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乡人家-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家其他人都满意地看着清哑。

    郭大全适时笑道:“二婶说的,有这么回事。那天事情吵出来,我们兄弟上张家问究竟。后来我爹来了,当着一村人面,打落牙齿和血吞,把我们都叫回去了。原想着,这事就算了”他对江老爹问“要是老爹,你儿子把人闺女肚子弄大了,怎么办”

    江老爹怒道:“我儿子才不会干这事”

    郭大全笑道:“假如呢”

    江老爹道:“赶紧娶回来呀”

    郭大全笑道:“这话就对了。我爹当着全村人说,谁没个错,别揪住就不放了,也就是让过这事了。这话咱们绿湾村人都亲耳听见的。没当众退亲,是想给两家留个脸面,私下悄悄说。我们想着,张家做了这事还能昧着良心不认那是一定要退亲娶李家闺女的。谁晓得过两天我们上门退亲,他却怪我们不早说,说他们回了李家,所以两头落空了。老爹你评评理,我家可冤不冤”

    江老爹等人震惊不已,都说张家人太过分。

    郭守业哼道:“是我瞎了眼,看错了人。”

    江老爹见气氛不好,眼珠一转,站起来,一把扯过江明辉,推到郭守业面前,道:“瞧瞧,我这儿子怎么样”

    江明辉骤然暴露在人前,有些手足无措,又脸红了。

    郭守业很认真地看了他一番,道:“不错就是脸嫩了些。”

    众人便哄笑起来。

    江明辉脸更红了。

    郭守业又指郭大贵道:“我这个小子脸皮就厚多了。”

    众人大笑不止。

    郭大贵也咧嘴笑了。

    江老爹笑道:“我也晓得他这毛病,念书念的。男娃子,不狠狠摔打不成材,所以我就把他丢到镇子上,叫他开铺子。我什么都不管,都叫他一个人弄。那铺子前前后后开起来,杂七杂八的事都是他自个弄的。我就是要叫他在外头吃些亏、碰了头,才能长见识”

    郭守业不停点头,深以为然。

    两人越谈越投机,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这时,两个妇人用托盘端了几碗进来。

    碗内是热气腾腾的甜酒煮鸡蛋。

    “来,来,来,吃些甜酒暖身子。”江老爹笑着招呼。

    众人客气几句,也就吃起来。

    “先吃点垫个底,晌午饭怕是还要等一会。早上才杀的老鸡,煨在灶洞里,时候不够,还没煨烂呢。”江大娘道。

    这话有深意的。

    大凡相亲,若是不满意,绝不会留下用饭。

    若是愿意留下用饭,表示这亲事有点眉目了。

    所以,她话一出,江老爹等人都看向郭守业。

    onno谢谢大家支持,继续求推荐收藏

    4209051

第22章 少年

    

郭守业和吴氏对视一眼,又都转向清哑。

    清哑茫然了。

    她既不懂这规矩,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决定是否答应亲事。

    蔡大娘忽笑道:“亲家大老远的来,女婿也来了,当然在我那吃饭。我也杀了鸡,都准备好了”

    这是实情,预备亲事不成,也好有个退路。

    她此时出面圆场,是想让亲家缓一缓,去蔡家商量商量再定。

    江明辉见状急了,脑中灵光一闪,壮胆对清哑道:“郭小妹,你那天看的图图画,有人下定了,我哥正做呢。我带你瞧瞧去”

    他不愿称她“郭姑娘”,觉得太客套;叫“清哑”又太亲密,因自己年长,便随着郭大贵等人叫她小妹,当她是小妹子一样,带着些爱护意味,却不显轻狂。

    清哑正要找机会接近他,以观察他人品性情,确定是否应亲,又听说看做竹丝图画,立即就站了起来,要随他去。

    江明辉大喜,颤声道:“在那边。我二哥家。”

    郭大贵也忙站起来,说“我也瞧瞧去。”

    他就是来陪妹妹的,当然要跟着。

    两家人相视而笑,都松了口气,正是求之不得。

    于是,他三人在长辈面前告退后,往外去了。

    江大娘对蔡大娘笑道:“晌午就在我这吃了。你那鸡馊不了,等晚上吃吧。亲家这大老远的来,你不留了住一夜来回跑,还路债呢”

    蔡大娘会意,不再推辞,道:“那我烧晚饭吧。”

