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孤心里清楚,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第二条,名声,既然他在乎名声,便有办法对付他,他在家乡有三万亩良田,几十年前,因为这三万亩良田,多少农户过的苦不堪言,因为他的纵容,又有多少与他有关的士绅,横行乡里,这些都是他的责任。
  这些是确凿发生的事,还有一些捕风捉影的传闻,比如他年事虽高,心却是不老,有龙阳之好,在府上养了许多年轻力壮的下人,日日夜夜的侍奉他。”
  话还没说完。
  几名内阁大学士就变了脸色,一张脸难看到了极致。
  显然他们没有想到,方修身为摄政王,竟然当着他们的面,编排一个二品大员,与朝廷有功的大臣!
  而且是用如此卑鄙!如此下流!如此肮脏的手段!
  简直是无耻之尤!
  此刻。
  即便是一直保持淡然的谢千,也从心底涌上一股恼怒。
  一旁。
  方修仍旧用低沉的声音,讲述着自己准备的那些手段。
  每一种手段都没有一点儿底线,听的谢千等人汗毛直立。
  明明身在暖阁,却好似置身冰窟,全身上下被寒意笼罩。
  片刻后。
  方修将准备的手段说完,目光在几名大学士的身上转了一圈,眉头一挑,道:“诸位觉得,若是孤将这些手段告知高宇,他会继续坚持,还是选择放弃?”
  几名大学士脸色无比难看,全都低下了头,一言不发。
  方修见状,露出一抹冷笑,道:“孤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无非是觉得孤毫无底线,无耻至极,实话告诉你们,孤自己也是这么觉得
  不过,这些无耻至极的手段说到底也是同你们中某些人学的,往宫门前一坐,捧着暖炉,带着自己的门生,一言不发便开始绝食,觉得这么做,孤便一定会给他们让步!
  可笑!”
  说到这,他突然提高声调,一拍桌子,厉声道:
  “用这种无赖的手段威胁孤,便是不讲道理,既然他不讲道理,孤便更不讲道理,用的手段也比他更无赖!
  孤不在乎什么身后名,更不在乎读书人如何看孤,也不在乎伱们如何看孤!
  孤刚才说得那些话,只是说说,但若是高宇一意孤行,执意要与孤作对,那些手段,孤会一个不落的用在他的身上!
  到时候刊登这些消息的不仅仅只有江月小报,还有大周月报,大乾月报,长安周报,孤会让全天下的百姓知道他那些或真或假的丑事,让他变成一个笑话!遗臭万年!”
  话音落下。
  整个暖阁寂静无声。
  几名内阁大学士都被方修突然爆发出的气势所震慑,低下了头,不敢说话。
  就连刚才十分愤怒的谢千,也选择了低头沉默。
  方修停顿了片刻,继续用冰冷的语气道:“谢千还有你们几个,都是阁老,是陛下和孤倚重的重臣,许多事情需要你们去办,但是孤希望你们明白,朝廷缺了谁都是一样,没有你们,还会有新的才俊。
  珍惜陛下给你们的机会,珍视孤对你们的重视,脚踏实地的办事,不要学那高宇,自绝于陛下,自绝于孤,自绝于大周的百姓!”
  说完。
  方修犀利的目光环视一周,不再多说,转身离开了文渊阁。
  他走后,文渊阁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
  谢千沧桑且沉重的声音缓缓响起。
  “按照殿下说的办,拟个条子,即日起,没有陛下的准许,宫中和六部九卿各衙门外的人,不得接近皇宫。”
  几名大学士都没说话,却是默默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继续票拟。
  这一刻,没人再议论仍旧在绝食的高宇。
  因为直面了方修后,他们全都清楚的认识到。
  在这位没有底线、做事犀利、手段狠辣的摄政王面前,高宇和他的门生,以及晋南城里的那些读书人掀不起任何的风浪!
  宫门外。
  披着狐裘大氅,捧着手炉,挨着暖炉的高宇,闭着眼睛,呼吸均匀。
  他已经两日没有吃饭,嘴唇都变得有点儿苍白,但脑子仍旧清醒。
  没人比他更清楚。
  摄政王方修绝不会轻易的妥协。
  因而,他已经做好了饿死在这里的准备。
  他死后,身后的士子们会掀起让摄政王难以承受的风浪。
  到时候,摄政王就只能妥协!
