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
一般来说,那些文章所用的语言都较为温和,如此犀利,还是头一次见。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篇文章被刊登在了报纸上!
要是不加干涉,用不了三天,这篇文章就会在读书人的口口相传之下,传遍大江南北!
到了那时,在天下百姓。。。。。。或者说在天下士子的眼里,陛下就是独断专行,残暴不仁的昏君!
毕竟,作为大乾仅有的几名闻名诸国的大儒,国子监祭酒程正道在士子们的心里有极高的地位!
他的文章自然分量极重!
“程正道。。。。。。”
武明空纤细的手指摩挲龙椅的扶手,脸上仍旧没有表情。
林宛儿站在一旁,屏气凝神,不敢出声。
片刻后。
武明空看向林宛儿,问道:“这一期的镜花报印了多少份?”
林宛儿回道:“回陛下,据镜花阁掌柜交代,印了一千份,全都已经售出。”
短短一天时间,一千份报纸销售一空,这名不见经传的镜花报竟然如此火热?
武明空柳眉微蹙,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林宛儿见状,明白陛下的想法,忙不迭的解释道:“京城的报纸中,只有镜花报用整整一页刊印女子的画像,所以才卖的如此之快。”
“。。。。。。”
听到这个解释,武明空一时间竟是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个时候。
林宛儿又道:
“海瑞看到这篇文章后,立刻便命都察院的差役,追缴已经售出的报纸。
这份报纸送到宫里的时候,已经追缴回了六百多份。
除此之外,刑部尚书孙正英还命令手下的捕快,将读过这份报纸的百姓,全都抓到了刑部衙门。”
武明空听见这话,不知想到了什么,表情变得有些古怪。
沉默了几息,还是没忍住,感叹道:“没想到海瑞竟会看这种报纸。。。。。。”
林宛儿微微一怔,有些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直到注意到陛下的表情,方才意识到了什么,解释道:“这报纸是都察院一名差役买的,那差役只看了画像就将报纸丢在了一边,被一名监察御史看见,读到程正道的文章后,又转送到了海瑞的手里。”
“原来如此。”
武明空精致的脸蛋露出恍然之色。
她虽然跟海瑞接触不多,但自认对这个人还算了解。
心里想着,他这样的人,怎么也不可能为了看曼妙女子的画像,去买一份报纸。
林宛儿看着风轻云澹的女帝陛下,眸子里露出一抹担忧,犹豫了片刻,还是咬牙问道:“陛下,您不担心吗?”
武明空看向她,问道:“担心何事?”
林宛儿道:“那篇文章。。。。。。”
武明空听见这话,立刻明白了小侍女的意思,柳眉上挑,悠悠道:“自打朕决定重用方修,就做好了有这么一天的准备,昏君也罢,暴君也罢,任他去说,千百年后,后人自会给朕与方修一个公允的评价!”
女帝这番话说得极为平静,仿佛是在叙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落在林宛儿的耳畔里,却让她大为震撼,久久说不出话来。
养心殿里安静了片刻,再次响起女帝平静的声音。
“方修临行前,曾经告诉朕,有一批人,他们没读过书,见识浅薄,不懂教化,不知圣人,便连仁义礼智信都不明白,辛劳一生,只为填饱肚子。。。。。。
他们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没有自己的见解,他们说的话,朕听不见,朕说的话,他们也听不见。
在程正道这样的大儒眼里,他们是朽木不可凋也的愚民,麻木不堪!
可是!这些人,却占据了我大乾子民的绝大多数!
朕做的事,即便是对百姓有利,对朝廷有利,也会因为损害士绅的利益,引来大量的抨击,士子们会做各种各样的文章,指责朕是昏君!是暴君!
史书上会记载,朕残暴不仁,嗜杀成性,不辨忠奸,重用小人!往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朕可以会落得与桀纣一样的名声。
但是,那又如何!
我大乾多的是沉默的子民!他们会因为朕的努力而过上好的生活,不用一生劳碌,却连苟活都无法做到,只这一点,就抵得上千千万万的骂名!”