    当下双方分男人一堆、女人一堆,热乎乎谈开了。

    再说清哑和郭大贵,跟着江明辉来到西院,只见满院子都是竹篾制品。到最东头工坊内,四面靠墙架子上摆着更多竹制品,琳琅满目。当中一张大台面上铺着一块竹丝图,才编了半尺不到,前方架子上悬挂一幅“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图画。

    清哑俯身察看,竹丝图正是照着那图画编的。

    郭大贵目光乱转,惊叹道:“这都是你家人做的”

    江明辉眼望着清哑回答:“嗳,都是。”

    郭大贵又问:“这么精致的竹器,好卖吗”

    江明辉道:“好卖。我们一月要往城里送两趟货呢。上个月,我跟府城一家货行也接上手了,往后多一个地方卖。”

    他声音里有小小的自豪,不再像先前那般腼腆。

    说话间,他始终留心清哑举动。

    清哑的目光却久久落在竹丝图上。

    江明辉轻声道:“这个是我想出来的。”

    清哑抬眼看他,似乎讶异。

    江明辉不好意思解释:“从小我就喜欢编些古怪的东西。我我爹骂我不务正业。可我就是喜欢。我觉得将竹篾拉成细丝,编出来的东西像绣花”

    清哑顿时了然。

    原来是个心思灵巧的,且不肯墨守成规。

    然这种人开始总是很难为人接受的,除非做出成就来。

    江明辉竟如听见她心声般,将儿时经历向她娓娓道来。

    原来,江家家传的竹器手艺出众,江明辉却不肯好好学。读书之余,喜欢费大工夫编制些玩意儿。他爹斥责他做事不踏实,编的东西中看不中用。直到有一天,有个客人花了五百文买了他编的小扇子,他爹才算认可了他的“不务正业”。

    郭大贵听了呵呵笑起来。

    清哑却没笑,继续盯着那才开始编的竹丝图。

    江明辉当即上前演示:“这竹丝太细,寻常手法不行,要这么编”

    他双手灵动,好像绣花,一面柔声对清哑解说:如何甄选竹材,如何处理竹篾,如何拉丝,如何染色,再到编制工艺十分繁复精密。

    他说得津津有味,不时看向少女,以求确认。

    清哑静静地听,专注地看,十分认真。

    郭大贵道:“这是你家传的手艺,怎好跟我们说”

    江明辉笑道:“不要紧。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我们家的手艺,就算别人看了,没几年工夫都别想入门。像我这样编竹丝画的,更难。我家就我大哥二哥和我爹会。他们老手艺了,我告诉他们,他们就上手了。就是不能编太复杂,那要画画的功底。”

    他很窃喜自己有一桩可以让清哑看得入眼的技艺。

    清哑又看向前面那幅图画。

    江明辉忙道:“这是图样。”

    跟着又道:“不过我也绘了图样,对着编。”

    “图样”郭大贵忙问,“还有图样”

    江明辉便翻出图稿来,放在桌上。

    清哑一看,正与她所绘的网格设计图类似。

    只是这图很简单,仅仅包括图案部分,就像姑娘绣花用的花样子。图案编在作品的什么位置,则要靠编制人目测和经验。

    以她的眼光和实力看,这设计图总体规划太不完善。

    清哑静静地望着图稿沉思。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笑闹声。

    跟着,郭勤郭俭和几个小娃儿跑进来。

    郭俭扑向清哑,“小姑。”

    清哑忙扶住他肩膀,低头发现他膝盖上满是灰尘,便蹲下去帮他拍打。打了几下,干净了,一抬眼,又发现他脸上脏兮兮的,又扯出帕子帮他擦脸。待擦完脸,又发现他头上小辫子松了,摇摇欲坠,于是将他揽在怀中,拆了那红带子,重新绑了一个冲天小辫。再从随身带的小包包里拿出一把枣木梳,将他脑袋四周的短发梳整齐了。

    须臾,小娃儿恢复了干净整洁模样。

    清哑才推开他,示意他去跟哥哥们玩。

    江明辉在旁看着她做这些,心里柔柔的。

    清哑站起身,一转眼看见他。

    江明辉便道:“我我带你去我大哥那边瞧瞧去。”

    清哑不想去那边,不愿遇见人被人品头论足,又想多些机会观察他,心思一转,问道:“后山都是竹子”

