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见这话,方修面露恍然之色。
  离开相国府一个月,他都快要忘了李邀月的存在。
  说起来,也算好事,说明这段时间,她没有惹事。
  话说回来。
  前段时间,李邀月好像也寄来了信。
  当时他想着怎么对班鸿飞施行斩首行动,就把信丢到了一边,没来得及看。
  赢了燕军以后,也只看了小女帝她们寄来的书信。
  “也不知道她信里写了什么。”
  方修看向影卫,问道:“夫人寄来的信呢,拿过来给本相看看。”
  “是!”
  影卫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方修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想着,四封信都写好了,也不差李邀月这一封。
  于是,又提笔写了一封,随意拿起一株君子兰,夹在信里。
  片刻后。
  影卫带回了李邀月的信,双手呈上。
  方修伸手接过,打开以后,自上而下的浏览。
  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李邀月表达对他的思念,以及担忧他的安危,用词倒也恳切,只是相较于小女帝她们少了些真情实感。
  思念与否,担忧与否,文字上也能看得出来。
  不过,倒也正常。
  方修要是李邀月,也不可能对自己有什么真情实感。
  他放下书信,将自己写的交给影卫,道:“这封交给夫人。”
  “是!”
  影卫手里攥着五封夹着君子兰的信件,端正的行了一礼。
  就要转身离开的时候。
  方修又叫住了他。
  “等会!”
  影卫看向方修,问道:“主人有何吩咐?”
  方修道:“没什么,只是提醒你,五封信不要弄混。”
  “主人放心,一定不会!”
  影卫重重的点了点头,信誓旦旦的道。
  一般来说,一定不会的事情,最后就一定会发生。
  但是,作为系统出品的顶尖刺客,影卫办事一向利落,至今还没出过什么差错。
  送信这么小的事情,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一念至此。
  方修脸上露出笑容,摆了摆手,道:“下去吧。”
  “卑职告退!”
  影卫行礼,转身离开。
  方修坐在太师椅上,思索了半响,唤来了副将,问道:“燕军退到何处了?”
  副将道:“据末将所知,已经退回到彭海府!”
  彭海府距离雍州有一百多里。
  如此看来,燕军经此一战,或多或少对雍州产生了心理阴影。
  想必,燕军如今的统帅,短时间内也不会再进攻雍州。
  就算进攻,也得请示燕皇。
  而且。
  刚撤回燕国的燕军,士气大减。
  对燕皇而言,也要重新考虑,再将他们推上沙场,是否合适。
  粗略估计。
  就算燕皇进犯之心不死,想要重新组织进攻也要半个月之久。
  毕竟。
  这一次燕军在雍州的行动,可以用“溃败”两个字来形容。
  只要燕皇还没有老糊涂,就该重新考虑入侵大乾的后果!
  “给唐忆雪写信,让她组织民夫,在雍州、剑南道与燕国的边界铺设地雷,不要顾虑成本,有多少就用多少。”
  方修思索片刻后,看向副将,如此吩咐。
  副将应道:“是!方相!”
  方修看着他,又问:“岭南道的战况如何了?”
  副将道:“白将军与虎贲军还在僵持。”
  “他没有求援?”
  方修问道。
  副将摇了摇头,道:“没有。”
  得到这样的答案,方修的脸上露出动容之色,沉声道:“他手下就这么点人,独自面对二十万虎贲军,支撑了这么久,愣是没有求援,本相明白,他这是不想给本相增添负担。”
  副将表情同样变得庄重,道:“白将军实乃百年难得一遇的良将。”
  方修抬眸看了他一眼,神色一肃,命令道:“传本相的命令,从神机营中调拨五万人,前往岭南道,驰援白起。”
  听见这话,副将的脸上露出犹豫之色,道:“方相,虎贲军仍在围城,咱们的神机营士卒,又缺少火器,即便是支援过去,怕是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方修看向他,正色道:“传信给白起,约定好时间,趁着夜色,打开城门,让五万新招募的士卒,冲进城里!”