武明空说这番话的时候,脑海里不由的浮现出方修的身影,隐约间似乎听见他庄重的教诲,一颗心越发的平静。
整个人显得端庄而又神圣。
林宛儿怔怔的看着面前的女帝陛下,不知为何,忽然升起一种陌生的感觉……
陛下变了,但又没完全变。
沉默了几息。
武明空不知想到了什么,眸子里迸发出一道锐利的光芒,冷冷道:
“程正道抨击朕,一是朕开了问罪勋贵的先河,二是他大儒的身份,三是朕将他囚禁在国子监,他怀恨在心,四是想要借此博得一个谏臣的好名声,将来可能青史留名。”
“说来说去,还是为了利益!既然如此,他越想要什么,朕偏不给他什么!”
说到这,顿了顿,看向林宛儿,悠悠道:“让竹风轩的人做一篇文章,说程正道有龙阳之好,明日印在大乾月刊和长安周刊的头版头条。”
林宛儿听见这话,先是一怔。
随即瞪大双眼,一脸的不可置信。
这一刻,她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有些不确信的试探道:“陛下?”
武明空明白她的想法,风轻云澹的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朕说,程正道有龙阳之好,明日太阳落山前,朕要这个消息传遍整个长安,三日之内传遍各州各府!”
“。。。。。。”
林宛儿表情无比奇怪,忍不住道:“可是陛下,据奴婢所知,程正道他并没有。。。。。。”
话还没说完,就被小女帝打断。
“有或没有,朕并不在乎,百姓也不在乎,只有一部分的士子在乎,但他们无从求证……再者说,你如何就知道,他没有?”
“。。。。。。”
林宛儿大为震撼,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沉默了好一会,方才问道:“那镜花报的那篇文章,该如何处置?”
武明空悠悠道:“买镜花报的人,又有几人能看到这篇文章?就算看到了又如何?”
“这。。。。。。”
林宛儿又是大为震撼,无言以对。
这个时候。
小女帝继续道:“不认同程正道的,见到这篇文章,仍旧不会认同,认同他的,即便没有这篇文章,见到朕问斩国公时,便已经义愤填膺。。。。。。”
“除此之外,朕可以同你打个赌,只要程正道的消息不断登报,半个月后,便不会有人记得这篇文章。”
“即便是记得这篇文章,也不知道这篇文章究竟是不是程正道所作!”
“即便知道是程正道所作,谁又会在乎一个劣迹斑斑的老翁的妄言!”
林宛儿听到这,感觉整个人都得到了洗礼。
她怔怔地站在原地,忽然觉得眼前的陛下如此的熟悉,又是如此的陌生。
沉默了好一会。
她忽然意识到,陛下如今的行事风格,好像越来越像一个人——方相!
“完了!陛下被方相带坏了!”
这个念头不由自主的从林宛儿的脑子里冒了出来。
武明空却是极为的平静,看着林宛儿,再次开口:“让海瑞和孙正英,继续追缴镜花报,抓的人全都放回去。”
“是!陛下!”
林宛儿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恭敬地行礼。
武明空想了想,又吩咐道:“让上官海棠见朕。”
“是,陛下!”
“去吧。”
“奴婢告退!”
林宛儿端端正正地站好,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直到走出养心殿,她还觉得自己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久久无法平复。
养心殿里。
武明空却显得极为平静,坐回龙椅上,继续浏览战报。
片刻后。
一道熟悉的清冷声音从外面传来。
“上官海棠求见陛下!”
“准。”
下一秒。
帘子被人掀开。
上官海棠来到了女帝的跟前,行礼后,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武明空抬眸望向她,问道:“前线的战况如何?”
上官海棠道:“回陛下,燕军封锁了雍州,第一庄的通信只能仰仗信鸽,因而,关于战况,第一庄知道的并不比兵部多。”
信鸽传书,较为不便。
再加上两国交战时,会有人专门盯着信鸽,想法设法的射杀。
因而,即便是势力庞大的第一庄,也不能再像从前一样,肆无忌惮的传递消息。
上官海棠的回答,女帝并不意外。
沉默了几息。
她又问:“镜花阁的事,你可听说了?”