  他要用他的命,与摄政王抗争!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一阵呼啸的寒风吹过。
  在他的身后,成千上百名的学子皆是打了个哆嗦。
  与此同时。
  一片片小雪花飘飘悠悠地落下来,如玉一样洁白。
  士子们见状,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这个天气,又是下雪,高老的身子只怕是支撑不住啊!”
  “高老都在这坐了三天,也已经将近三天没有吃一口饭,宫里难道就没有反应?”
  “新登基的女帝和那个什么摄政王,真就是铁石心肠,忍心让高老饿死、冻死在这?”
  士子们语气中夹杂着愤怒。
  就在这时。
  不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整齐的脚步声。
  紧接着,便看到身穿飞鱼服,腰配绣春刀的锦衣卫出现在了宫城的城墙前。
  “锦衣卫?难道是陛下来了?”
  “陛下终于来了!”
  士子们见到这一幕,脸上露出惊喜之色,都觉得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只是等了半天都没有见到陛下,也没有见到摄政王。
  甚至就连内阁大学士都没见到。
  只有一个看着平平无奇的锦衣卫千户,走到了前面。
  他从怀里取出一份文书,打开以后,郑重的读道:
  “即日起,除宫中和六部九卿各衙门官吏与差役外,无陛下之允准,任何人不得接近皇宫方圆一公里,警告无效后,视为犯上作乱,由锦衣卫押送诏狱!”
  说完,他将文书收回怀里,环视一周,不冷不淡道:“给诸位半个时辰的时间,速速离去,否则押送诏狱!”
  话音落下。
  一片寂静。
  片刻后。
  爆发出一阵热烈的议论声。
  士子们瞪大双眼,一脸恼怒。
  “大周律法中何曾有过规定,不允许我等接近皇宫?你们这么做,不怕在史书上留下骂名!”
  “如此专横独断!比之太上皇,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你们。你们可耻!”
  “一群无耻的鹰犬,我们要见陛下,要见摄政王,要见阁老!”
  士子们愤怒的喊着。
  高宇仍旧闭着眼睛,坐在地上,对四周传来的声音充耳不闻。
  好似此刻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雪花悠悠飘落,落在他灰白的头发上,给他增添了几分沧桑。
  锦衣卫们面对愤怒的士子,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如同雕塑一般站在原地。
  而锦衣卫千户则是直接无视了这些士子,迈步走到高宇的跟前,蹲下身子,压低声音道:
  “谢阁老让卑职转告高老,若是高老一意孤行,不出一日,各大报纸便会刊登文章,告诉世人,高老有龙阳之好,喜欢豢养年轻力壮的男子。
  除此之外,高老在家乡的那些良田,在各州府的宅邸,以及高老的子孙后辈都会受到牵连”
  锦衣卫千户的语气十分平淡,一口气说了一炷香的时间,将所有“无耻至极”的手段说了个遍。
  高宇听了,脑子一阵恍惚。
  好一会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睁开双眼,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眼前的锦衣卫千户。
  此刻,他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毕竟,再怎么说,谢千也是他的至交好友,怎么可能会用出这样卑鄙无耻的手段。
  很快,他就意识到。
  这些手段并非是谢千想出来的,而是摄政王方修。
  即便如此,他仍旧觉得有点不敢置信。
  方修,堂堂的大乾丞相,大周摄政王,前些年虽是声名狼藉,这几年在百姓中却也是有了极好的名声。
  这么一个人,怎么会使出这些地痞流氓的手段!
  甚至比地痞流氓还要卑鄙,还要无耻!
  恍惚后,就是汹涌而来的恼怒。
  他瞪大眼睛,死死的盯着眼前的锦衣卫千户,伸出手指着他,声音发颤:“你你。”
  你了半天也没说出下一句话。
  锦衣卫千户见状,用平淡的语气道:“卑职劝高老放平心态,若是一不小心死在了这里,只怕是一世英明毁于一旦,妻儿老小也会受到牵连。”
  “。”
  如此明目张胆的威胁,让高宇越发的愤怒。
  但同时也升起了一股恐惧。
  他不怕死,但是方修对他用的那些手段,对他而言,却比凌迟都更难以接受!
