎面抱住,然后直接被人抱进了主院。
  “快放我下来!……”邵芸琅都不敢看沿途下人们的脸了。
  杨钺皱着眉头说:“轻了,以后这样的事情交给下人做就是了,好不容易养一点肉回来又没了。”
  “瞎说,我都有定时吃饭。”吃是吃了,只是出门在外,吃食自然是有什么吃什么。
  杨钺直接将她抱进浴房,得知她回来,他好几次想到城外迎接,但知道那样反而容易暴露。
  这些日子在外面都不好沐浴,看到浴桶里冒着热气的水,邵芸琅催杨钺出去,“我身上脏,你先出去!”
  杨钺坏笑着说:“我帮你洗!”
  “大可不必,让轻云和轻风进来。”
  “她们下去休息了。”
  “其他丫鬟呢?”
  “让我赶去厨房给你做吃食了,一时半刻回不了。”杨钺边说边将她放在一旁的长椅上,等解开了衣裳,又将人抱进浴桶,从头到尾没让邵芸琅自己动手。
  邵芸琅被人伺候惯了,得知院子里没有别人也就放开了,只是最后某人色心大起,这场沐浴最终还是以打水战结束了。
  她懒洋洋地躺在床上,喝了几口甜粥就要睡了,一桌子美食最后便宜了轻风和轻云。
  杨钺陪着她睡了一觉,看她连睡着都眉心紧锁的样子,
  就知道她没少操心公务。
  明明她只想过安逸逍遥的日子,却不得不陪着自己在这山海关受苦受累,而且未来几年也不会过的轻松。
  如果她还是谢家的寡妇,可以一直在姑苏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从她原本的选择来看,自己这个丈夫确实没能给她带来太大的用处。
  他起身去了外书房,罗靳和何一已经在书房等候多时,见到他过来立即停止话题,心想:夫人才刚回来,将军难道就想回军营了?
  “将军,朝廷那边来消息了,屯兵制正式下达了,估计三天后就能抵达周边各城镇。”罗靳激动起来,这个制度一执行,这周围一带都会是他们东北军的地盘。
  何一汇报说:“各州府的大人们也到了,都在打探您召见他们的用意,还拐弯抹角地想往将军府里塞人。”
  “我这里不缺人,他们想塞人尽管往军营里塞,越多越好。”
  何一想说,他们要塞的都是各色美人,军营可消受不起,不过他知道将军不可能接受,连见都没见就全赶走了。
  “那等朝廷旨意一到,将军就可以去见他们了,要不要先给他们提个醒?”罗靳很想看到那些官员听到圣旨后的反应。
  一旦他们治下的土地划归到军营,他们的权利将被大大缩减,想要再鱼肉百姓就是与军营作对了。
  杨钺摇头,“让他们在快活几天,好吃好喝地供着,等消息来了,本将军还得靠他们出力安
  抚民众,尤其是拥有大量土地的乡绅地主们,还有的闹呢。”
  杨钺吩咐罗靳:“你回军营一趟,让各将领管好自己的兵,抽调百人队伍五十支,分散到各州府村镇,协助官府改制。”
  杨钺这是担心有些富豪乡绅们会暴力抵抗改制,一旦划定了军户区,这些地方的土地就全归军营所有了,就连百姓也都会成为军户,对普通民众而言可能利大于弊,但对乡绅们来说绝对是灾难。
  何一和罗靳对视一眼,喜悦之情减少了一些,不过也不是多大的难题,在这片土地上,没有人敢和他们军营作对。
  “把消息锁死了,别让有些人先得到消息,乱也得有准备的乱。”杨钺叮嘱道。
  “是。”
  滕安之把账册送过来,这是他根据各地官府现存的土地数量算出来的军田数量,再以现有的人口计算出一个人均土地量。
  别说,大部分土地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将土地平均分下去,人均土地能有三十亩。
  北方一直是地广人稀,山海关内外土壤肥沃,粮食某产量不算低,以前是耕种的人太少了,所以每年上缴的粮税也少,如果把大军放回去种田,粮食产量绝对大幅度增加。
  杨钺想朝他翻白眼,“所有士兵都回去种田了,谁来戍边?”
  “将兵力以屯为单位分散出去,农闲时练兵,农忙时劳作,这不是您当初跟皇上说的吗?”
  “那不过是说说而已,真把人
  全放回去种田了,不用两年,他们就废了,就算比普通人强一些,也不能成为战场上的好兵。”
  “那您的意思……”滕安之也觉得这样不妥,可不把士兵放回去种田,他们这个屯兵制还有意义吗?
  他提醒道:“光靠目前的人口种不出在哪买所需要的粮食,靠买粮也不现实,咱们没钱。”
  “将兵力分三等,一等兵留营,一切照旧;二等兵负责在农忙时搭把手,每个月抽出五天时间去田地里帮忙;三等兵分到各个屯去,每个月抽出十天时间训练,顺便领着各屯的青壮年一起操练。”
  滕安之默默计算,“这样一来勉强能维持,但当兵的未必都会种地,就算会一点也比不过常年种地的老农,还有农具、粮种,这些以后都要我们自己准备了。”
  “官府里不可能没有准备今年冬小麦的粮种,到时候把粮种收上来,不够的就去买一些,农具也一样,还有一样,耕牛!耕牛很重要,一个顶三不成问题,赶紧去圈地养牛,第一批成年耕牛明年必须出栏!”
  “那就得买半大的牛犊子回来养,这样长得快。”
  “等圣旨一下,许多政令需要第一时间下达,将军府需要几个懂政务的幕僚,你想法子多招募一些。”
  杨钺毕竟是武将,文官们做的事他不懂,不能全都指望滕安之和他的贤内助,会把人累垮的。
  养人是要花钱的,尤其幕僚,一个个都心高
  气傲,花用也不少,滕安之提议:“不如从官员里招,不用他们成日候着,您有事情的时候请他们过来给个意见就行,能得您看重,他们肯定愿意任劳任怨供您驱使。”
  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