第249章 崩溃的程大儒
上官海棠问道:“陛下说的可是那篇文章?”
武明空轻轻的点了点头,不冷不淡道:“朕想知道,那镜花阁的掌柜哪来的这么大胆子,竟敢刊印编排朕的文章。”
上官海棠沉默了一息,回答道:“不出意外是燕国的细作。”
武明空听见这话,眉头微微皱起。
在她看来,以第一庄的实力,不该坐视一名细作成为书坊掌柜,而没有丝毫察觉。
上官海棠见状,解释道:“第一庄自创立起,便着手清除诸国安插在长安的细作,但这些细作只要正常生活,不与人联络,便不会留下线索,无论第一庄如何努力,也难免会有漏网之鱼。”
话音落下。
武明空的眉头舒展了一些,显然是接受了这个解释。
沉默了片刻,她看向上官海棠,问道:“你是第一庄的庄主,对于把控消息,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在你看来,想要杜绝此类事发生,该如何做?”
听见这个问题,上官海棠的脸上露出一抹犹豫之色,没有立即回答。
她效忠于方修,而非皇帝。
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可以回答。
但涉及到朝廷政策的问题,还是得三缄其口。
毕竟,帝王心思深沉,没人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武明空注意到她的表情,明白她的顾虑,想了想,正色道:
“雍州的战事还未结束,燕军又来势汹汹,朕不希望在这个时候,有人借着报纸,攻击朝廷,掀起动乱……
那样,对朕,对朝廷,对方修,都不是好事。”
上官海棠听见这话,仍旧保持沉默。
武明空见状,思索了几息,做出最后的尝试。
“你作为方修最信任的人,应该知道朕与方修的关系……
朕已经决议,等方修回京,便封他爵位,朕不希望,到时候有人借题发挥,在报纸上说三道四。”
说到这,顿了顿,又道:“再者,当初指鹿为马一事,有不少人知晓,若是刊印在报纸上。”
说到这,戛然而止。
后面的话,不言而喻。
无非是担心有人暴光指鹿为马一事,引起不必要的动乱。
方修与女帝的关系,上官海棠当然清楚。
毕竟,当年方修与李邀月成亲的那一晚,她就守在洞房外。
方修与陛下如何缠绵,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回想起那一晚发生的事。
上官海棠感觉心跳加速了几分,几息后才平复情绪。
抬眸看向女帝,缓缓开口道:
“陛下若想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最好拟定一道旨意,从此以后,除了竹风轩与朝廷的造书局,任何人与商铺,不得私自刊印报纸!
除此之外,书坊印制的书籍,出售之前,也必须送到礼部,由礼部的官吏进行审阅,没有问题才可出售。”
武明空听见这话,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这么做,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毫无疑问也会阻碍报纸与书籍的发展,同时激发部分人对朝廷的不满。
除此之外,还显得她这位天子心胸狭隘,不懂得广开言路。
“可有其他办法?”
武明空看向上官海棠,如此问道。
上官海棠想了想,回答道:“陛下可创设一个衙门,专门负责报纸与书籍,民间的书坊能够刊印,但必须送往衙门进行审阅。”
武明空皱眉道:“听着没什么区别。”
上官海棠没有否认,回答道:“在草民看来,若想杜绝此类事发生,审阅乃是唯一的办法。”
武明空眉头微皱,陷入沉思。
片刻后,她做出决定,看向上官海棠,点点头道:“朕明白了,你下去吧。”
“草民告退!”
上官海棠端正的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她离开后。
武明空看向身旁的林宛儿,吩咐道:“让礼部侍郎来见朕。”
“是,陛下!”
林宛儿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龙椅上。
小女帝看着她的背影,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喃喃自语:“审阅。倒也不失为个办法。”
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