  同时。
  他心里很清楚。
  方修真有可能对他用出这些手段。
  毕竟,各大报纸都掌握在方修的手里。
  百姓对报纸上的内容,尤其是江月小报,大周月报,都很信任。
  如果方修真那么做了,别说是他高宇和子孙后辈。
  就连整个高姓都可能为之蒙羞。
  “身为摄政王,没有丝毫底线,简直无耻至极!”
  “他就不怕将来别人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他!”
  高宇因为愤怒,脸涨得通红。
  好一会才渐渐的平复了情绪。
  一旁。
  锦衣卫千户再次开口提醒。
  “谢阁老给了高老迷途知返的机会,希望高老能好好把握,一个时辰的时间,足够高老离开这里了。”
  高宇听见这话,沧桑的脸庞露出纠结之色。
  片刻后。
  他咬了咬牙,看向不远处的仆人,开口道:“扶老夫起来。”
第319章 出去逛逛?
  那老仆看见锦衣卫千户跟高宇窃窃私语,一颗心早已经提了起来。
  听见高宇喊他,忙不迭的凑了上去。
  “是,老爷。”
  仆人小心翼翼的将高宇从地上搀扶起来。
  身后。
  士子们见到这一幕,全都安静下来,随即小声的议论起来。
  “高老这个时候起身,是要与宫中那些无耻之徒据理力争吗?”
  “宫里的那些家伙不讲道理,没有底线,高老就该同他们理论!”
  “就是!再这么妥协下去,我大周国将不国!”
  士子们说着,全都用热切的眼神望着高宇,希望德高望重的高老能够带领他们,与那个从乾国来的摄政王抗争!
  然而。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是让他们一怔。
  只见高宇从地上站起来后,并没有走向皇宫,也没有走向那些锦衣卫,而是缓缓的转身,朝相反的方向走去。
  “这”
  众人见到这一幕,全都面面相觑起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直到高宇一言不发,离开这里。
  他们才意识到,高老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选择了放弃!
  明明死都不怕,说是要留清白在人间。
  为何锦衣卫一出马,就灰溜溜的离开?
  这一刻。
  类似的疑问出现在了士子们的心中。
  同时,一种被背叛、被抛弃的绝望与无力感如潮水一般席卷而来,让他们顷刻间陷入悲愤与恼怒。
  “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高老竟是选择了临阵脱逃!他。他怎可如此!”
  “晋南成千上万的读书人将希望寄托在高老的身上,我等士子也是不遗余力的站在他这一边,面对锦衣卫,他却抛弃我等,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他对得起我等的一腔热忱嘛!”
  士子们瞪大眼睛,望着高宇离开的方向,义愤填膺的道。
  宫门前。
  锦衣卫的表情仍旧十分平淡。
  仿佛眼前发生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而为首的锦衣卫千户则是站在原地,安静的等待着。
  一炷香后。
  人群渐渐的安静下来。
  锦衣卫千户迈步走到士子们的面前,环视一周,不冷不淡道:“尔等都是将来朝廷的栋梁,莫要因为一念之差,断送了大好的前程!陛下已经决定,于今年、明年以及后年增加三场恩科!尔等寒窗苦读十余年,不就是为了将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晋南花?
  陛下和摄政王殿下为了整顿吏治,革除了许多尸位素餐的庸吏,空缺下来的位置,需要新进的士子补上。
  因而,这几年的恩科是你们实现心中理想的绝佳机会,莫要听信坊间流传的流言蜚语,自绝于陛下,自绝于朝廷!”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士子们听了,表情全都发生了变化。
  他们心里清楚,这个锦衣卫千户说得没错。
  那些官吏被革职,空缺的位置需要有人补上。
  陛下为了招揽人才,必定会增开恩科。
  并且,为了防止太上皇“死灰复燃”,一定会重用这几年恩科中第的进士。
  这对他们这些士子而言,毫无疑问是绝佳的机会。
  既然如此,他们又何必在这里闹事,给自己找麻烦呢?
  就在许多士子露出恍然之色的时候。