  “这五万人每一个人都携带火药,弹丸,以及干粮,只要能冲进城里,就不缺火器。”
  白起守城到现在,必定有大量伤亡,空缺下来的火器,刚好可以交给新补充的士卒。
  副将听见这话,脸上露出思索之色,显然是在考虑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就在此时。
  方修又补充道:“让玄甲骑兵掩护,必要时,玄甲骑兵也可入城!”
  此话一出。
  副将不由的露出惊诧之色,脱口而出道:“方相,那卧川府怎么办?”
  他们之所以能击退燕军。
  计谋、火器、天时、地利、人和,皆有之。
  但最重要的还是方相豢养的五千私兵,也就是玄甲骑兵。
  没有这五千玄甲骑兵冲锋陷阵,仅仅依靠杀伤力并不算大的鲲与地雷,怎么可能逼退燕军。
  因此。
  毫不夸张的说,卧川府的防卫,完全是由五千玄甲骑兵支撑。
  没有这五千玄甲骑兵,燕军一旦卷土重来,整个雍州,乃至整个大乾都将会处于险境!
  相较于副将的不安。
  方修表现的风轻云淡,悠悠道:“没有玄甲骑兵,城就没法守了?”
  “这”
  副将听见这话,表情变得有些奇怪,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很想说,确实,没有这五千玄甲骑兵,燕军要真铁了心的围城,他们还真没法守。
  但是,注意到方相的眼神,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这番话咽了回去,只是道:“能守,但想要击退燕军”
  话还没说完,就被方修打断。
  “为何要击退燕军?”
  这个问题,让副将怔在原地,不知该如何回答。
  方修看着他,风轻云淡道:
  “若是燕军再次来袭,绝不可能再采取相同的战术,只要他们不把目标放在长安,本相就没有顾忌!”
  “十五万人,守住卧川府,绰绰有余,只要等到白起那边赢下虎贲军,燕军不攻自退。”
  副将听见这话,面露思索。
  沉默了片刻后,他还是有所顾虑,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好了,本相心意已决,不必多说,执行命令吧!”
  方修没有给他辩解的机会,摆了摆手,如此说道。
  “是!”
  副将见状,也不敢再劝,拱手行礼:“末将告退!”
  紧接着,转身离开了房间。
  他走以后。
  方修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走到墙边,看着上面挂着的舆图,表情变得十分庄重。
  其实。
  他把自己的底牌,那五千玄甲骑兵派到白起的身边,心里也没什么底。
  只是将希望寄托在白起的身上,希望他能速战速决,击退虎贲军,让燕军多一些顾忌。
  毕竟,他的目标是攻下周国,而不是燕国!
  “希望一切顺利。”
  方修收回目光,在心里叹了口气,悠悠道。
  与此同时。
  长安。
  皇宫,养心殿。
  万里无云,阳光明媚。
  一袭龙袍的武明空坐在龙椅上,看着宫里密探和兵部传来的前方战报,一颗心不由得跳动了起来。
  根据兵部的战报。
  方修在卧川府取得了极大的胜利,成功击退了燕军副将张宏志的十万大军,让其狼狈逃窜。
  但是。
  还有一个不好的消息。
  就是燕军主将班鸿飞,竟然放弃围攻卧川府,率领二十万大军,长驱直入!
  不出意外,三天就能抵达章州,十万能抵达青州,半个月就能兵临长安!
  毫无疑问。
  他的目标就是长安城!
  面对这种情况。
  女帝一方面松了口气,觉得能减轻卧川府的负担。
  另一方面,又心存顾虑,担心长安的守军抵挡不住班鸿飞的二十万大军。
  毕竟这二十万大军中还有十万是闻名天下的燕国铁骑!
  按照燕国一贯的战略,他们兵临长安后,大概率会绕着长安,掠夺一圈,逼迫白起和方修回援以后,就开始回撤。
  但是。
  谁也不敢保证。
  燕国的一贯战略,这一次是否会发生改变。
  万一他们这一次下定决心,要占领乾国的领土,对朝廷而言,就麻烦了。
  “也不知道方修会用什么计策对付燕军。”
  武明空看着战报,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冒出这个念头。
  就在此时。
  养心殿外传来脚步声。
  武明空抬眸望去,发现是林宛儿,开口问道:
  “何事?”