    江明辉忙点头,问“你想去看”

    清哑点点头。

    江明辉忙道:“我带你们去。”

    他不过要找机会和清哑说话、共处而已,巴不得往清静处去。

    于是,几人就往后院走去。

    一出院门,扑面便是参天毛竹,遮天蔽日。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正是指眼前景色。

    江明辉在前引路,带着郭家兄妹深入竹林深处。

    郭大贵对清哑道:“小妹,这竹子真粗。咱们家的是水竹,比这细多了。不过毛竹笋没有水竹笋味道好。”

    江明辉回头道:“春笋不好,冬笋很嫩的。冬笋炒腊肉最好味。”一面示意清哑留心脚下,“小妹,才下的雨,这路容易打滑,走稳了。”说着伸手要拉清哑。

    清哑看了他一眼,没有伸手相接。

    郭大贵抢上前一步,牵着妹妹走。

    江明辉觉得不好意思,讪讪缩回手。

    很快,他就忘了刚才的尴尬,一路解说:

    “这一片毛竹都是我家的。那边,过了沟开始,过去就是蔡姐姐家的了。东边从那家歪脖子杨树过去,是别人家的。”

    “你看山上好些条沟,都是光滑滑的,看着像水冲的,其实不是。你们晓得怎么一回事吗是运毛竹弄的。我们在山上砍了毛竹,顺着空地推下来,拖着走,次数多了,就成了这样子。后来砍了毛竹也不用拖了,往这沟里一推,它自己就滑下来了,省事的很。”

    “我以前常来这后山读书,清静。”

    “这山上有兔子呢。”

    “再过两个月,就能挖冬笋了。”

    他兴致勃勃地说些没要紧的事,事无巨细,一心要使清哑熟悉他生活的环境,和经历的趣事,言谈间,少年朝气尽显,本性袒露。

    忽见前面沟旁一棵李子树,他忙指给她看,“那是李子树。小时候,我总是等不到李子红,就摘了吃,酸的倒牙。”说着,情不自禁用手捂住腮帮子,似乎嘴里泛出酸味。

    清哑竟能体会他欢欣的心情,觉得他没那么陌生了。

    郭大贵哈哈大笑,如遇知音。

    笑完才道:“你这算什么,我也一样。我家好多枣子树。小时候,我等不及枣子红,就爬上去摘,小妹在下面捡。天天偷吃”

    说着侧头问清哑,“小妹你还记得”

    清哑轻轻点头。

    原主记忆里有,很开心的童年趣事呢。

    “我娘把晒干的枣子藏在她床头,我一天摸几个啃。一大包枣子啃完了,我娘才发现。”郭大贵一面说,一面洋洋得意地拍拍自己胸脯,“瞧我长得这么好。我娘说了,都是吃枣吃的。说是一天三颗枣,活到百岁不显老。”

    江明辉惊笑道:“原来你也偷嘴吃”

    郭大贵点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眉飞色舞道:“你这儿什么都没有,全是毛竹,不好玩。我们家比这好玩。五六月的时候,天一热我就泡在水里,又凉快,又有的吃。那时候的藕,比小娃儿胳膊腿还白,甜丝丝的,又脆又嫩。我最喜欢采了吃。我爹看见了,说我糟蹋东西,撵着我打。唉,你们这全是竹子,一点不好玩。”

    他见钻来钻去都不出竹林,所以有些腻味了,不住抱怨。

    江明辉忙道:“也不都是竹子,翻过山就有湖。”

    说着对清哑道:“小妹你走快些,山那边有好玩的。”

    清哑不觉就加快了脚步,紧随他和哥哥。

    郭大贵脚底滑了下,情急之下勾住一根毛竹,才没摔倒。

    他不禁又抱怨道:“你们真懒,也不弄些石板铺条路。我家的路都铺的石子和石板,下雨天走也没事,比这方便的多。”

    江明辉惭愧,道:“回头我就跟爹说,垫一条路。”

    4209051

第23章 示爱

    

一时来到山顶,视野开阔起来。

    向后山谷一看,翠竹绿树环绕之中,果有个大湖。

    湖东南有出口,一水如带,蜿蜒东去。

    江明辉指着那水流去的方向对清哑道:“顺着这水路,下去通往临湖州州府。我去过的。前面有个渡口,村里有人在这摆渡。”

    郭大贵问:“你还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