  林宛儿表情有些奇怪,犹豫了一下,还是将手里的报纸呈上,道:
  “陛下,这是今日的镜花报,请您过目。”
第248章 大儒的抨击,暴君!
  武明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报纸,眉头微微皱起,开口问道:
  “镜花报?”
  林宛儿道:“是一家名为镜花阁的书坊办的报纸,每七天刊印一期,这是第二期。”
  武明空听见这话,眉目间露出一抹无奈,道:“才半年光景,已经到了一个书坊都能刊印报纸的地步,早知如此,就不该同意方修推广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早在几十年前就被发明,只是被诸国朝廷牢牢的把控。
  直到半年以前,方修着手推广活字印刷,才让民间的书坊,具备大量刊印的能力。
  诚然。
  推广活字印刷,确实让各种书籍的价格大幅下降,不再像从前那样,只有世家子弟才有机会读书。
  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书坊随意刊印报纸就是其中之一。
  当初,方修就是利用这一点,才在周国掀起了一场反对新政的风暴。
  “看来得想个办法控制报纸的刊印,不然早晚要出问题。”
  武明空这么想着。
  忽然听见林宛儿道:
  “奴婢也这么觉得,随便一个书坊都能刊印报纸,免不了会被有心之人利用,做一些乱七八糟的文章。”
  听见这话,武明空立刻意识到了什么,抬眸看向林宛儿,眉头皱起,问道:“镜花报印了什么文章?”
  林宛儿沉默了一息,将报纸双手呈上,恭敬道:“陛下,请您过目。”
  武明空见状,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感,伸手接过报纸,浏览起来。
  报纸的第一面,是一副画像。
  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名身材曼妙的女子,看着栩栩如生。
  “果然,这些书坊为了多卖银子,什么手段都用的出来!”
  武明空柳眉微蹙,翻到了反面,继续浏览。
  兴许是为了节省纸张。
  镜花报上的字较为袖珍,看起来极为费劲。
  武明空伸手捏了捏眉心,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文字中。
  只看了一会。
  她的表情就发生了变化。
  一开始是惊诧,然后恼怒,再然后是愤然,最后是平静。
  半炷香的时间过去。
  武明空缓缓放下了手里的报纸,看向林宛儿,精致的脸蛋没有任何表情,不冷不澹的问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可经过证实?”
  林宛儿小心翼翼的回道:“回陛下,海瑞已经派人查过,确实是国子监祭酒,大儒程正道所作。”
  得到了肯定的答桉。
  武明空眸子里露出强烈的杀意。
  林宛儿见状,忙不迭的低下了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作为女帝的贴身侍女,也是女帝最亲近的人之一。
  她比谁都清楚,别看陛下表现的风轻云澹,其实已经愤怒到了极致。
  不过。
  林宛儿也完全能够理解陛下此刻的心情。
  毕竟,程正道这篇文章写的实在太过大逆不道!
  在这个紧要的关头。
  他竟敢借着问罪国公一事,对陛下大加指摘。
  先是引用先圣的名言,指责陛下没有仁义之心,不似人君。
  又罗列陛下与方相这两年的所作所为,指责陛下有独夫之心,横行奡桀。
  引经据典,文笔犀利。
  最后甚至用上了“蛮横凶残”“不讲人道”这样的词汇。
  毫不夸张的说,这家伙就差指着小女帝的鼻子痛骂,你个狗暴君了!
  除此之外。
  他还罗列出了方相的十大罪名,每一条都用了上百字去描述。
  站在儒家的角度,倒也算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最后更是做出总结,明示女帝和方修是一对狼狈为奸的暴君与奸臣!
  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劝戒陛下要亲贤臣,远小人,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这样的文章,以前也不是没有。
  甚至,史书上有不少谏臣是靠抨击天子,才给自己博得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
  但是。
  一般来说,那些文章所用的语言都较为温和,如此犀利,还是头一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